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气体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下水道气体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下水道气体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下水道气体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下水道气体检测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实施-发布城市下水道气体的检测方法Detection methods for the gas from urban sewer (征求意见稿)CJ/T CJ/T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目次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35 气体检测方法55.1 甲烷55.1.1 气相色谱法55.1.2 催化燃烧法65.2 氨气85.2.1 纳氏试剂比色法85.2.2 电化学传感器法105.3 一氧化碳115.3.1 电化学传感器法115.4 硫化氢135.4.1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135.4.2 电化学传感器法165.5 二氧化硫185.5.1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85.5.2 电化学传感器法225.6 氯气245.6.1甲基橙分光光度法245.6.2 化学传感器法265.7 二氧化碳275.7.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275.8 总挥发性有机物285.8.1光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285.9 氧气305.9.1 电化学法3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确保下水道系统的完好和正常运行,保障市民、市政管理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促进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州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天津市城市排水监测站、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海口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齐齐哈尔市排水管理处城市排水监测站、深圳市水务集团水质监测站、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北京排水集团、成都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杭州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武汉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太原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本标准参加实验验证的人员:略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城市下水道气体的检测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下水道中的甲烷、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和氧气共9种气体项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或)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下水道,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管网、沟渠,污水和污泥最终处置设施及相关设施中蓄积气体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742 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14668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526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3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HJ/T 3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167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电化学法测定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城市下水道 urban sewer指城市中输送污水的管道和沟道。它包含排污渠道、沟渠等。3.2 下水道气体 gas from urban sewer 指下水道中常见气体:甲烷、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氧气等气体。3.3 标准状态 normal state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HJ/T 1673.4 总挥发性有机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HJ/T 1674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1 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根据检测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测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体积、样品保存和运输方式等。4.2 采样装置4.2.1 采样器。4.2.2 气体采样袋。4.2.3 样品吸收管。4.3 样品采集4.3.1 采样位置一般选择采样气体处于相对平衡态的检查井,或位于排水管道口管径范围的中部。4.3.2 采样点采样点应具代表性,采样点应选在采样气体的富集处。4.3.3 采样步骤4.3.3.1 通过便携式测距仪或其他测距设备,测量采样空间的垂直高度。4.3.3.2 根据表1确定采样点在采样空间中的垂直高度。表1:采样点垂直高度气体采样项目采样点在采样空间的垂直高度甲烷、氨气自下往上的处一氧化碳、硫化氢、氧气自下往上的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气、总挥发性有机物自下往上的处4.3.3.3 下水道检查井中气体样品的导出按顺序连接导出装置、干燥器(根据具体的气体检测项目取舍)和抽气泵。通过下水道检查井井盖的透气孔,将导出装置的进气头部分置于下水道水面(或底部)上方的适当位置。封闭透气孔后,启动抽气泵,则下水道中的气体样品依次通过导管、干燥器和抽气泵,最后从抽气泵出口流出。4.3.3.4 排水管道中气体样品的导出顺序连接导出装置、干燥器(根据具体的气体检测项目取舍)和抽气泵。打开下水道检查井盖,将导出装置的进气头部分置于排水管道管径范围中部(或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注意不能接触水面,启动抽气泵,则下水道管道中的气体样品依次通过导管、干燥器和抽气泵,最后从抽气泵出口流出。