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数学教案7年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doc_第1页
华师大数学教案7年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doc_第2页
华师大数学教案7年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doc_第3页
华师大数学教案7年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doc_第4页
华师大数学教案7年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班级- 学习目标:1、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2、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得到某种特征。学习重点: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学习难点: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得到某种特征。学习过程:一、自学完成1、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三维空间里,这个由各种形状物体所构成的世界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用心观察过周围物体的形状吗?其中有规则的与不规则的形状。规则的如自然界中存在的橙子、苹果、西瓜等;人类创造的中国的传统建筑、钟楼、埃及金字塔、易拉罐、蛋筒冰激凌等等。 2、仔细观察刚刚所列举的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哪些立体图形相类似?你认为怎么分合理?如上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 )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 );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 ( )具体的,图和图、图和图之间还有一定的差别.图表示的图形又叫做( ) 图表示的图形叫做( )图表示的图形称为 ( ) 图表示的图形称为( ) 在柱体和锥体中,底面是三角形的棱柱(锥)叫做三棱柱(锥)、底面是四边形的棱柱(锥)叫做四棱柱(锥)、底面是五边形的棱柱(锥)叫做五棱柱(锥)注:柱体、锥体、球体的区别:柱体有上下两个相同的底面,锥体只有一个底面;柱体和锥体由底面和侧面围成,球体由一个面围成;圆柱和圆锥的底面是圆,棱柱和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3、围成上图等立体图形的面是平的面,象这样的立体图形又称为多面体。小试身手: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_; _和_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 _的上下底面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棱锥的侧面都是_; _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_都是多面体。4、欧拉公式:每一个多面体具有的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之间有着一个必然的联系,伟大的数学家欧拉(Euler 17071783)证明了一令人惊叹的关系式,即欧拉公式: 顶点数面数棱数2.二自主检测1、判断能否组成一个有22条棱、10个面、15个顶点的棱柱或棱锥?为什么? 如图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它们的顶点数、面数、棱数是否满足欧拉公式?2、如图:以一个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则长方形的其余三边所形成的面组成的几何体是什么图形?若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其余两条边所形成的面组成的几何体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P122、习题4.1讨论:一个正方体被一刀切去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可能是怎样的立体图形? (三棱锥、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四面体、六面体、七面体)第二课时 画立体图形(1)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3、能描述简单立体图形的视图,能画出草图,并能识别见到视图形状与类别.一、复习:写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典型例题】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例】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三视图。【解】【例】画出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解】【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三棱锥的三视图是( )A、三个三角形B、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三角形C、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三角形,且三角形内有一条连接顶点和对边某点的线段,俯视图也是三角形,且是三角形内的一点和三个顶点的连线D、以上都不对【答案】C2、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三视图是( )A、三个正方形B、三个一样大的正方形C、三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但其中可能有两个大小一样。D、以上都不对【答案】C二、解答题3、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答案】略4、画出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并在三视图中标出点A、B、C、D的位置。ABCD【答案】略【拓展训练】5、请你画出下面物体的三视图。【答案】略【探究实践】6、请你以一件日常生活用品为参照,画出这个物体的三视图。【答案】略课时3 画立体图形(2)教学目标:能根据视图描述实际的立体图形,并能说出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的。教学过程:1、复习: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2、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立体图形的三个不同角度画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反之,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能否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呢?,这一点一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让我们先看一些较为简单的、熟悉的物体.例1、如图所示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是什么立体图形? 解:长方体;圆锥;四棱锥.例2:下面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试说出物体的形状.解:此物体如图所示:例3:如图是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和左视图.13123、练习:左视图是圆的立体图形可能是_.