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docx_第1页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docx_第2页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docx_第3页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docx_第4页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摘 要: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这些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将制度变迁因素引入信贷行为的研究中,并就信贷运行机制变迁对银行宏观绩效、产业绩效和微观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下载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绩效 Abstract: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 changes,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reform credit operating mechanism,which deeply effect the behavior of credit supit operating mechanism,introduce it into the research of credit behavior and empirically analyze its macroeconomic,industrial and microeconomic performam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ism,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2-0003-05 一、引言 在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研究领域中,对银行信贷运行的研究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对过度创新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反思,传统的信贷业务重新受到重视,实务界对信贷业务运行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我国,信贷运行机制的健康和高效与否,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而且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和对宏观经济支持方式的转变。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制度变迁,分析其产生的宏微观效应,反思现有机制的缺陷和不足,探索高效信贷运行机制的改革路径,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已有的关于信贷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角度相当广泛。斯蒂格利茨等(1981)提出“信贷配给”理论,强调了信息不对称给信贷市场均衡带来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的经典理论文献。实证方面的研究,则分别围绕信贷与宏观经济、信贷微观决策机制以及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展开。在借鉴国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滑静和肖庆宪(2007)利用多元GARCH模型,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亲周期性,得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信贷周期具有明显亲周期性特征的结论。米科和帕尼萨(Micco和Panizza,2006)研究了银行所有制与银行信贷行为的关系,发现与公有制商业银行相比,私有制商业银行更易引起经济波动。在信贷决策机制方面,刘汉滨(2008)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创建了信贷决策模型,并从企业的盈利情况、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负债管理能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董红明(2004)以贷款审批委员会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对贷审委的决策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很多因素都会对信贷行为产生影响。楚等(Chu等,2007)研究了引入巴塞尔协议的情况下,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信贷行为的关系,发现引入巴塞尔协议后,将会影响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承诺。波登哈恩(Bodenhorn,2007)的研究表明,若没有监管当局来监督和惩罚违反利率上限规定的银行,银行和借款人的协议利率经常超过利率上限。 目前的研究中,以综合视角对信贷运行机制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现实中,随着内外部制度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对信贷资金的供给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洞悉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信贷运行机制这一制度因素的变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 (一)背景分析: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商业银行的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商业银行制度这两方面因素的改革,对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过梳理和划分。汤样生(2007)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经历了四次重要改革,信贷资金管理逐步市场化,并在1998年最终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童士清(2008)以信贷与财政、国有企业的关系为视角,指出信贷功能逐步由单纯的、从属于财政的货币分配角色向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回归,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也逐步向市场型信贷配给转变。 对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研究往往以国有银行的改革为主线。改革阶段依次为单一银行阶段、国有专业银行阶段、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林铁钢,2005)。国有专业银行阶段,中国政府对银行机构实行了一系列以扩大经营自主权为目的的改革,但国有专业银行距离真正的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谢平,2008)。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实现了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并以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地位。2003年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政府对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大幅减少,国有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银监会成立后,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得以分离,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推动了商业银行规范经营、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二)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革为商业银行自主实施信贷行为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自主程度不断提高;商业化改革使银行成为市场化的金融企业,银行越来越主动地对信贷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1. 1978年至1996年:信贷运行机制的摸索阶段。银行开始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一些银行开始探索信贷制度方面的改革。银行内部关于信贷业务的管理虽有散乱的规定,但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运用信贷资金的权力非常有限,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最终仍然由行政计划决定。另外,由于银行同时承担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业务,银行自身经营风险或者被政策性风险掩盖,或者转嫁为政策性风险。银行管理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因而受到抑制(刘俊,1993)。 2. 1996年至2003年:信贷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政策性银行成立以后,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分离。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1996年正式实行的贷款通则,对整个贷款程序和贷款管理责任制度进行了规范,并对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对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贷款通则的要求,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的管理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重新设计并设置了信贷业务的各个岗位,信贷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此阶段政府干预经济的惯性依然强大,信贷运行机制虽然形式上逐渐建立,但制度设计往往较为粗糙,操作性欠佳,一些机制在当时的外部环境下无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信贷运行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3. 2003年至2009年:信贷运行机制的完善阶段。随着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国有银行在独立性、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股改上市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投入大量资源对信贷业务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和实质性的改革与完善。银监会成立以后,银行外部监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得到加强,从外部约束方面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管的共同作用下,信贷运行机制的实际运用和作用发挥日益显著。 4. 2009年至今:信贷运行机制的提升阶段。2009年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2010年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统称贷款新规),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在监管当局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的通行做法,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的思路出发,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进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1. 被动引致与主动变迁并存。商业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受制于整个改革进程。早期的信贷运行机制,更多的是其他经济改革因素决定的“因变量”,而并非是一个主动的“自变量”。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主动改革的意识不断加强,信贷运行主动变迁的因素正在增强。 