4.3.3.5 根据实际情况,从抽气泵流出的气体样品可进行直接采集或富集采集。采气完毕要注意密闭气体收集装置(气袋或吸收管),避免外来物质干扰或气体流失。4.3.3.6 在样品标签上注明采样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样品信息,并做好采样记录。4.3.4 现场样品空白现场采集至少要留1个2个空白样,作为现场采样空白。采样结束后送回实验室进行测定,与校准曲线的零浓度值进行比较。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作废。4.3.5 平行样检验每批样品中的平行样数量不应少于10%,每次平行采样,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4.3.6 采样体积校正用下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 V0=V(1)式中:V0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V 采样体积,由采气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 T0 标准状况的绝对温度,273K; P0 标准状况的大气压力,101.3kPa; P 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t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4.4 注意事项4.4.1气体的采集人员在现场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4.4.2 杜绝火源,以防点燃下水道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4.5 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由专人运送,按采样记录清点样品,防止错漏,为防止运输中采样管震动破损,装箱时可用泡沫塑料等分隔。样品因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使组分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防护。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开高温、强光。样品运抵后要与接收人员交接并登记。各样品要标注保质期,样品要在保质期前检测。样品要注明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5 检测方法同一检测项目具有两种检测方法时,可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实测样品的具体要求,选择使用。5.1 甲烷5.1.1 气相色谱法5.1.1.1 原理本法用气袋采集下水道气体样品,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直接测定,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5.1.1.2 检测范围当进样量为1mL,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mg/m3。5.1.1.3 试剂和材料5.1.1.3.1 氮气:99.99。5.1.1.3.2 空气:干燥空气。5.1.4.3.3 色谱标准物:以氮气为底气的甲烷标准气体。5.1.1.4 仪器和设备5.1.1.4.1 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5.1.1.4.2 控制载气的压力表。5.1.1.4.3 氢气发生器。5.1.1.4.4 气袋、软管及双联球。5.1.1.4.5 注射器:5、50、100mL。5.1.1.4.6 色谱柱:可选择INNO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m)。5.1.1.5 采样和样品保存用双联球配合气袋抽取下水道待测气体,反覆置换3次后,锁紧接口,送往实验室待测。记录采样当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换算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样品当天分析完毕。5.1.1.6 分析步骤5.1.1.6.1色谱分析条件(1) 氮气流量为20 mL/min,氢气流量为30 mL/min,空气流量为300 mL/min。(2) 温度:进样口为220,检测器为250,柱温为55恒温2min。(3) 分流比:30:1。(4)进样方式:采用注射器或六通阀进样。(5)进样量:1mL。5.1.1.6.2操作方法(1) 外标法:以标准甲烷气,在仪器线性范围内以氮气为底气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气体。(2) 样品分析:用注射器抽取待测气体,反覆置换3次后,注入色谱系统进行分析。5.1.1.7 结果计算5.1.1.7.1 校准曲线的绘制: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做色谱分析,以测得的峰面积和对应的标准气体浓度绘制校准曲线。5.1.1.7.2 样品的定性及定量:根据甲烷标气在柱上的保留时间确定被测样品中的甲烷,再依据校准曲线可以得出样品中甲烷的浓度值。5.1.1.8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甲烷气浓度为7.14mg/m3、45.6 mg/m3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2。表2: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mg/m3)7.1445.6测定总均值(mg/m3)7.1145.5重复性标准偏差(mg/m3)0.180.62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61.4重复性限(r)(mg/m3)0.551.8再现性标准偏差(mg/m3)0.180.62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2.61.4再现性限(R)(mg/m3)0.551.8相对误差(%)-0.431.96-0.270.98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2.01015.1.1.9 干扰和排除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分析条件,本法能使共存物干扰问题得以解决。5.1.2 催化燃烧法5.1.2.1 原理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催化燃烧的热效应原理,由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构成测量电桥,当遇到可燃性气体甲烷时,可燃气体甲烷在检测元件载体表面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燃烧,载体温度就升高,通过它内部的铂丝电阻也相应升高,从而使平衡电桥失去平衡,输出一个与可燃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5.1.2.2 试剂和仪器5.1.2.2.1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一般甲烷测定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条件:量程:0%LEL100%LEL或0VOL5.0VOL;分辨率:1%LEL或0.1%VOL;精度:5;5.1.2.2.2 手动抽气及软管,样品抽气泵可用于进入密闭空间之前的抽气测试,连接此泵到可燃性及有毒气体测定器上。5.1.2.2.3 校准适配器,标准气体校准所需最低流量,以确定使用适当调节器最低流速表。