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需要的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需要的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需要的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需要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测验法,以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31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女生在表现异性恋、攻击、求助、变异、幸福感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男生在异性恋、攻击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求助、变异、幸福感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在亲和、求助、慈善、幸福感这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幸福感与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中的自主、亲和、异性恋、攻击四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自主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最后得出,不同性别、年级的医学生在需要、幸福感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128 积极心理学是最近十几年才刚刚兴起的心理学研究方向,但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对幸福感的研究涉及每一位社会成员,当然也包括大学生这一群体,因此很多学者开始对幸福感进行研究。 主观幸福感(Subjeetive Well一Being,SWB)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整体评价。 需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而引起的,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反映了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个体对不同事物的需要因人而异,但人的需要在大的种类上也存在着共同性,这为需要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倾向于对自己进行正向的认知评价,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正向认知评价构成了个人的幸福感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总体幸福感与需要的满足具有紧密的联系。 1材料与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某医学院校的临床、药学、护理、检验和预防五个专业的323名学生,共发放问卷32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18份,有效率达到9845%。采用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现场施测并收回,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使用t检验和相关进行分析。 2结果分析 21不同性别的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分析 以性别为自变量,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的十五个因子得分、总体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在表现、求助、变异、异性恋、攻击、幸福感六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生在表现因子得分的均值为1442,女生为1362(t=2418,P005);男生求助因子得分为1377,女生为1520(t=-3366,P001);男生变异因子得分为1296,女生为1412(t=-2824,P001);男生异性恋因子得分为1177,女生为991(t=3242,P001);男生攻击因子得分为1413,女生为1330(t=2208,P005);男生幸福感得分为7735,女生为8055(t=-2273,P005),其余因子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22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分析 以不同年级为自变量,以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得分、总体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的学生在亲和、求助、慈善、幸福感这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学生在亲和因子得分的均值为1515,大二学生为1439(t=1998,P005);大一学生在求助因子得分为1425,大二学生为1534(t=-2541,P005);大一学生慈善因子得分为1584,大二学生为1484(t=2542,P005);大一学生幸福感得分为8091,大二学生为7745(t=1484,P005),其余因子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23医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相关分析 将被试的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得分与总体幸福感问卷总分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总体幸福感与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中的自主、亲和、异性恋、攻击这四个因子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异性恋(r=-0196)、亲和(r=0175)、攻击(r=-0147)、自主(r=-0125)。 3结论 31不同性别的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男生在表现、异性恋、攻击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求助、变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中国传统文化对男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其拥有自己的事业,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另外男生在身体运动方面有更强的优势,在遇到事情时容易发生肢体冲突。大学阶段男生正处于青春期,性心理和性意识强烈,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在谭伟棠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医学大专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异性需要强烈,所以男生在表现、异性恋、攻击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在社会文化氛围中,女性角色往往被定义为需要保护、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女性在与同伴群体相处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将自身的相貌和穿着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希望自己能够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愿意打扮自己。另外医学院校的学习内容主要以记忆为主,女生更为擅长,因此女生获得的自我评价往往高于男生,所以女生在求助、变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32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大一学生在亲和、慈善因子及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二年级学生在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大一学生刚刚步入大学,面对陌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需要迅速的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共同应对新的不适应,因此大一学生做事情更倾向于寻找同伴的帮忙,并且更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希望能够通过集体活动能够被接纳,渴望结识更多的朋友,而且大一多数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医学能够救死扶伤,获得社会认可,大二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业任务的繁重,对医学专业产生厌倦或失去信心,相比较之下,大一的学生对医学的崇敬与职业的认可度要高于大二,大一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对自己的评价较高,具有更多的积极正向的情绪情感;大一时公共课压力较小,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在亲和、慈善和幸福感的需要得分上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大二学生求助需要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学校或者辅导员认为大二学生已经适应了新学校各方面的变化,无须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对大一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当中,忽略对大二学生各方面需求的关注,因此大二学生求助需要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 33医学生需要特点与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总体幸福感与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中的自主、亲和、异性恋、攻击四个因子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相关性最高的为异性恋的需要,呈负相关趋势。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在适应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易对自己产生负性情绪和负面评价。如果长时间不能在新环境建立起安全的人际关系就会希望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自己与他人沟通的需要,造成部分学生试图通过恋爱的方式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谈恋爱的比例相对较大的原因,若学生能够通过恋爱以外的方式获得人际的沟通,对异性的需要就会相对较低,总体幸福感也较强烈,因此在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