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对策和建议.doc_第1页
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对策和建议.doc_第2页
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对策和建议.doc_第3页
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对策和建议.doc_第4页
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对策和建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进我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对策和建议大企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大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甚至可以说,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只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来获得国际市场的话,那么永远不可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强国。这也是我国必须促进我国企业创业和成长、进而做强做大做久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也实现了9%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又是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然而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国大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大企业对于我国实现进一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大国崛起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我国政府必须继续采取措施,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基础设施,为我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不断提供政策支持。但必须指出的是,做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政府政策因素固然很重要,关键却还在企业自己。从最新经济数据看,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开始回暖,实体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企业的调整与发展。企业应当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以战略的眼光和高度,遵循与自身掌控的资源及能力配比的原则,立足于打造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确立适合的战略及实施步骤,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能够驾驭庞大经营规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企业。(一)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国许多企业的教训是惨痛的。现代企业管理更具有科学管理色彩,更需要依靠制定科学的、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企业管理。此次经济危机使得许多行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亏损严重,甚至破产,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是这些企业缺乏对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缺乏研判的结果。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我国企业要以此次金融危机为鉴,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首先,我国大企业要具有“居安思危”的“冬天意识”。不同于国际大企业在100年左右的时间里经历过许多次经济危机的洗礼,我国30年来大企业的成长,由于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制造业转移以及全球经济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景气度水平,从而普遍活得都比较滋润,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危机,与那些曾经历经多次经济寒冬,并且劫后余生的欧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显然缺乏足够的“冬天意识”。这就造成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好过冬准备。其次,要对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有一个科学研判。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共识,但是在“软”的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不够,许多企业仍然依靠企业领导人“拍脑袋”决策。事实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都有自己的规律,许多情况下个人经验并不能代替科学研究。这就要求我国大企业要在处理具体业务的同时制定具有长远性的战略规划。(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调整优化组织结构从本质上讲,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不断地提升,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管理水平的提升又来自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执行。首先,要实行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股权结构集中的现象,应实行股权多元化。所有股东要根据股权平等的原则,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按其出资份额行使职权,使各家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的总体利益中得到实现。凡是公司股东,就可名正言顺地进入股东会依法行使职权,确保经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能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其次,要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的治理水平是整个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水平的缩影。要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彻底消除董事会产生的随意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的现象,真正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和完善董事的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完善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制度。要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进行合理、适当的分权,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同时对股东大会、股东的授权经营范围及董事会的职责等要有明确的界定。第三,要强化监事会的作用。要在制度上保证监事要知事。股东大会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具体规定监事会的职责、职权,及其监督的程序和规范。如,监事(长)参加董事长或总经理召集的工作会议进行旁听的制度;财务部门定期向监事会报送有关财务报表等。同时,要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要控制监事会成员中内部成员的数量,适当增加外部监事,使监事会更具有独立性。还要减少兼职监事,增加专职监事。另外,还要加强对监事成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求全面提高全体监事成员的素质,使监事会成员精通公司业务、财务、法律,变为真正的内行,保证监事会的监督治理机能正常运转。第四,要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要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经理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议行使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职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要落实经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权,最重要的是落实其人事任免权。要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起钩来。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根据企业经营效果决定经理人员报酬的激励制度,包括实行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奖励(如股票期权)相结合的薪金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对经理人员实行以聘任制为主的市场约束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的约束,使经理人员既有动力和机遇,又有压力和危机。要完善经理聘任制,确立竞争机制,防止经营者频繁流动,以防止短期行为,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第五,要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鉴于我国目前企业大多通过外部融资渠道又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介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去。商业银行在对公司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进行权力渗透和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就能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若在经济状况不好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投资或接管,促使企业扭转局面,达到偿债的目的。