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考卷(全国2010年4月.doc_第1页
《变态心理学》考卷(全国2010年4月.doc_第2页
《变态心理学》考卷(全国2010年4月.doc_第3页
《变态心理学》考卷(全国2010年4月.doc_第4页
《变态心理学》考卷(全国2010年4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变态心理学(一) 试卷(课程代码05626)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基本标准是 ( B ) 1-3 A. 适应不良 B痛苦或损伤 C. 其他人感到不适 D违背标准2病人幻视,并伴有意识障碍,多出现于 ( A ) 2-17 A.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躁狂症3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 ( B ) 2-19 A. 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抑郁症4病人所谈内容大多为既往记忆残余,在提问者诱导下将其串联在一起,来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的经历,其内容丰富、生动,甚至荒诞不经,常转瞬即忘,这是 ( C ) 2-21 A. 记忆减退 B遗忘 C虚构 D错构5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2-22 A. 抑郁 B情感倒错 C情感淡漠 D焦虑650岁农村母亲,目睹其犯罪儿子在家中被警察抓走,突然抽搐发作,但无意识丧失、咬舌、严重摔伤或小便失禁,这是 ( C ) 4-45 A. 瘴症性运动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癔症性躯体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750岁农村母亲,听到在城市打工的儿子遇到车祸后,两耳再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声,但有人在身后喊她,她能回头去看,这是 ( B ) 4-45 A. 癔症性运动性障碍 B癔症性感觉障碍 C. 急性应激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8癔症性精神障碍中的分离过程不包括 ( C ) 4-47 A. 记忆缺失 B现实感丧失 C. 适应障碍 D身份改变9震后获救幸存的母亲,常反复想起在自己身边遇难的女儿,做相关的恶梦;她尽力回避任何与地震、女儿有关的东西;对生活丧失希望和信心,这是 ( C ) 4-52 A癔症性精神障碍 B癔症性躯体障碍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急性应激障碍10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明显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这是 ( B ) 5-63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冲动性人格障碍11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其特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这是 ( A ) 5-68 A. 强迫性人格障碍 B焦虑性人格障碍 C. 依赖性人格障碍 D表演性人格障碍12幻听是其最常见的幻觉,是其核心体验,常与幻听对话,做倾听状,常自语、自笑,这是( C ) 7-90 A. 抑郁症 B躁狂症 C. 精神分裂症 D癔症13病人认知技能和情感相对完整,妄想和幻觉为主要症状,这是 ( A ) 7-91 A.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B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C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D单纯型精神分裂症14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现象,这是( A ) 8-112 A. 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15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9-125 A. 男性性指向障碍 B男性性偏好障碍 C. 男性性别认同障碍 D女性性别认同障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心理障碍评估的基本要素是信度、效度和_标准化_。 1-10 17智能障碍分为痴呆和_精神发育迟滞_。 2-21 18神经症的主要类型有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和_焦虑症_。 3-29 19恐惧症的主要类型有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_场所恐惧症_。 3-32 20心境障碍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和_持续性心境障碍_。 6-74 21病人感到自己一切都无兴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途、自责,想以死求解脱,这最可能是患有_抑郁症_。6-7422病人从睡眠中起床,穿衣,在室内走动,表情茫然,难以唤醒,20分钟后重新上床睡觉,醒后对事件不能回忆,这是_睡行症_。 8-11223马某,男,23岁,孤僻,从18岁开始,常在偏僻处,对迎面走来的陌生女人暴露自己生殖器官,看到女性羞愤而逃的样子,感到性兴奋,马某患有_露阴癖_。 9-13124彭光,男,28岁,从22岁开始,经常在公共汽车上,趁拥挤之机,用生殖器官接触陌生女乘客臀部,射精后感到非常兴奋,彭光患有_摩擦癖_。9-132 25老年痴呆的类型分为血管性痴呆和_阿尔茨海默病_。12-179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幻觉 2-17答: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27癔症性精神障碍 4-47答:癔症性精神障碍( hysterical psychological disorder)在CCMD-3中被又称为解离症状,是癔症的两大症状之一。在DSM-IV中又称分离障碍,之所以叫分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28药物依赖 10-140答: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又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躯体状态,表现为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使用某药物的行为或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药物的心理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29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11-165答: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为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以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点的一组综合症。30谵妄 12-178答:处于谵妄( delirium)状态的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注意受损和认知损害,表现为迷茫、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维持在一些几乎是最简单的任务上、有明显的记忆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并伴随有定向障碍、情感障碍和睡眠一觉醒周期紊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2-16答:在精神检查中,有如下注意事项:(1)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以及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第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评定其严重程度;(3)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即与病因直接有关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哪些症状是继发的,即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的;(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误诊;(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32简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5-64答:(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3)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4)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33简述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6-77答:(1)躁狂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症标准至少1周。