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营养报告.doc_第1页
中国学生营养报告.doc_第2页
中国学生营养报告.doc_第3页
中国学生营养报告.doc_第4页
中国学生营养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第2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今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获得了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情况依然突出。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普遍“营养贫困”,近一半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上3顿饭,47.6%的农村学生每天只能吃到两顿饭,其中有66.4%的学生不吃早餐;在一个月内,有1/3的学生吃不到肉,2/3的学生吃不到鸡蛋,80%的学生喝不到奶,39%的学生不吃豆类,35%的学生每天只吃一种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和萝卜等,多数靠自带的咸菜、辣椒酱,甚至盐拌饭。农村学生和学校相关人员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1/10的农村学生不知道哪种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或铁,只有1/3的学生认识到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成绩、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好处。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营养的重要性,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意识淡薄,缺少基本的营养知识和营养餐搭配技能。报告重点解释了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当前我国恰逢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的大好时机,报告呼吁相关人士抓住机遇,落实行动,使国家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记者 谢湘) 李福珍:实施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工程” 文章出处:新华网 编辑:郝若冰 发布时间:2010-03-11 11:21 点击数: 216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伍晓阳)“有些贫困山区的小孩太苦了,只能在学校自己做饭或自带干粮,一个星期难得吃上一顿肉,他们的营养状况真让人担心。”来自云南红河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福珍呼吁,在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实施“学生营养工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使孩子们拥有健康体质。 李福珍来自滇南山区的红河县,这是一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工作县。她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政府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校点,农村小学基本收缩到了村级完小,许多学生走路上学要一个多小时。 “撤并校点以后,寄宿制学校还没有建起来,有的学校不开食堂,学生的伙食补贴都直接发到学生手上。因为家里离学校比较远,学生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只能自己带干粮,或者在学校自己生火煮饭。”李福珍说,“这些孩子太可怜了,冬天还穿着凉鞋,一双好鞋子都没有,更苦的是营养跟不上。” 李福珍说,在中西部省份的偏远贫困山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即使在开办了食堂的农村学校,学生营养状况仍然有待改善。而在撤并学校以后,许多学校由于缺少场地和相应设备等原因,还不具备开办食堂的条件。 李福珍认为,现在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伙食问题,但仍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帮助学校建立食堂,增加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切实改善贫困学生的营养状况,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透视中国教育差距:农村地区仅5%的学生可上大学 2012-03-13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寿司卷 已有 0条评论 中国教育行动:不必等待炬火肖璇说,她现在最喜欢鲁迅的两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记者/庞清辉(文)甄宏戈(摄影)(发自云南临沧)肖璇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被一张遮住的海报改变。2010年7月,肖璇已完成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学业,正为即将的去向烦恼。