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县长调研)0.doc_第1页
全县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县长调研)0.doc_第2页
全县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县长调研)0.doc_第3页
全县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县长调研)0.doc_第4页
全县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县长调研)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工作情况汇报王建忠(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各位领导:下面我将我县民政系统基本情况做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民政局现有干部职工27 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24人(科级干部16人、一般干部职工8人)、三支一扶人员3人。有下属单位3个,分别是烈士陵园、养老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和殡仪服务中心。烈士陵园为科级建制,现有干部职工27人;养老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为副科建制,编制6人,实有6人;殡仪服务中心为股级建制单位,现有职工2人。三个单位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设机构有:双拥办公室、边界办公室、低保办公室、老龄委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和防灾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均为科级(或副科)建制。婚姻登记中心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正在申报中;殡葬执法大队的机构和编制已由县编办审批,为副科建制,目前人员尚未配备。二、主要业务工作民政局承担的主要业务工作有: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优待抚恤、退伍安置、双拥、老龄、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收养登记、行政区划、边界管理、地名管理、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慈善事业等二十多项社会事务工作。三、201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2011年,我县民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以强化自身建设为保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认真履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职责,切实维护“三个群体”的利益,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联系多家设计单位,对红西路军纪念馆进行了扩建总体规划设计,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二是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完成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室外货场、观察场、晾晒场和停车场1800平方米,绿地435平方米;储备各类救灾物资价值达300多万元。三是完成了总投资500多万元的殡仪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亩,其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修建悼念厅4个。为二期工程火化项目建设预留了空间,根据社会需求适时启动。四是投资291万元,完成了南华滩公墓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公墓区占地3万亩,已平整墓区3045亩,整修墓区道路52条53.73公里,铺垫道路7.12公里,加固防洪坝426米,迁入坟墓2606座。(二)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要求,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一是城乡低保足额发放,规范管理。全年共审批城市低保对象1631户4390人、农村低保对象4342户8684人。全县城乡低保标准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0%,其中:城市低保标准由209元提高到23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由65元提高到72元。二是农村五保对象生活得到保障。全县共有农村五保对象1285人,其中集中供养458人、分散供养827人,从2011年元月起,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年26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000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400元。全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94.02万元,其中一次性临时补贴4.96万元。三是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全县有各类优抚对象927人,其中“三属”47人、伤残军人96人、老复员军人149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8人、“两参”人员407人、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200人。四是医疗救助全面展开。为5588名五保对象、城乡低保一二类对象、孤儿、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合作医疗参合金25.6万元;救助城乡重大疾病患者63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08.3万元;为全县五保对象发放门诊救助金44.6万元。五是全面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年临时救助448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7.52万元。六是全县85名孤儿生活费按标准及时得到发放。(三)救灾救济和防灾减灾工作有效推进。2011年全县发生旱灾、沙尘暴、洪涝、火灾等灾害10起,造成3.08万户12.3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我们积极查灾核灾,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互救和社会帮助活动,确保了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共下拨救灾资金244.2万元、救灾面粉2340袋,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4.24”火灾,共造成黑泉乡定安村、罗城乡河西村2个村、11个村民小组、172户716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8万元。面对惨痛的火灾事故,我们迅速行动,组织人员赶赴火灾现场,积极开展查灾报灾救灾工作,并组织开展捐助活动,接收捐款44.8万元、衣物5000件,确保受灾群众得到了有效救助。下拨资金162万元,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全县927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全部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优待、抚恤、定补面保持在100%。全县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5551元);接收2010年冬季退役士兵96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的24人,现已全部安置;同时开展了2010年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共有22人参加培训。(五)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县殡葬集中整治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局集中人力物力,采取深入宣传、狠抓落实等措施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至目前迁移坟墓6597座,占任务的79.6%,基本完成了铁路、公路、国道两侧500米及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南华工业园区内裸露坟墓的迁移任务,殡葬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指导完成了全县136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指导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县136个村建立健全了村民委员会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监督小组、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财小组,按时公开村务,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七)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日趋规范。