5.1.2.2.4 其余配套设备及试剂。5.1.2.3 分析步骤5.1.2.3.1 启动和调零:仪器启动和稳定后,在无害清洁空气中归零校正。5.1.2.3.2 校准:混合校准法。用零浓度气体和标准气体对检测仪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之中,实际样品测定时,仪器将待测气体浓度产生的电信号同标准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准确的气体浓度值。5.1.2.3.3现场测定。5.1.2.4 计算5.1.2.4.1 直读式测定仪。直接读出甲烷浓度。5.1.2.4.2 非直读式。记录分析时的大气压力与温度,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浓度。5.1.2.4.3 当读数为体积浓度%时,可按公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2)式中:c1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c2标准状态下体积浓度,%;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1;16甲烷分子量。5.1.2.5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甲烷气浓度为1.33%、2.65%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3。表3: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1.332.65测定总均值(%)1.352.67重复性标准偏差(%)0.0530.072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3.92.7重复性限(r)(%)0.150.20再现性标准偏差(%)0.0590.085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4.43.2再现性限(R)(%)0.160.24相对误差(%)1.325.060.714.14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2.395.25.2 氨气5.2.1 纳氏试剂比色法5.2.1.1 原理用稀硫酸溶液吸收氨,以铵离子形成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色度与氨的含量成正比,在420n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5.2.1.2 检测范围在吸取液体积为50mL,采样体积为2.5L10L时,测定范围为0.5 mg/m3800mg/m3。对于浓度更高的样品,测定以前必须进行稀释。当样品溶液总体积为50mL,采样体积10L时,最低检出限为0.25mgm3。5.2.1.3 试剂分析时只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氨水。5.2.1.3.1 无氨水的制备方法:(1)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磨口玻璃瓶中。每升流出液中加入10g同类树脂,以利保存。(2) 蒸馏法: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1mL硫酸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前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800mL馏出液收集在磨口玻璃瓶中。每升收集的馏出液中加入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5.2.1.3.2 硫酸吸收液:硫酸,C(H2SO4)0.005molL。5.2.1.3.3 纳氏试剂:称取12g氢氧化钠(NaOH),溶于60mL水中,冷却至室温。称取1.7g二氯化汞(HgCl2)溶解在30mL水中。称取3.5g碘化钾(KI)于10mL水中。在搅拌下,将二氯化汞溶液慢慢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至形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为止。在搅拌下,将冷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再加入剩余的二氯化汞溶液,于暗处静置24h,倾出上清液,储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于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一个月。5.2.1.3.4 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6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驱除氨,冷却后补充至100mL。5.2.1.3.5 盐酸(HCl)溶液:c(HC1)0.1 molL。5.2.1.3.6 氨标准贮备液:1mgmL。准确称量0.3142g经105干燥1h的G.R级氯化铵(NH4Cl),用少量无氨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5.2.1.3.7 氨标准溶液:20gmL。吸取5.00mL氨标准储备液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临用前配制。5.2.1.4 仪器5.2.1.41 大型玻板吸收瓶或大气冲击式吸收瓶,125 mL或50 mL。5.2.1.42 具塞比色管:10mL。5.2.1.43 分光光度计:具1cm比色皿。5.2.1.44 聚四氟乙烯管(或玻璃管):6mm7mm。5.2.1.5 采样及样品保存样品采集:采样系统由采样管、吸收瓶,流量测量装置和抽气泵等组成。采样管头部塞适量玻璃棉除湿,用一个内装50mL吸收液的冲击式气体吸收瓶或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Lmin1.0Lmin的流量,采气5 minl0 min。记录采样当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换算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样品保存:采集好的样品,应尽快分析。必要时于25下冷藏,可贮存一周。5.2.1.6 步骤5.2.1.6.1 绘制校准曲线按表4在l0mL比色管中制备标准色列管。表4:标准色列管配置表管号0123456标准溶液,mL0.000.100.200.501.001.502.00水,mL10.009.909.809.509.008.508.00氨含量,g02410203040定容后,在各管中分别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0.50mL,摇匀,再加入纳氏试剂0.50mL,摇匀,放置10min后(室温低于20时放置10min20min),在波长420nm下,用lcm比色皿,以无氨水作参比,测定各管的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含量(g)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5.2.1.6.2 样品测定试样溶液用吸收液定容至50mL,取一定量试样溶液v0(吸取量视试样浓度而定)于10mL比色管中,再用吸收液稀释至10mL标线,与校准曲线相同操作,测量吸光度。5.2.1.7 计算由样品测定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含量m(g)气体样品中的氨浓度,以mgm3表示:氨(NH3,mg/m3)=(3)式中:m 样品溶液中的氨含量,g ; Vs 样品溶液总体积,mL ; V0分析时所取分析液体积,mL ; Vnd所采气样标准体积,L。