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ppt_第1页
课件: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ppt_第2页
课件: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ppt_第3页
课件: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ppt_第4页
课件: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英杰老师医案解读之三,衡水中医院 曹清慧,李英杰老师治疗眩晕验案,痰浊中阻:二陈汤案 脾胃气虚 痰饮内停: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案 肝郁脾虚: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四逆散案 肝火上炎 :龙胆泻肝汤 案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案,痰浊中阻:二陈汤案,张某 女 28岁 2008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头晕恶心20天。 患者缘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重如蒙,恶心,每天晨起后加重,自服养血清脑颗粒无效,自发病以来,伴纳差,食欲欠佳,心绪不宁,夜寐欠安,现行经第二天。体格检查:P70次/分P110/80mmHg 体形偏胖,余无异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 痰浊中阻。 丹溪心法 头眩曰:“无痰不做眩”。患者素体偏胖,胖人多湿,湿郁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而眩晕,头重如蒙。浊阴不降,气机不利,胃气上扰故恶心,痰郁化火故舌苔黄腻。,治以燥湿化痰,宁心安神,兼清郁热。 方剂:二陈汤加味。处方: 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栀子10g,菊花10g,蒲公英10g,当归10g,生地10g,益母草15g,酸枣仁20g,夜交藤15g,焦三仙各10g,内金10g,甘草10g,5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2008年11月7日):服药后头晕减轻,晨起偶有恶心,自觉气短无力,颈项部沉闷不舒,舌尖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10月20日方去益母草,蒲公英,生地。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茯苓10g,生姜15g,葛根10g,7剂。,脾胃气虚 痰饮内停: 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案,夏某 女 27岁 2008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头晕1个月。 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出现眩晕、恶心,伴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休息后好转。此后间断发作眩晕、呕吐,伴肢倦乏力,寐差。刻下证:眩晕、恶心欲吐,肢倦乏力,寐差。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理化检查头颅CT示: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眩晕 脾胃气虚 痰饮内停。 灵枢海论篇说:“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患者脾胃素虚,劳累后脾虚益甚,失其升清降浊之功,使清阳不升,髓海不足,发为眩晕。脾虚失其健运之职则痰饮内生,停滞中焦,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头晕,浊阴上逆则恶心呕吐;气虚血少,心神失养,可见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寐差,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均为脾气虚弱之象。治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处方: 柴胡10g,陈皮10g,党参15g,黄芪15g,炒白术15g,升麻10g,当归10g,生姜10g,茯苓15g,法半夏10g,大枣10g,钩藤10g,菊花10g,酸枣仁 20g,夜交藤15g,石菖蒲10g,远志10g,甘草10g,7剂。,二诊(2008年12月26日):头晕、恶心减轻,睡眠好转。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12月19日方加炒栀子10g,7剂。 三诊(2009年1月5日):头晕恶心基本缓解,倦怠乏力明显减轻,仍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12月26日方继服7剂。,按:眩晕之病因病机,历代医籍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篇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曰:“风火者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朱丹溪力倡“无痰不作眩”。张景岳主张:“无虚不作眩”。,本例以脾虚为本,痰饮内停为标。方中黄芪为君,补中益气;党参、白术、茯苓、大枣补气健脾为臣药,增强黄芪补中益气之力;生姜温胃和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柴胡、升麻升举下陷之清阳;二陈汤燥湿化痰;钩藤、菊花清泻肝火;菖蒲、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宁心安神。,诸药合用,脾胃之气得补,清阳得升,肝火得清,心神得宁,故7剂药后,眩晕减轻。二诊加炒栀子清利三焦热邪,并能引热从小便而出。,肝郁脾虚:加味逍遥散案,徐某 女 36岁 2009年1月20日初诊 主诉:头晕2天。 患者平素劳累紧张,有时心境不佳。2天前因生气出现头晕,经休息亦无明显好转。在当地测血压142/95mmHg。近来入睡难,易醒。刻下症:头晕,知饥而不能多食,食后胃脘痞塞胀满,大便偏干。月经提前1周。入睡难,晨易早醒。舌暗有瘀斑苔薄黄脉弦细,两关弦。,既往史:平素血压BP100-120/60-80mmHg,饮食不慎后胃脘不适。 