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品种与优质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水稻优质品种与优质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水稻优质品种与优质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水稻优质品种与优质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 稻 优 质 品 种 与 优 质 栽 培 技 术 吉林省是我国粳稻生产的主要省份,水田面积近80万公顷,年生产稻谷近50亿公斤,主要用做食用稻米供应国内外市场。长期以来,吉林省的水稻生产一直是以推广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为主体,以高投入、高产量为生产目标,投入产出比较低,生产的稻米品质偏差。加入WTO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出现了稻米积压、价格下降,稻农收益降低等现象,抑制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因为要建立水稻优质米生产体系,制定优质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优质米品种与优质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市场意识,政府在优质米生产上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建全优质米流通体系,评鉴出名牌产品,提高吉林稻米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使我省的水稻生产成为农业生产的优势产业。 一、推广优质米品种 选用优质米品种是水稻优质米生产的首要条件。2001年国家对已审定的水稻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普查,粳稻品种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的19份材料中,只有富士光(早熟)在吉林省能够种植,该品种抗病性较差;优质米二级标准的品种53个,吉林省5个;优质米三级标准21个,吉林省5个。这充分说明适合于吉林省的优质米品种较少,即使上述品质达标的品种,在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小,充分说明这些品种在抗逆、适应性、产量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吉林省已进行了三届优质食用稻米品种评选,选出了如通88-7、通系103(第一届优质米评选标杆种)、通粳611、农大3号、农大7号、吉粳66号等优质食用稻米品种十几个,并引进了秋田小町、五优1号、农林315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适合于我省栽培。其稻米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受到省内外市场的认可,市场价格高于普通稻米。但是像五优1号、秋田小町等品种在抗病性、适应性、产量等方面限制了推广面积。近几年来,我省的水稻品种在品质方面已有较大的改观,一些优质型、优质高产型品种陆续通过审定,有些优质高产型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质米品种(系)储备材料较丰富。笔者对在生产上已推广应用和进入吉林省不稻联合区域试验的20份品种(系)在国家稻米品质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中国水稻所,杭州)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在优质米常规12项指标中,9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的品种(系)有6个,即:通系112、通系140、通系150、通系9号,其中早熟品种通系112(通化市农业科学院优质米育种组选育),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被黑龙江省、河北省评为优质米品种、通系9号(中熟)、通系140(中晚熟)通过吉林省审定,通系150(待审)。8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的品种有10个,即:陆奥香、通系12、通88-7、通系103、通系158。其中陆奥香(晚熟)、通系12(中晚熟)、通88-7(中熟)、通系103(中早熟)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88-7被评为吉林省第二届优质食用稻米品种,通系103吉林省第一届优质食用稻米品种评选标杆品种,通系158(待审),其它品系已参加吉林省品种联合区域试验。这些品种的产量都超过五优1号和秋田小町等品种,充分说明目前推广应用及育种单位新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系)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以前推广的水稻品种,并在抗逆性、适口性、产量及外观品质上有较大的改进,达到了高产、优质、抗病兼顾的目的。糯稻品种通粘1号(生育期138-140天),具有高产、抗病、优质、适应区广,已成为我国北方稻区糯稻首选品种。该品种对温、光反映不敏感,生长发育期间自动调节能力强,在中熟、中晚熟及晚熟区均可种植。 二、推广应用水稻优质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优质米生产除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外,另一个主要的技术环节就是推广应用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即: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插秧密度与单位面积穗数),通过施用农肥、生物肥料,减少化学肥料、农药施用量,人为控制水稻的生长发育,使之达到预期的产量水平,并减少化肥、农药中有害物质在稻米中的残留,使稻谷成熟一致,降低白米,死米、碎米的比率,使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和商品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 1、根据栽培环境确定插秧密度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水稻优质米品种在分蘖率上存在着差异,如:通系12分蘖率较高,而通系158则穗较大,无论分蘖力高、低均不会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和限制。