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doc_第1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doc_第2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doc_第3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doc_第4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8日)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出题人:马晓羽 张兰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汤汤(tngtng)晏晏(ynyn)踟蹰(chch)B岌岌(jj)葳蕤(wiru)踯躅(zhzh)C伶俜(lngpng)纤纤(qinqin)脉脉(mm)D暧暧(ii)潺潺(chnchn)呦呦(yuy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价格不菲 缠绵悱侧 想入非非 脸色绯红B时光隧道 理论邃密 作案未遂 天遂人愿C. 横七竖八 飞来横祸 蛮横无理 横行霸道D暗箱操作 草菅人命 操起家伙 烦躁不安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肢解三角架歪门邪道隔三岔五B座谈满堂灌味同嚼蜡最后通牒C汗颜百叶窗急言厉色窗明几净D撩拨大杂烩直截了当左右开攻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相情愿 录像器材 流光溢彩 喝采之声B呜呼唉哉 哀声叹气 波澜壮阔 意犹阑珊 C鸠占雀巢 门可罗雀 高档家俱 与时俱进D贸然行事 贸易往来 众口铄金 闪烁其辞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1月19日,东海某海域浪花飞溅,由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多艘驱护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捉对撕杀,新年度海上训练正在紧张进行。B做我所言,铭志践行。立廉政座右铭一年多来,该县涌现出许许多多廉洁从政的典型。C省高法对该案进行二审时,法官明查秋毫,发现疑点并将案件发回重审,真凶终于伏罪。D当今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交换的原则嵌入到政治生活中,就会出现一种变了味的礼上往来。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防范 座无虚席 姗姗来迟 必其功于一役B、翔实 直迷不悟 奴颜婢膝 有过之而无不及C、联袂 义愤填膺 过目成诵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D、提练 雪泥鸿爪 翻然悔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7、下列旬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B、这本书我可没看,不知道你看过没有?C、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还中看。D、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标通过,这表明侵权责任法也将呼之欲出。B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受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C阿Q根本没有参加白盔白甲人抢劫赵太爷的活动,即使根据大清律也罪不容诛,但是他却糊里糊涂地被杀了头。D这篇文章围绕同一物象生发开去,使笔力高度集中;举重若轻的收放本领,更显示出作者游刃有余的用例功力。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台湾网1O月29日消息)据台媒报道,陈水扁与李登辉的关系陷入冰点,两边共同的友人对双方关系何时能够冰释,都很不乐观。B中国古老文明的历史如果说是以甲骨和青铜承载的,那么浇铸于速盘之上的文字则是当之无愧的青铜铸造的史书。C单兵防护系列被装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官兵灭火作战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填补了国内同行业。该成果列入了森林部队被装装备计划,将陆续装备部队。D设计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以人为本,不但考虑到灭火作战的方便快捷,而且把单一品种有机结合成整体,使之达到最佳的保障效应。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新的世界拳王,每逢重大比赛,总要乘着敝篷汽车招摇地市,高呼“拳王必胜”,这虚张声势的背后,正是实力不足的表现。B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过春节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乐,而是在追求一种过节的闲适和精神的愉悦,是一种传统的精神延续。C教育振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标准,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D易中天作客“百家讲坛”品三国之后,他授课的网络音频、视频点击、下载量节节攀升,网友好评如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每题3分,共9分)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下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言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20070312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虽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1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着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慢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1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B汉语在我国受到冷落,而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汉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模,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业,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每题3分,共12分)柳 李渔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来之察之。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患患之念一生,虽欲鸣百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庄子非鱼,能知鱼之乐;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隔婵娟而不使见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然匪树木无心,人无心耳。使于种植之初,预防及此,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 (闲情偶寄)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则无袅娜之致致:求取,获得。B得时间鼓吹者 鼓吹:此指蝉唱和鸟鸣。C鸟之防弋,无时不然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鸟。D隔蝉娟而不使见者蝉娟:指月亮。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在卧榻之上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 此其不宜于昼也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C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难D 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节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1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说明“我对鸣禽十分理解和体贴”的一组是( )A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B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 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C 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 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D 笠翁非鸟,能识鸟之情此其无心之过,不足责也1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从垂柳之可爱写到蝉附鸟集,因而能让人“时闻鼓吹”,“耳则无时不悦”,于袅娜重柳的蝉唱鸟鸣中产生一片悦情,寻觅到一种生活的乐趣。B接着写鸟在白天有“虑患之念”,故“欲鸣面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清晨则无“防患之心”,故“自能毕其能事”“一鸣惊人”,两相对比,突出“鸟音宜晓听”的观点。C文中由“悦耳”引出一段关于“鸟声”的探幽发微的议论,句句写鸟,又似句句非止于写鸟:“晓时鸟鸣,一无所虑,其声清越明澈,自由透脱,此间岂无寄欤?D末段由“种树之乐”写到种树之“不便”在于“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是“树木无心”与“人无心”造成的。