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1页
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2页
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3页
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4页
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山南校一 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社会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生活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设置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螺旋上升即同样的内容在后记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课程结构示意图: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二 教材分析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 教学目标总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分目标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二 能力 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应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 知识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四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习惯,风气,态度良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一定安全意识。五 教学措施一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 充实教学内容;五 拓展教学空间;六 教学进度安排周 内 容课时 3月6日 -3月10日家人的爱 23月13日- 3月17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3月20日- 3月24日来自社会的爱23月27日- 3月31日不一样的你我他24月3日 -4月7日换个角度想一想24月10日- 4月14日分享的快乐24月17日- 4月21日我们的生活需要谁24月24日-4月28日阿姨、叔叔辛苦了 25月1日 -5月5日劳动节25月8日 -5月12日说声谢谢25月15日-5月19日学看平面图25月22日-5月26日 校外探路25月29日-6月2日马路不是游戏场2四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山南校教材分析: 本册书一共分了三个单元按照单元主题小课题的框架设计.共计课时安排三十八课时.第一单元共十四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第二单元共十二课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通信及交通方面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和交通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通信和交通领域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第三单元共十二课时.采用调查,采访,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安全自护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理解安全,健康,文明生活的意义和内容,形成珍爱生命和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具备初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尽自己的努力.主题一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 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护生命的最基本需要.2,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教学准备:教师应对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且知道这些食物,菜蔬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全班探究活动.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每天主要需要哪些食物.请学生观察教科书插图,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全班交流:画面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 3,教师可以将这一话题展开,然后进行讨论:我们这里主要出产哪些食物 你平常喜欢吃什么 这一讨论主要是指向带有地域性特点的食物和菜蔬.讨论时,教师根据自己对当地饮食,菜肴,食物构成和特点的了解来把握. 3,小组讨论.观察并阅读本页图画乐乐和小文的话,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实例说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交流汇报:例如,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是在土地上种出来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海洋中捕捞或养殖的,禽,肉,蛋,奶等食物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4,阅读妞妞的话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明确: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5,布置课下的调查和思考: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课题1,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事物大多是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二,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第一幅图画是播种.第二幅图画是间苗.第三幅图画是除草.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第五幅图画是灌溉.第六幅图画是收获.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 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三,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 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四,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帐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 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括出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4,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教学准备:日历(应同时标注有公历,农历和节气),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2,讨论问题: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晚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的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3,阅读课文中虎子说的话,结合观察七幅图画通过讨论知道在农村,一年之中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结合你在生活中的体会,谈一谈四季里温度和天气有什么特点.4,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按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组织学生阅读本课题的第二段课文和表格,明白表格中的冬小麦,玉米,黄瓜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节气是固定的.5,教师小结.朗读并学习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谣.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生活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二、教材的主要特征: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3、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4、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四、教学措施:(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