体格检查:T36.5 BP143/93mmHg 双肾区无叩击痛,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眩晕 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林佩琴云:“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且相火附木,木郁则化火,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肝胆火旺,损伤脾胃则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湿邪内生,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常则胃脘痞塞;热盛则伤阴,肝阴不足,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可致失眠多梦;故本病病位在肝、脾、胃,为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清肝宁心,疏肝健脾。,方剂:加味逍遥散合远志汤加减。处方: 柴胡10g,炒白芍10g,炒白术10g,当归10g,薄荷6g,大枣10g,生姜10g,甘草10g,炒栀子10g,菊花15g,香附9g,厚朴6g,钩藤10g,酸枣仁20g,夜交藤20g,节菖蒲10g,远志10g,茯神10g, 3剂,每日一剂。,二诊(2009年1月23日):患者服药第一天即感头脑清爽,偶有头晕,胃堵无好转。入睡好转,早醒亦有改善,心情转佳。舌脉如前。1月20日方去当归、炒栀子,加陈皮10g,苏梗10g,清半夏1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3剂。 三诊(2009年1月27日):患者头晕缓解,胃堵明显减轻,食欲好转,睡眠明显好转,舌稍红苔薄黄脉细稍弦。查:BP100/70mmHg 1月27日方去钩藤、菊花,5剂。,按:“肝为五脏之贼”,“百病皆有肝参与”,思想情绪的异常波动必然影响肝的条达之性,使气失调畅,百病乃生,许多内科疾病大都与精神因素有关,而其病理机转或多或少都有肝郁、肝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不同表现,故要保持情志调畅,方能使气机条畅,百病不生。,本例脾胃的治疗,重在甘辛温补,慎用寒凉,“凡人之脾胃,喜温而恶冷,要注意“苦泻土”,土,脾胃也,今火为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矣。故二诊方中去炒栀子,以防寒凉伤胃。三诊肝热清,肝郁解,脾湿除,脾升胃降,病情向愈。,肝郁脾虚:逍遥散合异功散案,薛某 女 35岁 2008年11月5日初诊 主诉:头晕1个月。 患者1个月前因房屋装修与工人生气后出现头晕,失眠,曾服用眩晕停、西比林等药,效不著。平素饮食不慎后易致腹泻腹胀。刻下证:头晕头懵,失眠,头皮发紧发木,烦躁易怒,胃凉打呃,纳差便溏。月经40-50天一至,量少色红,有时经来腹痛。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既往史: 2004年行甲状腺腺瘤手术。 检查:脑血流图:未见异常血流;头颅CT示: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眩晕 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素体脾虚,复因情志过激起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养则发为眩晕。景岳全书眩晕云:“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阳不能上升,此皆不足之证也。”脾气亏虚则食少便溏。病位在肝、脾,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则治法:疏肝健脾。方剂:逍遥散合异功散加减。处方: 柴胡10g,当归10g,炒白芍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石菖蒲10g,菊花10g,薄荷9g(后下),川芎10g,木瓜10g,党参15g,香附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内金10g,藁本10g,生姜15g,甘草10g,5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2008年11月10日):诸症减轻,仍有呃逆,头皮发紧。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11月5日方去生姜,加旋覆花10g(包),代赭石20g,干姜10g,葛根15g,7剂。,按:灵枢口问云:“中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景岳全书眩晕云:“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孰是孰非,余不能必,姑引经义(上气不足,髓海不足)以表其大意如此。”“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阳不能上升,此皆不足之证也。”,本案素体脾虚为本,肝气郁结为标,以虚为主,故标本兼治,肝脾并调,药中病机,获效甚捷。,肝郁化火 肝郁脾虚: 加味逍遥散、四逆散案,何某 女 46岁 2009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头晕2天。 初诊:患者于2天前因劳累复又生气后突然出现头晕,头胀,无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在单位医务室测血压190/145mmHg,予心痛定含服后头晕减轻。遂赶往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经检查未见异常。,刻下症:时有阵发性头晕,头胀,晕时大汗淋漓,汗出冰冷,眼干,急躁易怒,倦怠乏力,怕冷,食欲不振。神情焦虑,小便黄赤,大便偏干,夜寐不实。既往史:体健。 体格检查:BP150/95mmHg形体偏胖,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5.5mmol/L,血脂:甘油三酯:1.79 mmol/L,胆固醇5.52 mmol/L。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中医诊断:眩晕 肝郁化火 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1级,辨证分析: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致阴阳失调。