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的立体图形是_.1312 如图是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和左视图.113 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形状如图示,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共有几种搭法? P133 / 练习 1、2习题4.2 /44、作业:讲义5、教后感:课时4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 2、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多面体由平面图形围成.教学过程:1、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规则的立体图形? 圆柱的底面,侧面各是什么图形?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换作是圆锥呢?2、引入: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了解整个立体图形展开的形状,如包装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需要根据其平面展开图来裁剪纸张.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是一些简单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net).3、动手折一折:例1:下列三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吗?解:可以折成三棱锥,所以就是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多面体(polyhedron)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变成一个平面图形.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练习1:选出下列图形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例2:下面四个图形是多面体的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 练习2:例3:下面是一多面体的展开图,平面图形的旁边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A面在多面体的底部,哪一面会在上面?(2)如果面F在前面,面B在左面,哪一面会在上面?(3)如果面C在右面,面D在后面,哪一面会在上面?练习3:书P139习题4.3/1、2 手册:P111A组/1、24、作业:讲义。5、教后感:课时5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2)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能判断和了解正方体的所有平面展开图,并能学会灵活的应用.教学过程:1、动手做一做:(学生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正方体用剪刀沿着棱剪开,然后将剪出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上来展示(不重复)然后贴于黑板上,如图形状(共有11种):根据图形作出归纳小结:第一行是1-4-1组合;第二行是2-3-1组合;第三行是2-2-2和3-3组合。练习:P138 /2;P139/32、例题:STPVKWYZQNMUHR33例1:如有图是立方体的展开图,如将它组成原来的立方体,则点P与哪些点重合?点Z与哪些点重合?1221例2:如图,在正方体能见到的面上写上数1,2,3,而在展开图中已写上了两个或一个指定的数,试在展开图的其他面上写上适当的数,使得相对两数的和等于7。例3: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其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AB例4,如图,在正方体的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有一只苍蝇B和一只蜘蛛A,蜘蛛可以从哪条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说明理由!画出示意图!练习:手册P111-113 当堂课内练习;A组B组3、作业:4、教后感: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年级- 备课人:郭丽红 、杨庆霞学习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2、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3、理解“线段的和、差也是线段”的事实。学习过程:一、引入: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二、探索新知:1、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度量法 叠合法2、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一条与MN相等的线段?3、介绍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B则:或或问:一根细线如何确定中点;一条线段如何确定他的中点4、线段的和差例1:A、B、C、D为一直线上的顺次四点,则AB+BD AC+CD,AC+BD=AD+ 。例2: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确定点C,使线段BC等于3cm,求线段AC的长。例3:已知线段AC和B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AC=5.6,BC=2.4,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D和E之间的距离。练习:1 在直线l上画两点A、B,使AB=10,再在直线l上画一点C,使AC=4,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MN的长2 如图中,点C、D在线段AB上,ACCB=23,ADDB=53,CD长为9, 那么AC= ,DB= ACDB3 已知线段BD是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且BD=,线段AB、CD的中点分别是E、F,且EF=10,求AB和CD的长三、课后小结四、课后作业: 安全提示:拒绝诱惑,安全饮食。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年级- 备课人:郭丽红 、杨庆霞学习目标: 1、了解;点与线的位置关系 2、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 3、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什么叫多边形?二、探索新知: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段,射线)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2、线段的中点 把一根细铁丝弯折,使端点A和B重合,则得到折点O.O点把AB分成AO、BO有什么关系?AO与AB有什么关系?如何用等式来表示?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如图: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B 则: 或 或问:一根细线如何确定中点;一条线段如何确定他的中点 注:定义包含两层含义: (1)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AM= = ; (2) 若,且点M在线段AB上,则M是线段AB的中点三、自我检测:1:如图,AB=6厘米,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求线段AD有多长?2:已知线段AB=6,点C在线段AB上,且BC=2,点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若点C在AB的延长线上,则AD的长是多少呢?3:已知线段AC和B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AC=5.6,BC=2.4,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D和E之间的距离。