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摘要:几千年的实践所造就的汉语语文教育体系,是我们无比宝贵的文化财富。“五四”以来在汉语语文教育上弃中学洋,是盲目、机械、草率的。“繁难的象形字”也有它超过拼音文字的形、音优势,古人利用韵文集中识字的做法,正是利用了汉字的形、音优势,是科学的、符合汉语实际、适合儿童学习的。“炳人识字法”是对我国传统的“集中识字”的继承和创新,在汉语语文教育上具有人们尚未意识到划时代的意义。关键词:汉语;语文教育;识字教学法;炳人识字法;集中识字Abstract:TheChineseteachingsystemproducedthroughthousandsofyearsprecticeisourpreciousculturaltreasure.SincetheMay4thMovement,abandoningtheChinesemethodsandlearningtheforeignsinChineseteachinghasbeenblind,mechingandperfunctory.Thepictographthatishardtotaclcle.hasitsownadvantagesinsoundandformoveralphebaticwriting.TheancientsusingrhymeliteracymethodtookadvantagesofthesoundandformofChinesewords,whichisscientific,isfitfortheChineselanguage,andsuitableforthechildrentolearn.BinrenliteracymethodinheritsandinnovatesthetraditionalfocusciteracymothedandhasepochmalcingsignficanceinChineseteaching.Keywords:Chinese;Chineseteaching;literacymethod;Binrenliteracymethod;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种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的全新的识字教学法“炳人识字法”。使用这种方法能仅用一年的学习时间(每年学10个月,每天学半小时)就使儿童认识3920个汉字,达到能读书看报的程度,并且学生乐学,教师易教,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赏,一时引起轰动。“炳人识字法”的基本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集中用一年的时间教会刚开蒙的儿童认识3920个常用汉字,这一年只识字,不教阅读;2识字的基本方法是诵读七言一句的韵语,对字义很少解释,只要求儿童认字形和记读音;3配合每句韵语设计律动操,识字时边念边做,并设计大量的游戏,教学自始至终在做操和游戏中进行。4所编韵语不仅合辙押韵,而且“顶针连环”,每两句的首字又组成韵语,排列成可以检索的字盘,很方便记忆。5先认后写,认写分开。笔者认为,“炳人识字法”不只是一种新的识字教学法,而且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的变革。它既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复兴,又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革新,其意义堪称语文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前人语文教育的第一步,是先用一二年的时间,集中教儿童认识二千个左右的常用字,再进入阅读和写作的学习。这一阶段后人称之为“集中识字”(与目前作为识字教学法的“集中识字”不是一回事)。教材均为三字一句或四字一句的韵文,使用最广泛,至今流传的是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三种(简称“三百千”)。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诵读,教师很少讲解。写与读是分开的,读的是“三百千”,写的却是“上大人孔乙己”这些笔划简单的字。从清末起,这一传统的识字教育体系逐渐被抛弃,到“五四”时期已经完全被新的体系所取代。新体系是从西方引进的,没有“集中识字”这一阶段,一开始就学习极简单的课文,边阅读边识字。例如胡适早年主编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课就是:去,去,去,去上学。一共六个字,去掉重复的只三个。读什么字就写什么字。之后就一直沿袭这种体系,即如陶行知先生所批评的:用零碎的文字来教学语文。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汉语拼音,但只是识字的“拐棍”,初入学的儿童每课仍只认寥寥数字。然而对前人为什么要采用“集中识字”的做法,以至于整个传统的汉语语文教育体系,近一个世纪以来并未进行认真研究,只是随着民主革命的风暴,把它当作封建糟粕,扫地出门了事。前人语文教育的内容,固然封建糟粕很多,但其教育方法是否也根本错误,毫无道理呢?这是断不可轻易下结论的。例如汉字曾长期被认为是一种繁难、落后的文字,解放后我国曾提出改革汉字,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但近几十年的研究却表明,汉字能引起联想,开发智力,学汉语的儿童比学拼音文字的儿童更聪明;汉字可以二次组词,学习汉字要掌握的信息量远比拼音文字少。因而西方语言学家也称汉语是一种“智慧的语言”。那么“集中识字”有没有道理呢?回答是肯定的。道理何在呢?下面我们作一点粗略的探讨。一、“集中识字”势在必行使用拼音文字的欧美等国家,其识字教学是随着课文的阅读进行的,可称之为随课识字或分散识字。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1拼音文字的单词多有性、数、格、时态等形态变化,这些形态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因此,必须联系语言实际来学习,也就是说,必须在句子和课文中学习。2拼音文字一般只有二三十个字母,每个单词都是由其中几个字母组成的,学会了这二三十个字母,单词的书写问题就解决了。3每一个单词的发音又是由几个字母拼读出来的,学会了字母,再掌握一些简单的语音规则,看见单词就能读出音来。因此,西方儿童只要学会字母,懂得一些读音规则,就可以很快地认识大量单词,因此可以一边识字,一边很快进入成句乃至成段的阅读。但是汉字与拼音文字根本不同,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字形,读音与字形一般没有什么联系。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辨字形、记读音。虽有汉语拼音方案,但不能代替汉字,学了汉语拼音还得学汉字。而在认识相当数量的汉字前,是无法整句整段地阅读的。要采用边阅读边识字的方法,就只能读“去,去,去,去上学”这类极简短的文字,内容贫乏到极点,又不能诵读,落后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儿童毫无兴趣,自然会出现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的现象,用十二年时间,二千多个课时,竟不能掌握本国语言的“咄咄怪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册只有160个生字,整个小学六年时间才能学完常用的二千多个汉字,也就是说,儿童必须用六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初步阅读的程度。近几十年来,我国有较大影响的识字法多达20余种,初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共同的缺点就是易遗忘、难巩固。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多半不在这种识字方法本身,主要原因是阅读太少。阅读太少,所识的字不能经常复习,就得不到巩固;阅读太少,不与语言实际联系起来,难以致用,儿童的识字兴趣就不高,效果当然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矛盾,前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集中识字”。由此可知,“集中识字”乃是由汉字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势在必行的。二、“集中识字”意义重大集中识字在汉语教育中的意义,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到。1汉字没有形态的变化。一个汉字,不管是用作名词还是用作动词,用作主语还是用作宾语,都是同一个汉字,无需用任何字形的变化来体现这种词性或成份的改变。儿童认识了单独的汉字,也就认识了句子或文章中的汉字。2汉语的语法比较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