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shiyan报告单.doc_第1页
kexueshiyan报告单.doc_第2页
kexueshiyan报告单.doc_第3页
kexueshiyan报告单.doc_第4页
kexueshiyan报告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演示鹦鹉站立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神奇。2.学生制作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蒙在卡纸上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3.寻找平衡点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4.学生交流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5.实验总结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衡的点,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6.整理器材整理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课前捕捉几只蜗牛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12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2观察蜗牛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实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牛足的移动。3蜗牛食性实验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盘子不宜太小。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3、交流实验结果。4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5、实验总结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教师演示染纸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2、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3、提出研究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向上“爬升”?2.探究水会沿着缝隙向上爬升1、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2、提供实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3、预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爬升”吗?4、指导实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竖直放进水里,然后仔细观察。5、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结果。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7、两块玻璃片实验:边实验边仔细观察,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升的一样高吗?8、实验交流: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3探究水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升1、讨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2、观察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许多小孔。3、出示实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的毛细管卖,效果较好。)4、预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5、提出对比实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样等。6、学生分组对比实验。7、实验交流: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4、实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6、整理器材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水的表面张力(可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实验)硬币滴水:1、出示1元硬币:预测大概能滴多少滴水?2、指名学生演示,注意实验之前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3、交流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滴管要尽量低一些,要一滴一滴、轻轻的滴,边实验边观察硬币上水面的变化。4、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析原因,认识水的表面张力。放回形针:1、出示满满的一杯水:预测能放入多少根回形针?2、交流实验注意点:开始之前要将杯子中的水加满;放回形针的时候要沿着杯壁滑下去,尽量避免与水面有撞击;边实验边观察杯子水面形状的变化。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认识水的表面张力。2、水的压力实验1、出示自制实验瓶介绍:可乐瓶上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制作方法:可乐瓶上的小孔可用针或者铁钉扎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三个孔的大小相同,三个孔用一条宽透明胶带同时封好,这样便于同时撕开。)2、学生预测不同高度的三个孔,水流会有什么不一样?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时注意地面要放物品盛水。4、再次预测:抬高瓶子会怎样?5、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仔细观察三条水柱射出的角度和远近。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压力。3、水的浮力实验1、教师演示实验,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将镜头横过来可以清楚看到水位的上升。2、在500毫升的烧杯里放入半杯水。3、在100毫升小烧杯的底部放入橡皮泥。小烧杯底部的橡皮泥要放均匀,避免在大烧杯里倾斜。观察小烧杯的状态和大烧杯里的水位。4、用细线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吊起,放入小烧杯底部的中央,观察小烧杯的位置变化和大烧杯内水位的变化。放入砝码时注意不要用手扔进去,最好用线吊住,轻轻放入小烧杯的中央。5、学生交流观察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浮力。4、水的溶解实验1、学生预测放入高锰酸钾会有什么变化。2、指导实验: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12粒高锰酸钾,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3、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搅拌的方法:用玻璃棒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捧着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杯。4、观察变化时,提醒学生有时看物质能不能溶解,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5、告诉学生不能随意品尝实验的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液会伤害身体。6、交流实验现象,认识溶解。3.实验总结根据几个不同的实验了解水的各种特性。4.整理器材将实验器材整理好,及时清洗玻璃器皿和桌面。实验结论: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如果要使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纸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比较纸的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1、指导学生自己拿出报纸和小刀,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裁出宽度相同、长短相同、边缘平滑的3组纸条。2、同桌2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等,然后同时缓缓用力向两边拉。3、进行三组重复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也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比较实验结果。2.观察纸张边缘纤维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观察被撕下的边缘,边观察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比较观察结果。3.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卡纸(同样大小)。2、预测: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分别用滴管在纸的中间滴一滴同样大小的水滴,仔细观察水扩散的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见性,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红墨水)。4、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先按住上面的胶头,排掉空气,将滴管口伸入水中,松开胶头,然后轻轻提起,将滴管垂直滴向目标。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吸水性由强到弱排序。6、汇报实验结果。4.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1、提供材料:一张白纸、一张餐巾纸、一张卡纸(同样大小)。2、预测: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到弱排序。3、交流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不同纸张的透光性?可以将纸蒙在课本上(最好有彩色图的),看看那种更容易透光,也可以用手电筒对着纸射出光线,比比那张纸后面最亮等。5、学生分组实验,并按照纸张的透光性由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