5.2.1.8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氨气浓度为0.812mg/L、3.30mg/L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5。表5: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mg/L)0.8123.30测定总均值(mg/L)0.8153.31重复性标准偏差(mg/L)0.00650.067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0.802.0重复性限(r)(mg/L)0.0210.19再现性标准偏差(mg/L)0.00650.072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0.802.2再现性限(R)(mg/L)0.0210.20相对误差(%)0.360.500.272.3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6.01045.2.1.9 干扰及消除样品中若含有三价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和有机物时,干扰测定,必须进行预处理。处理方法如下:络合掩蔽,加入0.5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可消除三价铁离子的干扰。除硫化物,若样品因产生异色而引起干扰(如硫化物存在时为绿色)时,可在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而去除干扰。低pH下煮沸,有些有机物质(如甲醛)生成沉淀干扰测定,可在比色前用0.1mol/L的盐酸溶液将吸收液酸化到pH不大于2后煮沸而除之。5.2.2 电化学传感器法5.2.2.1 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法利用电化学反应机理,氨气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与氨气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电势差来确定氨气浓度。5.2.2.2 仪器和试剂5.2.2.2.1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一般氨气测定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条件:量程:0ppm50ppm;分辨率:1ppm;精度:5;5.2.2.2.2 手动抽气及软管,样品抽气泵可用于进入密闭空间之前的抽气测试,连接此泵到可燃性及有毒气体测定器上。5.2.2.2.3 校准适配器,标准气体校准所需最低流量,以确定使用适当调节器最低流速表。5.2.2.2.4 其余配套设备及试剂。5.2.2.3 分析步骤5.2.2.3.1 启动和调零:仪器启动和稳定后,在无害清洁空气中归零校正。5.2.2.3.2 校准:混合校准法。用零浓度气体和标准气体对检测仪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之中,实际样品测定时,仪器将待测气体浓度产生的电信号同标准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准确的气体浓度值。5.2.2.3.3现场测定。5.2.2.4 计算5.2.2.4.1 直读式测定仪。直接读出氨气浓度。5.2.2.4.2 非直读式。记录分析时的大气压力及温度,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浓度。5.2.2.4.3 当读数为体积浓度ppm时,可按公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4)式中:c1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c2标准状态下体积浓度,ppm;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1;17氨气分子量。5.2.2.5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氨气浓度为10.0ppm、30.0ppm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6。表6: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ppm)10.030.0测定总均值(ppm)10.329.6重复性标准偏差(ppm)0.791.5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7.75.1重复性(ppm)2.24.2再现性标准偏差(ppm)1.31.5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125.1再现性(ppm)3.64.2相对误差(%)2.8821.0-1.211.0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4.698.75.2.2.6 干扰及排除电化学反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检测仪需内附感温元件来补偿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5.3 一氧化碳5.3.1 电化学传感器法5.3.1.1 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法利用电化学反应机理,一氧化碳气体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与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电势差来确定一氧化碳气体浓度。5.3.1.2 仪器和试剂5.3.1.2.1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一般一氧化碳测定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量程:0500ppm;分辨率:1ppm;精度:5;5.3.1.2.2 手动抽气及软管,样品抽气泵可用于进入密闭空间之前的抽气测试,连接此泵到可燃性及有毒气体测定器上。5.3.1.2.3 校准适配器,标准气体校准所需最低流量,以确定使用适当调节器最低流速表。5.3.1.2.4 其余配套设备及试剂。5.3.1.3 分析步骤5.3.1.3.1 启动和调零:仪器启动和稳定后,在无害清洁空气中归零校正。5.3.1.3.2 校准:混合校准法。用零浓度气体和标准气体对检测仪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之中,实际样品测定时,仪器将待测气体浓度产生的电信号同标准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准确的气体浓度值。5.3.1.3.3现场测定。5.3.1.4 结果计算5.3.1.4.1 直读式测定仪。直接读出一氧化碳浓度。5.3.1.4.2 非直读式。记录分析时的大气压力,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浓度。5.3.1.4.3 当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可按公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5)式中:C1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C2标准状态下体积浓度,ppm;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1;28一氧化碳分子量5.3.1.5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为16.3ppm、32.7ppm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7。