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尘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doc_第1页
曹晨尘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doc_第2页
曹晨尘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doc_第3页
曹晨尘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 曹晨尘“我们致力于那些前所未见的事情。”“当你恣肆出节奏线,有些声音就成了前奏、主歌、展开部”这是STOMP乐团网站首页上赫然标写着的两句话。这是一个打击乐类的乐团,但他们的作品又绝不仅仅局限于严肃的正规打击乐器和传统的纯粹节奏音乐。他们的乐器来自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各种杂项物品,他们开掘出了这些物品在被以多种常规的和超常规的手法敲打和触碰时呈现出的声音作为音乐音色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让这些游离于狭义的严肃音乐之外(甚至也游离于一般的大众流行音乐之外)的声响元素,赫然成为心理直觉意义上的音乐前奏、主题、展开部、高潮、插部和尾声,成为同样富有声音感染力和运动表现力的完整的音乐作品。他们还将这些特殊的乐器(即平常的物件)与特定的生活场景甚至简单的情节结合起来,用丰富的动作及其所蕴含的想象力因素,点缀和串联起整个曲目的氛围,这也正应合了前面所说的,这是一种对于大多数乐迷来说前所未见的音乐活动模式。在当今这个比以往更加讲求商业化娱乐的时代,新奇的创意、新鲜的效果,往往能够成为获取受众注意力的资本,而这种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又往往进一步成为利润的来源。STOMP如今取得的成绩,绝对与它独特的音乐活动模式有所关联。虽然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推断,在STOMP成名之前,乃至在其创立之前,必然也有人想到过以至于实践过这种使用杂物制造带有音乐意义的声响片段的活动,甚至在某些舞台演出或影视表演中也可能运用过一些这方面的音乐生成模式,但是不能否认STOMP将这种模式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包括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规模,以及作品所需的各方面演出技巧的难度。此外,我们当然也知道,如果只依靠单纯的求异思维,纵然能够迅速博得业界和受众的注意,要想能够长期持续运作和发展下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在这个文化艺术多元频繁交流,新流派和新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为了求异而去求异,难度尽管可能比以前增加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拥有很大的拓荒空间,更何况多元交流的艺术生态更容易让创作者摆脱既有的作品设计范式的束缚,激发求异的灵感。那么,在众多的由求异而生成的新的模式中,究竟哪些将会是昙花一现,而哪些可以有机会长盛不衰,甚至历久弥新,成为其所属类型的艺术史上的一个标志和一座矿藏呢?显然,这种差异背后的因素很复杂,可以涉及到社会环境、商业运作和机缘巧合等诸多方面,但抛开这些不说,应该可以至少明确一条:耐久力的保有,在于其挖掘并合理地张扬和深化了为大量受众所共有的某些情感需求和欣赏渴望。进一步地,如果这种需求和渴望是在各民族各国家都较为普遍地存在的,那么,对应的艺术作品及其构思范式就向着全球流行的境界更近了一步。虽然现在如果说STOMP已经全球流行还显得有些夸大,但至少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数十个国家的乐迷和普通观众之中,其巡回演出已经涉足意大利、德国、波兰、希腊、澳大利亚、法国、智利、巴西、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巴林、以色列、南非、巴勒斯坦、阿根廷等地,现场观众已超过870万人次,属于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的音乐团体之一。