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doc_第1页
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doc_第2页
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doc_第3页
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doc_第4页
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4月9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金华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的重要会议。“九五”期间,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兴先锋产业、创建建筑大市”的奋斗目标;“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巩固建筑大市地位、向建筑强市目标迈进”的要求。“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40万建筑大军的努力奋斗,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6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产值、利润、工程创优、企业资质升级、队伍素质、科技进步、市场拓展、安全生产、工程款清欠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许多指标达到了省和全国的先进水平;从而为打造建筑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市委市政府又不失战机地提出了“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同时出台了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筑强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的这一正确决策,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建筑战线上广大干部员工英勇奋斗的豪迈气慨。这次会议明确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建筑强市建设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打造建筑强市的扶持政策。主要奋斗目标有: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累计达到4200亿元,利税总和达到260亿元;创省级优质工程200项以上,国优工程10项以上;创省级文明标化工地200项以上;培育特级资质企业6家以上,一级资质企业60家以上,二级资质企业180家以上;产值超百亿元的特大型企业2家以上,超30亿元的大型企业6家以上;市外建安产值达到70%以上,其中国外产值达8%以上;培养一级建造师2000名以上,中高级技术人才9000名以上;10项新技术的贡献率达20%以上,节能标准达65%以上。主要扶持政策有五个方面:一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鼓励企业开拓埠外市场,三是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应该说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光荣,扶持政策非常鼓舞人心。下一步的工作,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建筑战线上的施工、设计、质监、安监、监理、招投标、造价、科研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员工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用足用好市政府的扶持政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奋拼搏,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为金华社会和谐进步、经济科学发展,再立新功创新业。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省、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于3月28日批准浙中建筑“增期扩面”,刊期从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版面由16K扩为大16K。浙中建筑自1994年3月创刊以来,为振兴支柱产业、创建建筑大市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增期扩面”后的浙中建筑,将继续与建筑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员工读者朋友们一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唱一首歌,为创建建筑强市的壮丽事业再作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再创辉煌! 本刊编辑部 2007年4月10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筑强市建设的通知金政发2007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特作如下通知:一、指导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业发展全局,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行业赢利水平,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全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建安产值持续增长,行业结构更趋合理,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持续提升,基本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一)建安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建安产值累计达4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埠外产值增长20%以上;建筑业年均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8%以上;年均利税率达6.5%左右;从业人员年均50万人以上。(二)行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级企业达6家以上,一级企业60家以上,二级企业180家以上。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特大型企业2家以上,超30亿元的大型企业6家以上。一级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建安产值的70%以上。培育埠外年产值超亿元的施工基地100个以上,超5亿元的30个以上,超10亿元的20个以上;埠外产值占全市建安产值的70%以上,其中国外产值达8%以上。(三)质安创优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创国优“鲁班奖”和国优“银质奖”工程10项以上,“钱江杯”等省级优质工程200项以上。创省级文明标化工地200项以上,市地级文明标化工地500项以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2.5以内。(四)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末,一级注册建造师2000名以上,二级5000名以上;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1000名以上,中级8000名以上,初级50000名以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人均技术装备率2万元以上,10项新技术的贡献率20%以上。(五)节能降耗水平明显提高。广泛推行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到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65%标准。三、扶持政策(一)鼓励企业做大做强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发展方向及本市产业发展状况,制定产业扶持计划,确定重点扶持企业。建筑业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的(非房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为10亿元),由市政府命名为“建筑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0亿元的(非房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为5亿元),由市政府命名为“建筑业骨干企业”,并在有关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2支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做大做强。鼓励建筑业企业收购、控股或参股省外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与勘察设计企业联合重组,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企业在联合、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车船等变更费用,享受转制企业有关费用减免政策。3.市域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招投标文件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市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创省级及其以上优质工程的优秀项目经理。