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陇川二中 八年级 语文上册教学案21 桃花源记陶渊明一、课文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己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对照.它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2、解析: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二、教学目标及意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研读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寄托的思想感情。意图: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疏通文意;2、通过疏通文意,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三、教学难点、重点:1、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2、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阅读能力较弱,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参照课文注释翻译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疏通文意,以便学生掌握文言词意,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介绍作家、作品明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结合文中的注释翻译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讨论明确(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在这堂课上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它的含义?(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比喻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访一番。2、介绍作家、作品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 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2)作品简介: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3、学生明确学习目标4、熟读课文,结合文中的注释翻译全文。设计意图:考察学习对字词及课文翻译情况。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 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 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5、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揣摩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6、思考问题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问题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问题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题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问题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问题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问题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问题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问题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问题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7、成语集萃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六、课堂小结: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七、板书设计 1、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2、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3、离开桃花源: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八、教学反思21、桃花源记 学案陶渊明姓名 班级 学号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研读课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寄托的思想感情。二、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在这堂课上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它的含义?(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比喻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访一番。2、介绍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2)作品简介: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3、学生明确学习目标4、熟读课文,结合文中的注释翻译全文。设计意图:考察学习对字词及课文翻译情况。5、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6、思考问题问题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问题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问题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问题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问题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问题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问题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问题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7、成语集萃本文涉及到的成语有哪些?三、学后反思配餐练习:A组题: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著名的诗人( ),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线索是( )。2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豁( ) 俨( )然 阡( )陌( )垂髫( ) 捕鱼为业( )3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2)落英缤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 )(4)初极狭,才通人( )( )(5)豁然开朗( ) (6)悉如外人( ) (7)阡陌交通( )B组题:1、翻译下面的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渔人甚异之:(6)林尽水源:2、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含义:妻子:古: 今: 绝境:古: 今: 无论:古: 今: 不足:古: 今: 鲜美:古: 今: 交通:古: 今: 如此:古:今: 间隔:古: 今: 俨然:古: 今: C组题: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6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加粗的词语。 (1)见渔人,乃大惊( ) (2)各复延至其家( )(3)便要还家( ) (4)此中人语云(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3、村人说他们来到桃源的原因是(用原文答)。4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5、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答案:A组题:明确:1东晋、陶渊明、世外桃源、时间顺序、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2hu、yn、qin m、tio 、wi ;3(1)沿着,顺着 (2)繁多的样子(3)又、走到尽头(4)开始、仅(5)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6)桃花源以外的人(7)田间的小路B组题:明确:1、(1)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香的绿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2)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突然变得开阔明朗了。(3)这里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4)老人和小孩都显得安适而快乐。(5)渔人对此感到很诧异。(6)桃林的尽头就在溪水的源头。2、妻子:古:妻子和孩子 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表示条件不同,但结果相同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鲜美:古:鲜嫩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指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间隔:古:隔离今:距离 俨然:古:整整齐齐的样子 今:形容很象C组题:明确1、(1)竟然(2)邀请 (3)通“邀”,邀请(4)告诉 2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怕打扰到他们安宁的生活。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他们在桃源里过了这么久了,外面依然是战乱纷纷,人民生活依然痛苦不堪5、因为他们在这里与世隔绝生活了这么久,从来没有见过外人到此。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一个理想境界,其中寄托着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向往。22 短文两篇陋室铭 刘禹锡一、课文内容及解析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其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操。二、教学目标及意图1、 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2、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5、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三、教学难重点1、熟读成颂。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还寄托乐作者的情怀。学习本课,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五、教学过程1、教学基本流程图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研读赏析理解主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2、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 道选择题。一间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二)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三)解决生字词,疏通大意。(四)问题探究 1、初读课文,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 “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3、 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4、 作者是一开篇就写自己“德馨”的吗?他是怎样引出“德馨”的呢? 明确:前两句以山水引出陋室,从而写到“惟吾德馨”。 5、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对偶、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简介类比与兴的有关知识。(课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课件13 “苔痕”两句 清幽宁静,不染浮华。 环境之雅 到这里来的人多不多?(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写鸿儒是为了说明什么? “谈笑”两句 交往高雅脱俗 交往之雅 朋友来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调素琴劳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 、抒发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7、 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 8、 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9、 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 10、 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画蛇添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第二课时 (一)检查旧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陋室铭,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二)导入新课 全文结局“何陋之有?”