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创新人才培养演讲.doc_第1页
朱清时创新人才培养演讲.doc_第2页
朱清时创新人才培养演讲.doc_第3页
朱清时创新人才培养演讲.doc_第4页
朱清时创新人才培养演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清时校长“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演讲实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2012-8-22 19:28:082012年8月18日,朱清时校长应邀做客“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为到场的800名广州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朱清时校长围绕南科大“探索在我国的国情下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详细阐述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四项重要素质想象力、好奇心、洞察力和注意力,通过一个个生动、经典的科学故事,告诉大家,创新的核心和灵魂并非知识与技能,而是新思想。而要培养出具有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就要从一开始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保持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一个面向大众、服务社会,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社科知识,提升社会理性”为宗旨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主持人: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尊敬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空前来第一百三十六期“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将为大家开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今天的主讲嘉宾是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朱清时教授。从这么热烈而绵长的掌声里,我能听出来大家对朱校长的认可,在中国的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我们逐渐住不起房子的时候,我们会对房地商有所埋怨;当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去质疑政府;当我们看不起病的时候我们就抱怨医院,诸如此类,目不暇给。然而用时光倒流的角度一看,不论是公务员、商人、老师或者医生在最初的时候,他们都只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也是在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之后,才走上了各自的社会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我们培养了怎么样的下一代,跟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未来又会生活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之下有非常大的联系。当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输送不匹配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在不同层次出现失衡。在这个大背景之下,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十年的纲要。在这份纲要里在31、32条里明确提出,第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其次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是一个时代对教育、对人才提出的诉求,而纲要的本身对这份诉求一个探索式的汇映。当然仅仅坐而论道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起而行之,因为道成于行。我们今天的主讲嘉宾朱清时校长在2009的年教师节这一天正式接过了南科大的聘书,在他接过聘书之后,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主招生、去官本位化、去行政化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南科大45名大学生联名发表了公开信拒绝高考这一事件,更是将南科大一度地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而朱清时校长本人一连串的光环接踵而来。比如说,“中国最具魅力的校长”,“中国最牛的大学校长”,“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第一人”等等的头衔。如果大家稍微关注朱老师和南科大的进展就不难发现,从2009年至今朱清时校长和南科大这三年来所走的每一步是多么的艰难。虽然我非常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大家这一份历程,但这一切对朱老师来说还是一句老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有多难,我为大家描述一个场景,大家肯定深有感悟。在朱校长的办公室他定了一个小小的角落作为休息室,既然是小小的角落却挂着一个大大的“忍”字。在这个背后我想用心的朋友都能体会出,这还不仅仅是我们经常能够提到“忍耐”这个意思。对于朱清时校长,对于这个时代,它更多是一份使命,是一种鼓励和一种力量。朱清时校长作为教育界的前辈,在今天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对于这一个话题,我们就一起听听这位老校长几十年的探讨和总结。朋友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朱清时校长。