四、巩固练习:1.两根木条,一根长80厘米, 一根长130厘米,它们的一端重合,顺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中点间的距离是多少?2.如图,D为AB的中点,E为BC中点,AC=10,EC=3,求AD的长.3. 如图,E、F分别是AC、AB的中点,BC=6,则EF等于多少?4 在直线l上画两点A、B,使AB=10,再在直线l上画一点C,使AC=4,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MN的长5 如图中,点C、D在线段AB上,ACCB=23,ADDB=53,AB长为40, 那么AC= ,DB= ACDB 6 已知线段BD是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且BD=,线段AB、CD的中点分别是E、F,且EF=10,求AB和CD的长五、课堂小结: 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中点的定义. 六、课后作业:4.7相交线年级- 备课人:郭丽红 、杨庆霞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会用三角尺、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重难点:1、垂线的定义是针对直线给出的,但可推广到射线、线段,画一条线段或线的垂线时,就是画它所在的直线的垂线;2、我们应注意:“垂线”是相对于直线来讲的,“垂足”是两条垂线的交点,他们是特殊位置关系下直线、点的名称;“垂直”是描述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的文字表达,“”则是其“符号”表达,“90”又是这种特殊位置关系的“数量刻画”,他们在图形上有特殊标记“”;3、“点到垂足的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个很重要但又易混淆的概念。前者用来描述图形,而后者强调的是数量,是指直线外一点到垂足的线段的长度。因此,诸如“画点A到直线l的距离”等说法是错误的。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OAABCD1(3)ABCD123O4(2)ABCD1(1)O上节棵学习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的对顶角,今天进一步研究两直线相交的情况,观察下图,当直线CD绕O点旋转可得: 图(1)(3)中夹角1是锐角或钝角(不是直角) 图(2)中夹角1是直角时,可以证明2、3、4也是直角1、垂直定义: 定义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2、表示法:直线AB与CD互相垂直,可写成“ABCD”或“CDAB”,但不能写成“直线AB、CD互相”用符号语言进行判断推理: a、BOC90, ABCD b、ABCD,BOC900或BODDOCAOC900 说明:(1)两直线互相垂直,不一定像日常生活中的水平线与铅垂线那样事实上,不管两直线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有一个夹角是900,它们就互相垂直了P (2)垂线是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不能说“AB是垂线”3、垂线的画法(用落、靠、画垂线的作图方法)P(1)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P(2)过P点作直线、的垂线 CABABC(3)过A、B、C三点分别作ABC对边的垂线 4、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点到直线的距离平面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经过这点与直线垂直的垂线段的长度。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在确定了垂足以后,实质上就是点到点的距离。6、例题例1:如图,按要求画图填空:过点A画直线CB的垂线,垂足为D。在AC上找一点G,使BG最短。点A到直线BC上 点距离最短,约为 mm;BG与AC的位置关系是 ;量出B到AC的距离应是线段 的长度,约为 mm(精确到1mm)。例2:如图,OM是COD的平分线,E是OM上的一个定点,为了求出点E到OC、OD的距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过点E作OM的垂线,与OC、OD分别交于A、B,他量得AE=BE=1cm,便得出结论,说点E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都是1cm,请问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7、练习 第162页 本课课外作业 课课练角(一)年级 备课人:郭丽红 杨庆霞学习目标: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分类和表示法,读法等,养成认真、细心、踏实的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角的分类和表示法,读法学习过程:一、引入:前一节中,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线段又着重研究了他们的长度、中点、和差画法;今天来研究两条射线的有关问题由圆规张开的两脚、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它们都给我们以角的形象二、探索新知:1、角的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2)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 如: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自行车轮子上的钢丝都给我们以角定义(2)的形象伸直了的两个手指都给我们以定义(1)的形象2、角的表示法:B D CA (1)用三个大字母表示(2)用一个大字母表示(3)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4)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O AABCAB C AOB、BOC (也可用1表示) 、 ( 不能用O表示) 1、2、3、43、角的分类: (1),则是锐角,(2)=,则是直角, (3)若,则是钝角,(4)当射线OB与射线OA成一直线,AOB=是平角, (5)当终边OB绕着O点旋转一周后与始边OA重合时,AOB=叫周角O AO AO AO AO ABBBBB (1) (2) (3) (4) 注意:定义1指的是小于平角的角一般地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 O ABCD 定义2可指任意的角4、角的读法: (1)过O点引二条射线,构成 个角 三条射线,构成 个角 四条射线,构成 个角 条射线,构成 个角A BA BCEDCDOEB CA D (2)读出下列各图中的所有的角 (1) (2) (3)(3)点P与AOB有几种位置关系O ABPO AO APPBB5、角的度量单位:度1平角2直角180,1周角2平角4直角36 0,1直角90160,160,反之1(),1()所以角的度、分、秒是60进位制,这与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类似的度、分、秒的互相转化及计算例:用度分秒表示5732小结: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乘法例:用度表示485637小结: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除法自我练习:1、用度分秒表示:1515,7844 2、用度表示:102355小试身手计算(1)180(35185625615)(2)180793620 (3)7345556141376、方位角:东南西北A例:如图,射线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南偏东25;北偏西60。