她不是没有工作意向,新加坡教育部、上海一家外国电影公司,还有湖北老家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都在她的备选列表上,但她却无法下定决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总是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快离开校园的一个晚上,肖璇在宿舍楼下瞥见一张被遮起来的海报,只露出一个照片的角,是一个笑得很淳朴的农村小学生。这是一个叫中国教育行动组织的招募海报。海报上写道:在中国贫困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孩子们无法接受优质教育。在中国主要城市,超过70%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然而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数字仅为5%。这些话击中了肖璇。肖璇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叫“中国教育行动”的公益组织,当时已在中国悄悄成立了一年多。从美国学来的“行动”2008年时,中国教育行动的名字还叫“美丽中国”。发起人之一AndreaPasinetti,是个80后美籍意大利裔。2007年,20出头的他还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申请到清华大学的IUP中文中心进修汉语。美国的老师给他取中文名潘勋卓,朋友们则习惯亲热地称呼他“小潘”。在普林斯顿读书时,小潘偶然地看到了一篇讲述中国农村发展的文章,庞大的人口,庞大地域,如何用统一的政策使如此广大的地区得到发展,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关注中国的新农村运动。到清华读书后,这成了他的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为了深入调查,他邀请自己的中文语伴胡婷婷一起到农村去“看看”。婷婷当时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硕士研究生,是小潘在水木清华的论坛上结识的。他们最开始只计划走两三个村子,却一下子就走了五六个省,并没有想去考察农村小学的两个人,无意中走进了很多乡村小学。他们发现了一个普遍状况,无论在哪儿,大家普遍反映农村师资力量匮乏,好的老师或者招不来,或者招来了也留不住。20年前,小潘的大学校友WendyKoop创建了TeachforAmerica(美国教育行动)组织,旨在弥补美国各地因不均衡的教育资源而带来的教育差距。如今,美国教育行动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在各大名校中享有盛名,每年有近14%的哈佛毕业生和超过10%的耶鲁毕业生会申请这一项目,为美国教育平权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小潘对美国教育行动非常熟悉。他于是设想:如果中国也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招募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专业的教学培训,然后输送到中国教育资源欠缺的乡村小学任教两年,会不会有人愿意去做呢?胡婷婷是第一个支持者。她来自河南一个小城镇,一路披荆斩棘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深知优质教育对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第二个支持者是在清华进修中文的美国人温慧玲,她来自耶鲁大学,研究方向是中国农村和环保。他们三人后来成了中国教育行动的创始人和铁三角。第一场招募宣讲是在中山大学,本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关注,但情况出乎意料,300多名学生将教室挤满,宣讲一结束,立刻有不少人报名参加。这给予了他们信心。2008年,中国教育行动的前身“美丽中国”公益教育组织正式成立,之后,又正式更名TeachforChina(TFC),中文名称:中国教育行动。2009年8月,第一期20名项目老师前往云南大理州鹤庆县,他们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2011年,中国教育行动已成为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拥有150余名项目老师,分布在云南和广东汕头30多所中小学,教着超过万余名学生。他们希望到2015年时,能够拥有1000名项目老师,那将惠及15万农村学生。 大寺中学初一96班的陈涛在早自习上背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天黑之前抵达梦想在中国一些人的心目中,去乡村支教被赋予的含义往往是“吃饱了没事干”。肖璇在做出参与中国教育行动的支教行动之后,接受了太多善意的劝导这样的学历,这样的成绩,就付诸乡野、去教几个萌童稚子?为了解释选择的理由,肖璇跟老师、朋友和家人费尽了口舌。樊超群,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按照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必须和老家某个中小学签约就业,但樊超群认为,他的家乡不缺优秀教师,希望能去更边远的地方。为了既不违反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规定,又参与中国教育行动,樊超群费尽周折,愣是劝自己的高中母校同意签约,允许他先去支教两年,再回来“服役”十年。樊超群的父母也持反对意见,他们从没到过云南,觉得是“化外之地”,到处充满危险。父母的担忧,同样发生在美国项目成员身上。