(掌声)朱清时:谢谢刚才主持人的精采开场白,我首先感谢“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邀请我做一次演讲。我到广东已经三年了,就是为了筹建南方科大,这三年之中南方科大在风风雨雨中间,大家已经从报纸上知道了不少的东西。但是我注意到大家还很少关注到南方科大最深层次的东西。南方科大最深层次的东西就是努力想通过实践来回答钱学森的问题,并为此做出贡献。“钱学森之问”被争论了很长时间,但是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停留于一个口头上的争论之中,真正的回答应该是有人走出一步,让实践来回答,这胜过许许多多的言论。2008年我在中科大校长退休以后,其实当时实在不想重新做校长了,但在这种背景下,最后还是到南方科大做创校校长,就是为实现我们这几代大学管理者的共同梦想,把我们认为真正应该进行的改革做出来,看看做出来之后,怎么发展,怎么演化,这会给我们国家今后的改革提供很好的参考。当然我们希望南方科大能够如愿,真正办成一所在亚洲地区一流的研究型的大学。我们这几代的高教工作者都有这个愿望。因为大家有很多看法,但是谁都无能为力。所以,教学发展到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0多年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已30多年,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这些人数比民国时期要多上百倍。但是,我们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颁奖一次,大家看看获奖的人还是那些80、90岁的老一辈的学者。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告诉我们这几十年我们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教育规模很大,教育轰轰烈烈,但是就是没有拔尖的创新人才出来,国家最高科技奖就是全国最权威的评审,就是选出最拔尖的科技创新人才。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出来最近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人才,50年代上大学的人已经70、80多岁了,像我是60年代的,现在已经66岁了,我还是我们同班同学中最年轻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当然有机制上的问题,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我们今天着重讲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还议论不多,不是像我因为在教育界这么多年,感受这么深刻。所以,我力求把它描述的清楚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内,在过去几十年之间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重要的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的教育还是没有希望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不出了创新人才。一、什么是创新人才我先给大家描述一下什么是创新人才,国际科技界对高度创新人才都有一些定义,如果我用语言来描述大家很枯燥,所以我讲几个故事。先讲一个近代的故事,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当时物理学已经知道所有物质都由原子、分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这些基本的粒子组成,基本粒子是我们物质世界的基础,但是所有基本粒子都是从推论中间发现的。所以物理学界50年代面临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办法直接观测到基本粒子和它的运动,这个问题是50年代最重大的科技问题了。当时的科学家们想尽办法但还是一筹莫展,因为基本粒子太小了,我们的观测工具不管怎么样,都相对基本粒子都大,哪怕我们用单个光子去观测,光子和基本粒子差不多大,但一发生碰撞,基本粒子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所以,你要观测到基本粒子运动轨迹,是相当难的事情。当时物理界最拔尖的人物也都在想这个问题,那个时候美国物理协会每年开一次年会,这个年会我在美国工作时候也参加,会议地点一般在纽约。美国物理学会的年会是很大的,有几千人参加,形式是大家报名发言,被选上的就列入年会目录,会场的节目表有厚厚的一大本。会议主办方是不接待来宾的,参会者都自己订旅馆住,吃住行都是自己解决。按照会场的节目表,你自己选你要听的报告,到时候到那个地方听就是了。这个年会是美国科技界的传统,也是世界上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传统。大家都很重视这种会,顶尖的学者都会来,很多研究生也会参加,他们参加当然是想听到新思想,就是交换情况。而在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下,参与年会的代表们每个人都尽量找陌生的代表一起吃饭,它和中国的文化完全相反,我们中国都是找自己熟悉的人去吃饭。因为亲朋好友我们有的是时间交流,现在开这个年会这么珍贵的机会,这么多人才来了,大家都想去跟陌生人谈话。老年的教授都希望跟年轻的学生谈话,因为年轻的学生没有思维定式,他有很多思想会给这些年纪大的人启发。在年会最后一天的午饭的时候,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弗雷茨,这个人都已经有50、60岁了,专门搞实验物理学的,如何观测基本粒子就是他力求解决的问题。他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年轻的博士后叫格拉塞,他才27岁。两个人地位悬殊很大,身份很悬殊,但是两个人一起吃饭,格拉塞就和阿尔弗雷茨抱怨说,会议是最后一天了,我很担心我的报告没有人听,因为我的报告是排在今天下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格拉塞是一个很年轻的人,资历不行,所以会上做发言的时候把他列上很不错了。阿尔弗雷茨也说,是的,我也不会等到最后一个报告了。这些人都是大忙人,听完最后一个报告就要多住一夜,所以最后报告都不会听。阿尔弗雷茨说你想讲什么呢?