当然他们也来到过中国大陆,2004年5月,他们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了多场演出,同样广受观众好评。有趣的是,或许可以说STOMP乐团的国别也不是唯一的。它成立于英国,也成名于英国,却又长期在美国进行运营和演出,而且在美国观众中颇有人气。STOMP的创始人是英国的打击乐演奏家卢克克莱斯维尔(Luke Cresswell)和演员、舞蹈家、舞蹈编导史蒂夫迈克尼古拉斯(Steve McNicholas)。卢克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尤其喜爱打击乐,曾经是英国当地一支名叫Pookiesnackenburger的主要活动于酒吧等娱乐场所和街头演艺圈的乐队的成员。曾经在英国第四电视频道的系列节目中担任主角,并为电视节目作曲,也在1997年担任了电影骚动(Riot)的作曲。史蒂夫当时则为Cliff Hanger剧院的专职演出团体工作,后来还在由罗万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指导的著名电视剧憨豆先生剧组中工作过。198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需要创制一批新的街头系列音乐喜剧,卢克和史蒂夫就结合二者所在的团队中的力量,创建了一个乐团。乐团的演出应该可以说是很成功的,程度大概超过了当初的预期,因此这个乐团就继续存在,并编排新节目,录制了两张新专辑,还作为表演嘉宾开始参与商业性质的电视节目。而让乐团的声誉进一步提升的,据说是他们接拍的一部销售“海尼根啤酒”的电视广告。在广告中,乐团成员利用敲打垃圾桶进行了音乐表演。这一创意不仅大受欢迎,而且也成了日后STOMP的“垃圾桶系列”节目的开端。1986年,乐团被命名为The Yes/No People,在这一时期他们比较著名的曲目是Some Things Are True,这首曲子后来也被收录在一张名叫Giant的伦敦本地原创乐队的精选合集中。而STOMP这个名字直到1991年才被使用起来。在英文中,stomp一词具有“跺脚”的意思,但还暗示着敲击的意思。简单、直观而有力的名字,更为乐团在国际流行音乐界提升知名度的过程助力不小。作为对这个名字的一种诠释,“破铜烂铁打着玩”这一核心宣传语(或者干脆可以说是他们的口号)营造出的也是充满轻松活力的心理情境,以及带有乐观色彩的一种平民哲学观念。在大众的倾向和草根的力量牢固掌控着商业音乐娱乐界的前进方向的时代里,STOMP的这种基本概念形象是非常容易深入人心的。STOMP以其鲜明的个性,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1994年,他们成功进驻美国百老汇。有资料称,在百老汇的剧场里,STOMP连续7年称霸票房榜的顶尖。不论这个信息有多大的可信度,STOMP在纽约外百老汇区第二大道、第八街的奥菲姆剧场(Orpheum the Ater)演出8年,基本上每天都演两场,但观众几乎永远不可能买到当天的门票,却是明确的事实。STOMP表演的音乐短片扫帚(Brooms)曾经获得奥斯卡奖提名,而由美国电视界最大的电影频道HBO为STOMP策划制作的长约45分钟的音乐电影Stomp Out Loud(或可译作敲响),更是在艾美奖的评比中摘取了一项桂冠和四项提名。2007年至2008年间,他们还曾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的“行星好莱坞”娱乐中心连续设场演出了Stomp Out Loud的同名专场节目。其实,如前文所分析的,该团能够在美国赢得如此业绩,除了商业运作因素外,必然与他们的音乐形态特点有关。卢克克莱斯维尔坦承,STOMP的音乐,受到美国Funk音乐的影响很深。根据“维基百科”记载,Funk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晚期的一种美国音乐风格,主创人可以说是那些非洲裔的美国音乐家们。这是一种将灵魂乐、灵魂爵士和R&B混合而成的,节奏化的,可用于舞蹈的的音乐新体裁。Funk不很强调旋律与和声,而是以强烈的节奏(主要是鼓点和电贝司的声音)做为音乐的主体,这一点与那些拥有许多和弦变化的灵魂乐和R&B又不相同。简单地说,Funk的曲目一般是在单一的和弦基础上,把一种放纵的情感充分地进行和铺展抒发开来。通过对比不难发现,STOMP所张扬的,也正是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和错过了的,可能是原初的朴素的人类音乐动感。