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doc_第1页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doc_第2页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doc_第3页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doc_第4页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我校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学生自主成才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品德好、素质高、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能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在规定的年度内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第三条 本条例的适应对象为四川大学所有文、理、工科类和部分医科类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第二章开课第四条学校和院(系)根据本科生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学分制特点制定模块式教学计划,作为开课与选课、修课的依据。第五条各院(系)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第周前向教务处上报下学期教学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先修课程、任课教师、选用教材、考试方式及时间等)教务处于第12周向全校公布课程表。第六条各开课单位应认真审查任课教师资格。未经试讲或试讲不合格的教师不得任课。助教未经批准不得担任主讲教师。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应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含实验课)第七条学校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督导,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对不称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撤换。对教改成绩突出、教学优秀的教师和成效显著的教学管理人员,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第八条按教育法的规定,所有任课教师都应用普通话授课,1955年月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第九条 任何教师主讲的任何课程,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修读人数才能开课。具体的规定是:公共性课程或每年招生人数在人以上的基础性、专业性课程,修读人数不少于人;每年招生人数在人的基础性、专业性课程以及少数特殊的选修课,修读人数不少于人;个别专业的特殊情况,由所在院(系)提出意见,教务处单独审批。第十条 从2002级全校实施学分制时起,原则上按每天节排课,即排课时间安排为早上点起至晚上10点止。全校按此建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第三章选课第十一条学生根据课程表、选课指南及自己的选课意向,在教师指导下填写选课单(需指导教师签名),在规定时间内到选课站预选下学期的修读课程。教务处根据选课规定及课程开设、教室容量、教师安排等情况,对学生的预选要求进行认定或调整,经学生确认或二次申请后,在校园网上打出个人课表或印发给学生。第十二条学生每学期按学分缴纳学费。学生凭个人课表在每学期开学前三天向学校交纳学费和教材讲义费。学生所在院(系)凭学校收费清单和学生缴费收据注册。未经注册的学生不得听课及考试,擅自参加考试者,其成绩不予承认。第十三条学生选课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每生每期主修专业的修读学分,最高不超过35学分,最低不少于18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得少于)。第十四条 医学类各专业(临床医学及其专业方向、口腔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检验等)自专业课程始,实行学年学分制,各必修课程依年度计划执行,不实施学生自行选课。学生在开始专业课程学习前,必须已修完全部规定先修课程。第四章修课第十五条学生选课后,应认真听课,按规定完成教学环节的有关要求。成绩特别优秀(上一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在3.7及其以上)、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如需免修某门课程,应提前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上有关证明材料,经开课单位组织教师考核认定,报教务处批准后方能免修。“两课”、体育课(生理特殊者除外)、实验课和实习等教学环节不得免修。所有免修某门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期中、期未统一考试。第五章考试及成绩登录第十六条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都要进行考试和考查。考试(考查)应适当包含课程知识以外的其它综合知识(如学习纪律、创新意识、求知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成绩记分可控制在该课程总成绩的1015%之内。考试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答辩、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各专业应有10门以上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实行教考分离。凡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应建立较为规范的题库,抽题组卷,集体评卷。考试方式的选择由开课单位提出,报教务处批准或备案。第十七条考试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口试性、操作性为主的考试和实践、毕业环节的考核等,也可按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制评定成绩。百分制和五级记分制的对应关系为:90分以上“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考查成绩记为“合格”或“不合格”。第十八条为了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选课、申请辅修、退学、毕业、学位授予、推荐免试研究生和评优等提供可靠依据,在登录成绩时,必须同时折算并登录学生的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将某门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的成绩绩点,得出某一学生该课程的学分绩点。成绩绩点与成绩的对应关系见表一。(表一)百分制成绩100-9594-9089-8584-8079-7574-7069-6564-6059及以下五年制成绩优+优良+良中中及格及格不及格成绩绩点4.03.73.33.02.52.01.51.00平均学分绩点是某期限内修读课程所得成绩绩点与课程学分的乘积之和,除以同期修读课程的全部学分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成绩绩点课程学分)某学生平均学分绩点 课程学分第十九条 学生修读的某门课程或参加的某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考试不及格或考察不合格,不能取得学分,也不登录成绩,必须重新修读。学生按学校规定缴纳重修课程费用。第六章综合素质学分第二十条为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规定每位本科生原则上应修满至少个综合素质学分方能毕业。学校鼓励本科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本专业或校内相近专业教授或副教授的研究课题组从事研究活动。第二十一条本条例所谓综合素质学分,特指学生依法参加教学计划之外的各种竞赛性、科研性、实践性活动所取得的学分。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或经批准由学生自主参加的各级各类发明、设计、辩论、演讲、征文、文艺体育等竞赛和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应用开发、证书考获(如计算机和外语口语等级证书、驾驶、职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等活动。第二十二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与综合素质学分原则上不得相互冲抵。个别在综合素质学分的选修活动中取得特别优异成绩者,经教务处审查,学校批准,可以适当放宽对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的要求。