格拉塞就告诉他,说我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探测基本粒子。阿尔弗雷茨有兴趣了,那你想用什么办法呢?格拉塞说,你看我每次喝啤酒的时候,拿着啤酒瓶一摇啤酒瓶就冒气泡了。为什么啤酒瓶会冒气泡呢?因为啤酒瓶里面在高压下溶解了很多气体。这些气体在不动的时候,它不会从液体中间跑出来变成气泡。但一摇,热力学的条件变了,平衡打破了。这个时候气体就会跑出来变成气泡。他说如果运用这个原理,在一个高压下造一个含有可高度挥发液体的观测室,你让基本粒子进入这个气泡室的时候,基本粒子尽管小,但是它会使液体经过的地方被电离或者被扰动,这就局部地破坏了基本粒子所在地方的热力学的平衡,基本粒子所在的地方就会形成气泡。格拉塞讲了5分钟,阿尔弗雷茨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回去之后,他就马上把他的实验室几十个人召集起来讨论,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他们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实施这个实验,终于成功。但是等到最后实验成功的时候,已经跟格拉塞当初的想法不完全符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因为格拉塞毕竟是一个年轻人,知识还不丰富,他想到是把乙醚变成高压,乙醚是高度挥发的东西,那么基本粒子通过这些变成气泡。乙醚在大规模的状态下变成高压在实验上有很多的困难,阿尔弗雷茨正好是搞这些的专家,他知道用液氢最好,现在火箭发动机都是用液氢的。格拉塞想是做成一个仪器,一个很小的箱子,阿尔弗雷茨他就用实验室,把一个真正的房间密封了,装液氢,并称之为“气泡室”。终于在1960年他做成了,而且观测到了基本粒子。这时候全世界物理学家轰动了,这是50、60年代最重大的问题,而且对人类的对科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1960年诺贝尔物理家理所当然授给气泡室的发明人,但是出乎阿尔弗雷茨的意料,诺贝尔奖颁给了格拉塞。为什么呢?因为诺贝尔奖有科学的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就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经验和你的知识有多少,而是你有没有新思想,奖励的都是新思想的发明者。阿尔弗雷茨后来写了一本自传,说这是他一生中间最纠结的日子。阿尔弗雷茨这个人的品德很好,尽管他只听了格拉塞说几分钟,他做成的时候,他引用的第一个文章就是格拉塞的报告,其实那个报告他也没去听,他就是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他承认这个思想是格拉塞告诉他的。他承认了这一点就让他诺贝尔奖丢了,如果他不承认,光5分钟的话,而且回去以后可以编个故事说,我也喝啤酒,我也看到气泡,我也想到这个主意,谁也没法证明这是谁想的。阿尔弗雷茨的品格很好,学术道德高,这个是科学发展中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他这种道德的话,那年轻人谁都不敢去和老权威讲自己的思想了。现在我们国内就是这种做法,因为老权威一旦做出来不承认他听过你的话,或者说他自己早就有这种想法,那你就有口难辩。后来阿尔弗雷茨用气泡室又发现了另外的基本粒子,他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晚了8年。这个故事对我这一代科学工作者影响很深,因为我79年到美国,80年代初在美国,80年代中在欧洲工作,在很多大学工作过。那个时候科学界都讲这个故事,大家都很崇尚这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国际科学界认为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知识的多少,不是经验的多少,当然知识多,经验多是好的,是有助于创新的,创新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新思想,是一个人善不善于产生新思想。二、创新人才的几个素质产生新思想的人,他的素质和知识多的人的素质并不完全一样,而且有的时候相反,容易产生新思想的人,像格拉塞这样的年轻人他的素质就是什么呢?第一,有浓厚的好奇心。好奇心使他对科学问题充满兴趣,他就可以120%的超负荷的投入而不埋怨,好奇心就是第一个素质。第二,是想象力。全世界成千上万喝啤酒的,看到啤酒瓶子一摇就有气泡的,有几个人像格拉塞一样去动脑筋去想象,格拉塞不仅想知道气泡是怎么产生的,而且想象把这个气泡怎么样变成基本粒子的一种工具。第三,洞察力。就是这么复杂的事情,G这样的年轻人他居然异想天开想用简单的事情解决,这是把复杂问题一下子抓住要害的洞察力。最后就是注意力。当然一个人要成功的话,要做出创新的事情,你还要长时期的注意力。以上这些素质是构建一个人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而恰巧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在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扼杀学生的洞察力。注意力还好,大家都强调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其他几个要素不仅没有重视而且都被扼杀。我们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到研究生,都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多少,掌握的好不好,都是这些,而完全忘了完全没有注意到想象力、创新力这些要素,比知识更重要的。光举这个例子大家也许觉得这是一个特例,有很多人还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个例子不是特例,这是科学史上最通常的例子,在科学史上做出最大的原创成果的人,都是在20、30岁的时候就成功的。首先是牛顿,他在读大学的时候,他的主要成果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后来做教授,最后是去研究炼金术了,因为他的知识太多了。年轻时的牛顿知识并不多,经验不丰富,但是他的新思想层出不穷,见到事情就会涌现新思想。以致于他见到苹果落地就想到了地球有一个力量在吸引着万物,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另一个最有原创力的人就是爱因斯坦,他最重要的成果也是20、30岁做出来的。