4培育一批优秀项目经理。市级及其以上优秀项目经理,在其承接的工程项目主体竣工后,可持工程主体验收证明继续参加投标活动。(二)鼓励企业开拓埠外市场1建筑业企业在埠外承建20层以上或造价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程,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凭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施工许可证向企业注册地开户银行申请贷款,企业注册地开户银行应予以积极支持。2建筑业企业在埠外承接的建设项目且企业所得税回注册地缴纳的,按该项目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0%奖励给企业。3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境外工程,金融机构应积极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也可以提供外汇贷款直接用于对外支付;企业为总承包商的项目融资工程,包括BOT项目等,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提供融资保函或担保资信证明,也可试行建立封闭性资金帐户;我市企业参加境外总承包项目需提供投标保函和项目预付款保函的,境外业主接受的金融机构应为其开具保函。4积极引导企业用好省、市“走出去”专项资金、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对企业承包境外工程过程中发生的项目投标保函和预付款保函等的手续费优惠政策及前期垫资贴息、完工后的奖励政策等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5构建实施走出去战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紧密跟踪、及时发布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筑业发展的各项法规政策,以及国内外重点区域建筑市场的需求动态,为企业寻求商机、开拓市场提供实时、动态、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三)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1鼓励企业接纳专业对口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积极开展职工教育。企业可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5%范围内使用教育培训经费,税前列支,专款专用。2鼓励建筑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符合我市中高级人才引进标准的,享受我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3加大职称改革力度。对建筑业企业中无相应学历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为我市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人事部门会同建设部门结合专业特点,采取适当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水平,可直接参加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四)加强科技创新1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工法,提高企业赢利水平。2支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对纳入国家或省、市计划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研发项目,按有关文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3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合作,扶持企业到境外合资、合作举办研发机构。支持建筑业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建筑业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各项技术开发费,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按实扣除;技术改造项目符合省、市有关技改优惠条件的,按相关文件执行。(五)实施品牌战略每年对在本行政区内创出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的本市建筑业企业和项目经理(不含参建),由市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四、以前文件规定中有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各县(市)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相应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金华市市长 葛慧君(2007年4月9日)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是研究部署我市建筑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王建平副市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五”时期和2006年我市建筑业发展的成就,部署了2007年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批在建筑业发展中取得荣誉的企业和个人受到了表彰。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大家为金华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省建设厅高度重视我市建筑业的发展,赵如龙副厅长专程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抓住机遇,促进我市建筑业实现新的跨越我市建筑业经过20多年,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已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给我市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1、我市建筑业取得的成就,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五”期间建安产值连续5年增加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31.5%,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2006年,我市建安产值6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亿元;创利税45亿元,其中建筑业地方税收10.9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7.4%。我市建筑业呈现出工程创优能力不断增强,企业资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不断增加,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管理不断规范的良好态势。全省12个建筑强县,我市拥有2个。建筑业产值、利税均居全省第四。同时,我市还有一批知名的建筑企业活跃在国内外市场。这些,都为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态势,为我市建筑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投资拉动型为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必然也会比较高速增长。同时,由于我国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会明显增加。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国家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程全面启动;北京筹奥正紧锣密鼓,旧城改造开始启动;上海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建设步伐等等,都为我市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建筑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国内外经济交往合作不断扩大,国际间的建筑和工程承包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得到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国际建筑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给我市建筑企业进军国际建筑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市建筑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东阳三建是我省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国际项目总承包能力的施工企业,中天集团、东阳三建、晟元集团在国际市场已有一定的份额。这些都表明我市建筑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了明显效果。可以说,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增强信心,齐心协力,我市的建筑业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二、突出重点,着力提升建筑业的发展水平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建筑业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优势。