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1页
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2页
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3页
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4页
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1年1月12日在兖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张玉华一、“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过去的五年,是兖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加速转型发展、助推跨越崛起的五年,也是经济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紧抓经济战略转型不放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不断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在锐意开拓、砥砺奋进中创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56亿元(不含区划为20.1亿元),年均增长18.6%,其中两税地方收入17.49亿元(不含区划为15.42亿元),年均增长24.9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亿元(不含区划为57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建设了40万吨液态包装纸、1000万套高档轿车胎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60.5:31。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造纸、橡胶、机械、食品、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更加明显,太阳纸业提前一年实现过200亿目标,华勤集团销售收入达到152亿元,齐鲁工装、翔宇化纤等梯队企业加快创百亿、创50亿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89家、达到349家,其中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增加10家、达到3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718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全市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企业发展到4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8.1%,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平台9处,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8个、著名商标7件。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实现营业收入852亿元、上缴税金3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7倍、3.3倍。服务业发展提速,圣德国际酒店、海天国际物流等投入运营,兴隆文化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48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亿元,是2005年的2.3倍。高产高效农业稳步发展,粮食连年增产丰收,济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市、全国平安农机建设示范市。(二)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五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58亿元,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155项重点城建和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4%,建成上跨式牛旺立交桥和九州路东延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高标准新建改造九州路、荆州路、滨河大道和大禹路、建设路等30条城市道路,累计改造城区小街巷75条。建成全省一流的新一中,新人民医院、兴隆大桥等一批公共地标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大力度推进牛旺、酒仙桥、苗圃、旧关等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五年累计完成拆迁面积26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80.5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区供热主管网改造、天然气入城和城市绿化工程,五年新增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燃气用户1.1万户、城市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特别是基础设施百项工程启动以来,仅用一年就全面搭起新城区十纵十横路网框架,形成贯通新老城区的水系网络,生态东城、特色老城、现代新城三大板块框架布局初步拉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铺开,建成楼房490栋、社区服务中心14个,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五年改造新建农村公路278.5公里,实现城区至所有镇驻地道路绿化亮化,完成农村自来水升级改造,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市。实施了大禹污水处理厂新建、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泗河拦蓄等78项生态环保工程,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6%,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市。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秩序明显改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实行了重点工作指挥部会战体制,集中突破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完成了两个新型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投融资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累计实现政府融资49亿元。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了政银企合作新机制,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54.23亿元,比“十五”末增加98.44亿元。太阳纸业成为济宁市首家民营上市企业。市财政筹资4.95亿元,完成38家市属困难企业改革任务,为1.5万名职工实施了债务清偿。顺利完成新一轮市级政府机构改革。理顺了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实施了城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在全省率先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农民用药负担400多万元。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家,五年共批办外资项目63个,累计利用外资4.9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98倍;201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75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4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1.3%、45.4%。“走出去”实现历史性突破,太阳纸业在老挝建立育林制浆基地,13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累计对外投资2.29亿美元。(四)民生投入逐年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市政府连年承诺为民所办十件实事如期兑现,五年累计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936元、8678元,年均分别增长15.8%、11.5%。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在济宁市率先实行了五险一票征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员五年净增12.8万人次。连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被评为全省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市和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市。为75岁以上无养老金收入老人、建国前农村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为城区困难独居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制度,普及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五年累计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和贫困残疾人危房792户,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21.5万平方米。去年,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水平,为18岁以下孤儿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为残疾大中专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中专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在全省率先免费为3559周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实施了中小学冬季取暖工程,启动了城乡电子监控全覆盖民安工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不断巩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免费教育,实施了教育装备现代化、校舍安全、农村师生健康饮水和饮食安全工程,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先进市。建成启用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新建改造规范化村卫生室253个。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被确定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普教育、爱国卫生、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市。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信访稳定和群众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六连冠”。优抚安置、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民防工作取得新进展。统计、物价、粮食、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震气象、档案、史志、对台、旅游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市政法干警、驻兖部队官兵,向所有来兖州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兖州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年的艰辛努力和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兖州跨越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持续提升标准境界,顶点定位、全力全速,最大限度地激活内生动力;必须坚持转型发展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为根本,倾情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转变作风为保障,工作到项目、全员抓落实,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把上级部署和市委决策落到实处。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资源约束不断加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城乡、镇街发展不够平衡,统筹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民生领域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需要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二、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新跨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们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上级要求和市委全委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请一并予以审议。