他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个朋友介绍他到专利局,那个时候他很穷,经验不丰富,知识不丰富,很多人看不起他,但是他做出了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相对论,但他到了老年就再也没有做出过年轻时候的成果了。这里我还要说一个另外一位,大家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中学时代的偶像,我记得1962年我读数学通报,看到介绍这个数学家的文章的时候,我感动地花了几天时间把这个文章仔仔细细抄了一遍,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复印机,我把他的照片也仔仔细细描下来,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个科学家是我一生中的偶像,叫伽罗华,他是一个法国科学家,21岁就死了,他发明的东西就是群论。现在已经是物理、数学的最基础的东西,包括现代物理学的群论都是以它为基础的。那么怎么会发明群论的呢?因为在他之前几百年的时间,高次方程一直是全世界数学界最难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元一次方程都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学生都会解,一元三次方程中学生学过,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解了,一元四次方程也有公式解,那一元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很多科学家都把它作为考验自己的能力,都在研究它,几百年很多人都要研究如何求这个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的解析解,但是都失败了。伽罗华之前的几十年,数学家开始怀疑,高次方程没有解析解,但是都没办法证明。伽罗华就是人类最天才的一个年轻人,他也在研究,他一般的数学问题不研究,他专门找最难的数学问题,他中学时代就开始研究高次方程的解。因为他是年轻人,他思想没有任何思维定式,不知道常人怎么想的,于是他想出了一种别人都没有想到的新方法,就是讨论这个方程的对称性,对称性的结构,对称性和结构去看这个方程能不能用解析解。他这条路走成了。他就写的文章寄给法国巴黎科学院,先寄给柯西,柯西是微积分的一个元老级科学家,伟大的数学家,但是柯西收到伽罗华的论文,不屑一顾,觉得完全胡扯,因为伽罗华的思想跟传统的思想方法完全不一样,他觉得就是异想天开,甚至把他的论文弄丢了。伽罗华很失望,后来他又寄给傅里叶,大家知道这个人也是微积分上的风云人物,是一个大数学家,但是这个人也看不懂,也把伽罗华的稿丢了,他可能觉得这是一种群众来信,胡思乱想。最后科学院要设立一个大奖,每年数学的大奖,伽罗华把他的论文寄去了,现在看来他的论文是那个时代最最了不起的数学成果。但是当时大选的评委会主席叫普阿松,大家知道这个也是数学界泰斗级的人物,给伽罗华的评语就是完全不理解,这对伽罗华的打击很大。最后因为他也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他参与了当时法国革命的一些政治活动,21岁的时候在一次决斗者被打死了。伽罗华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知识不多,经验不多,但是他的那种思想很容易跳出传统的数学界的框框,就是不走定式的老路,而且他有很强的洞察力,他就是发明了群这个理论,把问题解决了。通过所有这些例子,我们可以说创新能力的本质,最重要的要素实际上就是打破常规的能力或者说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式。这是创新能力中间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有质疑的精神,或者说有批判的精神,这是所有创新能力的人都必须要重视的精神。除了这个之外,还需要这个人具有的几个基本要素,就是我刚才说的好奇心,你没有好奇心,像伽罗华那么年轻的时候享受生活,他去研究高次方程的解的问题,他的兴趣很浓厚,爱因斯坦、牛顿也是一样,好奇心带来的兴趣,这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动力,最原始的动力。所以,我在中科大当校长的时候,我就反对简单地把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科研的动力,科研成果是应该产业化,但是科研还有更深的动力,就是人的好奇心,最重大的科研成果刚出来的时候谁都不懂,像伽罗华那个理论出来,顶尖的数学家一个个都不懂都给他丢了,还谈什么产业,产业化是科研的动力,但是科研还有更深层次的动力,就是好奇心。第二个是想象力,第三个是洞察力。像伽罗华发现群论这样复杂的问题,想出一个当代人不理解的新思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不理解的新方法,和他很强的洞察力有关。第四是有专注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是创新人才的最主要的因素。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教育出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就是从50年代以后,我们大学开始制度化,就是把教育变成一系列的法治法规,变成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大家都走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知识传授型,就是强调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刚才说的批判的精神在我们的学校里头不仅没有鼓励而且被压抑,老师都不愿意学生有很强的批判力。这样的学生老师都很挠头,伽罗华他年轻的时候他的老师也很挠头,因为他经常发现老师的错误,而且他让老师下不了台。除了批判的能力之外,其他几种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间是逐步抹煞光,压抑光,到你研究生毕业了,要求创新了,但是创新的主要素质已经被磨灭光了。这是我们教育体系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也是南方科大改革的核心问题,其他问题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所以,今天我很有幸能够给大家把南方科大作为改革详细讲一下。大家批评指正,也增加社会和媒体大家对我们南方科大的了解,不要停留在表面上。我刚才说创新人才的第一个素质是批判的素质。