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MaryKohlmann告知父母将到中国某个山村学校教书的决定后,最初得到的反馈也是“不同意”,她家里没人到过中国,对在这里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他们甚至问她,生病了怎么办?事实上,有不少通过审核的人,最后都是因为无法抗拒家人的反对而放弃。这些反对,有的是因为不确定要将人生轨迹中断两年,对未来的影响会多大;还有的是因为不愿意让儿女到如此艰苦的地方去。但Mary说,事实上,这些提问和质疑都很有益当你正头脑发热地觉得“那一定很好”的时候,需要有人来用这些实际问题让你清醒。他们不知道美国是另外一个国家肖璇经常穿红毛衣,戴绿围巾,梳着小丸子发型,却戴着柯南式的大眼镜。孩子们很快和她熟稔起来。早上,她带着学生晨练,看男生打球,教女生跳操。上课时,她带学生读山海经,“希望他们心里有个可以敬畏的东西”,下课一起跳皮筋、下棋、布置教室,把彩笔画到对方手上脸上。只要在教室,学生多半会把肖璇里三层外三层围起来,翻她的备课教案,看她给作业写评语,拿起肖璇的笔凑到鼻子上闻一闻再放回原位;中午到了,一起勾肩搭背去吃饭,拼命往对方碗里夹菜。小学的孩子们经常缠着另外两位美国来的项目老师问:老师,你周末要回美国家里去玩,周一再来教我们吗?这让项目老师们有些心酸:他们甚至不知道美国是另外一个国家。于是,肖璇在教室挂满明信片,有北京胡同、鼓浪屿、青藏高原,还有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明信片周围,贴上了肖璇给学生拍的照片,照片中,孩子们手拿着写有自己梦想的卡片,“我想当火车司机”“我想去北极”“我想去贵州”事实上,让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是大多TFC老师最初要做的事情。2010年项目老师EmilyCole甚至动员自己世界各地的朋友给她所教的孩子们写明信片。那个学期末,Emily的学生们都学会了用英文写简单的自我介绍,在最后一节课上,他们亲手制作明信片,然后发往世界各地,明信片上画满了小学、水牛、山脉、甘蔗田这些“外交明信片”成了小镇的一件大事。当第一张来自瑞士的明信片到达临沧市云县幸福镇邮局时,工作人员惊喜地宣布,这是上百年来他们收到的第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因为有美国项目老师,大部分项目学校都添置了英语角。大寺乡中学的英语角就设在食堂的屋顶上,墙上贴着一张大白纸,写满了单词。英语角活动时,Marry老师搬来了自己的苹果电脑,没有地方放音箱,就由Hayley老师用手举着,活动内容是观看Marry的家人在美国拍摄的美国家庭生活,父母兄弟姐妹先后亮相,连宠物狗都露面了。Marry甚至买了吉他,准备自学吉他,学会后教学生排练音乐剧,她想让大山的孩子能够用英语来唱歌,来自己编排舞蹈。一次有关家乡的调查在另外一所项目学校,鹤庆县松桂镇鹤庆二中,项目老师郝琳硕、李莹和美国人Colin,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共同探讨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发起了“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实践活动。活动设计分两个阶段:学生先以小组形式,寻找村子里的问题,并调查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症结;之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一份解决方案。正当项目老师们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个学生问:“老师,调查怎们做?”郝琳硕才意识到,这里的学习生活中,从来没有涉及过做调查的知识和方法。计划迅速做了修改。学生们不懂如何查资料,就从培训他们利用书籍和网络做起;学生不了解村子的历史,就鼓励他们去问老师、村干部和村里的老人;调查遇到了困难,就与学生们分享励志故事,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孩子很快就学会了有意识地思考,评选会那天,15组学生依次上台,通过小品、实验、海报,诗歌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所调查出的问题涉及垃圾处理、水污染和赌博对生活的影响等诸多问题。郝琳硕没想到,一次调查比赛产生了惊人的结果。原来跟老师们说话时只会低着头的学生们,演讲时居然站在千余名师生面前侃侃而谈;原来只会死记硬背,现在懂得用自己的思考来阐述和解决问题;原来只知道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活动,现在养成了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的习惯。八年级的一篇调查报告这样写道,“Ican,我能。我看到了理想给我的无尽力量,我好像又有了崭新的生命;Wecan,我们能。相信自己,就能创造奇迹,即使我们只有14岁。14岁的我们无所不能,因为我们有时间,有能力,有青春,有激情,我们敢拼敢闯,失败,又怎样?”让郝琳硕印象最深的是,七年级的学生杨华说:“人只要有梦想,就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从现在起,我要奋发读书,寻找机会,改变家乡的现状”评选会那天,松桂镇阳光灿烂。郝琳硕说,她从参赛学生们颤抖而洪亮的演讲辞中,听到了希望,更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改变,真的无法估量。 孩子们哭了,谁都想去北京2011年,肖璇从大学同学处得知,中央电视台要举办一个企业家峰会,计划让一所西部小学的孩子为获奖CEO颁奖。肖璇很想为孩子们争取这个机会。她早已搜集准备了详实的学校资料,一直在努力申请合适的项目,帮助孩子们改善条件。她曾经获得过几笔捐款,还一直努力募捐为学校修建一个浴室,但她更希望能有机会把孩子带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资料很充足,申请当天,肖璇就得到了肯定的回复:由她的学生到北京为企业家们颁奖。