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娜姑古镇.doc_第1页
我的家乡娜姑古镇.doc_第2页
我的家乡娜姑古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娜姑古镇娜姑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姑”即原野或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北部,金沙江东岸,以礼河西岸,地处两省三县一区(云南、四川两省,会泽、会东、巧家三县和昆明市东川区)结合部,距会泽县城22.8公里,辖区面积264.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896米,最低海拔695米。全镇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3.1。全镇总人口为18821户68834人,居住着汉、回、彝、壮等10个民族。经济以农业为主,著名的土特产有被誉为“中华神果”的盐水石榴;味美香淳,其米粒晶莹、清白如玉的娜姑优质米;早熟、皮薄、肉质甜的万亩小江西瓜;肉质致密,组织鲜嫩、口感鲜嫩,味香浓的白雾大葱。娜姑镇是一个典型的集人文景观、田园风光相融合的特色旅游小镇。1995年娜姑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白雾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建设型特色旅游小镇。年发电量十余亿度的以礼河电站就建在该镇的崇山峻岭中。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娜姑,是历史上堂琅县开发较早的文化热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但有新石器时期的野牛、狗等古生物化石,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及东汉时期的货币。有“万里京运第一站”之称的白雾村;有开凿于西汉年间,被民间称为“通省大道”的云峰古驿道;有开凿于悬崖之上,工程浩大艰巨,令人惊叹不已的石匠房铜运古道;有山高峰峻、巍峨赤险,浪惊两省、鸡鸣四县,体会“乌蒙磅礴”、“金沙水拍”的理想之地的三江口亚热带风光。镇内拥有赵氏墓群、赵琼墓群等墓葬12处,有完好的碑刻数十块和太平军石达开驻军遗址。远涉重洋、求知若渴的云南第一位女博士施莉侠就出生在这里。站在古朴幽静的云峰古寺前眺望,一马平川的娜姑坝子如诗如画、白雾街的古建筑是一道凝重的文化风景、金沙江峡谷高深莫测、远山的伟岸意气横生,飞云渡谷心胸豁然,古道悠铃逶迤曲折,情趣万千,令人惊叹。历史上很长时期都是娜姑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明代中后期,这里就已经形成影响颇大的集镇规模,逐渐成为会泽县西部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期的白雾街空前繁荣,促使内地各省籍以会馆、宗祠为主的庙宇异彩纷呈,拔地而起,因此留下了一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不足1公里的街道上建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24项,是名城在娜姑的缩影。“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是娜姑镇白雾村民房建筑的典型风格。白雾村主要街面为东西走向的一字街,由于铜商的影响,使它获得了“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历史美称,会泽的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押运出省,络绎不绝的马帮进出,给这个乌蒙山中的小坝子带来了繁荣,厚重的历史积淀,物化成娜姑灿烂的人文景观。鸟瞰白雾村,仿佛是在梦里,娜姑镇白雾村2000多年前的繁华一一闪现。村内的会馆、寺庙,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用材粗大而古朴庄重。在众多的古建筑中,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文庙首屈一指,文庙为三进院落,大小七个天井,布局严谨,典雅别致,结构独特,浓厚的清代中期建筑风格。谓之文庙,却又聚孔子、关圣、文昌于一殿堂,故又称“三圣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和官员,游文庙、登奎楼,吟咏抒怀,独寄风雅。 2005年,娜姑镇白雾村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该村获得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部,东距县城22.8公里,东接金钟镇、五星乡;南邻大海乡;西濒小江和金沙江,与东川区及四川省会东县隔水相望;北与老厂乡和巧家县蒙姑乡接壤。镇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7公里,南北纵距30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920m,系滇、川两省会泽、会东、巧家、东川三县一区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娜姑镇土地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其中:坝区2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5;山区239.9平方公里,占90.5。西部边缘为小江断裂带和著名的蒋家沟泥石流区域。由于受小江、金沙江的强烈切割,河谷部分岩层垂直裂隙,形成深邃峡谷。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阶梯式下降,形成三级阶地的小坝子:拖车坝子,海拔2180米,面积7千亩;娜姑坝子,海拔1920米,面积3万亩;干海子坝子,海拔1620米,面积3千亩。境内最高海拔2896米(白龙潭粱子),最低海拔695米(小河口),相对高差220l米,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不分明,干湿分明,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境内冬季由于受大陆季风气候影响,气候干冷,雨量少,晴天多,风干物燥,年平均气温13.1摄氏度。社会经济状况:娜姑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全镇辖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204个村(居)民小组,348个自然村。有耕地面积39090亩,人均耕地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