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小组教学关键策略.doc_第1页
谈农村初中小组教学关键策略.doc_第2页
谈农村初中小组教学关键策略.doc_第3页
谈农村初中小组教学关键策略.doc_第4页
谈农村初中小组教学关键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初中小组教学关键性操作策略巫山县河梁初级中学 谭成林 (地址:重庆巫山河梁中学 邮编404704 电小组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58个小组,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教学。小组教学的好处很多。小组教更能实现高效管理,促成学生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具体讲,从管理幅度原理看,现在的大班额,老师是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小组教,教师的观察点由几十个同学变成了几个小组,这样更有利于班级秩序的调控,教育目标的达成,特别学生的兼顾,提高综合管理效率。再者,便于利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感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整体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进步。另外,更能落实多元全人教育目标,保障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小组学至少有弥补过去,应对当下,着眼未来三大好处。具体讲,首先,在小组内实现同伴模仿、互助和爱心责任心的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弥补小时候因独生子或留守儿等造成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缺失。其次,通过组内成员间的仿、学、教、助、管、帮,有利于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品性锻炼中遇到的问题。第三,有利于培养团体意识,培养开放开朗、宽容豁达的性格,锻炼合作、交际、思维、表达、求助等能力。一、小组教的策略(一)班级管理1.发挥班级文化的灵魂作用。让学生讨论认可的班名、班训、班徽、班歌、班规、个性化专栏,以及班级布置从内容、色彩到形式做到贯通一致,形成班级文化体系,并逐步内化为班级灵魂。如我校“平山班”,是以当地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王平山的名字命名,意在引导学生向王平山学习。班训为“梦想在这里放飞”,班徽为“手、心脏和鸟组合的抽象图案”,班级口号是“有梦想就一定会行动,有行动就一定会成功”,班歌是“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室前黑板上方是班训,黑板右边是王平山身穿博士服的照片和简洁的激励文字,教室后面黑板上方是“用行动改变人生”横幅。后面对照平山教授照片的是每天要全班齐颂的“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哲学”。左侧墙上设有“梦想舞台”,以展示各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绩。教室为白色,张贴的标语横幅均为白字蓝底,整个布置典雅洁净。每组一块小黑板,不用时将写着小组名称与小组优势的一面挂在外面,而且每组也有相应的口号和组歌。这样,班训每时看,班歌每天唱,口号每晨颂,进步每周展,经过不间断的强化和内化,小组学习需要的“融入团队,包容他人,积极合作,主动求助,乐于帮助”等品性就自然养成。2.建立动态开放的学习小组。小组教学中,小组是学习和教育的组织单位,为了突出公平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小组评价。小组组建要力求做到:同质异构班级内的各小组要力求做到学科基础、学力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均衡搭配,要让组间有竞争实力。责任分担组内成员要具体分工,如组长、记录员、秩序员、调解员、发言人、保洁员、学代表等等,要专项培训,各司其职。角色互换当组员履职熟练后,逐步实行角色互换,以锻炼综合能力。个别关照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突出的问题加以个别关照,如某学生学有余力要委以重任或加担子,某学生跟不上要帮助结对或“开小灶”等。组间调配在组员基本固定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动态调整,也可小组结对和小组挑战(弱化挑逗性)。小组文化通过培养让小组成员建立共同正向愿景。由此,保证整个教室呈现是有活力有张力的58个学习团队。3.频繁运用模糊的激励评价。激励实际上是一种正向评价,因而它是促成小组学习持续动力的最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激励评价要淡化量化,更多地使用弹性或者模糊性的激励评价。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每周的“小组星级”评比,利用班会,各小组条款式书面陈述申报“评星”理由,再由全班举手评出本周小组的(学习、互助、劳动、体育、进步)“星级”。如果过于量化,失利的小组就会找到组内的“问题人”,由此,其他组员有可能抱怨,“问题人”自身也有可能自责,尤其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就会自暴自弃。又如:某组某项失利,则可引导:做好充分准备,下一周在这项上,进步之星就稳拿了。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吝啬激励,激励无处不有,只要你用好了激励,激励力量无穷。(二)教案撰写1.确立小组目标。小组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组织学习,又要考虑个体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团队作用。所以在设定目标时,要做到:考虑小组单位首先眼前出现的教学对象自始至终是小组学习。你设定的一切目标将由小组实现。做到简洁明了简洁明了的目标便于组员直奔主题,以免浪费精力。放出弹性空间让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此照顾组员学力的差异性。开放多维生成根据学科性质和学情状况,设置开放多维目标,甚至认可过程生成目标,以满足团队学习需要。2.设计小组活动。