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度.docx_第1页
浅谈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度.docx_第2页
浅谈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度.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度 摘要: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关系犹如人体血液与人体各器官的关系,道路系统联系着城市各个功能区,而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程度则反映了城市交通的整体状况。本文以安徽省涡阳县的城市道路系统为例,来浅要谈谈城市道路系统便捷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道路系统 便捷度 通达度 1.道路系统的定义 道路系统是由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一些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 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四类: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联系城市中主要居住区、交通枢纽和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是全市性的主要客货运输线。主干道系统在城市内部且同郊区的公路干线网连结成整体。 次干道(地区性干道)。主干道的辅助交通线,用以沟通主干道和支路,交通吸引范围比主干道小。 支路,干道的分支线和出入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道路。 专用道,有汽车专用的高速道路和快速道路,载重汽车专用道路,公共汽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路,步行街等;中国目前城市中大部分道路都是各种车辆混合通行的道路,专用道路很少。 2.城市道路系统 2.1 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关系 城市形成发展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城市道路系统贯穿于城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与城市同步形成,一般来说,城市的形成必然包含城市交通因素,先有过境道路,在沿道路形成城市。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和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内部道路系统逐渐形成。 2.2道路系统便捷程度 道路系统便捷程度主要是指道路网络的通达状况,如道路等级、通行能力、交通设施是否齐全等。 道路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道路网的完善度。道路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道路网的密度是指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当然也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道路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是,并不是道路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道路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2.2.1连接度 交通网络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即=E/V,其中E为交通网络中的边数,V为顶点数,如下图: 分析图,中的E为4,而V为5,所以=4/5=0.8,即交通网连接度为0.8;这样我们就能得出和的交通网连接度分别为1.0、1.4,的连接度最高,也就是说的交通网络比发达。 2.2.2通达度 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表示。通达指数A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以图为例,a bcd e 五个顶点分别标注为a、b、c、d、e,a顶点到达b顶点的最短路径只有ac、cb两段,a到c为1,a到d也为2,a到e为3,故a顶点的通达指数Aa=8。 分散指数D是用来衡量道路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以图为例,它的分散指数即为a、b、c、d、e五点的通达指数之和,即D=Aa+Ab+Ac+Ad+Ae=8+8+5+6+9=36。同时,我们也容易得出图、的分散指数,D=30,D=26。所以的交通网络通达性最好,最差。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区域的绝对地理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其相对地理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可达性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3.以安徽涡阳县为例,浅要分析该县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程度 3.1涡阳县概括 安徽省涡阳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位居皖、豫、鲁三省交界处,有“皖北门户”之称。北部靠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2010-2030)。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 1991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享誉海闻名的老子故里、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生产标兵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2006年列入全省首批12个扩权试点县之一。 3.2涡阳县道路系统说明 涡阳县道路系统主要由一纵三横及环城路构成,区域内主要干道有淮中大道、胜利路、向阳路以及环城路等。 3.3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交通便捷程度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可进入度,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很好地说明了该地区(城市)交通状况,也为决策者对本地的道路系统修复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3.3.1连接度分析 区域内县城主干道顶点E=18,边数V=27,所以连接度=27/18=1.6。表明涡阳县有着不错的交通网路。 3.3.2通达度分析 如图,区域内18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r表示,通过计算,我们得出18个顶点的通达指数分别为: 顶点 通达指数 顶点 通达指数 Aa 54 Aj 43 Ab 52 Ak 38 Ac 56 Al 42 Ad 48 Am 40 Ae 44 An 36 Af 49 Ao 41 Ag 60 Ap 50 Ah 44 Aq 53 Ai 55 Ar 54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全区的道路分散指数为D=815,这样18个顶点的平均通达指数为815/18=45.3。而通达指数小于40的顶点有k、n,在40与50之间的顶点有d、e、f、h、j、l、m、o,在50与60之间的有a、b、c、i、p、q、r,大于或等于60 的有g。所以,n和k的通达度最好,g的通达度最差。结合涡阳县交通图,就可以得到通达性最好的三条道路,即bh、dl、ek。这三条道路的分散指数可以得出为Dbh=213、Ddl=130、Dek=118。通过分析,通达性最好的道路正好符合县城的道路规划实情:省道307通过ek段,而bh和dl正是县城的中心道路,也是全县的中心地带。而通达性最差的a、c、g、r、p等顶点,可以通过修建快速路来满足通行,从涡阳县情况来看,acgi是快速环城路,pqr有省道通过。 3.4结论 涡阳县道路系统网络比较发达,但并不是说道路网络连接度高、通行度好、交叉点多,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就越强,且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各种交通流相互交织,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交通流速低,通行能力小。涡阳县通达度好的的交叉口(顶点)和道路,说明可选择的路径多。所以要注意组织交叉口组织方式,对原有的道路作必要的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一般可采用控制车辆行驶,限制某种车辆行驶、限制车速等措施;可以提高县城主干道的道路等级,以加大道路通行能力;还可以拓宽交叉口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另外要十分注重交通安全,齐全各种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能力。 4.结语 通过对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程度分析,可以从理论上了解一座城市的道路通行能力,但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还有道路等级、通行速度、汽车数量等因素。道路系统的便捷度分析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城市道路的整体布局状况,为城市道路下一步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只有建设和完善好城市道路系统,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便捷的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