若学生结合本专业学习,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或取得了发明专利,或有重要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则经院(系)推荐,教务处审核,学校批准,可以减修6个学分的相应课程,或免做毕业论文(设计)。其它优异情况,最多可减修4个学分的课程。第二十三条学校尽力为学生选修综合素质学分创造条件。综合素质学分的实施细则,由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负责拟定,另行发文。第七章辅修第二十四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充分利用学科门类较全的优势,在本科学生中继续实行主辅修制。文、理、工科各院(系)原则上应面向全校开出至少一个辅修专业,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不含全校性公共课程)。医科各院(系)因其教学的特殊性,原则上不开办辅修专业,预防医学和法医学专业如面向全校开办辅修,应明确规定修读条件。辅修专业的学分总数应不低于40学分。第二十五条凡取得主修专业/以上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2.0以上,且已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外语专业的学生应通过专业外语四级)的在册本科学生,均可由本人申请,院(系)同意,经教务处批准注册后选读一个跨系、跨专业的辅修专业。辅修专业的开办,修读人数原则上不得少于50人;个别理工科专业,不得少于20人。第二十六条为尽量避免学生主、辅修专业的选课冲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辅修专业的课程原则上安排在周末或晚间开设。第二十七条学生修读的辅修专业,必须在下述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主修专业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得延长学习年限。在规定年限内未获得辅修毕业资格的学生,其已取得的辅修学分可记为选修课学分,但不得折抵主修专业学分。第二十八条学生在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的前提下,如又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资格,学校可在颁发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外,再发给辅修专业毕业证明书;对个别完成了辅修专业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秀的学生,除授予其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外,还可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授予辅修专业相应的学士学位。第二十九条辅修专业的开办、辅修学生的资格审查和学籍管理等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第八章毕业、结业、退学、休学第三十条对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实行弹性制度。具体学习年限为:四年制本科生年;五年制本科生年;七年制本科生年。第三十一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取得毕业资格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凡在毕业时未获学位者,学校不再补授。第三十二条凡提前或推迟毕业的学生,毕业时间均按取得毕业资格的年度(每年月)计算。对提前毕业的学生,允许提前报考研究生或按有关规定择业,提前办理离校手续;也允许其学籍保留在原年级,在校修读辅修专业,到同届学生毕业时就业。第三十三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凡因病、因事等需要休学者,可由本人申请,附上有关证明材料,经所在院(系)审查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允许休学。学生在休学期间不在校内住宿,不得修读任何课程,所出现的一切问题概由自己承担责任。休学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逾期未办理复学手续者,按自动退学处理。第三十四条凡达到允许在校学习的最高年限而未修满规定学分(不超过10学分)者,按结业处理;超过10学分以上者,作退学处理(不含其它原因的退学)。结业生离校两年内,可申请返校缴费修读未获学分的课程,待取得所缺学分后,学校换发毕业证书。第九章附则第三十五条为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行学分制,本条例先在2000级文理科各基地班和创新人才综合培养班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试点面,到2002级新生进校时全面实施。第三十六条学校以前所颁文件中,凡与本条例内容相冲突的,以本条例为准。如本条例的规定与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不符,按教育部文件执行。第三十七条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对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试行)的几点说明、该条例出台的背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教改的深入;深入各院(系)对师生调研的结果;学校的决定;对兄弟院校有关作法的借鉴;立足国情和校情,不一味照搬西方的模式。提交给学校审议的这份文稿,已经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督导组的部分专家深入讨论,由执笔人集中大家的意见修改过。、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条例第条分别对任课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效果、职称、普通话等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学分制下的学生有权选老师,也因为我校的部分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若不明文要求,恐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选课也会成为空话。、关于每天排14节课。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室资源;增加日授课单位量,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上海大学已这样实行了,效果较好。但要实施,至少需三个前提条件:师生观念和整个管理运行机制的改变;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相应地建立值班制度等;食堂应保证随时有饭菜供应。4、关于选课问题。尽快建立选课站(场地、微机、网络、人员编制、经费等)。已进行学分制试点的学校(云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都专门成立选课中心,人员编制为人。学生凭课表缴费,收据注册,防止了拖欠学费现象。但对特困学生,学工部门应有相应措施。为何要规定每学期的选课的最高学分和最低学分?一是怕学生盲目多选吃不消或故意少选混日子;二是考虑我校师资和教室的实际,担心多选的学生多了造成无法应付的局面;三是通过这一调控,使绝大多数同学按常规修读,便于学工部门的思想、纪律等管理。、关于考试改革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鼓励多种方式考试,降低闭卷比例;改变死记硬背传统,侧重灵活掌握、自由发挥和实际操作;加大教考分离力度。、关于成绩绩点的设定和学分绩点的作用成绩绩点的设定原则是鼓励得高分,但具体标准可再斟酌。学分绩点的最大作用是防止“60分万岁”现象,其次才是条例中写的那些。、关于“创新性学分”的规定目的有二:一是切实保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读死书”、“高分低能”现象;二是充分体现我校学分制特色,据我们所知,目前全国尚无一校有此规定。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相应制定实施细则。对此,我们已有考虑。、关于辅修的几个问题每院(系)推出一个辅修专业只是理想,暂时恐难实现。辅修专业能否再授学士学位的问题,教育部有授的倾向,但正式文件未下,因此只能暂按这样写。辅修的管理权限之所以要收归教务处,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辅修者全是跨院(系)、跨专业(有些甚至跨年级),任何一个院(系)都没法有效管理;二是担心有的院(系)不按规定办班,影响质量和声誉。、关于毕业、结业年限问题低限年(年制的年)是为了防止学生求量不求质;高限年(年制的年)是为了给中途休学打工或创业的同学以机会。如教育部有新的统一规定,以新规定为准。10、关于结业和退学的学分量问题之所以按10学分为界,是考虑已学了年,有过多次重修机会。是否偏宽或偏严,请领导们认定。11、结业生为何可换发毕业证而不补发学位证?按教育部现有规定。但云南大学自己规定:毕业时领了毕业证但没授位者,两年后缴费重修成绩差的课程,可补学位证。12、关于“因病、因事休学”条例中的“因事”休学,主要指两种情况:国内打工等;出国留学。13、关于休学期间出问题责任自负等主要是防止有些学生在休学打工期间发生经济、法律纠纷等,对方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