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初三语文基础知识.doc_第1页
基初三语文基础知识.doc_第2页
基初三语文基础知识.doc_第3页
基初三语文基础知识.doc_第4页
基初三语文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系统复习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1、沁(qn)园莽(mng)莽红装素裹(gu)分(fn)外 妖娆(ro)稍逊(xn)风骚(so)单(chn)于 成吉思汗(hn)数(sh)风流一代天娇(jio) 留滞(zh)丝缕(l)蓑(su)衣喑(yn)哑 田圃(p)喧(xun)嚷(rng)襁(qing)褓(bo)润如油膏(gao) 凝(nng)望颤(chn)动闪烁(shu)朦(mng)胧(lng))蝈(gu)蝈蛐蛐(q)树篱(l)栖(q)息茸茸(rng)2、敬业乐群(qn)断章(zhng)取义不二(r)法门旁骛(w)承蜩(tio)佝(gu)偻(lu)亵(xi)渎骈(pin)进 强聒(gu)不舍 陨(yn)落诅(z)咒(zhu)污蔑(mi)媚(mi)上欺下 灵柩(ji)凌(lng)驾诉讼(sng)深邃(su) 浩瀚(hn)睿(ru)智弥(m)留曙(sh)光兼(jin)而有之恪(k)尽职守怜悯(mn)鞠(j)躬(gng) 惦(din)念舐(sh)犊(d)庸(yng)碌颓(tu)废重蹈覆辙(zh)灰烬(jn)刻骨铭(mng)心涕泗(s)横流枘(ru)凿羲(x)皇扶掖(y)凭(png)吊谀(y)词廓(ku)然无累气吞斗(du)牛相契(q)日以继(j)夜 忐(tn)忑(t)繁衍(yn)一抔(pu)黄土化为乌(w)有 无与伦(ln)比怒不可遏()3、阴晦(hu)心绪(x)寓(y)所猹(ch)獾(hun)五行(xng缺土弶(jing)脚踝(hui) 祭祀(s)鹁(b)鸪潮汛(xn)髀(b)骨寒噤(jn)愕()然鄙(b)夷嗤(ch)笑 瑟(s)索深黛(di)惘(wng)然隔膜(m) 恣(z)睢(su)獾(hun猪 嬉(x)闹觅(m)食狗吠(fi)掺(chn)杂撅(ju)断逃窜(cun)戳(chu)穿抠(ku)出 肥硕(shu)茬(ch)嚼(jio)着栈(zhn)桥 牡(m)蛎(l)蚝(ho)拮(ji)据(j)煞(sh)白 别墅(sh)撬(qio)开褴(ln)褛(l)阔绰(chu) 煞(sh)白 窸(x)窣(s)蜷(qun)伏簪(zn)子撇(pi)嘴抽泣(q)发窘(jing)抽噎(y)嘟囔(nang) 咳嗽(su)匣(xi)子噗(p)恍(hung)惚(h)棱(lng)角 斩钉截(ji)铁4、根深蒂(d)固孜孜(z)不倦汲(j)取锲(q)而不舍不言而喻(y)持之以恒(hng)丁肇(zho)中朱熹(x)格物致(zh)知袖(xi)手旁观 彷(png)徨(hung)怡(y)情傅(f)彩藻(zo)饰矫(jio) 学究鄙(b)诘(ji)难味同嚼(jio)蜡滞(zh)碍睾(go)肾吹毛求疵(c)要诀(ju)狡黠(xi)伦(ln)理狂妄(wng)自大咬文嚼(jio)字豁(hu)然贯通 开卷(jun)有益 玄(xun)虚诓(kung)骗拜佛(f)省(xng)悟脊(j)梁慨(ki)叹诬蔑(mi)濒(bn)临 祈(q)祷(do)渺(mio)茫5、趱(zn)行嗔(chn)尴(gn)尬(g)这厮(s) 朴(p)刀恁(nn)地省(xng)得兀(w)自 怄(u)气喏(nu)喏连声濠(ho)州面面厮觑(q) 聒(gu)噪(zo)逞(chng)辩 庖(po)官鸡肋(li)惇(dn)恃(sh)才放旷汤匙(ch)食讫(q)佯(yng)惊大簏(l) 谮(zn)害麾(hu)下绰(cho)刀沉吟(yn) 禀(bng)请高阜(f)惑(hu)乱拈(nin)弓搭箭作揖(y)带挈(qi)相(xing)公醺醺(xn)行(hng)事长(zhng)亲腆(tin)着啐(cu) 抛(po)嗑(h)亚(y)元解(ji)元绾(wn) 桑梓(z)轩(xun)敞锭(dng)子拙(zhu)病 商酌(zhu) 应瑒(yng)颦(pn)儿腻(n)烦揣(chui)摩胡诌(zhu)怔怔(zhng)画缯(zng)鳏鳏(gun) 三昧(mi)6、阳夏(ji)佣(yng)耕缀(chu)耕怅(chng)恨苟(gu)富贵嗟(ji)乎鸿鹄(h)闾(l)左適(zh)戍度(du)失期将(jing)兵卜(b)者布帛(b)罾(zng)陈胜王(wng)间(jin)令 烹(png)食篝(gu)火忿恚(hu)笞(ch) 蕲(q)徇(xn)柘(zh)谯(qio)门被(p)坚社稷(j)唐雎(j)怫(f)然免冠(gun)徒跣(xin)以头抢(qing)地韩傀(ku)要(yo)离休祲(jn)缟(go)素庸(yng)夫色挠(no)躬(gng)耕陇(lng)亩诣(y)屏(bng)人倾颓(tu)度(du)德猖獗(ju)挟(xi)天子 沔(min)吴会(kui)殆(di)存恤(x)胄(zhu)箪(dn)食崩殂(c)陛(b)下陟(zh)罚臧(zng)否(b)费祎(y)遗(wi)陛下裨(b)补阙(qu)漏 性行(xng)行(hng)阵桓(hun)公闻(wn)达 猥(wi)自夙(s)夜驽(n)马攘(rng)除 归咎(ji)咨诹(zu)涕(t)零诸戎(rng) 脉脉(m)白蘋(pn)洲千嶂(zhng)燕(yn)然不寐(mi)擎(qng)苍貂裘(qi)鬓(bn)霜舴(z)艋(mng)麾下炙(zh)霹(p)雳(l)人教版九(上)语文文学常识汇编1. 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者毛泽东。 2. 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I。作者郑愁予,台湾人。 3. 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作者江河。 4. 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叶赛宁,俄罗斯人。 5.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人物代表,学者。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7. 傅雷家书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8. 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9.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0.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11.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12. 心声选自儿童时代。作者黄蓓佳。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人。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 15. 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邨,当代作家。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 17.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18.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19.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20.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21.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人,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2.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西汉刘向编。 23.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史学家,晋朝人。 24.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蜀汉。 25. 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作者温庭筠,唐朝人,花间词派代表人物。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作者范仲淹,北宋人。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北宋人。武陵春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作者李清照,宋朝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辛弃疾,南宋人。记叙文文体知识【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的技巧: 文章的标题 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 (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记叙的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情描写。