问题也随之而来,名额只有5个,宣布名单时,孩子们都哭了,谁都想去北京。10月下旬,肖璇带着一路晕机晕车的5个孩子到了北京。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课本彩图上的天安门,还游览了北大。肖璇事先联系的北大同学极为重视这次特殊的“任务”,准备了六页纸的导游词,背下来,还提前一天进行了演习,“导(游)得极其成功,小朋友们就像疯了一样觉得北大太靠谱了”。颁奖典礼上,先播放了哨街学校的小纪录片,之后,主持人芮成钢采访来自哨街学校的5名学生,肖璇坐在下面,完全没听见孩子们说了什么,只是突然间泪流满面。几乎所有乡村学校都缺书,特别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好书,四处搜罗书籍是项目老师在课余最努力做的事情。在大寺乡大寺中学,TFC老师樊超群卧室的地上、床上,全是各地快递来的图书。这些书后来成为教室里的图书角,由班级里的学生自行管理。除了书,樊超群在网上征集的捐赠还有:篮球,乒乓球,以及一切对山村孩子有帮助的学习和运动用品。这让当地老师很受触动,校长施益位说,“我们在网上发帖都害羞,哪敢跟别人要东西。”一次,樊超群在一个女生的周记里看到,她很想买一辆自行车,爸爸也答应给她买,但那天晚上她等到很晚,却发现爸爸两手空空,带着一身汗水回来了。樊超群还记得这个女生是这样写的:“我当时没有责怪爸爸,但是我觉得非常心痛,为什么他要这么累,每天做这么多事情。”这个女生的妈妈得过一场重病,住院两个多月,花掉好几万块钱,还欠了不少债,而爸爸打一天短工只能挣六七十块;女生的哥哥在临沧读技校,女孩子负责所有的家务,课余时间还去打工。樊超群把这个周记发到了网上,很快,有个网友给他汇了款,说要为这个女生买一辆自行车。樊超群和另一位老师去县城买了自行车,送到女孩子家。学生告诉他们,下了公共汽车后就离家很近了,结果他们走了很长一段泥巴路,其中一段像悬崖一样,要抓着路边的草藤才能行走,女孩子就住在路尽头的一个土坯房里。樊超群告诉他们,这辆自行车是一个朋友看到她学习很努力,奖励给她,请父母也要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高兴,“他们当时笑得很开心,我印象特别深刻”。去过孩子家,樊超群才明白,自行车对她其实没什么用,但他觉得,哪怕是放在孩子家里,让她每天都能看到,也值得。项目老师们带来的资源,还能从更大的意义上使学校或孩子们获益。2010年11月,中国教育行动公布了一个申请项目,一个国际基金会将提供不超过五千元的基金,在全球寻找可以资助的乡村女生成长项目。哨街学校成员决定要参加。这个偏远的乡村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男人外出到沿海地区或者越南、老挝做苦力,留下来的多是年迈的奶奶,生病的妈妈和女孩子。“要帮助她们改变命运”。大家一起讨论哨街女生的真实需要,每天都做头脑风暴。由于申请要求以个人为单位,哨街学校的肖璇和Phoebe各自提交了一份申请。评审结果令他们大跌眼镜:基金会将两个终选名额都给了哨街的肖璇和Phoebe。两份计划书最终合成一份,她们成功地让两笔基金都落户哨街。这个项目计划培养女孩子的生存能力,自由组队,每队发给20元启动金,自己想办法通过经营去每周一次的集市上赚钱。学生的创意超出了想象。有的队买了整个的西瓜,切成小块单块去卖。有的队买了一只鸡,把鸡毛拔干净再卖。两个小时的时间,最多一个组的女孩赚了八十多块钱。肖璇希望,孩子们通过这个项目知道,成功来自许多方面,“不走出大山,也可以做个快乐的主妇,养猪养得好,种茶种得棒,都是成功。”“我现在最喜欢鲁迅的两句话,”肖璇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农村小学购零食当营养餐 部分校长不知何为营养不良 2012-04-01 10:24 来源:39健康网 编辑:张兆彬 已有 0条评论 农村试点校学生每人每天获3元拨款补助,部分学校因卫生存隐患等问题采购水牛奶等零食作为营养餐,供货商可获1元利润。有学校因人手紧张无力建食堂做饭,校长对营养不良也不了解。计划实施中还存在拨款拖延等问题。国家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至今已有4个多月。这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学生营养匮乏、发育迟缓等状况,但一些地方在执行时仍存在各种问题。广西那坡县有学校将补助用于购买营养品“壮壮水牛奶”,供货商可从3元补助中赚取1元。在青海也有学校将补助款采购萨其马等零食。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细则并未对此加以约束。此外调查发现,那坡县财政局拖延下拨补助款,学校只能赊账供餐;广西一些学校的食堂卫生安全存在隐患;当学校用补助款给学生加餐,厨师又面临超负荷工作。比硬件提高更为严峻的是,学校老师的营养意识亟待提高,许多老师不知道什么叫营养不良。中国疾控中心的营养专家胡小琪表示,国家正在制定相关培训细则。梁秀丽皮肤黝黑,在人群中,个子特别小。她12岁,身高一米三这只有城市8岁女孩的身高水平。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迟缓。梁秀丽是一名4年级女生,在广西那坡县一所寄宿制小学念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每天整整18个小时不吃饭从头一天晚上5点半吃完晚饭,到第二天中午11点半吃中饭。学校只给寄宿制学生提供中、晚餐。早餐要自己解决。梁秀丽通常不吃早餐。直到去年秋季,国家加强儿童的营养干预,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拨款160多亿,在680个试点县,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那坡县是试点县之一。从今年2月份开学起,梁秀丽能每天吃上早餐。县教育局副局长许益涛则发现,国家虽然加大补助力度,但要真正改变贫困生的营养状况,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易忽视的“隐性饥饿”广西田阳县有学校80%以上的学生营养不良;这种“隐性饥饿”能导致劳动能力丧失上午10点的课堂上,梁秀丽经常会头晕,坐在教室里,“能听见老师讲课,但是记不住”。