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德育为先——一年级13班杨正轩妈妈.docx_第1页
言传身教 德育为先——一年级13班杨正轩妈妈.docx_第2页
言传身教 德育为先——一年级13班杨正轩妈妈.docx_第3页
言传身教 德育为先——一年级13班杨正轩妈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言传身教 德育为先岁月就像一个神偷,偷走了我们的光阴,偷走了我们的年华。但有些东西任谁也拿不走,譬如亲情,譬如深藏人心却亘古不变的道德准则。倏忽之间,儿子已经和我齐肩高了。每每看到他,就算再大的委屈心酸都会化作一瞥温暖的守望。幸福瞬间涌上心头。孩子父亲是一名医生,工作很忙且没有固定时间,一个电话就得奔向医院。所以我几乎承担了孩子家庭教育的全部。在孩子成长的近七个年头里,我内心如万海奔腾到嘴边却戛然而止。我出生在陕北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养育了我们,也给了我们淳朴善良、正直正派的品质。父母虽然识字不多,却给了我温暖欢乐的童年,锻炼了我淳厚质朴的性格。可惜天不假年,在我十几岁时他们就相继离世。记忆深处抹不去的是父母布满老茧的双手和一道深过一道的皱纹。今天,看着儿子,我就会默默的想起他们。万能教育“德”为先在父母的影响下,我深深的认识到“德”是一个做人的准则,是心底的一种正义,是做人的基础。现在好多家长不希望给孩子灌输更多“友好、善意”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样孩子会吃亏、受人欺负,我也曾经陷于矛盾,因为我的孩子有些胆怯、害羞,上幼儿园时总会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很多朋友说要把孩子教的厉害一点才不受人欺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去影响、引导孩子?我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已故父亲曾经说过的话为我点明方向,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们说:“与人相处,如果自己觉得吃了一点亏时别人感觉刚刚好,如果自己感觉刚刚好时别人觉得已经吃亏了,如果自己感觉沾光了时,别人就会受不了。”父亲话语朴实道出的却是人际交往中可贵的“谦让”之理。父亲的还有一句话回答了我“孩子总是受欺负”的纠结,小时候受委屈了回家哭诉,只要无伤大雅,父亲都会说“吃亏是福,吃亏吃不死人。”也是这样让我慢慢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己处理问题,理解了“肚量”的含义。记得有人把“德”比喻成方向盘,“才”比喻为发动机,没有方向的汽车,发动机的马力越大闯祸越大。因此,“德”是教育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亲不能缺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天正无邪、心灵纯洁如一张白纸时,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孩子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合格的父母决定孩子一生!国家十二五教育课题组研究调查孩子教育影响因素比重:家庭教育51%,学校教育35%,社会教育14%;也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前几年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似乎也给人们贯穿一个概念,母亲是教育孩子的主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母亲的教育固然重要,影响是琐碎无为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生活习惯以及品德觉悟;但父亲的教育更不可少,父亲教育的缺席归根到底是父爱的缺席,缺少的不只是“爱”,是孩子的自信、安全感及健全的性格等等。中期考试前儿子病了,他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可难受了,很想请假来着。”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妈妈打电话给老师请假。”儿子:“马上中期考试了,耽误课考不好我以后怎么和老师说话呢。”每次写作业他都慢,希望写好每一个字,有一点不好就要擦掉重写,有时候国学、古诗文背不会会急哭,以及任何一次机会自己表现不够优秀都感到非常沮丧,很消极。这些都体现出他的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作为母亲,我很心疼他,也深刻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我充当了一个全权包办的母亲及妻子,孩子老公的一切琐碎全权包揽,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次回来他告诉我老师问他爸爸在哪工作后说“你爸爸在延安呀,我以为你爸爸在外地”。现在意识到是我的包办导致老公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席,同时也是我的包办剥夺了孩子自我努力的机会,没有给孩子建立起足够自信和自己动手的独立性导致他现在的胆怯、沮丧、不自信让我束手无策。希望我的反省还来得及,合格的母亲不是包揽一切的母亲,懂得引导、懂得放手才是关键;合格的父亲也不是只管赚钱养家的父亲,孩子更需要父亲能给予的精神支持。 最有效的教育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言即是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古有“孟母三迁”的教育典范。今天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更要以身作则,谨言慎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交际环境。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言即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只有家长自律了,孩子才能律己自控。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父母自己上网打游戏或者坐麻将桌不下来还对着孩子说好好学习好好做作业等等,孩子心里会怎么想,他会接受吗? 父母再忙也不能成为孩子教育缺席的借口!今天,工作压力、生存压力让很多年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