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共同认可的文化主题.doc_第1页
寻找共同认可的文化主题.doc_第2页
寻找共同认可的文化主题.doc_第3页
寻找共同认可的文化主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共同认可的文化主题2012年10月31日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张天潘(南方都市报评论记者)2012年10月11日,莫言终于成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本土籍中国作家。但这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表彰会似的总结陈词,中国文学在获得巨大认同的同时,其背后的忧思没有随着莫言获奖而得以切实的改善。另外,对于转型中国的文学乃至文化来说,面临着什么问题。对此我们专访了著名文学评论家、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南帆,对谈了当下文学与文化的各种问题。南帆,本名张帆,已出版多种学术专著、论文集,其中辛亥年的枪声获鲁迅文学奖,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五种形象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中国本土经验引起了世界的注视南方都市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中国文学难以越过的焦点话题。其对于中国文学意味着什么?南帆:这个话题可以让媒体消费一两个星期,可以让中国文学谈论十年。我想,这个事件至少可以表明,汉语写作以及文学表述的中国本土经验引起了世界的注视。不论是大量的褒扬还是各种非议,中国文学的存在至少得到了证明。此前,“中国文学的存在”并非不言自明的事实。某一个资深的海外汉学家坚持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仅仅是“垃圾”估计莫言得奖并不会改变他的观念,但可能减少一些这种观点的拥趸。另一方面,许多人听到这一条消息的第一个反应是:莫言是谁?哪儿冒出这么一个作家?他们所熟悉的作家都是在网络上写武侠小说或者“穿越”的故事。南方都市报:“文革”之后寻根文学与乡土写作也成为文化主题,莫言的作品,大多根植于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中国传统之上,他是否做到了“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南帆:中国具有极其漫长的乡土文明传统。这个意义上,莫言的许多作品的确表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无法想象,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蛙发生在欧洲或者澳洲。当然,中国的土地如此辽阔,社会生活的层面如此之多,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垄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莫言只不过是以他的个人风格诠释这个命题。南方都市报:而莫言的作品,在如今看来,似乎成了乡土文明的挽歌,乡土写作已经式微,中国文学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型路口,甚至有人说“文学死了”?中国文学在经历了诺奖这个高潮之中,其未来将又要何去何从?南帆: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奖项在于肯定莫言个人的文学成就,与中国文学的何去何从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我相信许多有追求的作家并不会因此改变他们心中原有的追求。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想象为所有中国作家的指挥棒,那也太幼稚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可能改变太多的东西。“文学死了”?这个命题说了多年之后,文学仍然活着。仅仅以个人兴趣为准绳,那么可以慷慨地宣称哲学、历史学、宗教学、数学、物理学统统死了,整个世界的文化就剩下手机屏幕上的那一小块。遗憾的是,各种学科仍然存在,而且仍然在强劲地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只是他们视而不见罢了。如果认为莫言的作品仅仅是乡土文明的挽歌,那肯定遗漏了更多的内容。另一方面,“乡土文明的挽歌”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贬义词。文学从来没有简单地认为,炒股票肯定比泛舟江湖先进,一幢摩天大楼肯定比一株红高粱伟大。文学之所以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对于现代科技或者现代经济培养的乏味思想或者势利趣味表示异议和抵制。过度追求惊世骇俗是时代文化症候南方都市报:总体上,您如何评论中国当下的文化现状?南帆: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文化既非一个最好的时代,亦非最坏的时代,而是最为混杂的时代。现今的文化之中汇聚了各种思想资源,古今中外一应俱全,但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强大主题。这种状况可能孵化出前所未有的希望,也可能酝酿出前所未有的危险。因此,如何做好以下的工作是对这一代人的考验:甄别、筛选、综合、改造、创新,寻找自己的文化主题。这当然需要不间断的思考。然而,许多人已经丧失了不间断思考的耐心而热衷于种种一锤定音的口号,例如贸然宣称“最好的时代”或者“最坏的时代”。这种评语只能惊世骇俗而无法论证,而过度追求惊世骇俗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症候。南方都市报:中国文化的批评力已经钝化了,批评能力丧失,用历史学家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这样评价盛唐所用的那个短语盛世平庸,似乎世俗的盛世与思想的盛世永远都是相悖的,世俗的盛世,难道真的不能带来思想的丰收吗?