另外,笔者认为,STOMP的作品在音色结构方面也与Funk音乐有着虽截然不同但一脉相承的地方。在典型的Funk作品中,像许多受到非洲音乐文化影响的音乐作品一样,乐队除了使用鼓点演奏连串不歇的节奏,以及用诸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风琴等作为节奏乐器来展现和填充较为复杂的节奏型之外,有时也用萨克斯、小号或长号,但是这些乐器对应的声部也并不偏重旋律,反而是用来强调和渲染节奏进行中的一些关键点,以使节奏的形态立体和丰富起来。与之相比,STOMP有些更上一层楼的意思,他们干脆摆脱了一些传统乐器音色的束缚,用日常杂物的各种音色来将那些密布着的“节奏点”装饰起来。由于所采用的物品种类非常多,其物理性质相当多样,因此不论高或低、强或弱、锐或钝、润或糙的音色,都可有对应的道具“乐器”,所以等于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节奏乐器“仓库”。当音乐在其赖以生发的那条时间线上划过的时候,节奏的划分(不论是等分的还是不等分的,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是其体现“时间艺术”属性的必经之路;而被创作者和表演者划分出的抽象的节奏概念,必须用声波的震荡来进行实际的标识。担当这一标识任务的,当然不是只能有声波的起与止,还可以是声波的幅度变化、频谱变化。因此,在乐器概念上的突破,在音色上的突破,无疑也是对节奏表现手法的突破,进而经过节奏而建构起整个音乐。固然,在电路的时代,即使没有STOMP,无数的新音色,甚至在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新音色也已经被人类合成出来,但是STOMP却几乎没有使用这些音色,而是在发掘那些真实存在着的声音作为新音色的潜力。从美学意义上来看,这是否也代表着人类对于自身实际生活(或者说是长期以来曾经拥有过的那种自身生活)的关照、眷恋与纪念呢?是否具备着某些让合成音色无法企及的人文精神呢?而这是否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合成音色已经多到无法计数的当今,对传统乐器和生活声音的采样,以及采样后的二度制作,依然是大部分音乐家和音色艺术家们不可缺少的制作手法呢?难怪人民日报在2004年4月28日,即STOMP乐团访问中国大陆的演出前夕,为这个乐团写道:“这是建立在生活敏感和艺术敏感之上的对生活的礼赞,是时代艺术对时代自身的追摹、抽象、归纳和反思。在STOMP乐队夸张幽默的形体表演中,我们也见到了他们对于过分迅捷、机械的现代生活的微微自嘲和淡淡反讽。在这个意义上,STOMP乐队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不仅是一种记录和描摹,更是一种审视和提醒。”此外,STOMP发挥想象力,对“乐器”做的调制,不亚于当年的先锋音乐家们。例如在敲响中,乐手们使用半浸泡在水中的,可以上下活动的金属套管,边敲打边上下移动之,获得了电子音乐技术中称之为“弯音”的基频连续变化的滑音效果。他们还改造过通常的水桶,在桶缘上略带松垮地安装了一圈铆钉,以此在敲击水桶时获取附加的类似于小军鼓上响弦的效果。除了音色的发掘,STOMP在节奏对位方面的设计也具有很高的水平。乐团的多名成员,经常每人击打一个节奏型,再利用节奏型之间的时间(即相位)差异和结构差异,让多条节奏线叠加起来,呈现出错落纷繁、引人入胜却又让人“耳”不暇接的精彩的整体效果。当然从这一点似乎又可以看出非洲传统音乐和美洲黑人音乐的某些元素的影响。就音乐艺术的整体而言,它从来就不应该被说成是纯粹的听觉艺术,与视觉元素的结合,其实是音乐设计和表演活动的本能之一。STOMP的成功更是离不开它在视觉方面传达出的大量信息。且不论它本来就被很多人称为“舞蹈团”(troupe),仅以他们在敲响中不停甩动打了结的袜子来敲击放置在地上的大桶(不只是金属桶,还有塑料桶,“破铜烂铁打着玩”其实当然并不排斥非金属“乐器”)的那一段为例,在开始的时候,甩动的袜子结一次次从离桶面很近的地方划过,但这只是视觉节奏的律动,观众并没有听到敲击声。而当声音在某一个这样的节律点上突然发出时,所产生的意外感和震撼力,是比单纯听到一声桶响要明显很多的。另外,整台节目的场景和情节设计,以及演员们底层平民化的衣着,都成为了重要的视觉信息,参与构筑了STOMP演出中那种带有标志性质的属于草根阶层的诙谐与热情的气氛。在演出的结尾,STOMP还经常带领观众用击掌等方式,即兴共同参与节奏音乐的表演,体验生命与音乐同步激荡所带来的兴奋和愉悦。而这种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