长期恼怒忧思以致肝失疏泄,出现肝气郁结而致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则见口苦烦燥,小便黄,大便干或秘结等;肝郁乘脾则见纳呆、倦怠乏力;病位在肝、脾,为本虚标实之证。,治以疏肝健脾,清肝泻火,方选加味逍遥散、四逆散加味。处方: 柴胡10g,当归10g,炒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丹皮10g,炒栀子10g 枳实10g,生姜10g,薄荷9g,大枣10g,女贞子10g,酸枣仁20g,夜交藤15g 石菖蒲10g,远志10g,生龙牡各20g,甘草10g, 7剂,每日一剂。,二诊(2009年6月29日):患者头晕明显减轻,仍右胁不适,精神转佳,睡眠好转。舌淡稍暗苔薄黄脉弦细。BP120-140/80-90mmHg。6月22日方改炒白芍20g,加青皮10g,佛手10g,10剂。 三诊(2009年7月8日):头晕基本缓解,诉腰痛,白带多,色黄,有异味,无少腹坠胀及疼痛。舌淡稍暗苔薄黄脉细。BP120-130/75-85mmHg 。6月22日方改炒白芍15g,加青皮10g,佛手10g,白花蛇舌草15g,炒杜仲15g,10剂。,按:肝主疏泄体现用阳的方面,肝主藏血体现了体阴的方面,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阴阳气血失衡。肝气郁结不能帮助脾胃运化,脾气也会郁滞,脾是人体升降之枢纽,是中轴,也会影响到肝气而郁滞,形成肝脾气郁的恶性循环。,初诊方中,柴胡疏肝为君,芍药配柴胡益阴养血调肝,柴芍并用就是调整阴阳,调整它疏泄藏血的平衡。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合柴胡有疏通气血的作用。由于高血压病人多为阴虚阳亢之体,故调气应避免香燥辛散,和血多用凉润和平,忌破血伤气。,白术、茯苓、生姜作用于脾,都有除湿散水作用,所能逍遥散不仅能疏通气血,还能疏通津液;生姜散水,侧重上面,白术燥湿以中焦为主,茯苓渗湿利小便,使水湿从下而走,即上焦开宣,中焦芳化苦燥,下焦淡渗,所谓分消走泄是也。,薄荷疏肝清热,肝郁化火化热,加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兼利水道; 四逆散中,枳实配柴胡一升一降,也是李老调理肝脾气机的常用组合。枳实配芍药,又是一个常用组合,枳实行气,调气为主,有时通过行气导滞,可以解决气血郁滞;白芍可以调血,作用于血分,既有益阴养血作用,也有一定活血作用。,二诊眩晕大为好转,因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与气血关系最密,且为本病的主病之脏,故调气以平降,疏利肝气为要,和血亦多选入肝之品。加青皮,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李老凡欲使用之时,常与参、术、芪、苓等补脾药同用,以防遗患。佛手芳香辛散,苦温通降,治疗肝郁气滞,行气止痛。,肝阳上亢 胆热上扰 : 龙胆泻肝汤 案,李某 女 31岁 2004年月26日初诊 主诉:头晕耳鸣1年,加重2天。 患者于1年前因工作紧张加恼怒而发头晕伴耳鸣,双耳发堵,测血压140/95mmhp,经休息后缓解,未经特殊处理,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130/90mmhp),但每遇紧张急躁即发头晕,并时伴心悸,2天前上症复发来院。刻下症:急躁情绪,头晕,耳鸣,夜寐不安。舌淡红偏暗,苔薄黄。,中医诊断:眩晕 肝阳上亢 胆热上扰;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1级; “怒伤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该案因紧张,恼怒而发,动肝故也。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上扰清空而发眩晕。胆附于肝,“肝气有余则胆热”太平圣惠方,火炼津液而成痰热,胆失清宁而不谧,耳堵,心悸,不寐,躁烦诸证蜂起。,治以清利肝胆湿热,佐以养血柔肝。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 龙胆草10g,焦栀子6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木通6g,泽泻10g,车前子10(包),当归10g,白芍10g,菊花15g,女贞子10g,薄荷9g,茯苓15g,白术10g,丹皮10g,怀牛膝10g,丹参10g,7剂,每日一剂。,二诊(2004年8月3日):头晕耳鸣几近消除,已无耳堵感。夜寐较佳,情绪较前稳定,白带减少,大便偏稀。处方: 龙胆草10g,柴胡6g,菊花10g,钩藤10g,车前子10g(包),陈皮10g,苍术10g,茯苓15g,山药20g,山楂15g,黄连6g,木香10g,五味子10g,菖蒲10g,甘草10g ,7剂,每日一剂。,按:本案确为肝阳上亢之头晕,导师何不用天麻钩藤而用龙胆泻肝,实质抓住耳堵,面有痤疮苔黄之主症,胆火(湿热)上扰是病机之关键,采清利肝胆湿热之法,症状大减。,药后大便偏稀正合师意,湿热从大便去也。二诊见湿热大减,清利之药消去多半,后天脾胃多当固护(此是导师护脾和胃之常念)。纵观二诊用药,实乃肝胆脾胃调理之方,重在脾胃,何又加菖蒲、五味,实胆药也,使寐佳,使躁息,使胆清宁寂静故也。,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案,韩某 女 57岁 2009年2月16日初诊 主诉:间断头晕2个月。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胀,烦躁易怒,曾测血压180/110mmHg,服北京降压0号等药有所缓解。刻下证:头晕头胀,头懵不清,晕时恶心,失眠多梦,烦躁易怒,面色红赤。平时性情急躁。查:BP170/100mmHg舌质红苔黄脉弦。,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血脂TG2.35mmol/LCHOL5.76mmol/L,LDL-C3.50 mmol/L,HDL-C1.26mmol/L。 中医诊断:眩晕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 高危。,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年届六旬,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火上炎,清空扰动,故眩晕、头胀,面色红赤。肝火妄动,扰乱心神,故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乃肝阳偏亢之象。,治则治法:滋阴益肾 平肝潜阳。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 天麻10g,钩藤10g,石决明20g,夜交藤15g,草决明10g,怀牛膝1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