梁秀丽不知道为什么头晕,但她说“中午吃过饭后,就不晕了”。梁秀丽在那坡县念井小学读书。老师农照春曾在班里作过统计,一个50人的班级,每天吃早饭的只有三四人。上学期考试,梁秀丽的数学成绩为16分,语文成绩8分。该校小学生的学期成绩在30分到60分之间。老师农照春觉得,那些每天习惯吃早饭的学生看上去要聪明一些。“我也常跟他们说,一定要吃早饭,吃饱了才有精神听课。”但农照春介绍,寄宿制的学生,家长会给他们一周的零花钱,用于买早餐。但不到两天,零花钱就全被用于其它地方。梁秀丽每周有10块零花钱,她舍不得买早餐,要“省下来买文具。”所以,梁秀丽在学校4年,基本不吃早餐。今年,梁秀丽刚测过身高,相比去年,她只长高了两厘米。2010年下半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广西、青海、云南、宁夏四省区农村进行调研。他们调研小学生的体检时发现,农村学生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100个农村孩子中有12个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至15厘米该基金会还对广西都安县四至六年级学生做了体检。结果显示,当地农村很多13岁男孩的身高和体重,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农村11岁和城市10岁男生的水平,存在严重的发育迟缓。同时,维生素C摄入量几乎为零;有72%的学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广西百色市的田阳县民族中学黄利军校长说,去年该校的体检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轻度营养不良,20%的学生中重度营养不良。采访中,更多学校不敢透露相关数据。田阳县的一位校长一开始介绍该校有80%以上的学生营养不良,犹豫了一会儿,他叮嘱记者,“还是把数据降低点”。在学界,维生素或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被称为“隐性饥饿”。这种饥饿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饥饿”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劳动能力丧失、免疫力下降等各种疾病,直接经济损失可占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3%-5%。“这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本损失。”胡小琪说。胡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学生营养室主任。国家补助不断加大国家2008年开始对儿童营养干预;去年秋季,再次拨款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进行营养补助3月12日中午,冯艳在念井小学厨房里做饭。她拿着一个半人多高的铲子,在灶台前,捣腾着锅里的肉片。在冯艳的印象中,相比2008年,现在学生的伙食已经好很多。2008年前,农村孩子温饱问题都解决不好。“黄豆蒸饭”是孩子们的家常饭,有时候,能拌点猪油,那是幸福的事。蒸饭时,很难得在饭盒里加两块腊肉,吃之前,孩子们都要轮着闻一闻香味。胡小琪说,2008年,这种现象在广西、贵州等地普遍存在,云南有些孩子近7个月没吃上肉。2008年,那坡县从每年几百万财政收入中拿出50万,给每个寄宿制小学生每天提供一个鸡蛋。县里实行“补蛋工程”后,农照春被学生的吃蛋情形吓坏了,“很多孩子差不多一口吞下一鸡蛋,噎住了。”家里穷的孩子舍不得吃,把鸡蛋偷偷藏起来,周五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农照春回忆,学校会监督他们当着老师面,把鸡蛋吃下去,不吃完不让出教室,还会派班干部检查孩子们吃剩下的蛋壳,挨个儿回收。那一年,国家也开始重视贫困生的营养状况。2008年4月,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增加政府对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此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开始对全国农村的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该政策被称为“一补”)。当时标准是,中学生每人每天补助3元;小学生每人每天2元;随后补助上涨,中学生涨至4元,小学生涨至3元。于是,念井小学用这些补助,每天给寄宿生提供午餐和晚餐。去年10月26日,国家加大对学生的营养补助。并且,补助范围扩大,这次补助从寄宿生扩大至农村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国家决定,先在680个县中试点,给每个农村孩子每天补贴3元,改善营养。去年11月24日,那坡县教育局副局长许益涛看了相关的电视会议。营养改善计划从当日起执行。许益涛说,“没想到政策落实得那么快。”原文地址:黄冈师范学院爱心社蕲春田河小学走访活动作者:青春依然奋斗5月25日,黄冈师范学院爱心社走访了蕲春田河小学。在那里我们碰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的活泼,他们的可爱,他们的笑容也让我们想起了儿时的记忆。