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doc_第1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doc_第2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doc_第3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doc_第4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任务分析: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感受罗丹身上所蕴涵的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品质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分析刻画罗丹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需要理解并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材料的安排,需要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因此,教学本文的起点,在于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3、揣摩人物形象,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的作用。4、训练学生细读文本,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5、训练学生写启示的能力。过程及方法目标:1、利用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2、运用读书笔记,了解学生的已知,教师进行有目的指导。3 、以文本所写的启示为线索,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其中适当引入知识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领悟为了人类美好而又值得的工作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道理,用以指导学生学会“专心”。2、 学习作者有热情、勇敢、坚持真理,善于思考、观察、欣赏的品质。教学重点:1、材料的详略安排2、 细读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分析其艺术表现力。教学难点:1、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 茨威格是怎样的一个人,以此分析体会题目中的“我”的作用。课前准备:1、 预习本文字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写出各段段意。 2、 学生搜集雕塑大师罗丹的有关情况,整理成文字。3、 教师搜集有关罗丹的思想者等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引入课文,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理清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导入单元学习,指导学生阅读79页的单元综合学习(4)中的“阅读”1、 由学生回顾13单元的教学重点导入:这三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又有着内在联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是理解文章的一个起点,理解语境义、把握行文思路都要在这个起点上完成,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记叙文的一个知识点,请看课本79页的“阅读”。2、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学生自读79页的文字,采用圈点法标出要点,相互交流,形成共识。 教师在此基础上用投影明确学习目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共享预习资料,由学生用文字介绍雕塑大师罗丹的有关情况。教师强调:罗丹:法国雕塑家 。代表作:伤鼻梁的人、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巴尔扎克教师投影巴尔扎克的图片。导语: 看完介绍,我们知道罗丹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不懈,离不开他对创作的独特思维,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秘诀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茨威格的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三、了解作者。学生自读书下注释,记录下: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传记文学三大师三大诗人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教师补充:他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渴望出现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世界。但二战的爆发使他绝望,1942年自杀于巴西。四、 指导学生标出自然段,用投影展示预习内容,师生共同整理,达成一致。重点掌握下列字的注音和字形:炽热 魁梧 健壮 弛散 秘诀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指导学生补好读书笔记: 1、抄好课题及作者姓名。2、抄写书下注释中的作品简介。3、抄好重点字词注音。(书下的注音及练习中的)4、抄好重点词语解释。(同上)交流总结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同学评价同学的内容概括是否符合以下标准:全面。使用的语言是记叙文的规范语言。师生总结: 记叙了作者年轻时结识了当时已经享誉巴黎的雕塑大师罗丹,回忆了自己初见罗丹时的拘谨,对大师的崇拜,以及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五、梳理脉络,把握结构。(一) 落实段落大意的概括:交流预习要点是否符合简洁、准确。(二) 根据段意,找到段间关系进行从小到大的组合,即从层到部分的疏理脉络。就文章看,本文小的组合是第一段与第二段、三段与四段、五段与六段、七段与十六段、十七与十九段,大的组合是将三、四段与七到十六段合并,因为这里讲的是作者与罗丹的两次见面,这样组合事件完整,又与结尾的议论区分开来,体现出记叙文表达方式上的特色。让我们再次感受记叙文的描写、议论的作用。(三)划分结构,写好内容概括教师将结构图板书于黑板上。(四)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由学生找出贯穿材料的线索(启示) 教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从整体上把握了一下文章,下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作业: 1、完成练习三,并串词成段。2、预习:用标注法圈出描写罗丹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及点明题目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理解材料安排的详略。2、 分析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认识罗丹这个人物的伟大所在。3、认识茨威格是怎样一个人 4、文章中心的分析与研讨。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由学生复习文章脉络引到材料详略安排的分析上。二、理解材料安排的详略。(一)思考、讨论第一、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投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明确要点:这部分内容给读者留下了三个悬念,一是作者的“症结”是什么,二是那位伟大的人究竟是谁,三是“伟大的启示”是什么。