表7: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ppm)16.332.7测定总均值(ppm)16.232.6重复性标准偏差(ppm)1.01.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6.43.4重复性(ppm)2.93.1再现性标准偏差(ppm)1.01.1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6.43.4再现性(ppm)2.93.1相对误差(%)-0.542.90-0.271.54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1.294.75.3.1.6 干扰和排除H2S和CO会在电极上氧化,因此,CO气体测定易受H2S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同一个传感器测定,减少相互间的干扰。此外,电化学反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检测仪需内附感温元件来补偿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5.4 硫化氢5.4.1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5.4.1.1 原理 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可以减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然后,在硫酸溶液中,硫离子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5.4.1.2 检测范围测定下限为0.15g/10mL。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g/ m3。 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0g5g硫化氢。若采样体积为30L时,则可测浓度范围为0.004 mg/m30.16mg/m3。如硫化氢浓度大于0.16mg/m3,应适当减小采样体积,或取部分样品溶液,进行分析。 5.4.1.3 试剂 如无特别说明,本法所用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5.4.1.3.1 吸收液:称量4.3g硫酸镉(3CdSO48H2O)和0.3g氢氧化钠以及10g聚乙烯醇磷酸铵分别溶于水中。临用时,将三种溶液相混合,强烈振摇至完全混溶,再用水稀释至1L。贮于冰箱中可保存周。此溶液为白色悬浮液,每次用时要强烈振摇均匀再量取。 5.4.1.3.2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 5.4.1.3.2.1 储备液:量取50mL浓硫酸,缓慢加入30mL水中,放冷后,称量1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CH3)2NC6H42HCl溶于硫酸溶液中。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年。 5.4.1.3.2.2 使用液:量取2.5mL储备液,用1+1硫酸溶液稀释至100mL。 5.4.1.3.3 三氯化铁溶液:称量100g三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若有沉淀,需要过滤后使用。 5.4.1.3.4 混合显色液:临用时,按1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和1滴(0.04mL)三氯化铁溶液的比例相混合。此混合液要现用现配,若出现有沉淀物生成,应弃之不用。 5.4.1.3.5 磷酸氢二铵溶液:称量40g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5.4.1.3.6 碘贮备液c(1/2 I2)=0.1mol/L,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再称量12.7g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并用水稀释1L。移入容量色瓶中,暗处贮存。 5.4.1.3.7 碘溶液c(1/2 I2)=0.01mol/L:精确吸量50mL 0.1mol/L 碘贮备液,用水稀释至500mL,储于棕色细口瓶中。 5.4.1.3.8 5g/L淀粉溶液:称量0.5g可溶性淀粉,加5mL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中,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冷却,临用现配。5.4.1.3.9 重铬酸钾基准溶液 c(1/6 K2Cr2O7)=0.1000mol/L:准确称量于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4.903g,溶于纯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并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4.1.3.10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1mol/L:称取25g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溶解于1000mL新煮沸并已放冷却的水中,加0.20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标定其浓度,若溶液呈现混浊时,应该过滤。浓度标定方法如下:.准确量取25.00mL 0.1000mol/L重铬酸钾基准溶液(1/6 K2Cr2O7)于500mL碘量瓶中,加2.0g碘化钾和20mL硫酸溶液(200g/L),密塞,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纯水,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入3mL淀粉指示液(5g/L),继续滴定至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基准溶液和空白试验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基准溶液和空白试验各重复两次,平行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相差不得大于0.2。硫代硫酸钠的浓度按式(1)计算。 c(Na2S2O3)= (6)式中:c(Na2S2O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K2Cr2O7)重铬酸钾基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重铬酸钾基准溶液的用量,mL; V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V2 空白试验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最后以两次实验的平均值表示结果。5.4.1.3.1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100mol/L;准确吸量100mL 标定过的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新煮沸冷却后的水稀释至1L。