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稿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1页
2010年新稿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2页
2010年新稿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3页
2010年新稿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4页
2010年新稿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一、 现代化农业的概念 1、现代化农业的七个要素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3)增长方式集约化: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7)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2.现代化农业的七个特征1.现代农业是科技农业2.现代农业是工程农业3.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4.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5.现代农业是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的农业6.现代农业是高素质农业7.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3现代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重大变化中,除了采用农畜良种、化肥及灌溉技术外,使用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原因。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高低已成为衡量各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贯穿于七个特征之中,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农业技术装备已成为先进农业技术的载体,成为推动农业技术革命,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负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任。因此,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工程技术、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等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欧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介绍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美国在本世纪40年代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近几年,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农牧业发达,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的重要农作物为小麦、甘蔗,其次是大麦、燕麦、棉花、水稻、牧草等。澳大利亚的小麦、水稻、大麦、燕麦、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年左右就实现了生产机械化,澳大利亚牧业发达,全澳有农牧场17.8万个,其中农牧结合的2.7万个,纯牧业8.4万个,全国耕地4680.6万公顷,草地4250.6公顷。牧草和小麦轮作,围栏放牧,通过草场改良增加载畜量。牧草从种植到收获全部使用机械。牧草播种采用圆盘开沟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用机动喷雾机和农用飞机喷农药、除草剂;牧草收获采用收割、搂草、压扁、打捆联合收割机,也有部分使用割草机、指轮或滚轮搂草机、压捆机进行分段作业的地区。 3.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人少地多,农牧并重的发达国家。加拿大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年均生产的农畜产品,粮食高于10万kg,肉类高于4000kg,牛奶高于1.6万kg。这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机械的特点是与粮食生产及禽畜饲养高度机械化分不开的。加拿大农业机械的特点是粮食生产和畜类生产机械与设备配备成套性强,田间作业机械从拖拉机到农机具及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大部分为大功率、宽幅、高效机具。这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基本相似。 4.法国 法国农业发达,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畜禽饲养均已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法国在作物育种机械和葡萄园机械方面较发达。法国的葡萄园机械,从拖拉机到配套的栽植、剪枝、整形、施肥、施药、采收、包装、运输都有相适应的机械,机械化作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葡萄采收机械每年生产量较大,也有较多出口。 法国的农机企业主要有雷诺公司、麦赛福格森公司、萨朗约翰迪尔柴油机厂、于阿尔犁业联合公司、圣迪洛埃拖拉机厂、史陶普手扶拖拉机厂、布朗排灌机械厂以及生产各种喷雾机、喷粉机的埃伏拉特公司等。其中如拖拉机、柴油机、联合收割机、铧式犁、葡萄园机械、大型喷雾喷粉机等皆为法国重要农机出口产品。 5.英国 英国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均较发达,种植业以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中牧草种植与青饲种业也较多。种植业从种到收均已实现全过程的高度机械化。英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较发达,农业装备以种植业和畜牧机械为主,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大量出口。英国重视74.6kw以上拖拉机的生产,也注意发展与拖拉机配套的各种复式或联合作业机。奶牛、肉牛饲养和挤奶等机械品种也较齐全。 6.德国 德国耕地面积1197万公顷,农业人中约占全国总人中7.6%,农业就业人数约200万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农场较小,次于法国和美国。德国的农机工业也很发达,每年的出口量约占农业机械的50%,出口额占西欧各国前列。主要农机产品有:拖拉机系列、农业机械系列。德国道依茨联合公司的发动机、拖拉机、农业机械;芬特公司的拖拉机、自走底盘、农业机械;克拉斯机器制造公司的联合收割机均较有名。克拉斯机器制造公司为欧洲三大收割机公司之一,年产量2000多台。除谷物联合收割机外,该公司的青饲收获机、牧草捡拾压捆机等也较有名。 7.意大利 意大利的农作物生产特别是水稻从土地耕整到种植、除草、收获等70年代就已实现全部机械化作业,其他小麦、大麦、玉米等也在此前实现了机械化。90年代机械化达到了高度水平。 意大利是欧洲主要葡萄生产园,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葡萄生产从挖沟、种植、灌溉、剪枝、病虫害防治、施肥到采摘已实现了全部机械化。葡萄园用的高地隙自走底盘拖拉机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出口到法国、美国等国家。 除了种植业外,意大利的养猪、奶牛和家禽饲养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与工厂化饲养,并达到了高度机械化水平。 意大利的拖拉机企业还有SAME公司,年产近百种型号拖拉机,功率从22kw至125kw,产量达4万台。其中50%以上供出口。该公司的拖拉机配有8大系列农机具,有犁、耕、播种机、打捆机、持车等,也可用于水田、旱地、葡萄园和园艺作业。