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doc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doc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doc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doc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默写填空(10分)(1)_,五月人倍忙(2)_,拾此充饥肠。(3)古诗词中有很多借月咏怀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 _(4)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辛的对偶句是:_ _(5)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两句突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后人常以此诗句比喻人们的奉献精神_ _(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 _2、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2分)傅说( ) 负笈往游( ) 肉食者鄙( ) 汤镬( )3、下列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苦其心志:使痛苦 B、肉食者鄙:目光短浅C、畎亩:田地,田间 D、弗敢专也:专心 4、文学常识(任选4空,4分)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_;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_;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_;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_;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_;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_;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_;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_。5、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4分)作 者 朝 代 作 品孟子 东晋 聊斋志异左丘明 清 搜神记干宝 春秋 孟子蒲松龄 战国 左传二、文言文训练(38分)(一)曹刿论战(16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又何间焉:_ (2)肉食者鄙:_(3)既克,公问其故:_ (4)望其旗靡:_7、用原文语句回答。 (4分)(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_(1分)(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这通过哪句话体现出来?答:_(1分)(3)曹刿在做了什么工作之后才让庄公下令追击齐军?答:_(1分)(4)曹刿认为,在战争中军队的士气、精神状况非常重要,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_(1分)8、句子翻译。(4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9、结合文段,你认为这次长勺之战鲁庄公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2分)_10、试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4分)_(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畎亩( ) 傅说( ) 百里奚( ) 拂士( )12、解释下列词语(4分)(1)畎亩:_(2)恒:_(3)过:_(4)作:_ 1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分)(1)曾益其所不能:_(2)入则无法家拂士:_1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1分)1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_16、孟子提出“生于忧患”的观点。现在的生活中似乎已没有那么多“忧患”,生活在顺境的人一样可以成才,“生于忧患”岂不失去了现实意义?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分)_课外文言阅读(8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选自论语先进注释: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比及:等到。 哂(shn):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如会同: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希:通“稀”。 浴乎沂(y):到沂河里去洗洗澡。风乎舞雩(y):到舞雩台上吹吹风。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与:赞许,同意。 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喟(ku)然:长叹的样子。17、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_(2分)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_ 18、 孔子对四个学生的志向都作出了评价,请选择其中一个作简要分析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评价。(2分)_19、 从孔子和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学方式?孔子和他的学生中,哪些是归隐派,哪些是出仕派?(2分)_四、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五、附加题(10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21、作者是_ 他和唐代诗人李商隐并称为_(1分)22、 有的诗论家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那么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