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11、11.doc_第1页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11、11.doc_第2页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11、11.doc_第3页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11、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 (mio) 归咎(ji) 锐不可当(dng) 风雪载途(zhi) B孕育(yn) 镂空(lu) 张皇失措(hung) 并行不悖 (bi) C匀称(chng) 震悚 (sng) 精神颓唐(ti) 维妙维肖(xio) D雾凇(sng) 寒噤 (jng) 连声喏喏(lu) 亭台轩榭(xi)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 脏物 自出新裁 无源无故 B嶙峋 霹雳 查无音讯 因地置宜 C造型 狼籍改斜归正 啸聚山庄 D愧怍 地窖 等闲视之 五彩斑斓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日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C美国历届候选人,对解决棘手的国内经济问题,也开不出什么灵丹妙药。 D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各种好处就会油然而生。4、 下列句子排列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输水管道几乎被它们“占领了。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当时,这些混杂在舱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A BC D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通过调查,小王终于找到了这次事故的原因。 B、 难道你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好作品吗? C、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超过450亿左右人民币。 D、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个人能否主观努力。6、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7、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得超过12个字)(2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8、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王羲之 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 ”。(2分)9、“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家(作者) 的小说 (书名)。(2分)10、古诗文名句填写(12分) (1).山随平野尽, 。 (2) ,死者长已矣!(3) 晨兴理荒秽, 。 (4) 树树皆秋色, 。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6) ?烟波江上使人愁。(7) 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被王国维赞 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是 , 。(8) 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最 合适的是 , 。(10)苏轼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信你积累了很多有关的知识,下面就把你的学识展示一下吧:11、请写出和桥、莲花有关的古诗词。(上下两句)(2分) 桥: 莲:12、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美?(2分)13、写出两句有关桥的俗语、谚语或成语。(2分)14、莲与 的关系密切,成了 的象征与圣花。(2分)15、在神州大地上,有许多赏莲胜地,请你写出两处著名的赏莲胜地。(2分)三、阅读理解(30分)(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2分)16、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相与步于中庭( ) (2)念无与乐者( ) (3)遂至承天寺( )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0、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分)_ (二)微波武器(8分)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微波武器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21、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 (2分)22、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2分)构成: 杀伤对象: 23、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24、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三)阅读让我看着你,完成1823题(10分)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2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2分)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经过: 结果: 2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7、男孩子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 28、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30、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分) 31、读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请将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谈出来。(2分) 四、作文(任选作一题50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