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做官.doc_第1页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做官.doc_第2页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做官.doc_第3页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做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岳阳楼记看做人做文做官(2009-10-30 19:37:54) 有句话古为流传: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忠孝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产生于封建时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丝毫没有因历史变迁而被冷落,相反,因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道德和政治财富,使它如一棵千年古槐,历经沧桑而愈显旺盛。 我们该怎样做人?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之美 人们都很熟悉岳阳楼记里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常忽略了文中的另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者是讲政治,怎样从政为官,后者是讲人格,怎样做人。正因为讲出了这两个社会和人生的最基本道理,这篇文章才达到了不朽。其实,一个政治家政治行为的背后都有人格精神在支撑,而且其人格力量会更长久地作用于后人,存在于历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外部世界,不为利动;己,指内心世界,不为私惑。弦上之音就是说,有信仰、有目标,有精神追求,有道德操守。对此,结合范仲淹的人生实践,我是这么理解的。 一是独立精神无奴气,有志气。在人性中,独立和奴气,是两大分野。范仲淹有一种卓然独立的精神。家虽不幸,决不会因寄人篱下而自矮三分,就是对皇帝也不搞盲目的个人崇拜。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不要小看人格的独立。就整个社会来讲,这种道德的进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奴隶制度造成人的奴性,封建制度下虽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说法,但还是强调等级和服从。进入资产阶级社会,才响亮地提出平等自由的口号,人性独立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标准和道德意识。这一点西方比我们好一些。中国封建社会长,又没有经过彻底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人格中的奴性残留就多一些。权势和钱势在中国社会得到的尊崇,远远比西方赤裸得多,反思一下与中国人的奴性特点没有关系吗?对照现实我们更感到范仲淹在一千年前坚持独立精神的可贵。正是这一点,促成了他在政治上能经得起风浪。做人就应该“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一个人先得骨头硬,才能成事,如果他总是看别人的脸色,除了会讨好奉承领导,还能干什么? 二是牺牲精神为官不滑,为人不奸。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是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高下的基本标准。范仲淹一生为官不滑,为人不奸。他的道德标准是只要为国家,为百姓,为正义,都可牺牲自己。兹举一例:范仲淹虽是一介书生,但文韬武略,胆识过人。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密令19岁长子纯佑偷袭西夏,夺回马铺寨。他引大军带筑城工具随后跟进。部队一接近对方营地,他令就地筑城,十天后一座新城平地而起。这就是后来发挥了重要战略作用的孤城大顺城。大顺城与附近的寨堡相呼应,西夏再也无法撼动宋界。夏军中传说着,现在带兵的这个范小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不像原先那个范大老子(指前任范雍)好对付。西夏见无机可乘,随即开始议和。范仲淹以一书生领兵获胜,除其智慧之外,最主要的是这种为国牺牲的精神。 三是理性精神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范仲淹的独立和牺牲决不是桀骜不驯的自我标榜和逞一时之快的匹夫之勇。他是按自己的信仰办事,是知识分子的那种理性的勇敢。范仲淹是晏殊推荐入朝为官的,他一入朝就上奏章给朝廷提意见。这吓坏了推荐人晏殊,说:你刚入朝就这样轻狂,就不怕连累到我这个举荐人吗?范听后半晌没有反应过来,后来难受地说:“我一入朝就总想着奉公直言,千万不敢辜负您的举荐,没想到尽忠尽职反而会得罪于您。”范仲淹一生为官,无论在朝、在野、打仗、理政,从不人云亦云,就是对上级,对皇帝,他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这里固然有负责精神,但不改信仰、按规律办事,却是他的为人标准。我每次读岳阳楼记就会立即联想到周围的现实。这种对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追求,是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的。 我们该怎样做文?形境、意境、理境的“三境之美”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好文章的标准。概括地说可叫做“一文、二为、三境、五诀”。一文是指文采。首先你要明白,你是在做文章,不是写写公文。文章是以一门以文字为对象的形式艺术,它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这个法则表达作者的精神美。“二为”是写文章的目的:一是为思想而写,二是为美而写。既要有思想,又要有美感;既要有思想价值,又要有审美价值。文章有“思”无美则枯,有美无“思”则浮。“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境界:一是景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类似绘画写生;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意境”,类似绘画写意;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让你口服心,谓之“理境”,类似绘画抽象。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五诀”是指要达到这三境的办法,我把它叫做“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知识。这一切,都得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这就是“一文、二为、三境、五诀”之法。以这个标准来分析岳阳楼记,我们就不难明白它为什么称得上“千古第一美文”。 岳阳楼记的核心是阐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但如果作者只说出这一句话,这一个理,就不会有多大的感染效果,那不是文学艺术,是口号,是社论。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它有形、有景、有情、有人、有物的铺垫,而且全都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述,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在“理境”之美出现之前,已先收“形境”、“意境”之效,“三境”之美俱全。 我们该怎样做官忧民、忧国、忧政的为政之道 孙中山说,政治是治理众人之事,再说白点,就是治理国家,为百姓办事。这是一个不分时代、不分地域所有政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是一个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课题。范仲淹对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忧”字上。范仲淹的忧国思想,最忧之处有三,即忧民、忧国、忧政,是留给我们的三笔政治财富。 其一,忧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是说当官千万不要忘了百姓。既然政治就是管理,官和民的关系就是政治运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忧民生的本质是政府官员的公心体现。一些进步的封建政治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强调“民为邦本”,唐太宗甚至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范仲淹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努力在实践中贯彻。范仲淹的忧民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民办实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为民所用”;二是调查研究,体恤民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为民所系”;三是大胆改革弊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其二,忧国。范仲淹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封建社会“君”即是国,他的忧“君”实际是忧国。无论封建时代的皇帝,还是当今社会的总统、主席,虽权在一人,但却身系一国之安危。于是,以“君”为核心的君民关系、君政关系、君臣关系便构成了一国政治的核心部分。范的忧君不是阿谀奉承,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说真话,提意见,出主意,“敢与天子争是非”。而仁宗对范是既不全信任,又离不开,时用时弃,即信即离。这就构成范仲淹的悲剧人生,也锤炼出了他的政治品格。 其三,忧政。一个政权的腐败总是先从吏治腐败开始。当一个新政权诞生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干部。通常官位成了胜利者的最高回报,和掌权者对亲信、子女的最好赏赐。官吏既是这个政权的代表和既得利益者,也就成了最易被腐蚀的对象和最不情愿改革的阶层。只有其中的少数清醒者,能抛却个人利益,看到历史规律而想到改革。 治国先治吏,历来的政治改革都把吏治作为重点。不管是忧国、忧民,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