这一点我不展开讲,这个大家都很理解。我就引用一句话,这是2004年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阿贝尔奖的得主阿蒂亚曾说:“如果你待在某个领域的时间太长,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新人,你就不会受到其他周围人的局限,越年轻你越有可能做出真正原创的东西。”他的思想就是这样,就是这些科学家很有经验,他知道最好的知识,你在里头的时间久了,你就有思维定式了,你就跳不出来了,这样的话,你做来做去都只有修修补补这个思维定式。要做出真正原创性的东西,最有可能的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受思想的局限,他们很容易产生新思想。这种跳出思维定式,不受传统思维具有批判的能力。我这里先不讲。我想讲技术上的四种能力,就是想象力、注意力、洞察力和好奇心。我先讲想象力,大家都知道想象力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对想象力的重要性的理解不到位,想象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能力。什么叫想象力?人类就有这个能力,我们看见过野兽,比如说狮子,我们看见人,所以古埃及就把人和狮子的特征融合起来,变成人面狮子,这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感知各种动物的特征,然后在这种特征基础上,经过我们的大脑的加工,我们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兽头人身的人,这就是想象力。想象力严格说就是人的大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所感知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特征。所以这个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大家知道,像老虎等很多动物比人类强大多了,单个人和它们对抗很难取胜,但是人类把他们消灭了,战胜他们了,就是因为人类有想象力。首先人类发明弓箭,能够把几种不同的东西创造出新的形象,这种联想能力最终导致弓箭的发明,一直后来发明枪炮。这都是想象力所做的,想象力是创新的资本,创新活动是从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事物进行想象开始的。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推崇备至的,我们曾经对一句话奉为经典,叫做“知识就是力量”。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也能够概括世界的一切。哲学家康德就说,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认识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条件中创造出第二个自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极富想象力的人,他的传记中间,有几件事都非常生动。一个就是当他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的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作为生日礼物。他一看就被迷住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看到居然有一个东西不管你怎么动它,他就是坚定指着同一个方法,他努力想象怎么找出这个道理,并且利用这个道理。这是他小孩的时候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这个人极富想象力。他在读中学的时候,他的想象力让他在想一个事情,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如果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会出现什么情况?按照牛顿力学,应该看见“冻结的光波”,但是对电磁场理论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想象导致他发明了相对论。这些是想象力的事例。同学们就会想那我有没有办法知道我的想象力强不强?我有没有办法培养我的想象力?有的,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到了很深入的程度,心理学对人的各种能力的测定发展到很完备了,这就是我们南科大考题的一部分,就是测试学生的想象力。两三年前,我在中科大当校长的时候,每次复试也都是测试学生的想象力。当时有一道题,后来我在南科大来也用了一次,测试南科大的首届学生,就是你用一张纸,纸上画两个线条,画两个圆圈,画两个三角。然后告诉这个年轻人说,现在给你这六个图形,你把它组合成一切你认为可能的东西。那么,学生就想了,用这些东西可以画出什么东西来,有可能画出一座桥,有可能画出很多。一般的想象力的人,半个小时他想出八七样,有一个学生半个小时画出了28样,每一个东西都不是太勉强,这是想象力。想象力最好的培养方法实际上是在学校里头老师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点燃学生的想象力的火花。如果老师是富有想象力的,那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想象力就出来了,老师如果是照本宣科没有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也发展不起来了。好奇心其实不用多讲,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原始动力。大家知道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她就是因为在巴黎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她们实验室有一个老教授贝克勒尔,这个人是研究矿物学的,矿物学就有一种领域,专门研究每一种矿物发出的微光。他们做实验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收集到的各种矿物拿出来,在暗室里头用感光纸包起来放在铁柜子里头去,过一个礼拜拿出来,看这个感光纸感光的程度,由此推算矿石的放射性。有一次他做实验发现,拿出来的矿石竟然把感光纸全弄黑了,这个矿石是什么呢?是南非的沥青油矿。他发现这个事情以后,实验室人都很好奇。