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课堂实录.doc_第1页
西风胡杨--课堂实录.doc_第2页
西风胡杨--课堂实录.doc_第3页
西风胡杨--课堂实录.doc_第4页
西风胡杨--课堂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风胡杨上课实录 西风胡杨【教材分析】 西风胡杨是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本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题材,共选编了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人类不仅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本篇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坚韧、无私、悲壮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联系上下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让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体会作者所要揭示的道理、表达的感情。并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胡杨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运用本课15个会写字,认读10个会认字,读准“坚韧、炙热、摧肝裂胆、不朽、身躯、拓荒、蒸熬、骤减、围垦、祈求、无私、悲壮、怜悯、饱食终日”等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2、3、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3. 联系关键词语“坚韧”、“无私”、“悲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4.学习课文介绍胡杨特点的表达方法。 5.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以及环保事业的关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领、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质疑解惑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并将各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体会作者对胡杨热爱、赞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及建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 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深情。2. 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环保事业的关注。【教学准备】 1.搜集胡杨的图片制成教学课件。2.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胡杨的有关资料,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运用本课15个一类字,认读10个二类字,读准“坚韧、炙热、摧肝裂胆、不朽、身躯、拓荒、蒸熬、骤减、围垦、祈求、无私、悲壮、怜悯、饱食终日”等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及表达方法。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工作,你们是不是完成了呢?生:完成了。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所收集的关于胡杨的资料?生1: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生2: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生3: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搜集的关于胡杨的图片(出示课件,展示关于胡杨的图片)。师:看到这些图片,你认为胡杨是怎样的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1:不屈不挠生2:生命力顽强生3:美丽、坚强 生4:生存状态恶劣师:同学们,这就是胡杨,他们同被称作“活化石”的银杏树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胡杨的文章。(板书课题:西风胡杨)师:预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存在哪些疑问呢?生1:课题为什么是“西风胡杨”?生2:作者在祈求什么?生3:胡杨为什么会哭泣?师:很好,每位同学都认真地阅读了本篇课文,有了自己的疑惑。那么这些问题到哪里寻找答案呢?生:课文中寻找。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师:对,我们需要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下这篇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提两点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生:(认真阅读)师: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生:(读)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声音很洪亮、读得也很清晰。但是,有没有错误呢?哪位同学说一下?生:“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而不是三声。师:对,“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还有吗?生:“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而不是四声。师:很好,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错误呢?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认读情况。生:(互相检查)师: 很好,每位同学都很积极。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师:同学们读的棒极了。师:我们认识了字的读音,是不是还要注意一下它的书写呢?现在,请同学们将上面的词语认真地写两遍。生:(书写)师:完成后,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认真检查一下。生:(检查)师:同学们,哪些字出现了错误?生:韧 氏 炙 摧 祈 域师:(板书指导)师:我们了解了字音、字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字义。哪位同学知道“坚韧”的意思。生1:坚固柔韧。师:很好,抓住了词语的意思。“坚韧”就是坚固有韧性。你能用它造句啊?生1:胡杨是一种坚韧的树。师:很好。哪位同学知道“炙热”的意思?生2:非常炎热。师:好。“炙热”就是像火烤的那样热。你能用“炙热”造句?生2:胡杨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师:很好。“祈求”是什么意思呢?生3:祈祷请求。师:“祈求”就是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你能用“祈求”造句?生3:我祈求人们,对胡杨多一些关注。师:3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棒。都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其它的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在课下完成。师:现在,老师找8位同学将本篇课文读一下,其他同学听一下是否有错误?生:(分自然段阅读)师:他们读的好不好啊?生:好师:8位同学读的都很准确、流利。但是,缺少了感情。现在,请同学们带有感情的将课文再阅读一遍。生:(自由读)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并对本篇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生:(汇报分段情况)师:(出示课件,指导分段情况)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现在,老师将第1自然段读一遍(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你了解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生1:胡杨是最古老的树种。生2: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全世界最大的胡杨林。师:从“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三千八百平方千米”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生:我了解到了沙漠的辽阔。生:我了解到了胡杨林的广袤。师:同学们,一起将最后一句话读一下。生:(齐读)师:一边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胡杨林,二者相互映衬,更加凸显出胡杨林的生:胡杨林的生命力顽强。师:是啊,由这里我们知道了胡杨的古老与胡杨林的广袤。