现在的教案,比较公认的是把教学过程部分写成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也就是把教学过程变成预设行为,即把原来写教什么改成现在写怎么教,把原来的问题改成活动设计,把原来的个体活动改成小组活动。如:新课前的商榷目标活动,讨论前的独立自学活动,质疑后的互助学习活动,小结后的分享展示活动等等,并将每一项活动都内容、要求、目的、形式、时间等都作具体详尽的安排。这样就能引导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思考的层面更深刻更具体,更具操作性。3.呈现操作语系。在实际的教案撰写中,很难从原来的问答话语体系中走出来,上网查询,即使名家教案也都是密密麻麻的一问一答。显然,这样的教案既无法清晰记忆也不便于指导操作。如果只把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作客观理性的描述,设计者自己就更能清晰明白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如:开课确立学习目标学生活动栏写:小组商讨学习目标初略浏览内容,独立初拟目标,小组商讨确定,汇报或修正等。教师活动栏写:老师巡回指导、点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集体表决等”。这样的教案,既便于记忆也便于实际操作,还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三)课堂调控1.从放纵放开到身心解放。小组教学,开始时,师生都不适应,尤其农村学生,显得比较拘谨,不敢交流不愿开放,课堂比较沉闷。对此,需要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放纵中变得放开,由开放逐步达到身心解放。同时培养规则意识,训练规范行为,进而引导学生身心投入,主动思考,积极行动。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小组管理和小组评价,把握好开放尺度,做到张弛有限,自如掌控班级秩序,确保学生身心解放。2.从微笑表扬到全面激励。老师的情感态度是一个课堂的灵魂。老师要以微笑状态对待学生,要让微笑给学生带来高度的信任感和极强的亲和力,要让这种信任感和亲和力化作学习动力促进课堂良性氛围的生成。再者,老师要不失时机的表扬学生,要让学生高频率地体验成功的喜悦,由此促成课堂热度升温。同时,老师还要练就阳光心态,对学生做到以包容的眼光看问题,以肯定的方式作评价,对学生实行全面激励,促成学生保持旺盛的学科热爱和高度的学习热情。3.从定量定性到机智点评。要使旺盛的课堂学习动力经久不衰,定量要求是基础,定性评价是手段,机智点评是策略。定量要求可以得出明朗的肯定判断,我该怎么做。如:各小组三分钟内在小黑板上拟出小结提纲。定性评价则可忽略枝节,肯定主流。如:根据刚才各组展示的内容看,1、5小组的结构图画得更全面更美观一些。机智点评,则是教师捕捉机会,把握时机,根据课堂需要,做出的非理性的点评。机智点评的目的在于推波助澜,促成群情振奋,激起持久旺盛的学习热望。如:某一个活动只有一个小组踊跃发言,老师察言观色发现还没有那组准备接着发言,这时老师不要再三催促或者等待下一个小组发言,则说:这个问题有点难,但有了一个小组开头。现在我把问题难度降低一点,再给各组三分钟时间准备。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暗示这次一定要准备好,一定要踊跃发言。老师的简短点评把学生推到非说不可的地步。二、小组学的策略(一)促进主动学习欲望1.重复小组优势。学生的学习欲望主要来自于成功体验。引导学生重复小组优势,有助于学生反复体验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欲望。如:强化组员优点。开展组内成员互相找优点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给别的同学找优点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多次优点强化和正面鼓励。再如:强化小组优势。开展小组优势展播大赛,让各组自己挖空心思寻找自身优势,并在班上以事例的形式进行轮番比赛。2.再现过去成果。帮助学生记录成绩,登录优秀,记载典范,展现风采,想方设法让学生固化、再现自己的成功和成果。如:设立成绩备忘录优秀生记录成绩纪录,学困生记录进步幅度。建立班级功劳簿值日班在班级日志上记录学生成长途中的优异表现和可喜成绩,然后通过每周班会汇总摘其重点载入班级功劳簿。设立班级大典让值日生报请老师在班级大典上记载班级中的典范人物和事例。设置展播专栏定期公布各组及组员的优秀表现。3.铸造共同愿景。具有共同愿景的小组才是最优秀的小组,小组有了共同愿景,组内就会形成合力,表现出更团结,更奋进,更有同向行动力。因此要通过讲组名、呼组号、唱组歌等形式,将组名及阐释、小组口号及内涵,组歌及要义不断强化不断内化为小组行为,从而构建小组愿景,即小组核心价值观,进而由小组愿景内化升华为班级愿景。(二)讲究小组学习方法1.确定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老师指定,或者老师安排多个目标供学生选择,或者小组根据经验积累自己确定,也可以通过师生共商确定。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允许差异,鼓励个性,讲究方法。如:文科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单元提示、课文前的导语和课文后的练习等确定。理科学习目标即是章节题目的具体化,即理解掌握例题中的核心步骤、原理概念或操作技能等。2.落实独立自学。独立自学是小组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自学了,才有合作交流的基础,才有质疑释疑的必要。因此要交给学生一些具体自学方法,要保障学生足够的自学时空。如:文科的资料查阅,感想、质疑等的批注地点、方法、内容和形式;理科的练习演算、分步思考,比照练习等,既是自学中的重要方法或步骤,也是我们需要不断训练的内容。3.互助释疑解惑。充分利用小组互学解决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其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兵教兵。兵教兵的形式包括学生之间的管理、帮助、求助、释疑、补充、修改、合作、协助、讲解、示范、交流等等。实践证明,兵教兵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总之,只要你充分相信学生,学生的总体能量往往会超出课前的预想,很多学习问题都可以在组内得到解决。4.分层分享展示。学习动力要不断宣泄不断置换才会加强和放大。分层展示,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分享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而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