因为多蘖性品种往往穗粒数少,而大穗型品种则分蘖较少,两种品种在合理的栽培条件下所获得的单位面积粒数及粒重差异不大,这就说明两种类型的品种都可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水稻优质栽培讲究的是以优质为主,兼顾高产的栽培形式。确定插秧密度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分资源、管理水平来确定,对土壤肥力高、水资源充足、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稻区应适当稀植,采取30.0x26.7厘米、40.0x20.0厘米或(50.0厘米+30.0厘米+30.0厘米)x20.0厘米,每平方米12.5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品种、土壤、栽培技术等项目的综合增产潜力,达到高产、省工、高效益的栽培目的。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砂土地、黄土地、漏水地、缺水晚插田、地势较高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插秧密度,采用30.0x13.3厘米、30.0x20.0厘米、每平方米25.016.7穴,保证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穗数。插秧密度大易于造成过早封行,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无产分蘖增多,稻米品质下降。在栽培环境较差的地块,插秧过稀,不易保证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有效穗数,米质虽有提高,但是产量下降。 2、使用农肥和生物肥料为主,减少化肥施用量 优质食用稻米要求稻米中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及有害化学物质含量,而这些有害物质往往是通过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带入田间,被水稻吸收,并残留在稻米中。故此,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是提高稻米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笔者19982000年采用以有机农肥为主,化学氮肥(尿素)为辅,不施用磷、钾肥,利用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等方法进行了优质米品种通系103、通887和秋田小町的栽培试验研究,并获取了良好的栽培效果。现介绍如下: 试验采用了正交旋转组合设计,36个处理,以常规施肥(只施用氮肥,不施用磷、钾肥,氮肥120公斤/公顷,使用方法为底肥70%、蘖肥30%两期施用)做为对照。各种肥料的施用范围为:农肥(腐熟的猪圈粪)施用量每公顷600010500公斤,化肥(尿素)用量75105公斤/公顷(减少30%50%),活绿宝15006000克/公顷;生物菌肥15006000克/公顷;生物钾肥20008000克/公顷;磷素活化剂20008000克/公顷,不使用化学性磷、钾肥。试验以传统施肥(只施用氮肥,不施用磷、钾肥);传统施肥+磷肥;传统施肥+钾肥做对照进行比较。晚熟品种秋田小町试验结果为:试验所设的36个处理中比传统施肥(大头肥:氮肥120公斤/公顷;基肥70%;蘖肥30%;不施用磷、钾肥)有3个处理增产,增产幅度为1.6310.20%;增产幅度最大的处理为7500公斤/公顷腐熟的农肥;尿素90公斤/公顷;活绿宝3000克/公顷;生物菌肥3000克/公顷;生物钾肥4000克/公顷;磷素活化剂4000克/公顷;分蘖期和孕穗期各喷施一次EM菌,产量可达到9018.0公斤/公顷。中熟品种通887:36个处理与传统施肥比较有28个处理增产,增产幅度为0.51%30.25%;产量最高的处理为7500公斤/公顷;活绿宝3000克/公顷;生物菌肥3000克/公顷;生物钾肥2000克/公顷;磷素活化剂4000克/公顷;分蘖期和孕穗期各喷施一次EM菌,产量可达到9787.5公斤/公顷。中早熟品种通系103:36个处理中可与传统施肥比较有35个处理增产,增产幅度为1.21%38.2%;产量最高的处理为4500公斤/公顷腐熟的农肥;尿素120公斤/公顷;活绿宝3000克/公顷;生物菌肥3000克/公顷;生物钾肥4000克/公顷;磷素活化剂4000克/公顷;分蘖期和孕穗期各喷施一次EM菌,产量可达到8818.5公斤/公顷。 上述试验充分说明,利用农肥,生物菌肥进行优质米栽培不仅可以减少氮、磷、钾肥的施用量,而且还可以获得比常规栽培高产的栽培效果,达到优质米品种的高产无公害栽培效果。 3、利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草害 优质米栽培区的病、虫、草害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清除菌源,清除虫源,秋翻或深翻抑制草籽发芽等农业措施预防病、虫、草害。充分利用品种自身的抗性,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区和年份应当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秧苗1.5叶期用10%的多抗霉素500倍液,每平方为苗床喷施2.5公斤,防治立枯病。用赤眼蜂或性诱防治二化螟;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井岗霉素防治稻曲病,如果稻瘟病较重的地区或年份可在叶瘟二级时搭配使用富士一号防治,二化螟较重的地区或年份可用杀虫丹防治,用药时抓准时期,以最小的用量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草害防治最好是人工除草,对于面积较大、草害较重的地区,在移植后57天用苄嘧黄隆或吡嘧黄隆加西草净防治杂草。对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草害的优质米生产区,应按照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的农药品种与用理使用,不可超量使用或使用禁用的农药品种,以免稻米中有害化学物质残留过多,影响稻米品质。 三、制定优质米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的综合组配。故此,在制定优质米生产技术规程的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体现出以优质为栽培目地。在优质米生产区首先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确定在当地能安全成熟的优质米品种,然后按照旱育壮秧的原则,确定播种日期(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