可是,在那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加上学校自身能力的有限,并不能保证孩子们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校长田三齐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情况:学校距离市中心远;老校区是七十年代建的,新教学楼还是几年前深圳德缘公司捐款建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周边地区的留守儿童,在校教师只有17个,其中还有5个支教的;孩子们早餐就只是一些简单的包子和稀饭,午餐也只是米饭和一些简单的菜,能够吃上肉的机会几乎很少,回来之后我就想我们和这些孩子比起来,我们还是比较幸福的;同时学校的图书室也不大,藏书量更是有限,并且其中的80%都是社会上捐赠的,图书室在吃完午餐,晚餐后对学生开放,同时每个星期都有一个班必须去图书室看书;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孩子们并不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并不能享受到看书读书的乐趣,也不能扩宽孩子的视野;除此之外,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很少,由于学校体育设施不足,体育器材很少,孩子们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能够得到课外活动的机会,能够得到愉乐的就会都非常少;在和田三齐校长的交流当中,我们得知:在校有一个学生,家中有四人,父亲坐牢,就靠母亲一人供养几个读书,生活很是艰辛;还有一个同学,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病重,并且还得那么劳累地做事供养着几个孩子,生活更是艰辛。在这样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像这样生活贫困的孩子,像这样读书困难的孩子,像这样缺乏课外活动的孩子太多了,他们渴望能够在饭后有书看,在课外之余能够在教室外面尽情地玩耍,可是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有点遥远。有句歌词不是这么唱的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这个学校的孩子奉献一点爱,那他们就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更多的课外活动可以参与,那这群孩子就会更加的活泼可爱。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为这些孩子奉献一点,哪怕是捐一本书,捐一副羽毛球,捐一副乒乓球,捐一条跳绳。我们也能让这群孩子有更多的书可以看,让这群孩子有更多的课外活动玩。爱,让世界更加美好;爱,让生活更加美妙;爱,让我们一起,团结在一起,一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那些需要被关怀的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让他们相信社会上还有爱!希望,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一起为蕲春田河小学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黄冈师范学院爱心社呼吁!无力承担3元午餐费 贵州山村小学学生饮水充饥 编者按:贵州省兴义市洛万乡的秧木小学,有一群孩子吃不上中午饭,每天下午都饿着肚子上学。老师和孩子们都期待能吃上爱心午餐。 更多精彩新闻请进入搜狐教育中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对于这个自己的节日,许多小朋友已经向爸爸妈妈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孩子们的愿望五花八门,去一次游乐园,买一只新足球,或是去商场将心仪已久的新款电子玩具收入囊中。但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许多孩子的六一愿望却再简单不过每天中午能吃上一顿热乎饭。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兴义市洛万乡的秧木小学,在这里,有一群孩子吃不上中午饭,每天下午都饿着肚子上学。老师和孩子们都期待能吃上爱心午餐。记者走进学校的时候,正是5月28号中午的11点半,还没有下课,在一楼最右边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认真地跟随着老师学习生字。顺着教学楼往下,几级台阶下边就是一个不大的小操场,地面上有一半是泥土,还没有硬化。在这个小操场边上,立着一间矮矮的小板房,记者看见上面写着大大的食堂两个字。走进这个食堂,颇感整洁和亮堂,但是,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却没有一个孩子到这里吃饭,整个食堂也显得空空荡荡。看到记者,学校的老师骆礼香热情地打起招呼,记者也同她攀谈了起来。记者:这个食堂开了以后学生在这里吃过饭没有?骆礼香:吃过。记者:吃了多久?骆礼香:大概三个月。骆老师说,这个爱心食堂自从上学期建好以后,就只开办了半个学期,从这个学期开始,孩子们已经不在食堂吃饭了。对于孩子们为什么不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原因,20多岁略显年轻的骆老师羞涩地告诉记者:骆礼香:因为学生家长交不起这个钱,我们学校也没有办法,因为学校搞建设,现在还欠了10多万(外债)。 这所学校在兴义市属于最远的一所乡村学校之一,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一两个小时,学校的课时是不分上下午的,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上课,下午3点就放早学,好让孩子们回家吃饭。骆老师说,去年,每天大约有30个离家远的孩子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每人自费缴纳3块钱,而今年,连3块钱也交不起,食堂也就只好停了。记者:以前学生在这里吃饭钱从哪里来?他们给多少钱?骆礼香:钱就是家长自己掏。记者:掏多少?骆礼香:3块钱。记者:学校有没有补贴,补多少?骆礼香:1块钱。记者:补贴一块钱学校能承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