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四、(共17分)1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3分)译文: (2)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3分)译文: (3)留一线之余天,以待月轮出没,则昼夜均受其利矣。(3分)译文: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这首诗共四联,分两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分) 答:第一层 第二层 (2)诗的第六句“孤帆天际看”,有人说是“羡他人之归帆”,有人说是“望来舟而不至”,你认为哪个说法更好,请说明。(4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6分)美意朦胧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欠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柞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选自语文教学辅导丛书)20、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4分)答:(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21、“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赚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台段分两点加以说明(4分)答: (1)(2)22、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4分)它们是:(1) (2)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答:【 】【 】A、这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桔的格律给以否定。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16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2)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3)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4)小楼一夜听春雨,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歌作品,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古代生活。分为_,_三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6)孔雀东南飞选自_,原题为_。这是我国保存最早的长篇_诗。它与北朝的_并称“乐府双璧”。(7)总角之宴,_ _。_ _,_ _。(8)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 _,_ _。(9)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0)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 蜀相)(11)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12)杜甫风格与李白迥异,他的许多佳句,都秉赋着一种扛鼎之力,气势惊人。像他那首登高,警语成林,落英缤纷,俯拾即是。“风急天高猿啸哀,_。”随着诗人的视点,角度的变换,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_,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_。艰难苦恨繁双鬓,_。”全诗缘情绘景,以景寓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将其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13)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10月8日答案1B2B(B项全读su;A项前两个读fi,后两个读fi;C项第二、三个读hng,其余读hng;D项两个操读音相同,并读co,躁读zo3B(A“角”应为“脚” C“急”应为“疾” D“攻”应为“弓”)4D(A相一厢,采一彩;B唉一哀,哀一唉;C雀一鹊,俱一具)5B(A项,“撕”一“厮”;C项,“查”一“察”:D项,“上”一“尚”)6.C(A毕其功于一役 B执迷不悟 D提炼)7.D(A将双引号内的句号去掉,在引号外,“说”的前面加逗号;B将句末问号改成句号;C将“并不出众”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8D(A“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得逼真或描写得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 B“一言九鼎”指说话份量重,能起决定作用 C“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罪行。形容罪大恶极。D“举重若轻”比喻事务虽繁难处理起来却显得并不费力。)9.A(B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如果说”应放在“中国古老文明”前面;C成分残缺,应在“同行业”后面加上宾语中心词“空白”;D不合逻辑,即关联词语表示的逻辑关系同句子的逻辑关系不吻合,该句属于并列关系,应把“不但而且”改为“既又”)10C(A“背后”与“表现”主谓不搭配 B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仅是”应该与“而且是”照应 D“网络音频”“视频点击”与“节节攀升”搭配不当)11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12B(本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破碎”与“万珠不复存”之间的内在联系。)13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抵制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14A(致:此指景致、情态,名词。)15C(都作特殊助词,相当于“的情况”与上文构成“者”字结构。A第一个“以”作连词,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为”,特别注意联系上一分句“目有时而不娱”理解:第二个“以”作介词,相当于“用,拿”。B第一个“于”作介词,表时间,相当于“在”;第二个“于”作介词,表对象,相当于“对,向”。D第一个“而”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却”,必须联系上一分句“种树之乐多端”理解;第二个“而”作连词,承接兼有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16C(首先注意理解题干,“凡属鸣禽,皆当以予为知己”是说“鸣禽都应当把我当作它们的知己”,也就是说“我对鸣禽十分理解和体贴,即能识鸟之情”,应该选出都能表明这一意思的一组句子;同时要注意是第二段的结论句,如能注意这一点,选出第二段里的句子就相当简单了。下列语句不合题干要求;A第一句写夏天能时常听到蝉唱鸟鸣使人不感到寂寞;B第一句指出人们都知道听鸟鸣最适宜的时间是清晨;D第二句说“不漏月光”是树木的“无心之过”,不值得指责。)17D(有两错:一是作者认为种树之“不便”不是由于“树木无心”,而是因为“人无心”,如果“种树之初”“留一线之余天”则可避免;二是并非着意体现为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思考,百在于道出人得其“种树之乐”可以更多,因而闲笔不闲,耐人寻味。)18(1)然而它单单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而”表转折,“宜”是适宜的意思,“未之察”属宾语前置句。各1分。“而其独宜于晓之故”译为“然而唯独它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亦可,但“听赏”没有补出,要扣1分;“察”译为“仔细观察”“审察”亦可。句意不畅酌情扣分。)(2)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使它的本领尽情表现出来。(“即”表假设,相当于“即命名”;“毕”是使动,译为“使全部表现”;“能事”指“本领,能耐”。各1分,“毕其能事”译为“全部表现出它的本领”亦可,不扣分,句意不畅酌情扣分。)(3)留下一线闲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树木之间)出没,那么白天晚上都得到它的好处了。(“以”作目的连词,相当于“用以”;“月轮”指“明月”;“则”作连词,相当于“那么”。各1分。“月轮”译为“月亮”,“出没”当作偏义复词译为“出现”亦可,不扣分;但“出没”译为“升起”要扣1分,句意不畅酌情扣分。)19(1)第一层:以典型秋景,写出早寒; 第二层:写家乡遥远,思归心切,怀乡难眠。(每层2分,共4分)(2)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答“羡他人之归帆”好,可理解为远远看到一只船向自己家乡的方向驶去,相到别人可以回家去与亲人团聚,心生羡慕,而自己却依然飘泊异乡,更增怀乡之感。如说“望来舟而不至”好,则可理解为远望着一只船驶过,心中盼望它驶过来,带来自己的亲人,哪怕是家乡人捎来的亲人的一点信息也好。但那船只是从远处经过,并没到这里来,心中更涌起失望、怅惘与思念。如果说两种理解兼有也可,但要做两方面的说明。(4分)五、20.(1)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2分。意思答对即可)。(2)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2分。意思答对即可。)21.(1)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造活力(2分。意思答对即可。)(2)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