纲要(草案)确定的“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以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商贸重镇”为目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践行包容性增长,努力打造“森林城市、生态乡村、和谐社区、文明市民”,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综合考虑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到2015年达到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力争达到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利用外资5亿美元。经济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5:40。形成以五大产业集群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40%。建成鲁西南现代商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依托兴隆文化园打造全国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发展实现新跨越。构建“一核两极三区”总体开发新格局,城镇化水平达到70%,城镇人口达到45万,中心城区形成50平方公里、35万人的规模,各中心镇驻地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一批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和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跨越。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稳步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均达到33%以上,争创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市。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三、扎实做好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在建设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顺应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新趋势,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集中突破重点项目,为转型发展增添后劲和动力。加大招商力度促进项目引进。坚持质量并举、内外资共引、三次产业齐抓,全方位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力求在梯队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成长、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开发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组建产业招商分局,筛选一批成长性企业,策划一批招商专案,大力开展专题招商、定向招商。突出招大引强,积极寻求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及民营巨头的合作,集中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年内引进建设过10亿元项目5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家,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40亿元,到位外资1亿美元。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贸新优势,在稳定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年内新增境外投资项目2个,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完善运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抓好总投资617亿元的207个过500万元项目,集中会战40万吨食品包装卡纸、300万套高档摩托车轮胎、12万吨大型锻件等55个重点产业项目。在环评、供地、立项等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促进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积极对接上级产业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扶持范围。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供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担保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银企对接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努力破解项目资金瓶颈。提升园区功能承载项目聚集。继续加大三个省级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提升路网、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设施,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兖州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确保在省级经济开发区位次前移,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奠定基础;农高区以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为发展方向,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各镇产业聚集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行错位发展,集中突破强镇立镇的大项目,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二)加快调整振兴步伐,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以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为方向,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提升产业层次带动转型。推进造纸、橡胶、机械、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向高端终端延伸,不断提升竞争力、拉长产业链,争创山东省优质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实施百户企业改造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技术装备补助等优惠政策,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确保年内企业技改投入增长50%以上。启动利税千万元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着力推进技术装备、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200亿元的56个新兴产业项目,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培强骨干企业支撑转型。完善梯队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支持26家梯队企业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持续扩规模上档次,争取再有一批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100亿元和200亿元,打造率先转型升级的旗舰团队。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再扶持发展30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30%,民营经济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增长30%、2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充实上市后备企业队伍,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尽快上市。全面完成市属困难企业改革任务。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转型。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鼓励企业联手大院大所创办高层次研发机构,力争年内新建省级企业研发平台2家、院士工作站2处,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全部建立研发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年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增长10%,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著名和驰名商标3件,争创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开展科技资源普查,提升完善科技规划。启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工程,千方百计招引高端急需人才,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人才和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创造各类人才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提速发展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以二十项服务业龙头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思维理念、完善扶持政策、拓展经营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速、结构更加优化,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全力突破文化旅游业。高起点编制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挖掘整合各种资源,尽快培植一批文化旅游新亮点。高标准推进兴隆文化园建设,完成园区三大主体建筑施工,抓好景区宣传促销,确保大型实景演出成功试演。搞好郑氏庄园、天主教堂保护开发,深度开发工农业旅游和休闲民俗游,创建更多的旅游强镇、特色乡村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建成启用九州方圆商务酒店、富源春生态酒店,适时启动建设富都国际广场、农高区生态度假酒店,加快建设兖州美食城,继续开展特色风味饭店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启动建设北站铁路物流园,加快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恒良绿源物流园,推进重点企业二三产业分离,鼓励优势企业创办第三方物流项目,培育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品牌。紧贴城市开发进程,加快推进紫金城广场、财富新天地、名嘉广场、恒茂商都、永丰国贸城、广场商厦现代购物中心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和大型商贸集团,打造城市核心商圈。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超市下乡、家电下乡,稳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抓住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培育健身、医疗、休闲、养老、家政及社区服务,推动生活服务业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顺应城镇化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城市保洁、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积极引进创办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物联网、电子商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项目,合理规划布局高端服务业聚集区。规划启动兖州金融广场建设,加快引进一批股份制银行。提高房地产开发档次和水平,推动房地产业持续稳健发展。(四)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在提升功能形象上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济宁都市区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展开城市空间布局,力求东城区拓展框架、形成雏形,老城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新城区增加设施、聚集人气,“次城市带”初具规模、形成亮点。全力全速推进百项工程。