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说明文文体知识【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将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说明方法】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3、列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4、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5、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6、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7、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此外,还有摹状貌,引用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1、空间顺序 2、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 2、总分总 3、分总【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准确。(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第一特征。) 2、平实或生动。 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特点】正确 鲜明 注意: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论据的类型】基本的论据有: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论证方法】基本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此外还有: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散文相关知识【散文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形散而神聚。) 小说相关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表达方式1、基本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 2、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注:判定表达方式要么依1,要么依2给予判断,不要1、2混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最好依2中的分类给予判定。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常用修辞方法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3、拟人: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4、引用:说明文、记叙文中的引用,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5、夸张 6、对偶 7、设问 8、反问 9、借代 10、对比 11、反复 12、反语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语文诗文名句汇编第五册13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13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13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13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13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13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14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14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诸葛亮出师表)14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蜀汉诸葛亮出师表)14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蜀汉诸葛亮出师表)14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汉诸葛亮出师表)14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晚唐温庭筠望江南)14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4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48.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4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5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北宋李清照武陵春)15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北宋李清照武陵春)15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5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15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15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15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15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15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159.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北宋晏殊破阵子)160.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北宋苏轼浣溪沙)16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李清照醉花阴)16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16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164.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元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165.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66.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九年级背诵练习二、补句。1、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 江山如此多娇,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俱往矣, , 。2、百行业为先,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 。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5、黄河之水天上来, 。 无边落木萧萧下, 。6、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pu黄土,但 。7、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8、量小非君子, 。 额上能跑马, 。 9、一个篱笆三个桩, 。