5.4.1.3.12 1+1盐酸溶液:50mL浓盐酸与50mL水相混合5.4.1.3.13硫化钠标准溶液:称量硫化钠晶体(Na 2S9H 2O)0.75g,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水中,再稀释至1L。用下述的碘量法标定浓度。标定后,立即用新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成1.00mL含5g的硫化氢标准溶液。由于硫化钠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稀释后应立即做标准曲线,标准溶液必须每次新配,现标定,现使用。 标定方法:精确吸量20.00mL 0.01mol/L 碘的标准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90mL水,加1mL(1+1)盐酸溶液,准确加入10.00mL硫化钠溶液,混匀,放在暗处3min。再用0.0100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1mL新配制的5g/L淀粉液呈蓝色,用少量水冲洗瓶的内壁,再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失(由于有硫生成,使溶液呈微混浊色。此时,要特别注意滴定终点颜色突变)。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另取10mL水做空白滴定,其滴定步骤完全相同,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滴定和空白滴定各重复做两次,两次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的体积误差不超过0.05mL。硫化氢浓度用式(2)计算。 c =c(Na2S2O3)17.(7)式中: c 硫化氢的浓度,mg/mL; V2 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1 样品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c(Na2S2O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7相当于1L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Na2SO3的硫化氢(1/2H2S)的质量,g。 5.4.1.4 仪器 5.4.1.5.1气泡吸收管:有10mL刻度线,并配有黑色避光套。 5.4.1.5.2 空气采样器:0L/min1.0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前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5。 5.4.1.5.3 具塞比色管:10mL。 5.4.1.5.4 分光光度计:用20mm比色皿,在波长665nm处测吸光度。 5.4.1.5 采样 用一个内装10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0.1L/min1.0L/min流量,避光采气体样品15L。根据现场硫化氢浓度,选择采样流量,使最大采样时间不超过30min。采样后的样品也应置于暗处,并在6h内显色;或在现场加显色液,带回实验室,在当天内比色测定。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5.4.1.6 操作步骤 5.4.1.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0.10、0.20、0.40、0.60、0.80、1.0mL硫化氢标准溶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硫化氢吸收液至标线(各管对应的硫化氢的含量为0、0.50、1.00、2.00、3.00、4.00、5.00ug)。各管立即加入1mL混合显色液,加盖倒转,缓缓混合均匀,放置30min。加1滴磷酸氢二铵溶液,摇匀,以排除Fe3的颜色。用2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665nm处测定各管吸光度。以硫化氢含量(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4.1.6.2 样品测定 采样后,用吸收液补充到采样前的吸收液的体积。由于样品溶液不稳定,应在6小时内按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显色,测吸光度。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10mL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的测定。如果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范围,则可将样品溶液用吸收液稀释后再分析,计算浓度时,要考虑到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5.4.1.7 结果计算 5.4.1.7.1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Vnd。 5.4.1.7.2硫化氢浓度计算 5.4.1.7.2.1 用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时,硫化氢浓度用下式计算。 c= (8)式中:c 空气中硫化氢浓度,mg/m3; W 样品溶液中硫化氢的含量,ug;Vnd 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5.4.1.8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八个实验室分析硫化氢气体浓度为0.508mg/L、1.54mg/L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8。表8: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mg/L)0.5081.54测定总均值(mg/L)0.5061.55重复性标准偏差(mg/L)0.0100.013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10.87重复性(mg/L)0.0290.038再现性标准偏差(mg/L)0.0120.022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2.31.4再现性(mg/L)0.0330.061相对误差(%)0.022.540.012.24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2.01035.4.1.9 干扰与消除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采样期和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采样后应在6h之内显色分析。空气SO2浓度小于1mg/m3,NO2浓度小于0.6mg/m3,不干扰测定。 5.4.2 电化学传感器法 5.4.2.1 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法利用电化学反应机理,硫化氢气体与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与硫化氢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电势差来确定硫化氢气体浓度。5.4.2.2 仪器和试剂5.4.2.2.1 一般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量程:0ppm100ppm;分辨率:1ppm;精度:5;5.4.2.2.2 手动抽气及软管,样品抽气泵可用于进入密闭空间之前的抽气测试,连接此泵到可燃性及有毒气体测定器上。