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ocx_第1页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ocx_第2页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ocx_第3页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要】近年来应用型教育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出发,探讨了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2.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1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缺乏特色 当前,从全国“985”重点高校到地方的一般高校,在专业相同的情况下,查看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几乎千篇一律,非常单一,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高校地域优势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来制定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造成后续问题是,只要专业相同的学生经过不同高校培养出来,其素质基本相差无几,在就业方面除了高校自身的名牌效应外,一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素质无明显竞争优势。 2.2课程设置未成体系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应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有一套很完整、很科学的解决合理知识结构的庞大课程体系和整套教材体系。但目前,我们开设了很多课程,每门课程看似都很完整和系统,但没有真正构建起课程整体,构成有效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不应该是相互割裂的,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目前运用的是前苏联“金子塔”似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学生所获得的是相对零碎的知识。而本科教育课程的整体知识观是欧美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如何整合课程内容,建立课程彼此的内在联系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2.3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 当前高校均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重科研轻教学,在许多高校,一般从事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一些刚进学校的年轻博士,他们基本没什么教学经验,而那些副教授以上有经验的教师很少从事甚至基本不在讲授本科生的课程,转而从事科研或者研究生的教学,所以,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另外,当前国内高校师资队伍的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某些高校整体师资力量水平可能比较高,但是具体到某个学科专业或领域就会发现师资结构及年龄层次均存在许多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尤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一些掌握企业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教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好学生。 2.4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很少有高校建立起一个与之相符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且通过其评价机制来对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及素养体系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其是否达到了专业培养的目标。高校目前仅有一个用来检验学生毕业四年综合能力的工具就是学生的,用来综合反映学生四年在大学期间的成绩似乎太过牵强,而且也不能作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也应该建立起一套与之相符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起到监督促进作用,使学校能够更好地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培养。 3.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发展能力的手段。因此,应该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来完成,在整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搞好人才培养设计,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二是注重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满足本科人才基本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和学生个人拓展提高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教学内容的整合,体现知识整体性学习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念。三是坚持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四是各专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3.2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和其具有的特点可以知道:应用型人才必须强调对实际生产技能的掌握,必须明确规定并创造条件,真正改变“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因此,在实施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学生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工科类的学生在教学时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最好在进行教学时将实际的项目、例子带到课堂进行讲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对技术掌握的积极性。而针对像社工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讲课直接带进社区进行,通过参与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来锻炼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且掌握一些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于像语言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一些诸如国际性的交易会来和国外的贸易商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发音,也可以使其掌握到一些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当前案例式、讨论式等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作为高校教师,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应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增加讨论、情景模拟、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3.3注重实践教学 出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大学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目前还未达到尽善尽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由课内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与基础上,主要切实解决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问题。其关键点是要注重和实行知行统一,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此要解决好以下问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课程实践环节与授课过程相结合、学习实践项目的筹划与实施、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社会和企业的密切关系以及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涵盖的拓展与延伸等。 3.4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各个专业,尤其是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学校既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选拔,又要重视人才培训;既要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和实践技能培训,又要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念更新和职业道德培训。广大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主动学习和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意识和理论自觉;一方面要深入到企业和社会中去,深入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中去,要亲自动手,要做到要求学生会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会做,努力成为不仅愿意而且知道如何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有意识而且有能力去培养应用型人才,真正做到既懂教育又通实践。 3.5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来进行监控及保障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是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的坐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应着眼于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应改革过去分数评价的单一模式,推行评价方法多样化,从“分数高低”向“能力大小”转变,学生也能改变过去只注重期末成绩的学习方式,在注重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质量。 参考文献: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8):65-70 杨帆,毛智勇,王玮.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14):26-27 王力纲.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53-54 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