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当县长时的收入.doc_第1页
陶渊明当县长时的收入.doc_第2页
陶渊明当县长时的收入.doc_第3页
陶渊明当县长时的收入.doc_第4页
陶渊明当县长时的收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斗米是多少陶渊明有一句最著名的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指他的薪水。通常理解有三种:一、这是个概数,形容工资之少,并不是确指做县长有5斗米的薪水。二、这不是概数,东晋后期官员工资以实物为主,当时陶渊明的月薪就是5斗米。三、五斗米不是月薪,而是日薪,陶渊明每天能挣5斗米。我认为,第三种理解是对的。看晋书职官志就知道,当时最高级别的官员“食俸日五斛”,每天的薪水是“五斛”,即50斗米;二品官“食俸日四斛”,每天的薪水是40斗米;三品官“食俸日三斛”,每天的薪水是30斗米;三品以下官员每天能领多少斗米,晋书无载,但依此类推,陶渊明这个彭泽县令每天5斗米,应该符合晋朝工资定例。有人认为,“五斗米”也可能是月薪。这个说法错得离谱。晋朝一斗米还不到4斤重,5斗撑死了20斤。一个月20斤米,别说养活家小,就是陶渊明一个人吃也不够。那位说了:“我一个月10斤米都吃不完耶!”或者拿出饥饿时代的例子来:“我们那时候一个月只给8斤粮票!”我想请您弄清楚两条:第一,古人谈口粮,是以不含其它任何食物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只吃某种食物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天需要吃多少;第二,这里说的是可以维持正常生存,而不是挨饿或者吃到胀死。关于两汉和魏晋时古人口粮,史籍上的记载实在太多,一成年男子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口粮绝对不低于5升,稍高一些的,会多到12升。大伙若有不同意见,敬请参读中华书局1993年版的流沙坠简,以及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的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我还听过另一种疑问:如果“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一天5斗米,那为什么陶渊明不说大家都习惯的月薪,而偏要说日薪呢?其实经济史界早有定论:晋朝官员是以日计俸的。也就是说,当时就是按天算工资,而不是按月算工资。至于证据,从晋书职官志、晋书安帝纪以及晋书中某些列传中可以找到一大批。我个人认为,按天算工资的规矩不止流行于两晋,在南朝刘宋也有遗风,因为宋明帝在位时曾经多次减发官员“日料”。众所周知,“料”就是“料钱”,料钱就是工资,“日料”呢,不就是每天的工资嘛?甚至到了唐朝,白居易写诗,还说“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宋人贺铸自叙诗里也有“日俸百钱”的话头。所以陶渊明“五斗米”是指一天五斗米,这个毫不奇怪,您现在习惯说月薪多少,未见得陶渊明也习惯这样说,人家晋朝人恰恰就是习惯说日薪多少,咱不能以今人之嘴代替古人之嘴,是吧?但是按天算工资不等于按天发工资,两晋给官员发薪水的频率其实是很低的,既不是每天发一回,也不是每月发一回,更不是每年发一回,而是每季发一回。有时候朝廷嫌每季发一回太麻烦,改成每半年发一回。这个规矩后来被唐朝继承,唐高祖、唐太宗在位的时候,给官员发禄米也都是半年一回。探讨完了陶渊明“五斗米”的真正含义,我们再来看看这每天5斗米究竟是多高的薪水。前面说过,晋朝一斗米最多4斤重,5斗米则重20斤,一天20斤,一个月600斤。按现在米价,设若每斤米2.5元,600斤米则值1500元。光看这个数字,陶渊明的月薪是很低的。又有朋友说:“二十年前,省长、市长月薪也不过百八十元,陶渊明月薪1500元并不低啊!”请注意,计算陶渊明月薪时,是通过实物换算的,已经排除了物价变动的因素。而你拿二十年前的工资说事儿时,并没考虑物价的变动,所以比得有点儿无厘头。真正靠谱的比法儿,是先按照物价指数把二十年前省长、市长的月薪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再按照物价指数把一千多年以前陶渊明的月薪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俩比较对象都放到一个时点上,这样才可以比。而这样比的结果,不用说你也明白。不光五斗米,还有三顷田您知道,统计现在的官员收入有一个基本定律:合法收入可以忽略不计,非法收入才是大头。类似的,统计晋朝的官员收入也有一个基本定律:月薪可以忽略不计,公田收入才是大头。晋朝政府给地方官划拨一批耕地,允许他们自由耕种,每年收获的东西归他们所有。