由此引起下文。(二)思考、讨论为什么两次见面中第一次见面写得较为简略。教师点拨: 从表面上看文章重点写谁?他的言行举止有什么特点?又与罗丹有什么关系?交流形成共识: 5、6段写作者与罗丹的第一次见面,作者以自己的拘谨和敬畏来反衬罗丹的和善,罗丹告别时的话突出了他善解人意、亲切友善的品质,也使下文记叙的交往过程显得非常自然。三、直接切入本文重点内容:详写罗丹修改作品的全过程。(一)检查预习:说一说文中描写罗丹的语句。(二)学生齐读11到16段,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教师点拨:1、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2、他是如何发现雕塑的毛病的?(审视)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思考、讨论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选一项描写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可用一些问题引导,如“退后一步”中罗丹为什么退后? 又如“闪耀”一词能否删去。(三)思考、归纳在作者眼里罗丹是怎样一个人?具体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罗丹的优秀品质?(投影)提示:我们自己在刻画一个人物时常会从哪些方面写?学生交流后,结合文章具体落实到以下几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投入深情、热爱艺术对待生活:朴素、便饭、粗布工作衫对待作者:(年轻的名气小的人)善解人意、亲切友善温和、激励、诚挚、平易近人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位有着高尚品德的大艺术家,他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处于困惑中的作者,作者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投影: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引导: 从问题的题干看,我们应该找的句子一定是从“我”的角度出发,从表达方式上看应是议论句。那我们不妨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学生自主完成,说与全班同学听,教师点评明确。启示:“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又值得的。”“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功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五、从作者得到的启示看,17到19段是很重要的,我们想想这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展示投影)教师以问引导:(1)这些议论对揭示事件的意义有什么作用?(2)对揭示中心有什么作用?(3)从结构上看,与开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这几个问题指引下会了解到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交流明确:概括了文章所写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最后一段用自我反省的口吻议论,呼应开头,启迪读者,使文章结构严谨。 六、归纳中心。展示投影:统观全文,中心是什么呢?请概括。点拨:罗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怎样的感情?他对雕塑工作又有怎样的感情?从何处能看出来?教师教与基本模式:通过什么,揭示什么。师生在交流基础上明确: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罗丹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品质的描绘,揭示出一切艺术与伟业成功的奥秘在于专心。七、归纳写作手法。展示投影:作者将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我们看一看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点拨:1、作者在刻画罗丹时采用了什么方法?2、文章结构的安排有什么特色?讨论、归纳:1、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气质,议论、抒情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既升华了中心,又显得自然而不生硬。 2、文章详略得当,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八、谈感受,实现学生与文章的情感交流。1、展示投影: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写一写,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写好后,教师进行点拨指导:从本文点明启示语句看,写出的启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投影:启示应该有哪些条件?)写作启示指导:从内容上说作者得到的启示就是我们的启示,这一般在文章的议 论抒情部分。作者领悟到启示的过程和方法对我们的启示。从结构上说,形式多样,但要有明确的启示点(观点)。在观点统帅下的课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即启示的来源 。 结合自身的实际谈。2、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所写的启示有什么问题,适当修改。3、跳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写一写。(投影)(1)(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第二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2)“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作者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3)茨威格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从这件小事中得到启发?(4)结尾三段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教师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这篇文章实在好,它的描写生动、细腻、形象,突出了中心,议论、抒情恰到好处,点明了中心。文章整体安排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的基础上,我们学会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更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专心是成功的秘诀”,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时刻记住。布置作业:1、补好课堂笔记。2、写好探究与练习二板书设计我从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第一课时第一部分(12)写作者崭露头角的困惑。第二部分(316)记叙作者与罗丹的两次交往第三部分(1719)写由第二次交往得到的启示第二课时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投入深情、热爱艺术对待生活:朴素、便饭、粗布工作衫对待作者:(年轻的名气小的人)善解人意、亲切友善温和、激励、诚挚、平易近人探究答案:跳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回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