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doc_第1页
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doc_第2页
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doc_第3页
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doc_第4页
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蔬菜田间测产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蔬菜产量测定程序和方法,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蔬菜品种、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的蔬菜田间测产。第三条蔬菜测产工作由任务下达单位(以下简称测产组织单位)组织。第四条 测产组织单位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 专家组由5-9人组成,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占三分之二以上。第五条 专家组受测产组织单位委托进行田间测产。 第六条 测产程序1申请测产单位或个人收获前10天向测产组织单位提出申请; 2测产组织单位五个工作日内答复;3临田测产;4.测产组织单位宣布测产结果。第七条 测产方法对于测产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由专家组先目测确定高中低样本,然后从每一样本中选13块地,随机抽取地块测产;测产面积小的,专家组直接确定测产田块。测产田块的面积按海伦公式计算确定。测产可采用全田实收法或田间抽样测产推定产量法,抽样测产按采用对角线、梅花形、棋盘式或之字型等方法多点取样进行测产。对上市期集中或一次性采收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结球甘蓝等,测产采用全田实割实收或抽样实测的方法确定所测田块产量。对上市期长,连续分批采收的蔬菜,如茄果类、豆类、瓜类等,采用田间抽样测产推定产量法测产。在采收盛期进行一次田间抽样测产,然后以该次所测产量为依据,确定所测田块产量。在确定所测田块产量后,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平均单产。【平均单产(高产样本平均产量代表面积中产样本平均产量代表面积低产样本平均产量代表面积)总代表面积】。收获后的蔬菜须经除去杂质(即不能成为商品蔬菜部分和其它杂质)后称蔬菜鲜重计算产量。连续采收的蔬菜测产台(批)次前期和后期产量用修正系数估算,即每台(批)次的平均产量测产台(批)次平均产量各台(批)次修正系数。连续采收蔬菜产量估算修正系数表蔬菜种类第一台(批)第二台(批)第三台(批)第四台(批)第五台(批)第六台(批)第七台(批)第八台(批)第八台(批)以上番茄0.80.811110.80.80.6茄子0.81110.80.80.60.60.6辣椒0.811110.80.80.60.6黄瓜、苦瓜、丝瓜0.80.811110.80.80.6中国南瓜(嫩瓜)、笋瓜0.81110.80.80.80.60.6西葫芦0.811110.7蔓生豆类0.71110.80.80.60.60.6矮生豆类0.91110.7其它蔬菜参照上表执行。一次性采收的蔬菜各样本产量抽样点产量抽样点面积样本面积多次采收的蔬菜各样本产量=【测产台(批)次产量修正系数抽样点面积】 样本面积第八条 测产结果测产结果由测产组织单位认可后宣布,宣布时必须说明测产方法与测产面积。测产结果以蔬菜临田测产统计表表示。测产结束后,填写蔬菜临田测产统计表、蔬菜鲜品产量单田现场测产卡农户种植及收获情况记载表(见附表1、2、3)。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附表1:蔬菜临田测产统计表样板地点: 蔬菜种类: 日期:高产样本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中产样本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低产样本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111222333合计合计合计代表面积(亩)代表面积(亩)代表面积(亩)总面积(亩)平均亩产量(公斤)测产验收组长签字:附表2:蔬菜鲜品产量单田现场测产卡地址 县 乡(镇) 村 组测产日期年 月 日户名种类品种播种期年 月 日定植期 年 月 日始收期 年 月 日行株距(厘米)栽培方式丈量图示、面积及其计算方法按【海伦公式】S=p(p-a)(p-b)(p-c),p=(a+b+c)/2丈量面积 亩( 米2)现测产量抽样测产样点个数(个)样点面积(米2)样点累计产量(公斤)单果(株)均重(克)平均单株 产量(公斤)折亩产量(公斤)出田单价(元/公斤)折亩产值(元)全田测产摘测株数(株)收摘面积(米2)实摘实测产量(公斤)单果(株)均重(克)平均单株 产量(公斤)折亩产量(公斤)出田单价(元/公斤)折亩产值(元)测 产结果亩产量千克测产验收人员名单单 位职称职务签 名单 位职称职务签 名注:取样方法为农户种植及收获情况记载表种植地点户主姓名栽培品种种植面积前茬作物播种期育苗方式移栽日期栽培方式栽培密度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