这些收获的东西,就叫“公田收入”。具体给每名地方官划拨多少耕地,取决于该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像大军区司令(都督),能得到20顷耕地;省长,能得到10顷耕地;市长,5顷耕地;县长,3顷耕地。(晋书应詹传:“都督可课佃二十顷,州十顷,郡五顷,县三顷。”)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在彭泽县当县长时,“公田悉令吏种秫谷”,把朝廷拨给他的全部公田都拿来种酿酒的植物。他媳妇不乐意,说这么多土地都拿来供你喝酒,太可惜了,于是陶渊明退让一步,“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晋书陶潜传:“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该记载既与当时公田制度不符,又与南史陶潜传、晋书陶潜传相异,应为讹误。)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加起来刚好3顷。3顷就是300亩,这么多公田,陶渊明一个人耕种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即使加上他的老婆孩子也够呛。那么,谁来帮他耕种呢?四种人:文吏、武吏、医生、算命的。(晋书应詹传:“(公田)皆取文武吏、医、卜(耕),不得扰乱百姓。”)“文吏”就是县衙里的书办之类,“武吏”就是县衙里的保安之类,在帝制时代,这两种小吏与医生和算命先生的地位同样低贱,另外,四种人各有各的谋生手段,不靠种地为生,不为国家贡献农业税,所以晋朝政府强令他们定期去地方官的公田里干活儿。当时在陶渊明公田里干活儿的,应该以他县衙里的书办和保安为主,因为史传有载,陶渊明那300亩公田“悉令吏种秫谷”,没提医生和算命先生。东晋时,江南地带中等肥沃的土地,每亩(晋亩,比今亩小)每年能出产粮食33斗(参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44页。)。陶渊明300亩公田,每年应该能出产粮食9900斗。我们前面说过,他一天的工资是5斗,一年则为1825斗,公田收入是他年薪的5倍还要多。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书办、保安等小吏帮陶渊明耕种公田,作为报酬,每年收获的东西需要分给他们多少?答案是:一点儿也不用分给他们。因为晋朝地方官的公田不同于唐宋地方官的“职田”,后者虽然也是按照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来划拨,但并不是直接把土地拨到官员手中,而是指定某一县某一乡某一村的若干百姓,命令他们以后不用将农业税交给国家了,改为交给某一地方官。也就是说,唐宋的职田名义上是拨给官员一些土地,实际上是拨给他们一些税收,职田里谁去种庄稼,种什么庄稼,种不种庄稼,都不用官员去操心,他们需要操心的,只是自己到年终能不能拿到“职田实际拥有人”也就是农民们交上来的那批粮食。而晋朝的公田,却是实实在在划拨出去的国有土地,是官员任期之内完全归其所有的,上面并不附有农民,谁来耕种,种什么作物,甚至连怎么进行田间管理,都需要地方官去管,但是他们最后得到的,是全部的农业收入,而不是仅仅只有农业税。至于帮他们耕种公田的书办、保安、医生、算命先生等人,其劳动只是一种必须付出的劳役,并没有丝毫报酬。当然,假如某些地方官心肠软,出手大方,也有可能允许他们在收获时扛几袋粮食回家,但那是“恩赐”,并非报酬。提前辞职的风险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陶渊明公田的收入远远高于工资。我曾经以俗人之心度高人之腹,猜测陶渊明当初之所以干祭酒干不长,干参军也干不长,偏要来彭泽当县令,就是因为县令有相对丰厚的公田收入,而祭酒和参军没有。但后来的事实告诉我:我想错了。陶渊明在县长的职位上待的时间更短,才干了八十多天县太爷,就一甩衣袖,扬长而去,既不留恋县令的权势,也不留恋公田的收入。陶渊明辞职的原因,历史上写得很清楚:某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陶渊明出去迎接,一下属提醒他,迎接上司得穿官服,您连腰带都不系,可别惹督邮不高兴。陶渊明听了这话,恼了,然后就说了那句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随即挂印而去,非常潇洒。督邮这种官,在职能上近似现在的市反贪局局长兼监察局局长监纪检委书记,但其品级不高,跟陶渊明做过的参军一样,同属幕僚阶层,只为长官打工,不对朝廷负责,薪水也不从国家财政发放。督邮的品级与参军等同,都是七品,但这个七品不能算是正式官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属于“编外人员”。