但是,我市建筑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还存在产业链较短,精品工程少,名牌企业少,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落后,人才匮乏、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加快建筑业发展,必须立足我市现有的条件和基础,根据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新要求,通过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来提升发展水平。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筑业企业结构调整要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为依托,构建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比例合理,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结构体系。一要大力培育发展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要加快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转变,就要加大对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要象扶优扶强工业企业一样,通过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扶优扶强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建筑业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要加快理顺母子公司的产权纽带关系,积极收购、控股或参股省内外企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二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具有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等资质的企业,要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拓展业务。要加快建筑业企业与勘察设计企业联合重组,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三要打造新型产业链,加快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要在巩固土建的基础上,发挥企业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优势,主动适应国家投资重点向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转移的趋势,大力拓展水利电力、设备安装、装饰装潢、道路设施、园林绿化、市政路桥、生态环保、城市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打造新型产业链。要提前研究,做好进入这些即将打破垄断领域的准备。同时,鼓励企业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要加快市场开拓。一要巩固原有建筑市场。二要抢占新兴市场,积极进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新产业和开发建设的新热点。三要开拓境外市场,加强与国际大型建筑承包的联合经营,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切实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2、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一要支持企业开发应用各项新技术。要加强节能、环保、智能化等建筑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专业施工技术、尖端施工技术的攻关,积极实施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龙头骨干企业要通过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进步,加快更新技术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二要建立健全建筑业人才培养、激励和管理机制。要树立“人才兴业”观念,充分认识人才战略在加快建筑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建造师、企业家的标准,加快培养项目经理,切实改变建筑业管理人员素质低的形象。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建立一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和高级技工队伍。要支持企业设立科技股份,鼓励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加大收入分配向科技人才的倾斜力度,使人才向高资质企业、向大企业集聚。三要加大建筑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建筑业企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通过创办民工学校等形式,注重抓好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安全常识培训,重点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要规范用工劳动合同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打造优质品牌。工程质量安全是建筑业的生命线,没有工程质量安全作保障,就谈不上发展。一要高度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建筑工程,安全第一”的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建筑业的突出位置来抓。要进一步落实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内部保证机制和保障机制,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全面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要强化质量监管。“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一步健全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司其职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鼓励企业创优夺杯,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功能和环境的综合质量。要尽快研究建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已注销的项目质量投诉问题处理防范机制,要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问题,尽快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质量投诉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三要大力推进建筑业创牌工作。要加强国家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等争创工作,建设一大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增加企业的含金量,凸现企业品牌。要把品牌建设作为建筑业的重要内容,推动建筑业在更高平台上跨越发展。三、强化服务,为建筑强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切实发挥政府在建筑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努力营造建筑业发展的良好环境。1、要强化信息服务。要大力构建建筑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各级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紧密跟踪,及时发布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筑业发展的各项法规政策,以及国内外重点区域建筑市场的技术壁垒和需求动态,为企业寻求商机开拓市场提供实时、动态、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为建筑企业进行推介,并积极为企业协调在市场开拓中遇到的困难。2、要强化政策引导。政策扶持在整个产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前些年,我市出台了一些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培育了一些支柱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在建筑业发展中,市政府也出台了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力度也比较大。各有关部门要把政策落实到位,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我市建筑业加快发展。3、要规范行业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招投标、转嫁经济负担等行为,对不合理工期要求、低于成本价中标、苛刻无理的惩罚、赔偿合同条款等要依法制止。要规范中介机构行为,重点整治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的违规操作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工程款防拖欠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等担保机制,维护社会的稳定。