完成了高台与金塔、肃州、阿右旗边界线联检任务;完成了县城区人民路、解放路门牌编码和标志牌订做安装;完成了高台县行政区划图编辑出版任务;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274对、离婚登记162对,补领结婚证84对,婚姻登记操作规范,档案完整,登记合格率100%;按照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登记收养弃婴3人;完成了155个社会团体和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工作,民间组织年检率达到95.09%,合格率达到100%,新登记社会团体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家,注销登记4家;清理遣送流浪乞讨人员27人次,净化了城市环境;老龄工作方面,组织老年人参加了全市老年门球比赛,与老干局联合举办了重阳节广场秦腔文艺演出。(八)民政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按照新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力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立足岗位争优秀、创先争优做表率”演讲比赛。元旦、“五一”、“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局干部职工自编节目,到敬老院和驻军单位演出,丰富了五保老人文化生活,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在全局形成了争先竞位、你追我赶、团结协作、注重形象的良好氛围,为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保证。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已迁坟墓6597座,按我县坟墓迁移补助标准,应发放坟墓迁移补助金685.04万元;南华滩、合黎山两处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3万亩,计划投资934.47万元,现已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两项合计共需资金1185.04万元,目前坟墓迁移补偿和公墓建设资金尚未落实。2.由于农村贫困面大,需要救助人口多,而救助资金有限,致使城乡贫困户救助面和城乡低保标准相差悬殊,非农人员大量涌入城市,这些人面临着生活、养老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已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同时对城市低保构成较大压力。3.县乡民政工作力量薄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政工作事务越来越多,重要性进一步凸现,但乡镇和社区的民政工作力量弱,民政助理员身担数职,远不能适应基层民政工作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乡镇没有民政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仅有1-2名民政助理员,且编制还在乡(镇)政府,由乡镇管理使用,他们在做民政工作的同时,还要包村联点,参与中心工作,存在疲于应付的问题。二是工作条件较差,设施落后。尽管我们为各乡镇民政办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但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4.高台县养老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投入1300万元,尚有250万元欠款。5.婚姻登记机构和人员亟待加强。2006年实行全县婚姻集中登记以来,一直没有核定编制和人员,需要成立专门机构。五、2012年工作打算(一)以示范工程建设为龙头,着力完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一是争取完成虚拟敬老院建设。目前已做好了项目方案设计、资金争取、场地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今年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二是争取立项修建老年公寓。按照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要求,修建高台县老年公寓,落实专职服务人员,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需求。三是启动全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程和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工作。四是继续南华滩公墓后续工程建设。(二)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是把解决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作为2012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密切关注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启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物价补贴。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保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降低。完善医疗救助模式,全面开展“一站式”救助服务。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要提高10%。二是着力改善和提高特殊群体的供养水平。加强流浪救助保护工作,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老年优待工作,规范高龄补贴发放工作,加强对老年优待证制作和发放的监管。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全县儿童福利信息系统。继续开展“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等孤残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手术康复项目,抓好儿童福利机构“蓝天计划”建设项目。开展对全县孤残儿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拓宽收养渠道,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 (三)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一是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二是深化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一村一社区”或“几村一社区”为基本模式,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重点以骆驼城乡怡馨嘉苑农民住宅小区为试点,创建农村社区,在怡馨嘉苑规划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使创建工作真正成为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惠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四)认真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维护社会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一是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全面推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确保按期完成年度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把退役土兵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教育或社会再就业培训体系,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荐退役士兵就业。全面落实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在就业、养老、医疗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大力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拓宽双拥工作领域,充实双拥活动内容,丰富双拥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互惠互利,军地共谋发展。认真调查研究军队退役人员的思想、生活现状,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教育,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依法维权,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军队退役人员群体的稳定。(五)以扶持培育新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为重点,完善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体系建设。一是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重点,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积极建立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扩大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抓好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扎实推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