但是只有居里夫人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事搞明白,因为她不搞明白她吃饭也吃不好,睡觉也睡不好。于是她把这个问题选做她的论文题目,为了把这个事做好,她的老师找沥青油矿,沥青是用来铺马路的,他找沥青油矿公司赠送了10吨沥青油矿给她。然后居里夫人从中间提炼出某种能够发出光的元素出来。她就像修马路的工人一样,整天就熬沥青油矿,整整花了4年的时间她提炼出了零点几克的放射性的物质钋,这件事情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好奇心推动了科学发展。除了居里夫人,当然爱因斯坦是最著名的,爱因斯坦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想空间是什么东西,时间是什么东西,他觉得很好奇,别的跟他同样的小孩觉得他可能疯了,时间、空间是什么你还要想吗?他觉得没有人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一辈子他就在回答这个事,这就是他的好奇心。爱因斯坦70岁生日的时候,当时的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比致辞说,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没有人这样深入的探索研究过关于时间、空间的概念,因果性等人类最本质的观念,爱因斯坦创新能力的一个很根本的因素,就是他的这个好奇心,他一辈子的好奇心的牵引,一辈子考虑人类最重大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空间和时间。这是好奇心。第三个创新能力的要素,就是洞察力。洞察力一般人觉得这个词很生疏,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的时候,迅速的抓住问题的关键,并且找出出路的能力。一个好的决策人靠直觉和洞察力可以迅速找出问题的关键,在国际的科技界他们评价这些年轻科学家的能力,他们一般不会说他的知识很丰富,或者说这个人经验很丰富,他们一般评价是这个人年轻科学家他对他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感觉,如果评价是“感觉好”,就说明这个人对该问题的洞察力和直觉很好。这就像现在说的篮球运动员,评论的人说他感觉到位,手感好不好,也是来评价这个东西。所以说,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感觉好不好,实际上这个人对这个事的直觉好不好,洞察力好不好。我说一下爱因斯坦的例子,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在他去世前,他一辈子不想任何人给他写传记的,后来他的朋友们说服他应该给人类留下资料,于是他开始和一个自传专家合作。他在回答传记作家的问题时,很多人很好奇,爱因斯坦在读大学的时候,这个学校有好几个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但爱因斯坦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是不选数学系,而去物理系了。爱因斯坦说,我去了之后首先到数学系里去考察,但是一到数学系一听介绍觉得这么多分支学科,这些学科能够把我一生的时间耗光还找不到出路,就像驴子一样,把一头驴子拴在一个柱子上,周围放一圈青草,每一个青草离这个驴子都相等,那么这头驴子会不会因为不能决定先吃哪堆青草而饿死呢?这实际上就是辩论这些驴子有没有直觉,它怎么决定一件事。那么,爱因斯坦就说,他到数学系之后,他就是这头驴子,他不能决定哪件事是最重要的,他应该从哪着手。进到物理系,虽然没有名牌教授,物理系在当时也不出名,但是爱因斯坦发现物理的各个领域不一样,他一下子就区别哪些是没有用的,哪些知识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所以,他觉得物理学他有直觉和感觉,他选了物理系。这跟我们现在大学生选专业相反,我们现在大学生很少按照自己的知觉和爱好选专业,多数的大学生选专业都是家长和老师选的,说哪个系是这个学校最好的,名人最多,然后就读这个系。所以,洞察力这个东西才是给前面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样,是创新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我怎么能够培养我的洞察力呢?怎么培养呢?杨振宁先生说了他的例子,就是洞察力的培养要靠去领悟,你要和洞察力强的人在一起,领悟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杨振宁回忆他学过量子力学,那个时候是王竹溪讲的,是名教授,北大的,他完全是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就是知识传授型。他把分析很透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起来不费力气。等他到了芝加哥大学,他的老师是当时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这个人是一个天才,平时太忙,所以他上课从来不备课,更不会把每个章节都分析的很透很细。他每次一上讲堂,首先问:“同学们,上次我讲课讲到哪了?”同学们告诉他讲到哪里了,于是他就从那个地方开始边想边讲。这个讲法自然有风险,风险是什么?有时候你一疏忽就误入陷阱了。这个时候杨振宁最高兴了,因为他学过量子力学,他知道要误入陷阱了,但是泰勒的洞察力很强,他一但发现他进入陷阱之后,他不说出来,他脑袋开始转了。杨振宁感觉泰勒的脑袋好像突然出现了很多的天线,到处找寻可能的出路。这样过了几分钟泰勒就能找到出路,自己走出困境。所以,杨振宁的洞察力受这个教授的影响很大,就是看到这样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如何走出困境的,他如何找对方向的。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就要遇到这样的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你的洞察力和直觉就很强。如果你遇到老师照本宣科,你读了再多的知识,还是按照固有的知识走,这样能做出创新都是很简单的,不会太大原始的创新。最后一个说注意力,所有人都理解,但是可能对它的认识不全面。一个人能做一个原创成果的高度取决于他思维的深度。他思维越深他做出的高度越高,思维的深度取决于他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半小时就了不起了,但是爱因斯坦他的同事回忆说,爱因斯坦是他见过的最能集中注意力的人,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的秘诀。