课后小结:课后作业 练习题安全小提示:拒绝诱惑,安全饮食。角的比较和运算学习目标:1、学会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B D CA122、学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3、学会有关角平分线的知识导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说出角的两种定义?2、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读出以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读出以A为顶点的角?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应注意什么?读出以D为顶点的角二、探索新知1、用量角器量一个已知角的度数?“对中”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对线”使量角器的零度线与角的始边重合“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在量角器上刻度数的度数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注意与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进行类比)重叠比较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两个已知角的度数,然后比较 B(E) A(D)C(F) B(E) A(D)C(F)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结果有 种可能 B(E) A(D)CO ABC4、两个角的和差AOC=AOB+BOC;AOB=AOCBOC;BOC=AOCAOBO ABC12A5、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6、角平分线(注意与线段中点的有关知识进行类比)(1)定义:一条射线OC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2)应用 OC是AOB的平分线(已知) 12,或AOB21,AOB22,12AOB(角平分线定义) 反之亦成立 如图,12(已知) OC是AOB的平分线(角平分线定义)(3)怎样画AOB的角平分线?(4)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例1、如图AOD80,AOC60,OB是AOC的平分线,求BOD的度数OBCDEOABCDE B O ACMD例2、如图,AOB是一直线,OC平分AOM,OD平分BOM。求证:COD90变化题(1):如图,AOB是一直线,OC平分AOM,COD90,求证:BOM的平分线是OD变化题(2):如图,AOE是直角,OC是AOE内任意一条射线,OB、OD分别是AOC、COE的平分线,求证:BOD45变化题(3)如图,OB、OD分别是AOC、COE的角平分线,且AOB35,DOE25,求AOE的度数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余角和补角年级 备课人:郭丽红杨庆霞学习目标:1、认识互为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理解互为余角和补角主要反映了角数量关系2、认识对顶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主要反映角的一种位置关系。B C DA学习过程:一、 知识回顾:填空若13420,25540,则12 若35412,412548,则34 在ABC中,若C90,则AB 如图,ABC中,延长线段BC,得射线CD,则ACBACD 二、探索新知:定义:(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符号语言: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反之亦成立)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定义(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符号语言表示:若12180,则1、2互为补角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余角、补角是指两个角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一个角不能叫做余角或补角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锐角的余角大90。三、小试身手:1:已知1=5017,求1的余角和补角。2:判断:如果1+2+3=180,那么1、2、3互为补角;90的角叫做余角;如果1是2的补角,那么1一定是钝角;如果1是2的余角,那么1一定是锐角。其中正确的判断的序号是 定义3、(1)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求这个角(2)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3)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10倍,求这个角。(4)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45,求这个角拓展延伸:(1)一个角与它的余角相等,这个角等于 度(2)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相等,这个角等于 度(3)若55,则的余角是 度,的补角是 度4、如图(1)AOC90(已知) 与 互余, 与 互余( ) (2)BOD90(已知) 与 互余, 与 互余( )(3)2 ,1 ( )AOD的补角是 E O ABCD4321(4)若250,说出图中其余角的度数?说明:(1)两相交直线是形成对顶角的前提条件 (2)性质:对顶角相等。应用:AB、CD相交于O点(已知)AOCBOD(对顶角相等) (3)判别方法: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5、判断下列各图中的1、2是否对顶角?为什么?12(4)12(3)12(2)1(1)2判断题:(1)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2)顶点公共,且有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3)同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是对顶角 ( )(1)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能构成 组对顶角 (2)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能构成 组对顶角ACO4BD2136、已知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求证:13 证明:AB与CD相交于O点 ( ) 1与2互补,2与3互补( ) 13 ( ) 注意:(1)这个性质反之不成立;如图(3)若12,但1与2不是对顶角 (2)如图中,若140,则2 ,3 ,4 思考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20,OE平分AOD求EOB的度数ABCDE1O232、已知AB、CD交于O点,且OD是BOE的平分线,BOE80求AOC的度数ABDCE231变化题:上题中,若AOFRt,则COF的余角是 ,AOD的补角是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课本练习角的特殊关系(练习)一、判断题1、若1+2=180,则2是补角。 ( )2、互余且相等的两个角都等于45( )3、若A+B+C=180,则A、B、C三个角互补。