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 品一品,你认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四)文言知识归纳。3、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乐作者甘于淡泊、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反映乐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4、板书设计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对偶 拟人描环境青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虚实 对比话生活静类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5、教学反思陋室铭 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一、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韵律美2、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句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二、学法指导1、“好书不厌千回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一种好方法。2、“知人论文”,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来理解写作目的。3、相关资料链接:刘禹锡,唐代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之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当地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愤而起笔写了此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三、学生自学小组形式展开,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以下问题,不用举手可以自己站起来回答或是补充,评选优胜组。1、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每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加“朗读擂台赛”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说出以下词句含义铭 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白丁丝竹 案牍 乱耳 劳形 何陋之有3、作者描写的陋室环境,人物和生活分别是怎样的?4、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目的是什么?(5、题为陋室铭,结尾却是“何陋之有”,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四、自学内容疏理,巩固练习1、看图说话:根据课件演示中的简笔画,用文中的话语描述出来(2分钟)2、假如你此时此刻正面对遭贬低的刘禹锡,你最想对他说什么?(2分钟)3、唇枪舌战:(10分钟)有人认为:在这个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应该拥有一颗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有人认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万万要不得。你同意哪种看法?马上进入唇枪舌战。正方:应该拥有一颗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反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万万要不得。五、当堂达标题1、注音:德馨( ) 苔( )痕 鸿儒( ) 案牍( )2、解释:有仙则名 斯 是陋室 德馨_ 乱耳: _ 劳形: 3、填空(1)本文作者是唐代诗人_ ,全文中心句是_。 (2)文章通过描写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人_的节操和_的精神。(3)“何陋之有”按正常的语序是_ 。 这种句式称_句,从修辞上说是_ 用意是说陋室 _。 七、作业设计1、趣味阅读,对文中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课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陋室,惟吾闲情。小说穿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录像。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是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2、把刚才的辩论整理成二三百字的短文。3、预习下一课爱莲说。八、学后反思爱莲说周敦颐一、课文内容及解析爱莲说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本文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在这里通过对莲的外在姿态的描绘和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伸展。二、教学目标及意图1、诵读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2、 理解以花喻人的含义。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还寄托乐作者的情怀。学习本课,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五、教学过程1、教学基本流程图导入新课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研读赏析理解主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2、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爱莲说。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二)作者简介(见课文下注释) (三)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作者到底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喜爱之情呢? (四)请听课文朗读的录音,给生字注音。 (五)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难字词,理解文意。 “甚”“蕃”“独”“予”“濯”“清涟”“妖”“蔓”“益” “净”“植”“亵玩”“隐逸”“鲜”“宜乎” (六)翻译(七)分析课文 1、课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予独爱莲? “我”为什么独爱莲?因为莲的形象和品质。 莲有怎样的形象和品质?比喻了怎样的人格和气节? 7个短语 让学生先翻译这7个短语,再说比喻意。 教师归纳:文中对莲的描写包括7个短语,句句写莲,而又语语喻人。写莲的可爱形态,也就是写君子的高尚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的是莲花的洁身自好,不以妖艳取悦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茎挺直独立,决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达正直,不结党营私。 “香远益清”写莲的芳香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而越发清香扑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亭亭玉立,纤尘不染,任人观瞻,而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喻人的庄重仪态,高尚气节,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这7个短语从七个方面写莲,合起来描写莲的整体形象。充分说明了“予独爱莲”的原因。同时也为下一部分抒发感慨作了有力的铺垫。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可听一句朗读录音跟读一句) 再引导学生开展背诵竞赛,3分钟背下的加分。 2、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写了什么?莲花的比喻意义。 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衬托手法。从菊的“隐逸”来旁衬;从牡丹的“富贵”来反衬。 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3、课堂小结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写法,以“花之君子”一语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布置作业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5、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正衬反衬菊莲牡丹托物隐逸者君子富贵者言志可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 爱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 者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甚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蕃不可亵玩洁身自好6、教学反思爱莲说 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一、学习目标 能流利朗读课文,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2指名学生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教师小结朗读方法。4.齐读课文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 6分钟后看谁能翻译课文。再读课文,积极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看谁能准确回答问题。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表现了它的哪些品质?2文中的菊、牡丹、莲这三种花分别象征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牡丹呢? 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四检查自学效果:五配套练习 (一)基础题1、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2、按要求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4)爱莲说有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二)提高题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练习。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探究: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参考答案】一、略。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二、1(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 2莲,是花中的君子。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5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三、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六、学后反思23 核舟记魏学洢一课文内容及解析:内容:核舟记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解析:.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二教学目标及意图: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意图:积累文言文字词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三教学难点、重点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新课学生各自阅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小结。(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信不信有人能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小船,小船里有五个人,八扇窗,船桨,炉子,水壶书画,对联、题名篆字图章一共34个字,且雕刻的栩栩如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核舟记来见识一下。二、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三、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四、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