此外还有专用于果园和葡萄园的履带式拖拉机。 8.日本 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农业也很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全国人均耕地只有0.044公顷, 1996年,日本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达到了机收的85%(其余为割捆机收)。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居世界领先水平。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实现机械化,有赖于高度重视农艺和农机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所提供的高质量设备。 设施农业如日光温室也很发达,温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自动控制,花卉、蔬菜、养菇等广泛采用温室栽培,室内作业小型机械齐全,机械化程度也较高。此外,每公顷农用地拖拉机功率比美国、英国、法国等高度机械化国家投入多(每公顷农用地拖拉机功率:日本8.0kw、美国0.4kw、英国1kw、法国1.6kw、意大利1.5kw)。 日本的农机生产主要生产供应集中在久保田、洋马、井关、三菱四大农机公司。久保田和洋马等公司生产水稻从育秧到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械、水稻收获、脱粒、干燥、运输等各类农业机械。洋马公司还特为中国开发了Ce1人民号联合收割机。井关公司的拖拉机、育秧设备、水稻插秧机、半喂入收割机和收获后加工设备如烘干机、碾米机、计量分选机也较齐全。此外还生产蔬菜栽培用机械如自动育苗播种装置、蔬菜插秧机、自动嫁接装置和乘座式田间管理机等。9.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以色列的节水灌溉设备主要有大型喷灌机、微喷灌、滴港口系统及设备。以计算机控制的喷灌、滴灌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期需水和土壤墒情自动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同时还可以辅助施液肥和施农药防治病虫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蒸发和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水、肥料、农药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些节水灌溉设备广泛地用于花卉、蔬菜的温室种植和果树灌溉中。 10.荷兰 荷兰是欧洲人中密度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公顷400人,国土面积3.729万公顷。荷兰农业以畜牧、园艺和渔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高,为世界第三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出口农产品有乳品、花卉、猪肉及马铃薯制品等。 荷兰农业特点是农业、畜牧业、渔业皆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园艺业非常发达,为世界最大花卉出口国。温室花卉栽培是该国花卉生产的主要形式。该国生产的温室设备和设施居世界领先水平,是世界日光温室的主要供应国。 三、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技术革新(一)。目前存在问题1、农机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的发展河南省涌现出了一批农机生产优秀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农机产品,但产品结构平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农机总保有量很大,动力机械中小型拖拉机占居80%,用于农田的大型拖拉机较少,用于作物行间的高架拖拉机还是空白;虽然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而其他作物机械化水平相差较大;特色农机产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还很少。受经济基础条件限制和使用者技术水平的影响,高端产品推广困难,低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2、传统机型作业能耗偏高,缺少高性能产品2009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9818万千瓦,亩均占有动力超过0.5kW,亩耗油超过10kg,大中型机具配套比2.36,小型机具配套比1.81,合理的配置应该达到3.5以上。从农机动力配置来看,农机动力功能单一是造成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用于农业的机械动力源主要是农用拖拉机,且多数使用单缸小型发动机,近几年大量补充的农用运输车中80%是三轮低速载货车。这些车辆小,无用功消耗大,作业效率比大型或高速机组低1020%,油耗高1020%。目前大部分地区农业的经营模式以小农户为主,农民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重复购置多,是典型的资源数量型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农业机械保有量与利用率不相适应,使用效率低,浪费大,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整体优势和作用。3、农机推广队伍力量薄弱,技术素质有待提高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大范围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推广人才,尤其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推广人员思想技术需要更新。但现实不容乐观,目前全省农机专业大学教育出现明显萎缩,造成了推广队伍人员老化,近几年很少有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各级农机部门,大部分县级以下农机推广站十多年没有更新增加新的成员。原有的农机技术培训体系已被打乱,我省县乡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原来培训的对象县乡农机管理和技术人才、农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依托的培训阵地主要是在农业大专院校或县级农机培训学校,县级农机校属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多数校设老化,条件简陋,已无力承担培训任务。目前农民拖拉机手培训属于自愿参加,拖拉机不上路,不入户,不挂牌,不培训,也无可奈何。新的培训机制没有形成,而原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却被打破。这与当前我国农机发展的形势对农机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迅速改变农机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4、农机服务组织管理不够规范、市场化概念淡薄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2009年河南省农机专业户达到533万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400个,全省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到651万人。