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发展的论述.doc_第1页
关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发展的论述.doc_第2页
关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发展的论述.doc_第3页
关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发展的论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蜀中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发展的论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 一、关于都江堰青城山的历史文化 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杰作和典范,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都江堰青城山旅游景区是中国独有的水利文化和道教文化体验之地。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设计之巧至今仍令中外水利专家叹服。玉垒山、离堆、水则、铁桩、漏等古迹,可让您大略了解古代工程的艰巨和古堰建成后所起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是中华民旅文明史上,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四川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二王庙下的安澜桥是一铁索桥,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桥为1974年重建,横跨内江、金刚堤和外江。站在摇摇晃晃的桥上,目睹水流湍急的岷江,看看分四六、平水旱的鱼嘴,您不能不为古蜀国先民的智慧所折服。都江堰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创造出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是多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堪称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旷世奇功。青城山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15公里,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为592米,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公元143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壁崖舍,用“黄老学说”创立了“五斗米教”,即天师道。张陵后羽化于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名标史册。青城山道教的创立,一举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和东方人类信仰中历史发展的一种典型的思想体系,在全世界都具有特殊的普遍意义。青城山景区分前山、后山两部分,山体主要由砾岩组成,最高峰海拔1600余米。前18峰为阳峰,称“青城前山”;后18峰为阴峰,称“青城后山”。前山是指以天师洞、上清宫为中心的山区范围,以人文景观为主,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处胜景之说,山势雄伟,四季常绿,群峰环绕,景色清幽,集雄、奇、幽、险、神为一体,以“青城天下幽”著称。后山则是指以泰安寺、沙坪为中心的山区范围,以自然景观为主;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曾以青城后山为根据地,并存明末张献忠起义部队驻扎的遗迹。主要景点有三龙水晶溶洞,五龙沟里的金娃娃沱,龙隐栈道和飞泉沟里的百丈长桥,天桥等。两沟分水岭尽处是白云群洞,岩洞高低错落、绵延数里。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秦王朝就将青城山册封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青城第一峰喷薄的日出,朝阳洞落日的余晖,丈人峰茫茫的云海,上天梯的险绝,鸳鸯井同位异水的奇妙,红岩沟飞流直下的瀑布,味江河碧绿的清溪,构成了一幅幅天然图画,令人心旷神怡。“青城天下幽”的美名起源于唐代诗人杜甫“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优美诗句。唐代诗人岑参、钱起、贾岛,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清代诗人黄云鹄、高溥,以及近代书画家赵熙、谢无量、张大千、于右任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从山门入口处的建福宫沿着被杜甫称为“丹梯”的石级向上攀登,道旁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是“苔深不雨山常湿,林静无风暑自清”的避暑胜地。夏季这种炎热的时节去,别有一番情趣。都江堰青城山景区山、水、城、林、堰、桥、观园等景观融为一体,蜀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相互融汇,园林艺术、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引人叹为观止!2000年11月29日,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2月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区;2006年12月底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 并已成功申报5A级旅游区。青城山、都江堰早已走向世界,享誉海内外。来都江堰、青城山旅游的游客正在不断增长。可是景区内滞碍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都江堰青城山景区在旅游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改革酝酿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二、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 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脱节。成熟的旅游产品是由开发建设成熟的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在旅游市场中运行相对固定的旅游线路共同构成的。都江堰市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上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对水文化、道教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包装还不够,区域内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合理开发利用,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趋于老化,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旅游项目开发与观光产品尚未能有机结合,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强。各旅游景区内部的基础服务设施虽有一定基础,但是连接景区之间道路的等级还较低,旅游环线还未形成,旅游景区相对孤立,未形成组合优势。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成熟运行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线路还不多,特别缺乏吸引高消费市场的旅游产品。 2.旅游城市和旅游环境建设滞后。都江堰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不突出,城市建设与景区开发不协调,城市个性不鲜明,城市经营力度不够,与西部中心城市成都未能做到有机融合。旅游环境氛围营造不够,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接待支撑中心的综合功能还不完善。市内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娱乐和购物活动单调,缺少有地方娱乐特色的民俗娱乐活动和专营旅游商品和土特产的购物街区。旅游宏观协调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统筹开发力度不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未全面形成。 3.旅游区域协调发展不够。都江堰青城山作为成都口岸旅游区中开发较早、较成熟的旅游景区,与区域内其他旅游景区如三星堆、西岭雪山、大邑鹤鸣山等在产品项目和产品线路设计上未有机融合。尤其是作为我省两条精品环线九环线和西环线的必经之地,未能有效发挥旅游区位优势,对自身在区域旅游环线中的作用不清晰,大旅游、大发展、大推动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 4.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较小。营销体制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促销职能划分不明确;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长期局限于传统的风景观光,难以适应未来旅游形式日趋多样化和专项化的趋势;宣传促销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影响小,力度不够;缺乏高层次的宣传促销人才,影响旅游品牌整体效应的发挥。三、旅游发展的改革规划建设1.充分发挥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口岸旅游区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利用处于九环线、西环线必经之地的优势,全面整合景区和城市旅游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深入挖掘水文化、道教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开发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建成国际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2.打造世界精品旅游景区。深度利用世界遗产品牌,突出名堰、名山、名水、名城、名桥优势,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区域内水文化、秦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按世界一流标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综合功能,开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国际水利文化名都,营建中国道教文化中心,提高景区国际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具有独特民族个性、强大国际影响和巨大市场吸引力的旅游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 3.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充分发挥都江堰市城景交融的独特优势,以建设国际性生态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重点,以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景区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大手笔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城市,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区位价值,增强要素集聚,促进城市旅游职能国际化、城市旅游服务机制与国际接轨、城市自然环境达到国际标准,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交通、人文、信息、生态系统,以打造世界旅游精品推动城市品牌国际化,以创建国际品牌旅游城市增强世界旅游精品的国际吸引力。 4.营造世界一流旅游环境。全力展示千年古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青城山道教文化“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境,着力营造能充分感受和体验古老东方文化的旅游人文环境;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完美和谐的生态系统,营造优越的旅游生态环境;加快区域内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市之间快速旅游交通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舒适、优质、安全的旅游硬环境;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营造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相适应的旅游软环境。 5.构建国际化旅游管理模式。加速建立旅游景区投资、建设、管理新体制,实现旅游管理体制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化转化;通过与其他旅游景区、旅游集团合作,建立联合竞争体制,以增强区域竞争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形成国际化、开放型的生产营销机制。四、地震对四川旅游事业的影响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倾注了毕生精力而兴建的造福成都百姓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经过汶川大地震和6500多次余震后,依然坚强的守卫着美丽的蓉城。根据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局的调查,景区主要古建筑二王庙、伏龙观遭到了严重损坏。据景区估算,经济损失至少12亿元。都江堰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门口,庙门已经残缺不全,地上四处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循着庙门朝山上看,庙内红砖青瓦的幽然境界如今已不复存在,处处是墙倒塌后露出的悬崖陡坡。一度是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佳观景点的秦燕楼,更是只留几堵残垣断壁。 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大量文物古迹严重受损,主要旅游景区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坏。这次地震对四川旅游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要恢复正常的旅游起码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地震更大的影响是造成人们心理压力过大,让人们感觉到随时会有危险发生,“自5月12日以来,余震已经超过了7000次,即使想到西部去旅游也不得不另选时间。”此外,连日来为遇难者哀悼的悲伤情绪也一直在影响着很多人。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灾区,即使有钱去旅游也没有心情。这些影响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但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可替代性,全国旅游业不会受到大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