5.4.2.2.3 校准适配器,标准气体校准所需最低流量,以确定使用适当调节器最低流速表。5.4.2.2.4 其余配套设备及试剂。5.4.2.3 分析步骤5.4.2.3.1 启动和调零:仪器启动和稳定后,在无害清洁空气中归零校正。5.4.2.3.2 校准:混合校准法。用零浓度气体和标准气体对检测仪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之中,实际样品测定时,仪器将待测气体浓度产生的电信号同标准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准确的气体浓度值。5.4.2.3.3现场测定。5.4.2.4 计算5.4.2.4.1 直读式测定仪。直接读出硫化氢浓度。5.4.2.4.2 非直读式。记录分析时的大气压力,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浓度。5.4.2.4.3 当读数为体积浓度ppm时,可按公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9)式中:c1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c2标准状态下体积浓度,ppm;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1;34硫化氢分子量。5.4.2.5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八个实验室分析硫化氢气体浓度为30.0ppm、80.0ppm的统一样品,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数据见表9。表9:精密度和准确度统一样品配制浓度(ppm)30.080.0测定总均值(ppm)29.879.7重复性标准偏差(ppm)0.870.8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91.0重复性(ppm)2.42.3再现性标准偏差(ppm)0.870.97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2.91.2再现性(ppm)2.42.7相对误差(%)-0.672.36-0.341.58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3.497.65.4.2.6 干扰及消除某些操作环境会限制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例如,一个非消耗型的硫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就不能测量没有氧气的天然气管道中的硫化氢浓度。一旦传感器中的氧气消耗殆尽,测量也就结束了。在重新放置在氧气恒定的空气中后,传感器还会恢复正常。H2S和CO会在电极上氧化,因此,H2S气体测定易受CO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同一个传感器测定,减少相互间的干扰。此外,电化学反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检测仪需内附感温元件来补偿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5.5 二氧化硫5.5.1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5.5.1.1 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5.5.1.2 检测范围测定下限:当用10mL吸收液采样30L时,本法检出限为0.007mgm3。 5.5.1.3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5.5.1.3.1 氢氧化钠溶液,c (NaOH)1.5 molL。5.5.1.3.2 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 (CDTA2Na)0.05 molL。称取1.82g反式l,2环己二胺四乙酸(CDTA),加入1.5 molL氧氧化钠溶液(2.1) 6.5 mL,用水稀释至100mL。5.5.1.3.3 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3638的甲醛溶液5.5 mL, 0.05 molL CDTA2Na溶液(2.2)20.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再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1年。5.5.1.3.4 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2.3)稀释100倍而成。临用现配。5.5.1.3.5 氨磺酸钠溶液,0.60gl00mL。称取0.60g氨磺酸(H2NSO4H)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 molL氢氧化钠溶液 (2.1) 4.0mL,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密封保存可用l0天。5.5.1.3.6 碘贮备液,c(12 I2)0.1 molL。称取12.7 g碘(I2)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和25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l000mL,贮存于棕色细口瓶中。5.5.1.3.7 碘使用液,c(12 I2)0.05molL。量取0.1 molL碘贮备液(2.6)250mL,用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5.5.1.3.8 淀粉溶液,0.5g100mL。称取0.5 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临用现配。5.5.1.3.9 碘酸钾标准溶液,c (16KIO3)=0.1000 molL。称取3.5667g碘酸钾(KIO3 优级纯,经110干燥2h)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5.5.1.3.10 盐酸溶液(1+9)。5.5.1.3.11 硫代硫酸钠贮备液,c (Na2S2O3)0.10molL。称取25.0g硫代硫酸钠(Na2S2045H20),溶于1000mL新煮沸已冷却的水中,加入0.2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备用。如溶液呈现混浊,必须过滤。5.5.1.3.1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 (Na2S2O3)0.05molL。取0.10molL硫代硫酸钠贮备液(2.11) 25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已冷却的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标定方法:吸取三份0.1000 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2.9) 10.00mL分别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70mL新煮沸已冷却的水,加1g碘化钾,振摇至完全溶解后,加l0mL盐酸溶液(2.10),立即盖好瓶塞,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12)滴定溶液至浅黄色,加0.5g100mL淀粉溶液(2.8) 2mL,继续滴定溶液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1)计算:(10)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