要把建筑市场专项整顿与治理商业贿赂结合起来,依法惩处招投标活动和工程建设中的商业贿赂行为。4、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领导要经常听取建筑业发展情况汇报,深入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谋划发展思路,研究对策措施,解决建筑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建筑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支持建筑业发展的合力。同志们,当前我市建筑业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又面临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筑强市建设,为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作出更大的贡献!金华市建设局公布200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金华市建设局于4月9日发文通知,公布了全市建设系统200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根据市建设局与各县(市、区)建设局签订的金华市建设系统2006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以及各县(市、区)建筑业主管部门对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结合有关安全检查,经组织综合考核,评定了200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其中评定为优秀的有:东阳市建筑业管理局、磐安县建设局;评定为良好的有:永康市和兰溪市建设局;评定为合格的有:婺城区、金东区、金东开发区、金西开发区、金磐开发区、浦江县、义乌市建设局;其他县(区)为不合格。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有关规定,对考核合格以上的11个县(市、区)建筑业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并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李 籽)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发奋拼搏为加快金华建筑强市建设而努力奋斗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金华市副市长 王建平(2007年4月9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总结“十五”以来全市建筑业工作,表彰先进,分析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2007年全市建筑业工作任务,促进我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肯定我市建筑业工作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的领导下,全市建筑业企业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金华建筑业这一中心任务,克服“入世”和宏观调控等不利因素影响,抓机遇、拓市场、强管理、树品牌、促发展,建筑产业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建安总产值连续5年增量超百亿,年均增长率达31.5%,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万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建安指标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建安总产值1934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38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93和2.62倍。创利税10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76亿元,增长230%;完成建筑业地方税收28.8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5.38%,其中,市区完成建筑业地方税收6.9亿元,占市区地税收入的13.69%,比“九五”增加5.7亿元,增长4.75倍。2006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6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亿元;创利税45亿元,完成建筑业地方税收10.9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7.39%,同比增长31.6%。市区完成建筑业地方税收2.61亿元,占市区地税收入的16.03%,同比增长30.3%。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额的9.3%。建筑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安民的基础产业。二是工程创优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企业狠抓工程质量,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业”之路,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合格率100%。创市(地)级以上优质工程650多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85项,国家鲁班奖和国优工程奖13项,比“九五”时期分别增长72%、85%和116%。2006年,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60多项,其中钱江杯优质工程16项、国家级优质工程6项。中天建设集团承建的豪盛时代小区、成龙建设集团承建的义乌市北苑街道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楼、广厦三建承建的衢州电力生产调度大楼荣获了国家鲁班奖,我市成为年度荣获鲁班奖最多的地级市。三是企业资质大幅提升。经过“十五”期间的大力引导、扶持,我市企业资质有了明显提升,资质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在省建设厅、省建管局的支持下,我市新提升的二级以上资质企业112家,其中一级升特级3家;二级升一级23家,相当于历年一级企业总数的92%;三级升二级86家,相当于历年二级企业总数的116%。目前,全市已有三级以上企业637家,其中特级4家、一级48家、二级140家、三级400家,劳务45家,基本形成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层次并举的资质结构体系,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打造建筑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五”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186期,培训企业经理、项目经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53885人次,参培人数是“九五”期间的3.1倍。全市建筑系统现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比“九五”分别增长62%和86%。全市共有2694人取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5686人取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均列全省第二,为明年由项目经理向建造师平稳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组织开展了以建筑法、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和建筑业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去年的钢筋工、精细木工、砌筑工、镶贴工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省赛总成绩第二、国赛奖牌全省第一的佳绩。五是建筑科技进步加快。“十五”期间,制订出台工程建设地方规定12个,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83项。有8项技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5项成果获省级工程建设优秀奖,15项成果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奖,分别是“九五”期间的4.3倍和7.5倍。2006年,有92项QC成果参加成果发表会,其中35项分获一、二、三等奖,16项获省优秀QC成果奖,8项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同时,开展了省级工法申报工作,申报11项,9项被评为省级工法。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市建筑业赢得了荣誉,提高了知名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是建筑市场趋于规范。开展了建筑法执法检查、建筑市场整顿,施工方案、钢管扣件、起重设备等专项检查活动。制订了金华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外地进金施工、监理企业管理规定、金华市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加强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为工程建设后续管理把好入口关。进一步完善了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使竣工验收备案成为办理房屋产权证的一个重要前提。