陶渊明呢,身为彭泽县令,官居六品(东晋后期,县令有六品、七品两种,彭泽为大县,设六品县令。),级别比督邮高,而且是货真价实的领导,大概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说督邮是“乡里小儿”。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个督邮索取贿赂,狐假虎威,到彭泽县后作风不正,就像当年刘备在小沛当县令时碰到的那个督邮一样,才使得陶渊明怒气勃发,不愿意系上腰带去见他。陶渊明的脾气很大,远不及其曾祖陶侃有韧性。陶侃年少时,家境也很差,经亲戚推荐,才做了小官,然后一路向上爬,最后终于飞黄腾达。他仕途中所受的气,可比陶渊明大得多了。譬如说,他跟一个出身士族的官员坐同一辆马车,被另一个士族官员瞧见了,那个官员质问车上的这个官员:“你怎么跟这种不属于士族的下贱东西在一块儿?”士族瞧不起非士族,是两晋南北朝的惯例,换陶渊明,或者换作你我,立马给他来一个漂亮的回旋踢,让那个趾高气昂的士族口鼻蹿血,但陶侃把火气憋在肚子里,不动声色,所以这是个能搞政治的人。陶渊明胸无城府,受不得窝囊,所以他只能做文学家,不能当政治家。当然,当政治家也未必是好事儿,当文学家也未必是坏事儿。因为督邮的缘故,陶渊明愤而辞职,满打满算,这一任县官干了不到三个月。前面我们探讨过,晋朝官员薪水按天计算,却按季发放,陶渊明的任职时间不到一季,所以我怀疑他走的时候还没有领过一回工资。我们乐观一点儿,假设陶渊明领了一回工资,那么公田呢?他能拿到公田收入吗?肯定不能。东晋后期和后来的南朝宋前期,“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后人;此后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前人。”(宋书阮长之传)芒种在农历六月,而陶渊明是农历八月做彭泽县令,农历十一月辞职,做官时间和辞官时间都在芒种以后,所以“一年秩禄皆入后人”,他让小吏种植的250亩“秫谷”和50亩“粳”,全都归了下一任县令。我想,要是陶渊明的继任者跟陶渊明一样爱喝酒,是会夸前任种植有方的。现在民营企业为了留人,常在薪酬制度上想办法,譬如压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每三个月才发一回工资(这点类似东晋,大有古风),或者把年终奖挪到来年年初发放,搞得你即使想跳槽,也得再忍一段时间,不然工资、奖金统统泡汤。陶渊明不能忍,提前辞职,于是公田收入没了。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首诗大约是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时作。责子,就是对儿子的责备、批评。 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被”,覆盖。说:白发已布满了两鬓了,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故”,本来,一向。按,“匹”字的字形近于“二”、“八”之合,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文术”,指文章技艺。按,用“志学”指代年龄,是出自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话。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是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都十三岁(可能为孪生兄弟或异母所出)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按,六加七等于十三,这里用了数字的离合。“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按,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杯中物”,指酒。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他在遣兴中写道:“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是说,陶渊明虽是避世隐居,但也并未进入忘怀得失的境界,他对儿子品学的好坏,还是那么关心的。一个是黄庭坚。他在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说:“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予以否认,细味此诗并联系其它作品,似乎杜甫的意见还不能完全否定。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