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26、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39、4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从1993~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56、284、240和125,而从1997~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只有59、3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