七是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创新监管体制,严格两项安全许可,突出现场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力度,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得到好转,实现全年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的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八是清欠工作提前完成。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在2006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3年以前的拖欠项目;2006年底前,基本完成2004年以来新的拖欠项目”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按照“谁拖欠、谁负责”、“谁直接负责工程建设管理,谁负责组织清欠工作”以及“工程项目属地管理”、“行业归口管理”等原则开展清欠工作。2006年6月12日完成2003年以前拖欠项目,共清欠10.2亿元;2006年12月4日完成2004年以来的拖欠项目,共清欠5352万元,提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清欠任务。同时,着手建立清欠防范长效机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我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建设市场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各职能部门在对有形建筑市场监管的认识上还不够统一,行动上还不够一致,建设系统内部监管体制不顺,本位思想表现比较严重。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不够稳定。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保障内部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三是深层次的行业结构性矛盾有待解决。特级、一级龙头骨干企业偏少,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专、精、深”的文章没有做足,劳务企业发展缓慢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二、明确任务,全力打造建筑强市建筑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我市的第二支柱产业,做好建筑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浙中城市群建设意义重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建筑强市”目标,加快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转变。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累计达到4200亿元,利税总和达到260亿元。工程竣工合格率达100%;创市(地)级优质工程500项以上,省级优质工程200项以上,国优“鲁班奖”、国优银质奖工程10项以上;创市(地)级文明标化工地500项以上,省级文明标化工地220项以上;公开招标率、施工许可证办理率、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100%;百亿元产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力争无三级及其以上重特大事故。2007 年全市建筑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建筑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素质为重点,坚持质量兴业、安全兴业、科技兴业、管理兴业,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全市力争完成建安总产值750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公开招标率、施工许可证办理率、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100%;创市(地)级文明标化工地130项以上,省级文明标化工地60项以上;创市(地)级以上优质工程120项以上,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0项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1人以内,确保无三级以上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围绕上述目标,2007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加强综合治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打造和谐行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要牢固树立“抓经济是政绩,抓安全更是政绩”的理念,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出发,以落实各市场主体安全责任为抓手,层层监管,环环相扣,多管齐下,加强综合治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完善考核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健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办法,确保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创新安全保证机制。一要明确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对事故项目,除检查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程序外,还要将其合同履行情况、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和费用支付情况等列入检查范围,对违规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处罚,政府工程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二要严格执行金华市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计取及其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否则,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将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情况列入日常监管范围,促使施工企业将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真正用于安全生产。三要增强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自觉性。严格实行建筑施工企业两项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落实好金华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差异化管理暂行规定及金华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规定,强化施工、监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其内部安全生产保证机制作用,变“要我抓”为“我要抓”,夯实基础,确保安全生产。三是建立联动机制,改进监管方式。要调整安全检查内容。除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外,要将建设单位的市场发包行为、资金到位情况、合同履行情况,监理单位的市场行为、人员到位情况,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内部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执行情况及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在建项目危险源公示制度、民工学校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安全生产检查范围。要调整安全检查方式。在市安监站、各县(市、区)主管部门进行拉网式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开展随机抽查,并适当增加抽查数量。要调整安全检查对象。以企业执行安全生产制度情况,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落实情况为主,以抽查企业所承建项目施工现场为辅,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要调整安全检查目的。指导、督促企业自觉完善落实内部安全生产机制为主,处罚为辅,努力使建筑业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是抓好专项整治,遏制事故发生。年内重点抓好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坍塌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施工垂直运输机械检测和安全使用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及管理情况等进行专项整治。结合项目进度、特点,突出重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五是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率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化水平提升工作,指导、鼓励企业建立拥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使安全生产标准化率达到建设部规定要求。