我们一般人只坚持几秒钟集中注意力。爱因斯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他讲了一个故事,比如说,他和爱因斯坦约好了,在公共汽车站会面,那个时候没有手机通讯工具,所以就这样约好了,他临去之前出了一些急事,他一直很抱歉不能通知爱因斯坦,过了两三个钟头他做完了,这个时候他就判断果然爱因斯坦说不定还在车站,这个时候他就去看果然爱因斯坦还坐在那等他。他就跟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说不要紧,不要紧,只是刚过了一会,原来他一坐下注意力就集中在他想的问题上去了,一下子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他都没有感觉到。这样的人才能够把问题想到足够的深度做出原创性的成果。集中注意力需要的是很多因素,人的修养和思想上的因素,如果你什么事情都放不下,杂念太多,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的。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都能够放的下,没有事情操心,这样的人注意力自然集中,因为他不用去想杂念,这个是一个人修养最根本的东西。这样的人不要去计较很多世间的功名利禄,如果你计较很多事情,你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大脑是一个人消耗能量最多的地方,每天我们的能量大多数被大脑消耗了。想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思考,首先要保证你的脑供血,如果脑供血不足,肯定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快营养不够了,大脑缺养料了。所以供血足不足,你身体好不好,这些也有影响。一般劳逸结合就是让一个人处在好的状态,供血足。我这样年纪的人睡觉睡不好,主要是晚上的脑供血不足,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脑供血重新增加,就能够睡着了。刚才讲了一个人创新素质的方方面面。这些素质我想是我们教育首先应该培养的东西,而现在的教育恰巧不仅忽视了它,而且扼杀了它。我以前看到过报纸上的一个文章就写,一对年轻的夫妇养育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在上小学之前,想象力很丰富,天生活泼,上了小学就发生矛盾了,因为老师让学生背课文,不能随便想,比如说有一段课文是,房前是一片青青的草地。那你就得一字不差的这样背,有的学生把话意思相同改了别的话,那马上打不及格。这样的下去家长就着急了,赶快给小孩说,你千万不要胡思乱想,课文上怎么说的,你怎么写。老师和家长一起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从小孩开始就抹煞,到大学,到研究生。研究生开始要有创造力,这时候就已经晚了。所以,我这一代人,我是刚解放上小学,57年上初中,63年上大学。上大学之后,我见过很多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包括我的同学,回顾一下当时在学校里头成绩最好的,老师最喜欢的这些学生,往往在今后的工作中间往往没有大的作为。有大作为的同学,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不太好,不是循规蹈矩的,老师不太喜欢,这是我的体会。很多研究生也是在读研究生时很好,工作的时候往往一事无成。这些问题都来源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从教育思想,教育的法规规章制度,都是在强调只重视灌输知识,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而忘了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要素,批判的精神,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好奇心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南科大走一条新路,从我们的教学、招生开始,就开始让学生重视这种创新素质的能力。希望更多的教育界的人士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大家齐心协力,都开始走这条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才可能有希望。我今天讲话就讲到这,谢谢大家。(掌声)主持人: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先谢谢朱校长。今天我们面对面和朱校长在一起交流,我们就感性一些来认识朱校长。在今年的6月份南科大的招生原计划招180个学生,结果招了188名学生,对于爱笑的朱校长来说,这几年笑的少了,但是我想这个事情可能会让校长感到非常的欣慰。校长今年66岁,这是应了一句固话,六六大顺,祝贺朱校长这次的招生圆满。因为大家都很珍惜和校长互动的时间。那么,现在大家把这个宝贵的时间留给大家,请大家踊跃交流。提问1:我想请问朱校长一个问题,我们办专业的时候这个专业国家有一个标准,就是学历的一些认可。就是说我感觉好象就是南科大是得到了深圳政府的一些支持,我们是不是可以有很多的企业或者社会力量办一些一流的大学,这里有一个前提的问题就是说学历学位的一个国家政府的认可的问题。朱清时:南科大被批准正式招生,这就是教育部认可我们本科教学的资格。这是他们行使资格认证的一种手段,就是批准你,那就是他要考核你的准备情况。下一步我们要争取教育部批准是我们的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招生很大的取决于我们的科研基地准备的怎么样,如果科研基地准备的很好,成熟了,教育部就可能批准我们研究生招生。这个是需要教育部批准和认证的。这个问题跟前面问题相关的。就是说因为教育部认证这个行政化的色彩太浓了,真正的认证机构应该是第三者,应该是社会的学术机构。像美国,美国它也有教育部,但是美国它的教育部的权力很小,只管两件事,就是教育公不公平,合不合法,其他的事,像经费、人事安排,招不招研究生,都不是教育部管的,美国的教育部不会认证它。是什么机构来认证呢?美国也有办学的机构,如果是州政府办的学,它会聘一些民间机构来评估这个学校的质量。如果是私立大学,校董会会请人来评估这个质量,评估还是要进行的,但是评估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们国家的评估太过于行政化,这是一个弊病。