2. 渐进改革与突破发展并存。与整个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一脉相承,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也秉承了渐进改革的总体风格。另一方面,贷款通则的发布、银监会成立和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等几个事件,也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促进了信贷运行机制的突破发展。 3. 滞后性与先导性并存。考虑到银行体系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及其固有的不稳定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将银行体系的改革置于每一轮经济改革的较后阶段。然而,由于能够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识别和筛选,对信贷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逐步完善的信贷运行机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和推进剂。 (四)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核心:信贷决策机制 信贷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信贷决策机制,现行信贷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信贷决策流程、信贷决策制度和信贷决策技术。 不同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流程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框架基本相同。信贷经营部门在收到贷款申请后开展尽职调查,将调查报告报审查部门;贷款审查部门决策后,将审查报告报有权审批人(委员会)审批;接到审查报告后,拥有相应授权的审批人(委员会)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进行审批或签批;贷款批准后,信贷经营部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组织发放贷款、进行贷后检查直至收回本息。“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组成的“三查”,是信贷决策流程的关键环节。“三查”涉及到的岗位、人员各自独立行使职责、形成结论并对其负责。 贷款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制度是现行主要的信贷决策制度。一般来说,行长是贷审会的主任,相关副行长及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信贷决策由成员投票表决产生,所有成员(包括主任)的赞成票权限相同,但主任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制度安排,既体现了信贷审慎决策的原则,又实现了行长责任制中权责的统一。贷审会制度的实施可以视为信贷决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标志(牛路辰,2007)。商业银行需要依赖信贷决策技术,对借款人及信贷业务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做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信贷决策通常采用专家制度法和违约预测模型。专家制度法借助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对借款人违约风险进行评估。违约预测模型则是借助计量模型,估计违约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借款人的信用参数。 四、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绩效分析 (一)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绩效的衡量指标 1. 宏观绩效指标。指银行在支持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储蓄动员率和投资贡献率的平均值衡量。 2. 产业绩效指标。指银行通过调配社会资源,在促成实物资本形成、催化其他产业成长中的作用,以产业贡献度(即企业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衡量。 3. 微观绩效指标。指银行以财务效益为核心的企业性绩效,主要衡量银行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安全、流动状况等,以总资产收益率衡量。 (二)影响银行绩效的制度变量 1. 信贷运行机制的变迁。根据前文的梳理,1996年、2003年和2009年是信贷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时间节点。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主要利用前两个时间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采用设置虚拟变量和分段分析的方法,验证运行机制变迁所发挥的作用。 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因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国有经济占比逐步降低、非国有经济占比逐步提高的过程。本文选取国有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代表变量。 3. 银行业市场结构因素。随着多元化、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构建,银行业原有的垄断局面被打破,银行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降低。本文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银行产业的竞争程度,该指数越小,说明银行业垄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越高。 (三)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宏观绩效 本文以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nation)、银行业市场结构(market)及2003年以银监会成立为标志的信贷运行机制变迁(cbrc)这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对银行业宏观绩效指标(macro)进行回归分析。选取19882010年全国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Wind数据库。模拟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信贷运行机制变迁这一制度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正值,表明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有了实质性的完善,对银行的宏观经济贡献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产业绩效 在1998年之前(不包括1998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企业中,剔除ST企业、金融类企业和财务数据异常的企业,共选取了495家上市企业进行分析。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 回归模型以银行业市场结构(market)、GDP增长率(growth)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nation)这三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1996年贷款通则实行为分界点,分为两阶段对产业绩效(indus)进行回归分析: 模拟过程显示:1996年之前,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正相关,集中程度越高,银行产业绩效越高;GDP增速与银行产业绩效负相关,GDP增长越快,产业绩效越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产业绩效影响不显著。1996年以后,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负相关,集中程度越低,产业绩效越高;GDP增速与银行产业绩效显著正相关,GDP增长越快,产业绩效越高,产业绩效具有顺经济周期的特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与产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基于行政干预实现的产业绩效不断减弱。 对比1996年前后的实证结果,信贷运行机制的探索阶段,产业绩效与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异于一般市场经济体的情况,说明在非市场化的信贷运行机制影响下,产业绩效出现了一定的扭曲。随着信贷运行机制的初步形成,产业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回归常态,表明信贷运行机制的变革对银行产业绩效发挥了正向作用。 (五)信贷运行机制变迁的微观绩效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和光大银行等14家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建立以下三种类型的模型: 其中,i、t分别为银行和时期的序数; 为总资产收益率,衡量银行的微观绩效; 为成本收入比,衡量银行的成本效率; 为贷款总额,我们在建模时对其取对数,用来衡量单个银行的市场占有规模; 为贷存比,衡量单个银行的流动性比例; 为权益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衡量银行的股东权益比例; 为资本充足率,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 为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衡量银行的资产质量; 为表明银行是否上市的虚拟变量,未上市 ,否则 。数据来源为相关年份的金融统计年鉴、Bankscope数据库及相关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以2003年作为分界点分段建立模型。模拟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方面,2003年之前,成本收入比对微观绩效影响不显著;2003年之后为显著负影响。说明随着信贷运行机制的改善,信贷资产的损失下降,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开始成为国有大型银行盈利能力的显著影响因素。 股份制银行方面,2003年之前资本充足率和上市与否对微观绩效影响不显著,2003年之后影响为正。说明在信贷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和是否上市对银行的微观绩效改善无法产生实质性作用。随着信贷运行机制进入完善阶段,信贷微观行为逐步理顺,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和股改上市等对股份制银行微观绩效的积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显示了信贷运行机制变革在银行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现行信贷运行机制的缺陷和改革建议 随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信贷运行机制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信贷流程方面,某些环节的权责不对称。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信贷流程的设计都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义务、约束信贷人员的决策行为作为基本目标。在目前的实践中,基层信贷人员直接承担着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的职责,成为信贷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处于审查审批环节的相关人员往往能够免责,导致审查审批环节约束机制的缺失和权责的不统一,进而带来履职行为不当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二是信贷制度方面,贷审委的激励约束不到位。在具体实践中,专职委员所占比例极低。决策质量的高低,对委员的薪酬和留任或去职并不具有直接的作用。贷审委成员的尽职程度,更多依赖于其本人的职业道德和对职业生涯的长期考虑等因素。对贷审委成员的激励和约束还存在一定空白。 三是决策技术方面,信贷决策的结果顺周期。目前采用的信贷决策技术往往依赖于对有关因素当年及历史信息的分析,对其未来变化趋势的判断则缺少有力的预测工具。各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采用通用的决策依据,导致整体预期归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