全面贯通荆州路、鲁王路、胜利路和北护城河路东延、东御桥路北延等新老城区路网,启动荆州路南延下穿新石铁路桥和北护城河路西延上跨新石铁路桥建设,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形成通畅便捷的城市路网。实施北环城路及西环城路改造,开工建设九州大桥,向东连接曲阜高铁站,建成兴隆大桥,向南连接崇文大道,构建对接高铁、融入济宁的大交通体系。开工建设集大剧院、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启动体育中心“一场三馆”建设,完成火车站及广场改造设计,启动基础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新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协和广场规划建设,打造一批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的公共地标工程。搞好城市棚户区和工矿区拆迁改造,加快旧关、奎星苑等安置片区建设,升级改造一批老住宅小区,实施建设路、九州路景观改造,大幅改善城市环境形象。规划建设兖州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新型乡镇服务城市的作用。完善城市综合管网,迁建东郊水厂,加快天然气入城,建成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全面提升城市基础服务功能。积极稳妥建设农村社区。建立合村并点评估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着力抓好群众上新房和拆旧房工作,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重点推进15个合村并点项目,新建楼房5000户,整治挖潜建设用地1500亩。搞好新建社区外环外联道路建设,争取农村社区电力配套优惠政策,完善社区绿化、环卫、污水处理和警务、医疗、学校等配套设施,打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样板。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管理和集约化服务模式,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精益求精抓好经营管理。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提升投融资平台经营运作能力,更多地采取BT、BOT等方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运营,争取再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执法监管,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再次通过省级文明城市验收。深入开展路域环境、交通秩序、施工现场等专项整治,建立门店经营、市政设施管理长效机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规范客运市场管理,有序调控城市交通,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明显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现有龙头企业提升规模档次,高起点引进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年内新增济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种养业,支持蔬菜、苗木、畜禽等适度规模经营,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发展设施栽培5万亩,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家庭农场。把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建设特色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结合起来,创办更多农民专业合作和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体系,继续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引导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与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建立更紧密的营销关系,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收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整建制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扎实推进3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项目、2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和1万亩农业自主开发项目,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小孟、漕河变电站输配电工程,改造9条农村线路和103个农网公用供电台区。鼓励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先进农机设备,加快农机装备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农高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兴农水平。大力整治农资市场,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完善农业防灾体系,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业生态安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兑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和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从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中增加收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返乡就业,稳步增加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搞好农村产权改革试点,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经营权转让和合伙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增加转移性收入。引导村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改善村民福利待遇,增加群众保障性收入。(六)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多管齐下,加快市域大生态体系建设,努力让兖州的环境更宜居。打造森林城市。实施荆州路、滋阳路、九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补绿建绿,搞好重要节点、沿街单位和住宅小区见缝插绿,大规模开展城市规划区植树造林活动,打造环城林网、穿城林带和城市小森林,让森林与城市相融共生。启动泗河生态治理工程,完成杨家河湿地拦蓄工程,实施大安河上游引泗干渠拓宽改造,沿河布绿、依河造林,打造绿水相映、环境秀美的水系生态景观带。创新城市绿化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搞好国省道及县乡主要道路、镇驻地、工业聚集区、新型农村社区和村庄绿化,年内更新农田林网160公里,完善绿色通道50公里,成片造林5000亩。加强环境保护。以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为契机,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开展餐饮、养殖行业污染专项治理,搞好工业点源深度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确保工业废水排放和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取缔城区小型燃煤炉具,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巩固扩大异味污染企业整治成果。继续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建立农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规范砂石资源管理,搞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深化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评价导向机制,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抓好33家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广泛推广节能新技术,实施50项节能技改项目,年内建成3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加快淘汰小玻璃、小铸造等落后产能,将污染项目逐步退出城区,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年内新增循环经济企业(园区)2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5家,完成3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面向发电企业、部分行业和城市绿化、保洁等领域,大力推行中水回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能源的良好氛围。(七)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在提升公共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履行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各类公共资源,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新建旧关、高庙、薛庙、百子堂、海情康城小学,有效缓解城区办学空间压力。改扩建9处农村中小学,新建金府、栗园等4处小学,形成每个镇12所标准化初中、1所标准化中心小学,每个中心社区1所标准化小学的结构布局。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职教中心建设。加强教育信息装备建设。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23届省运会。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启动铁路医院新院建设,提升中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重大疫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处置能力。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加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和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市民素质提升、窗口单位形象塑造和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三大工程,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建成启用光明影院,实施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阵地、农家书屋配套提升工程,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认真做好第二轮地方志修编工作。继续做好国防教育动员、人防民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气象、物价、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八)更加关注改善民生,在增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倾注更大精力、调动更多财力,真情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深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5800人。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督促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建立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联动协调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红十字和慈善事业。做好残疾人就业、康复和扶贫保障工作,争创全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兖州创建。搞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解决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机制,超前防范、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综治维稳基层现代化建设,实施好电子监控全覆盖民安工程,强化治安巡逻和严打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集中行动,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发展。办好为民十件实事。列支1000万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程。实施儿童健康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