南帆:如果一定要区分世俗的盛世与思想的盛世,那么,这可以视为两条不同的曲线。多数时候,这两条曲线并不重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条曲线始终在相互影响: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偶尔也可能出现交叉这或许就是世俗盛世的思想丰收。总之,这两条曲线不是相互隔绝的,但是,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何种局面,这是不可预测的。南方都市报:在大众文化上,特别是体现在中国的影视等方面,似乎总是在透支消费古典名著,重复翻拍经典,为什么会这样?中国文化的这种向后看的格局是如何造成的?南帆:如果不是对于古典名著产生新的深刻理解,那么,这种做法往往是创造力匮乏的表现。一笔文化生产的资金不得不花费出去的时候,选择古典名著的翻拍多半是一个安全的策略。至少,古典名著可以保证及格线而不至于一败涂地。不过,目前看来,大部分古典名著的翻拍大约就是及格。必须指出的是,重拍古典名著不一定意味着向后看,书写当下也不一定表明面向未来。无论面对的是古典名著还是当下纷纷扰扰的现实,作者是否拥有一副深刻的眼光?这是问题的焦点。正如人们所言,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不论民众还是知识分子表述都需质量南方都市报:从社会的角度说,文化有高雅与低俗之分吗?在民众喜欢与知识精英批评之间,如何判定雅与俗?南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区分大体存在。一个专业雕塑家或者诗人的作品常常无法得到大多数民众的由衷喜欢。术业有专攻,职业化的工作往往意味了某一个领域的深思熟虑,精雕细琢,因此,专家的作品可能脱离大多数民众的视野。如果将科学文化考虑在内,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没有多少民众轻易地读懂高能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的学术著作。当然,艺术史上出现过多次雅与俗的辩证转换。许多“雅”是从“俗”发展而来的;同时,某些“雅”的风格可能僵化因而丧失了活力,艺术家常常返回民间寻求新的灵感与触动。二者之间的张力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尽管如此,某一个时间段落,人们常常对于雅与俗的区分有着相对公认的标准。南方都市报:从这个问题延展开来,民众的代言人,是应该追求雅(历史背后新型社会结构的雏形、发现复杂的人性纠葛或者多种势力的隐蔽博弈)还是俗(“戏说”、“穿越”或者武侠出没的游乐场),或者他们的自己选择,与代言人之间如果发生某种冲突该如何?您对“戏说”、“穿越”是持批判态度的。但反过来说,这又是民众的选择,那这些影视作品,不正是为大众服务吗?南帆:知识分子能否以及如何承担民众的代言人问题,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阐述清楚。无论如何,有一个疑问是可以提出来加以思考的:民众所喜爱的作品,是否必定对于民众有利?至少在日常现实之中,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许多可口的食品实际上有损于健康。知识分子根据自己的良知和学识而不是他们的阶级意识说出真理。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大众的代言人,甚至是启蒙者。然而,通常的想象之中,所谓的良知和学识总是在阶级利益的诱惑之下节节败退。这种想象断定,慷慨激昂地替大众代言的时候,知识分子往往不知不觉地返回意识形态的旧辙,“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是知识分子无法彻底赢得大众信任的重要原因。既不能放弃知识,又不能依赖知识,既要唯唯喏喏,又要高瞻远瞩,因此,知识分子很快陷入矛盾的双重逻辑:一方面,他们勤勉地追随大众,景仰大众;另一方面,他们又庄重地代表大众,教育大众。南方都市报:人民群众渴望自己的“代言人”与沉默的大多数的问题,在这个网络时代,这种现象是否得到很大的改善呢?那现在谁在为底层代言?南帆: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可以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至少在表面上,网络时代给多数人的发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总的说来,科技的进步导致话语权的进一步下放。当然,网络上热闹非凡的时候,这同样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众声喧哗的发言是否可以完整地代表民众利益?多数人的发言表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如果这些利益诉求隐含了一个整体的呼吁,那么,理论的提炼与综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后续环节。许多时候,知识分子就是在这个环节介入。这里我并不是强调民众无法自我表述而一定需要“代言”,而是强调表述的质量不论是民众还是知识分子。简单的口号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拥有复杂的层次和结构,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提出更好的、更为合理的意见。南方都市报:文学写作上,底层写作在这个商品化社会里似乎销声匿迹了,商业化写作已经取代传统之体制内的作家,作家富豪榜即为一个显著的证明。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会给体制化的中国写作机制带来何种冲击?南帆:这个问题有些含糊,涉及许多层面。底层的写作与为底层写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我们分而述之。第一,底层的写作肯定存在的,网络上可以见到许多例子。不少底层人物力图以写作摆脱底层的身份,而且,其中一些人成功了。出身于底层的作家不一定非得以自己的阶层作为主人公,犹如出身于底层的读者不一定最喜欢描述自己阶层的作品。第二,底层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同样存在,文学之中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