农机服务组织主要还是由农民自下而上根据生产需要自发形成的,在组织性质、管理方式、运行机制、资本构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例如,农机大户在规范管理、资本获得、规模扩大、抗拒风险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农机股份合作组织存在着组织框架相对复杂、管理成本高、决策周期长等问题;农机协会则面临着调动农机大户的积极性,调控发展规模,协调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中介服务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资金、管理政策等制约因素,以及没有有效资产,中介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就如何进入市场,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稳固的发展概念模糊。5、农机与农艺不协调河南是农业大省,同时是人口大省,人均土地面积小,目前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农作物的耕作方式随意性较大,农艺缺乏标准化的要求,同样的作物在不同的种植区域有着不同的农艺要求,如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的行距、垄宽、垄高、播深很不统一,各地、各县甚至一个县内规格都不一样。如玉米种植行距全省有30cm到80cm多种规格,一个县能用的玉米收割机、到另一个县就不能用。小麦种植有等行距、大小垄、六行一畦,九行畦,十二行畦,五花八门,机械播种、管理、收获都遇到麻烦。河南省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花生变化更大,土壤结构多样化,种植模式有平种、垅种、套种,使用机械更加困难。在人畜力作业的时候,作业规格不统一影响不大,但使用机械作业就不同了,作业规格的不统一不仅给机器的设计制造带来麻烦,而且给使用带来不便,减少机器适用范围,降低了机器利用率。(二).发展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思路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是我省乃至全国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是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都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对购机补贴选型时加以控制。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农业机械,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农机装备整体效用。优化结构,必须坚持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关键是开发技术先进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优化现有的少耕免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节水灌溉设备、植物保护机械、联合作业机,开发低污染、低能耗的大田机械产品;设施农业需要的装备;新型农膜铺放和回收设备;畜牧、水产养殖、饲料加工机械;精准农业所需装备等。目前全省经济作物及特色作物的种植机械、收获机械和加工机械发展水品很低,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环境改造、灌溉河、渠的污染等建设工程比较混乱,继续纳入规划。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发农业生产后的加工农产品烘干、贮运等基础设施,例如粮食运输、自动装卸、通风、干燥、仓储等各类设备等。 2、完善技术培训机制,提高各层次人员业务素质根据河南省农机专业队伍现状,首先是提高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引进高层次、懂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现在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不是不愿去,而是进不去,编制少,关系多,想进也无能为力。另外必须加强现有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机化发展。其次对农机专业户、技术和作业服务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为第一线机械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撑。要把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列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要把培训工作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增强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能力。三是更新人才培养机制,构筑技术力量培养平台。建立农机化人才长效培养机制,立足农机、面向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型的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真正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以技术培训为着力点,加强农机化管理队伍、农机专业人才队伍、农机操作手和技工队伍培训。加强农机管理、推广、教学、监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有计划的分批培养各层次农机化专业人才。3、规范农机服务组织管理,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进几年农技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拓展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领域。从发展趋势看,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大户,更新农技服务组织结构是必然趋势。按农业土地规模和生产结构,农机大户、服务组织的规模、大小、所占比例等都应该科学的规划,有组织的管理推进。在适合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地区,要围绕提升农机化整体运行效益,引导政策、资金和技术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积极培育建设,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培养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4、加大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的力度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的问题,是农业实现机械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现代农业是二者有机的结合,离开了任何一方或是结合的不好,都不能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实践证明,只有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应有作用。围绕做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作物种植的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机械化工艺规范,把各种栽培措施如播期、密度、施肥期、施肥量等加以定量化、指标化,对各种田间作业方法及手段制定统一标准和指标,形成完整、协调的机械化工艺方案。二是要制定主要农业机械的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要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制定主要农业机械的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形成配套的机器系统,确定合理的技术标准,以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三是要加大农艺与农机协同攻关和农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