我就回答到这。提问2:我对两个问题比较关心,第一个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高中学业考试普及问题,我想问一下您是否认为高中学业考试普及就是应试的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否有其他配套的政策出台,实现这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代这种高考和应试教育的出现。第二个问题是从去年开始,像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他们校长或者校领导都不再担任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职务,并且像今年北师大的校长和北外的校长,新上任的校长,他们明确表示要做三不或者四不校长,也就是说,他们不申请课题,不招新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你认为这样一种大学校长专业化趋向是否会对大学创新性的发展有帮助或者是帮助会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的问题。我想问这两个问题。朱清时:第一个问题,学业考试实际上是构成学生在中学阶段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现在我们做的实验就是把我们今年招生录取分成三部分因素,一个是高考成绩占60%,自主招生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今年我们平时成绩占10%,是因为平时成绩不一样,各个省不一样,同一个省也不规范,打分不是太能够看的出来水平。所以我理解规划纲要中说的学业考试就是规范平时成绩。所以,要推广这个学业成绩考试,这件事是一个好事。它会为高考录取提供了第三种有利的因素,这样可以使高考一锤定音的压力减轻,把学生平时考试纳入进去,需要这样一个学业考试的成绩,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现在大学纷纷都在变化,这也是我们高校的一个新趋向,现在新的大学校长都想改革,大学校长不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规章制度和谁说了算的问题,如果学委会主任是一个普通教授,他说的算不算,校长的党政承认不承认他们的决定。所以,根本还是在后面。你把学位会主任,让给一个普通教授来做,这是一个进展,但是学位会主任一定有充分的权利,应该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校领导一定要尊重学位会主任的这个权利,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些大学的进展都在往好的方面在做,但是还需要一步步走出更实在的东西出来,就是让学位会让教授们真正说了算就是在学术问题上。我就很清楚我当了多年中科大的校长,我们也在强调发挥教授的作用,但教授说的话,提的意见,校领导怎么看,你把它看作是我不能动了,那这教授决议就有效了,你不当回事,那教授的作用也起不来。我就说这些。提问3:朱校长您好,10天前我就想到如何来向你提问题。我觉得中国人民站起了,很久都没有站起来了,但是我们还要仰着脖子看别的国家,那么您觉得在可见的未来我们都只能是二流的强国吗?另外就是你有没有想过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朱清时:第一个我们现在创新能力不足,我们一直在仰望欧美创造的新东西,为他们创造的新东西激动,但这并不说明我们今后永远都如此。我今天报告想说的是所有这些问题,其实追根到底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受的教育,被培养的这些能力,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了,生病了,我们培养出的人创新能力不足,以至于与我们必须仰视欧美国家创造的新的东西。我们现在做出改变,南科大的努力就是这种改变的其中的一个事例。刚才说了很多大学也在想发生改变,改变是逐步的,一旦改变过来,一代代的新人出来,我们的国家才会真正成为世界大国,要不然我们成为世界大国也是虚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这就是第一个问题。因为只回答一个问题,我就只回答这个问题。提问4:朱校长你好,您对创新成果产业化是怎么看待的?朱清时:我刚才其实已经回答了,创新成果产业化是应该的,就是大方向,创新成果我们努力使它产业化,能够使国家、社会、省、市得到利益,这是好事。但是我想说的就是创新我们还应该看的更高远一点,看到真正原始的创新,往往不一定被人理解。所以决不要把产业化作为科学研究的标准,不要作为创新的唯一的动力,创新最大的最原始的动力是人的好奇心,创新最主要的就是打破常规,打破既有的思想的模式,得到使科学技术进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都希望我们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创新能够短期得到利益。但这个利益千万不要太短视了,短视就会影响创新的深度和高度。提问5:尊敬的朱校长,从您身上我们看到中国打造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曙光。我是来自一所来自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同样我们也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我想问一下对于应用型的高校您觉得也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吗?因为我们留意到有很多人其实没有机会到南科大这样来接受您这样的理念,我觉得很多优秀的人才不出自名校,我觉得应用型的高效也是需要的。我提的问题就是您分享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的四个要素,您觉得对于应用型高校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谢谢。朱清时:首先我说我是建一个研究型大学,但对于国家来讲,职业学校的重要性,不亚于研究性大学。一个国家就像一支部队一样,它必须有各种层次的人,优秀的士兵,班排长,这是最基层的,他们的素质实际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水平。那么,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