10、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1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12、推之于四海, 。 13、读书足以 ,足以 ,足以 。14、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 15、好读书, ;每有会意,便 。16、大漠孤烟直, 。 17、嗟乎! !1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19、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聂政之刺韩傀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 。20、若士必怒, , , ,今日是也。21、孤之有孔明, 。22、诚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24、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5、苟全性命于乱世,。26、受任于败军之际,。2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 , , , , ,还于旧都。28、 过尽千帆皆不是,。29、,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30、千嶂里,。31、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32、老夫聊发少年狂,。 33、为报倾城随太守,。34、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人教版语文九(上)期末复习词句专题巩固练习之二35、会挽雕弓如满月,。 36、,日晚倦梳头。37、物是人非事事休,。 38、只恐双溪舴艋舟,。39、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了却君王天下事,。!40、夜来南风起,。41、足蒸暑土气,。42、更深月色半人家,。今夜偏知春气暖,。43、晨起动征铎,。,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因思杜陵梦,。 44、驿外断桥边,。已是黄昏独自愁,。4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46、薄雾浓云愁永昼,。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47、,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48、巧笑东邻女伴,。疑怪昨宵春梦好,。49、,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0、,坐断东南战未休。?曹刘。51、只见草萧疏,。 52、,列国周齐秦汉楚。53、赢,;输,! 54、喇叭,唢呐, 。 55、官船往来乱如麻,。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复习(一)姓名: (2008、12、) 一、根据要求用原句填空。1、 ,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足蒸暑土气, 。 4、鸡声茅店月, 。5、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6、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7、浊酒一杯家万里, 。8、 ,村南村北响缲车。9、 ,帘卷西风, 。10、 ,悠悠, 。11、 , ,笑从双脸生。12、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 。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 , , 。13、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_,_。1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1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16、晏殊在破阵子一词中,描写碧苔和鸟啼的对偶句是 , 。17、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 。18、月夜写春气萌动,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句子是: , 。 19、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20、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字的诗句。(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外均可。) 二、综合性学习 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肯定涉猎到了不少名著。其中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 和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 的故事中演绎而来的。三、阅读理解(一)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1、对选文中三件事的内在逻辑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三件事在揭示曹杨矛盾这一方面不分轻重 B三件事各自独立毫无关系C三件事揭示曹杨矛盾由平常到不平常,件件深入 D以上都正确2、对选文中所体现的曹操的性格特征概括全面的一项是:()A残暴、多疑、爱才、虚伪B仁厚、爱才、多疑、虚伪C虚伪、奸诈、多疑、残暴D自私、多疑、仁厚、虚伪3、选文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A丞相不在梦中,你才是在梦中B丞相很清醒,你却在做梦C丞相没做梦,你却在做梦D丞相杀了你并不是在梦中,而你才是像在梦中一样,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4、杨修向曹操告发曹丕私结吴质的秘密,反遭曹操厌恶,是因为他:()A恃才放旷,得罪了曹操B做事草率,以疏间亲C耍小聪明,做事草率D恃才放旷,毫无策略(二)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 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三)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_3“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画线词语的含义是什么?_4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_ _5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_6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_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复习(一)答案一、略二、鲁达(或鲁提辖) 吴用 三国演义三、阅读理解(一) 1、C2、C 3、D4、B(二)1先帝 2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3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2分) 4“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共4分,每空2分) 5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三)1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2“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3“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4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5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论有无自信力,就不要被统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骗,要着眼于人民大众,要看到人民大众不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