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2、3、4自然段。生:(默读)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了解到胡杨有三个特点: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师:同学们是从哪里看出了“胡杨,是最坚韧的树。”呢?(出示课件)生1:“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说明胡杨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师:说的很好,胡杨就是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中成长的,这更加显现出了它的什么?生1:生命力顽强。师:你又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生2:“他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师:棒极了!(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下,一起感知胡杨的无私。生:(齐读)师:同学们读的很好,读出了胡杨无私的精神。我们是不是要向它学习这种高尚的品质呢?生(齐):是师:你又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呢? 生3:“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战斗到最后一刻、坚定地挺立着”。写出了胡杨的悲壮、无畏、坚定。师:是啊,就是这里(出示课件)。作者把胡杨比作英勇无畏的战士,生前他们战风沙、抗炙热、斗严寒,为阻挡沙漠撑起一面屏障,死后依然坚定地挺立着。师:请同学们再将这3个自然段快速的读一遍,看一下这3段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生:(快速阅读)师:有发现的同学吗?请举手回答。生1:老师,我发现,2、3、4段写法相同。师:你可真厉害,能走出课文,思考作者如何表达,你说说,怎么“相同”?生1:这几段的开头,作者就说出胡杨的特点。师:这叫什么?生1:总写。生2:总起句。师:(指着生1)后面呢?生:后面就具体写出它的特点!师:你可真会读书,用心读书,用心发现!(面向全班同学)这种写法叫什么?生:(齐)先总后分。师:对!也叫“先概括后具体。”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胡杨是怎样的树?生1:胡杨既耐炙热又耐严寒,不怕盐碱,不怕风沙,是坚韧的树。生2:胡杨能阻挡风沙,保护环境,是无私的树。生3:胡杨为保卫热土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是悲壮的树。师:是啊!(出示课件)胡杨既耐炙热又耐严寒,不怕盐碱,不怕风沙,是生命力极强的树;胡杨能阻挡风沙,保护环境,是无私的树;胡杨为保卫热土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是悲壮的树。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是否想对胡杨说些什么呢?生:胡杨你太棒了,我要向你学习这种坚韧、无私、悲壮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师:说的棒极了!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胡杨这种坚韧、无私、悲壮的品格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吗?生:(齐)应该。师:是啊!它们不仅是一种顽强古老的树种,更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五、课后作业师: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将本课的生字写会,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师: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的听写、段落的背诵。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以及环保事业的关注。【教学过程】一、检查掌握,引入新课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现在,请同学们将练习本准备好,我们来听写一下本节课的生字。生:(听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一下,将错误之处认真修改。生:(小组检查、订正修改)师: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第2自然段?生1:背诵师: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第3自然段?生2:背诵师: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第4自然段?生3:背诵师:3位同学的背诵都很棒,如果能将感情融入进去就更好了。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胡杨的哪些知识?生1: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最古老的树种,塔里木胡杨林是世界上第一大胡杨林。生2: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师: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堂课我们将继续分析余下的部分,更深入地了解课文主旨。二、关注胡杨,唤醒良知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将第5、6自然段读一遍。(出示课件)生:(齐读)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没有想问的呢?生:有师:谁来说一下?生1:胡杨怎么会流泪,为谁流泪?师:是啊,奇怪,树怎么会流泪呢?又为谁流泪呢?生2:胡杨为什么哭泣?师:看来,大家对“胡杨的哭泣”来了兴趣。问题靠谁解决?要老师告诉你们吗?生:我们要自己解决!师:哦,要自力更生。说说怎么个解决法?生1:读书。生2:问问作者生3:问问胡杨。师:好,咱们赶紧读书,问问作者,问问胡杨。生:(阅读,找答案)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生1:因为胡杨想起了过去,所以胡杨哭泣。师:是想起了过去的伤心事,哭了?生1:是过去的美好,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师:你不仅说的好,从你的读中,我们也听出了过去的美好。生1:(接着读)但是,拓荒与征战,是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师:你来小结一下,胡杨为什么哭泣?生1:想着过去的美好,看到今天的悲惨,所以哭泣!师:很好。还有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生2:因为胡杨想祈求人类将水留下,所以它哭了。(读)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师:胡杨的“祈盼”,你也知道了,你真细心。师:(深情朗读)“我看到塔里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我们分析一下:这里的“我”,会是谁呢?生:是作者。师:准确。但是,我更愿意把他当作“胡杨”,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师:因为“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所以生:(齐)我哭了!师:因为“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所以生:(齐)我哭了!师:所以,胡杨的哭泣,为自己的过去与现在!也为人类的生1:人类的无知而哭泣!生2:人类的自私而哭泣!生3:只为自己眼前利益着想,不为环境考虑的种种做法而哭泣!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人类只见到眼前的利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人类该醒悟了,我们今后该怎么做,胡杨才不会哭泣?生1:不再拦水造坝,不再围垦开发。生2:节约用水,给胡杨留下生存的水!生3:人类不用水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少用一点,留一点给胡杨。师:棒极了,每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看看你能读出什么问题(出示课件)。生:作者连用三个“祈求”到底在祈求什么?师:就文中“祈求”二字,问作者,你是问内容。来,咱们一起读出来。生1:(齐读)“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师:(问生1)知道了吗?作者祈求什么?生1:知道了,向上苍祈求降下雨水,向胡杨祈求坚持,向人类祈求关心、关注。师:你的回答很精彩。现在,咱们走出课本思考,作者祈求上苍,有用吗?请你想想沙漠残酷的生活环境;生:(齐)没用!师:作者祈求胡杨,有用吗?胡杨的命运可是被人类掌控;生:(齐)没用!师:所以,作者祈求人类,那么我们可以为胡杨做点什么呢?生1:我们要节约用水。生2:我们要关注胡杨的生存环境。生3:关注胡杨的生存环境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关注胡杨就是关注我们自己。这世界,不仅是人类的,是生活在这世界的所有物种的世界,一句话,我们得增强什么?生:(齐)环保意识。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生2:作者坚信的是什么?师:(出示课件)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