( )4、互补的角就是平角。 ( )5、一个锐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 ( )6、一个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 )7、若两个角互补,则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钝角。( )8、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 )二、填空题1、若A+B=90,B+C=90,则A C,理由是 。2、若1+3=180,2+4=180,且1=4,则2 3,理由是 。3、若1=891,则1的余角是 ,1的补角是 。三、解答题1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小50,求这个角。2一个角的余角等于它的补角的,求这个角。3已知1和2互为补角,且2的比1大15,求1的余角。4如图,已知AOC=90,COD比DOA大30,OB是AOC的平分线,求BOD的度数。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画MAN=60,并分别在AM、AN上截取AB=AC=2cm,连结BC;量得ABC= ,ACB= (精确到1);量得BC= cm(精确到1mm);取AB的中点D,连结CD,量得BCD= ,ADC= (精确到1)。2考察队从P地出发,沿北偏东60前进了5千米到达A地,再沿东南方向前进到达C地,C地恰好在P地的正东方向。按1100000画出考察队行进路线图;量得PAC= ,ACP= (精确到1)。思考:1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 部分,三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 部分,四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 部分,n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 部分2 经过两点有 条直线,并且只有 条直线,那么过三点中的每两点画一条直线,能画 条直线,过四点中的每两点画一条直线,能画 条直线,过五点中的每两点画一条直线,能画 条直线,过n点中的每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画 条直线3 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最少有 个交点,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五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 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相交线(1)垂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2、 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二、教学过程引入: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每个角都等于几度?ABCD123O4(2)ABCD1(1)O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如图(1),AB与CD相交,交点为O,可以说成直线AB、CD相交于O。 将CD绕着点O旋转,1变成直角,其它三个角2,3,4也成为直角,此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读作AB垂直CD),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此时,称AB、CD互相垂直。即AB是CD的垂线,CD是AB的垂线。.PAB例1、试一试:(1)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画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可以画几条) (2)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可以画几条).PBA工具:利用直角三角形或量角器 方法:“一落、二靠、三画线”ABCD由上述操作可知: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练习1:如图,ABD=90点B在直线 上,点D在直线 外直线 与 相交于点A,点D是 与 的交点,也是直线 与OAB.P直线 的交点,又是也是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直线 ,垂足为 。过点D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直线AC垂直。练习2、如图,已知AOB一边OA上的一点P,用三角板画图:(1)过点P画OB的垂线;(2)过点A画OA的垂线要点2、(1)垂线段定义:设P是直线外一点,PO,垂足为O,则线段PO叫做点P到直线的垂线段MCDOABE(2)垂线的另一性质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例2、如图,OM是COD的平分线,E是OM上的一个定点,为了求出点E到OC、OD的距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小红过点E作OM的垂线,与OC、OD分别交于A、B,经过测量,AE=BE=1cm,他便得出结论,说点E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都是1cm,ABC他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练习:按要求画图并填空:(1)过点A画直线CB的垂线,垂足为D。(2)在AC上找一点G,使BG最短。(3)点A到直线BC上 点距离最短,约为 毫米;BG与AC的位置关系是 ;量出B到AC的距离应是线段 的长度,约为 毫米(精确到1毫米)例3、与是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它们有一个点。如果在这个平面内,再画第3条直线c,那么这3条直线最多有 个交点。如果在这个平面内,再画第4条直线,那么这4条直线最多有 个交点,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在同一平面内,6条直线最多可以有 个交点,n(n为大于1的整数)条直线最多可以有 个交点(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课作:一、 填空题1、如图,(1)点P在直线 外,在直线 上;(2)点P是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3)过点P作AB的垂线,垂足为D;(4)过点P作AP的垂线PE;(5)量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 。2、如图,已知P为AOB的AO上一点,(1)过点P画PQOB垂足为Q;(2)过点P画OA的垂线PR,PR与OB相交于点R;(3)根据所画的图形得,图中垂线段有 条,它们是 。垂线段PR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 的距离。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 (1)过点C作线段AB的垂线,垂足为D;(2)该垂线是否经过格点(格点指的是画方格时的纵向和横向线 B CAD(3)第3题OAB.P第2题ABP第1题段的交点)?如果经过格点,请在图中标出垂线所经过的格点;(3)量出点C到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精确到1mm)。 ABC(4)4、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点A、B到直线的距离为6和4,符合条件的直线的条数为 。 5、如图(3)四边形ABCD中,分别过A、C两点作BD的垂线段AE、CF6、如图(4)在钝角ABC中,点A到BC的距离是垂线段 cm,点B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