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 首次分享者:风华正茂 已被分享2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删除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B试题类别:/BB/B /B /B一、单项选择题:1/B40/B小题,每小题1/B分,共40/B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B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U/B/U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A战斗性B理论性C实践性 D逻辑性 4. 依据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物质和意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 唯物辩论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1.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B)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D )A.伦理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经济关系 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 C确定事物的质 D认识事物的量 17.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C) A.世界观与方*的关系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D )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 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0. 空间的特点是(C ) A.顺序性B.持续性 C.三维性 D.一维性 21.感觉、知觉、表象是(A)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 2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2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C ) A.主观认识 B.客观事物 C.实践 D.实用主义 24. 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A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2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B ) A.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场所的变更D.渐进性的运动 2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27.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现实本质在于(A) A社会关系B社会劳动C意识 D语言 28.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B ) A.仓储设备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的容器D.能源和信息系统 29.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D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0.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B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31. 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C)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3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D) A科学技术B工具C个别劳动生产率D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3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D)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全部预付资本D剩余价值 3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5.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是(B)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 3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7.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 38.平均利润的来源是 (B) A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本部门预付资本总额D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39.私人垄断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是(C) A垄断资本B金融资本 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寡头 40.商业资本的职能 (C)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销售商品,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补偿商业流通费用 /B二、多项选择题: /B4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U/B 4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ACD) A德国古典哲学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经济 42.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表现为(ABCD)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D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43. 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BCD) A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C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44. 保持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条件是 (AD ) 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B.企业生产的性质 C.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45. 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述正确的是( ABCD) A.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三、/B简答题:4649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试题后相应位置上。/B 46简述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47.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第四,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48.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对立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9.简述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实质。 (1)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农业中存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的经营垄断; (2)产生的条件是土地有好坏,好地有限;(土地有优劣之分) (3)级差地租的实质,级差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 /B四、论述题:50/B51/B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试题后相应位置上。/B 50.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对待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51.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