日本主办银行制度与德国主持银行制度,都体现了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作为我国的借鉴。(三)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导向,精耕细作产品和服务企业的根本在于以顾客为核心进行价值创新,不断开发并满足顾客真正的需求,这样才能形成市场,获得利润。现今多数企业无法透过消费群找到顾客真正的需求,只能以相同的方法,出售相同的产品。在同质化的困局中,唯有创新顾客价值,提供令人眼睛一亮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破局。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价值的逐步递进,要针对顾客使用过程中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问题,在产品形态或性质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动态地提升或改进某个功能,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客观地说,准确定位顾客价值是有难度的。因为企业并不能轻易地知道什么是顾客的真正需求,很难把握顾客购买行为的动机,也无法准确预计一种新产品上市会有多大的利润回报。这就需要企业敏感地发现问题,细心地洞察人心,关注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深层需要和欲望,关注顾客感受的重要方面,如影响产品性能的质量,制造成本的价格,产品外观和包装上的审美,售后服务的跟进等。关注顾客从购买前、购买中到购买后体验的全部过程,针对顾客在使用产品和提供服务之前、之中、之后存在哪些需求,找出顾客在此期间的烦恼和不满之处,仔细分析如何通过改进产品和完善服务来解决顾客的烦恼和不满,这就是企业创新价值的空间。对于企业来讲,顾客需求在哪里,创新就在哪里,找到了顾客的需求点,也就发现了利润区。随着利润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的转移,企业应当更加关注并迅速捕捉到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时为顾客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消除顾客烦恼的解决方案,进而获取利润。对企业来讲,精耕细作首先是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定位的精细研究,尤其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层次挖掘,这需要从源头上,从战略角度上深层次、细致地研究和预测目标客户。通过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推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可以尽力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切入某个行业并占领市场。(四)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资源整合是指企业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经济活动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关联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资源整合的目的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1+12的效果。在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来看,企业内部的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通过某种机制的连接而形成企业价值链。企业通过“组织与协调”活动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紧密相扣,配置在各环节之上的资源比例关系合理,而且促进各环节之间资源的流动顺畅有序,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企业价值链。从企业外部资源整合来看。企业的外部资源整合指的是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将企业价值链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将产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等相关企业、单位作为管理对象,纳入企业的业务体系中。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务必要做好战略发展规划,在认真调研和分析内外部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的资源整合,做到“有进有退,优进劣退”,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向优势职能部门和子企业集聚,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产业集聚,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及时退出、清理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竞争力的业务和子企业,退出非主业、低收益、缺乏增长潜力的产业投资。在这方面,海尔集团在2009年初宣布的“去制造化”转型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对于同行业企业来说,企业要加快推进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要着眼于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产业价值链层面的竞争,我们应该“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企业做企业”,着眼于从掌控一条价值链的角度进行产业布局。企业面临的选择,或者是价值链的分拆,或者是价值链的延展,或者是价值链的疏通。这些布局都会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如宝钢集团与产业链下游企业海尔电器、上港集团、中国船舶相继牵手;首钢股份与上游企业中海发展联姻,开启了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链、共同应对市场挑战的新时代。要淘汰落后产能,清理亏损企业和非主业板块,进一步将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调整组织构架构,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五)实现企业联合发展,建立共生的竞合关系国际经济危机时期是很好的企业联合时机。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作用,我国企业之间实现联合发展的案例不多,少数案例中大部分也是有政府部门在推动。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独立发展”、“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等观念,作为这种观念的结果,我国企业很难建立一种互利共生的竞争合作关系,尤其在经济危机中也不能联合发展。所谓互利共生,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一种互相依赖、双方获利的共生关系。对企业来讲,就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国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并购企业与利益攸关方、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在经济危机条件下,要“抱团打天下”;在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行为时,也不要颐指气使,把关系搞僵。首先,要接受竞争对手,而不是消灭竞争对手。企业之间竞争策略的相互攻击性是必然存在的,但是这种攻击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发明、创新和服务上,而不是攻击竞争对手本身。因为竞争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市场,不是消灭竞争对手。那种置竞争对手于死地的做法,一则会导致两败俱伤,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则失去竞争对手,也就失去了外部压力。没外部压力,也就容易使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外部竞争对手的存在是维持一个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而接受竞争对手的存在,则可以增强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努力避免出现各种疏漏,使自己的企业尽快发展。其次,企业之间要主动寻求合作。企业在竞争的同时,还要不断谋求合作。主要形式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目的在于提高专业化协作效率;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以便能够扩大事业的规模,追求规模效益;不同经营领域的企业之间合作,通过经营资源的相互利用和有机结合,开拓出新的经营领域和市场。通过合作,有效地避免了国内同行企业的竞争与辗轧;大大降低了各种非生产性费用,集中了财力,壮大了声势,为达到更大目标和利益分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着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开发能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虽然营业收入下滑,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并没有减少研发投入,相反却增加了研发投入,它们的目标并非当前,而是经济复苏后的企业发展。这种“持续为未来下注”的行为值得中国企业学习。首先,企业要继续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比重。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使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组织力量,加大投入,在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在掌握和使用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基础上,努力进行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创新的平台,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真正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实实在在地规避各种风险,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其次,要注重整体技术突破。要研究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变革和技术发展的趋势,现代产业技术通常以技术链的形态存在,单项技术创新很难取得效益,需要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在创新活动中要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建立和发展企业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链。