34简述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 8-105答:(1)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2)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心理病理机制、性别和年龄分布。(3)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5)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35简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0-141答:(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3)社会功能受损;(4)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5)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36简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1-163答:(1)起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内,病人人际交往困难,极度孤独,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2)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言语表达异常,言语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兴趣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存在强迫性的仪式行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试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4-53/54答:一、创伤性事件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使很多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2、疾病:艾滋病、癌症等致命疾病也是常见的创伤性事件。3、强暴:当一个女人被强暴时,她的第一反应被称作“混乱”状态,包括两种类型。表现型,即表现出恐惧、气愤、焦虑、哭泣、呜咽和紧张;压抑型,即表现出冷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会随之出现。4、其他人为灾难: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PTSD是多么的持久和严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研究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机制很清楚:个体经历了某些创伤,进而发展出了某种精神障碍。然而,一个人是否会发展成PTSD,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1、遗传因素:假如PTSD总是由类似战争等外部事件引起,那究竟什么是PTSD中的遗传因素呢?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同PTSD相关的神经回路的差异性(Yehuda,2000)。对患有PTSD的儿童和成人的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一组神经和激素发生了改变。研究者发现,在创伤性事件中经历的极度压力可能会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HPA)轴的活动出现长期、甚至是终生的增强。而HPA轴活动的增多会导致压力激素如可的松的长期释放,从而长久破坏了与长时记忆系统有关的海马区(Gurvits等,1996)。2、对威胁和创伤最敏感的人:那些可能患上慢性PTSD的人在神经质上的得分很高,并且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其PTSD的患病率高于控制组;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患上PTSD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过更多的战争应激反应;以前就曾经有过创伤经历的个体,接受过心理和体力的坚忍训练的个体,是最能抵抗PTSD的。3、认知改变:一些个体可能在遗传素质上倾向于重现关于创伤性事件的想法(反复思考)和在闪回中重新体验这些事件。类似地,一些个体可能倾向于对那些不幸事件做出灾难性的解释。4、经济与教育程度:贫穷和教育程度较低的个体比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受过较高教育的个体患上PTSD的可能性更大(Blazer等,1991)。38试述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7-92/93/94/95答:一、生物学原因1、遗传学因素研究者已经做过大量研究来探讨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遗传原因。双生子研究、家庭研究及收养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双生子研究及收养研究也解释了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上的作用。另由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22号染色体缺陷与精神分裂症有关。2、神经生物因素这里涉及到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及五羟色胺。增加多巴胺药物,能够使精神分裂症的特征行为增加,而减少则使症状减轻。有些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的交互作用。3、脑结构及功能的变化(1)大脑结构异常变化:很多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的许多区域都有一场状况,既有宏观的结构特征,也包括微观的细胞结构异常。(2)大脑功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完成认知作业时,精神分裂症病人前额叶的活动减少;当让他们辨别气味时,颞叶和前额区域活动也有所减少。二、心理和社会的原因1、家庭互动模式:如与家人的交往方式、婚姻关系、孩童在家庭的地位等。2、生活压力:具有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个体在遭受较大压力时可能发病。3、儿童期性虐待:幼时遭受性侵犯是成人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之一。4、家庭经济状况:贫穷、低文化、失业、无保障等原因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六、案例分析题(10分)39张莉,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祖父母和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在非常讲究卫生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做事谨慎、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十全十美,有条理,爱整洁,但缺乏灵活性,有不安全感。入学后住宿,同室睡上床女生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洗手就拿食物吃,得了乙肝住院。张莉想起该女生扫床时灰尘落在自己床上,又乱碰自己的水杯和食物,担心自己被传染上乙肝,又恰逢期末考试,学习很累,怕考试不及格。自己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了她的用品,她立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