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失真.docx_第1页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docx_第2页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docx_第3页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docx_第4页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本文列举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从合法性和非法性出发分析了会计失真的原因,提出应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执业道德建设、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会计信息制度的方面多管齐下,规范经济秩序,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下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相应措施 诚信守法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处理)不符,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状况,如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或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帐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的未来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应该指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具有欺诈的主观意向,以蒙蔽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逃避检查监督、为谋取不当利益为目的。结果必然是与会计法规相悖,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扰乱经济发展秩序。 (一)会计信息不实 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即因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估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导致会计信息不实的特征表现。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减值准备计算、折现率的确定等等, 显然,这是会计业务在现有会计规范下无法避免的。换句话说,这种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会计主体主观因素所致。它具有:当事人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意愿。 会计信息不实在会计核算中暴露的比较明显; 会计信息不实的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会计信息不实的纠正比较顺利等特征。 (二)会计信息造假 会计信息造假是会计主体主观因素所致的有意失真,是指会计活动当事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或个人的或非个人的),如虚开发票,主要指多开发票进行报销,提高费用,加大成本,以达到套取现金或骗税的目的;或通过与其他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产品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造假,即企业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活动;二是会计操纵,即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令人堪忧,财政部2003年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失真说倒底,其实就是会计报告不真实,一方面是会计报表不真实,企业向公众提供的是虚假的、被粉饰的会计报表;一方面,信息披露不实、不完整,企业利用自己的信息控制“优势”掩饰了不应该掩饰的会计信息,给信息需求者施以屏蔽、制造信息障碍。企业通过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设置帐外帐、表外表等手段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中饱私囊、欺骗公众。企业会计造假虽然手段多、源头多,其结果归根到底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因为会计报表是企业的成绩单、通知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给予充分认识,引起足够重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绝大多数人把会计失真局限的认为是会计作弊,而实际上,会计信息失真范围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的会计信息失真,二者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会计处理过程遵循的是合法的会计原则、制度和方法等,就是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反之,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是基于人为主观故意的因素而违反会计法规和原则进行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一)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原因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准则,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失真。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会计人数达1200万人。而这些会计人员中,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占47.07%,其中具备大专学历人数占51.89%。会计后续教育又缺乏力度,流于形式。这使得许多会计人员只能应付较简单的会计业务,对复杂的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 2、监督原因 监督控制,在通常的概念认为,每年只要通过了财务报表的审计就代表了监督控制合格,其实理解是错误的,每年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对财务表表中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编制、是否存在所有的重大方面公允的反应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发表的审计意见。而不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审计,换句话说,没有对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的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实施。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从今年起才有义务执行此规则,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非上市企业没有义务执行此规定。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易失真。 3、会计法律法规等不完善 会计准则是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具体原则和规范,不能面面俱到,各企业根据自己实际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的方法由企业根据设备的情况进行确定,折旧方法不同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何种方法“如实反映”?此外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 4、体制原因 建立和完善内部体制可以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各种舞弊风险,但不少企事业单位只是为了形式而建立的体制形同虚设,缺乏科学的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能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信息传递速度慢,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板的47.7%,这种所谓的公司内部体制不过是给中小股民表面上的一个交待而已,几乎没有相互制约的力量,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人员违法 会计人员避免不了要和钱物打交道,由于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乱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的多,有的甚至利用其专业知识主动出谋划策,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怀着侥幸冒险心理,心怀贪婪,在监督不严的条件下,明知属于违法违规仍默许并从中分赃、受贿等,故意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 2、企业领导干涉 企业领导人为了追求业绩或政绩,在他们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或经营困难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用以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借以谋取私利,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 3、监督原因 首先,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其次,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 4、执法因素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任何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无法阻止一些利益主体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定比较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只能起预防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概率的作用,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因此对法律孰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一些执法机构也往往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和使用者,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首先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第三、注重会计人员经验的积累,具备了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适得其反。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第四、培养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论是日常会计处理,还是专门的财务分析中,都需要会计人员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的判断才有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加强会计执业道德建设 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法规、财务制度、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和遵守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从思想深处提高会计人员不做假账的自觉性,改变“不做假账做什么”的错误观念并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从反面事例中吸取教训,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企业不必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改变目前仅以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的考核办法,全面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对企业进行财务评价,也依据非财务的指标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过程、企业外部的顾客满意程度和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采用但并不依赖财务评价方式,只要企业经营者会得到较高的报酬,经营者就没有必要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对内部监督来说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再监督。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要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于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层面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外部监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五)规范会计信息制度 所谓会计信息规范,就是对企业所有会计信息形成的全员(全体企业人员)、全过程(从源头到结果)、全方位(业务、职责乃至程序、方法)进行的规范。对外会计信息出现了“失真”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没有被全面规范。那部分未被规范的(很多人认为无需规范的)“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