中小企业则可通过参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获得大企业技术扩散的效果,使处于技术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都能分享创新收益,推动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第三,要完善自主创新的形式与结构。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并非意味着企业一家“单打独干”,而是应当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当今信息爆炸、技术进步加快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从横向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发的协作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从纵向看,企业要与其同类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共同进行研发活动,这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许多案例,如信息产业领域的闪联产业联盟就涵盖国际上多个国家的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七)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我国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多年,但效果并不太理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赴海外“抄底”,在2008年就有多起重大并购项目实施或谈判,但是结果却是,一些“高调”的跨国并购项目纷纷遭遇“壁垒”而失败。经济危机时期是很好的并购和资产重组机会,但是否实施并购重组尤其跨国并购,是要根据企业的自身需要,而不是海外资产的价格来定。“机会主义”的跨国并购交易,并不值得提倡。我们提倡积极而踏实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为跨国并购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尤其是资源和文化整合能力。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区域。由于我国企业多数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都不突出,若向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拓展会增加外部潜在威胁。但是对于少数具有雄厚实力并具有某项独特优势的企业而言,比如华为、万向等,则可率先登陆欧美市场。而对一般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由易到难,可以先向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非洲地区拓展。新兴市场国家起步一般较晚,市场易进入,竞争门槛较低,并且制定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这些行业和市场特点,决定了中国企业资源型海外投资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股权控制。其次,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进入市场的方式。一般来讲,企业的海外扩张可大致划分成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国外生产,用国外品牌。第二种方式是国外生产,用中国自己的品牌。这两种海外扩张模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它要求企业的产品具有品牌优势和足够的资金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拥有熟谙当地市场情况的专业人才来成功地管理品牌。第三种方式是在中国生产,用中国品牌。主要是以贸易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当中小企业初期拓展海外目标市场时,贸易方式是企业较理想的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第四种方式是在中国生产,用国外的品牌。即通常说的“贴牌生产”(OEM)。贴牌生产对于那些后发展型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初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可行性研究。“需求”是海外目标市场选择不变的主题,一个可选的海外目标市场应基本具备下列条件:(1)没有满足的需求;(2)本企业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3)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能图虚名、冲动而作出无利可图的决策。在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应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可以聘请当地知名咨询机构协助调研,以取得第一手的、详细真实的资料,特别是在境外建厂的选择上,一般都选择那些政局稳定、劳动力丰富、产品有出口配额的地区。第四,要注重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企业一旦走出国门,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乃至工商注册、盖房用地、原料选购、置车雇工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都必须有熟悉当地情况的诚心诚意的合作伙伴。要尽可能招聘当地人,聘请当地的经济师、会计师、律师顾问等,为企业提供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政策法规援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避免造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损失。第五,要注重对风险的控制。 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经营都会有风险,只是国际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险更大,我们无法完全逃脱,但是要尽量规避,严格控制风险,在输不起的时候,还是以求稳为原则。(八)把社会责任作为战略竞争手段,加强企业危机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国际大企业竞争的一种战略手段。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功能的认识还不够深。去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国企业以非常深刻的教训。在资源环境约束、劳动者利益保护日渐加强的今天,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工会、公众、环保部门等利益团体的关系,那么企业发展包括跨国并购的成功机率就大大降低了。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企业一定要把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竞争手段,加强企业危机管理。首先,我国企业要增强法制观念,坚决依法经营。企业家要树立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决策和管理,遵守国家法律,依法纳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包括劳动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要严格按照SA8000、ISO系列标准、HACCP等标准,科学组织生产活动。第三,要积极推行企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消除劳动就业歧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第四,要加强职工职业安全与健康,积极开展职业安全检查活动,加大职业安全宣传力度,增强职工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第五,要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并不仅仅是付出,或被动地控制污染,为环境保护尽义务,而是应该主动地选择清洁生产和环境无害化技术和工艺,最终达到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目标得以兼容并相互促进。第六,要加强公共关系和危机管理水平。这是一种补救措施,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如果出现公共信任危机,则要积极与消费者、职工和公共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九)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阶段,对于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会逐步加强,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企业应用的持续整合加速,用户对基础应用建设的关注正在逐渐过渡到对应用的效率的关注上。为此,我国大企业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更加充分地认识信息化对大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协调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关系,将信息化建设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信息化规划要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和核心业务,坚持业务需求驱动和业务部门主导的原则,紧密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提高业务与信息化的关联度。信息化建设要与主营业务一一对应,与工程建设同步,与推进管理创新同步,统筹资金保障,切实解决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其次,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科学的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抓紧应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部门相互独立、标准各异的信息系统,进行系统集成、信息整合和应用整合。要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推动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高效利用,使ERP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神经系统”。要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