(二)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建筑强市的关键,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及建筑市场的变化,围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这一核心,把握好建造师和承包模式转型的良好机遇。一是加大行业扶持力度。根据市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筑强市建设的通知精神,尽快制定出台通知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培育、提升我市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调整企业等级结构。通过合并、兼并等多种形式,发展集咨询、设计、造价、施工、监理、维护于一身的高资质、高技术、现代化的大型企业。继续努力提升企业资质等级,为我市建筑业企业走出盆地,占据高端市场创造条件。对施工水平高、经营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要重点扶持,指导企业制定升级计划,力争成功申报1家特级企业、510家一级企业。三是优化企业专业结构。积极扶持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道路桥梁等专业队伍,提高我市一、二级专业承包企业的比重。努力为劳务分包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劳务分包企业发展。四是调整行业经营结构。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银企合作,提高融资能力;吸收民营资本,开展资本运营;拓宽经营领域,向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的领域拓展。五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紧紧抓住项目经理向建造师过渡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人才、教育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人员积极参加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作,采取各种方式,使企业经营者向更高管理层次跃升,中级岗位人员向高级管理和技术层次跃升,产业工人向技工和技师层次跃升。六是加快市场拓展步伐。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埠外市场份额,力争京、津、塘、中西部和东北市场有较大突破,实现省外产值达300亿元以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海外份额有明显提高,形成省内、省外、国外市场布局合理、均衡发展的格局。研究建立有关激励机制,对外出施工企业在资质升级、人员注册、队伍培训和创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扶持。适时召开出省施工企业座谈会,总结交流外出施工经验,积极做好先进企业的外宣推介工作。(三)规范建筑市场,夯实和谐行业基础规范的建筑市场秩序是保证工程质安和防清欠的基础,是构建和谐行业的基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诚信为抓手,建立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市场与现场互动,形成闭合的监管圈,进一步规范有形建筑市场。一是突出源头监管。要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肢解发包的范围,加大对肢解发包的打击、处罚力度,切实扭转建设单位肢解发包行为愈演愈烈的趋势。要加强建筑工程市场管理,建筑工程必须进招投标中心交易,履行工程项目建设报建义务,投标人(含议标)必须按金华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规定,领取诚信手册。对于公开招投标项目,出台有关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有关规定,施工、监理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扰乱建筑市场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健全合同备案制,强化合同备案管理,将合同履行情况列入检查内容,进一步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二是实行两场联动。要建立健全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建造师)、监理总监、三类人员及项目许可、竣工备案等信息查询系统,源头上扼制“三违”行为(违法挂靠、违法转包、违法分包)的蔓延。要尽快出台我市建筑业企业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将施工、监理、招投标代理等建筑业企业从业行为,与企业资质挂钩,实现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尤其是对外地进金企业的监管。要高度重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建设部有关要求,尽快落实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及时收集企业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进一步推动两场(现场、市场)联动监管工作。(四)强化工程监管,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工程质量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公共安全,关系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全寿命质量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立足点,以落实各方主体质量责任为抓手,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内容的监管。一是突出重点领域质量监管。要突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监管。根据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外观形式和结构体系日趋复杂,技术风险日益突出的现状,强化对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竣工验收等管理制度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项目施工期、使用期安全,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确保工程防御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突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去年制定出台的金华市区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和金华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导则,建立质量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工程质量保修机制,加快建立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使各类质量投诉得以尽快、妥善解决。二是突出重点内容质量监管。要突出建筑节能监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按照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建筑节能监管。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工艺创新,完善施工工艺;加强培训指导,熟练操作技能;加强工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避免造成新的质量通病,确保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要高度重视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工作。树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逐步向前、后延伸。向前延伸到设计,向后延伸到对既有工程的使用维护、超设计年限的质量安全鉴定等方面。三是突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依法落实施工现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着力推进施工企业内部标准建设,强化工序及工序衔接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监理工作监管,严格控制监理人员的监理项目数量,检查监理人员到位情况。逐步建立监理工作质量评价机制,对不能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的企业和个人,坚决清出市场。要开展检测市场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厉打击“假样品”“假数据”、“假报告”等行为,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数据报告的真实性。要开展商品砼、钢结构工程质量等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确保在建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五)加强机制创新,防范工程款拖欠我市的清欠工程款工作已经提前全面完成,但工程款拖欠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清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从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入手,将工作重心从事后清欠转移到完善防范机制上来。一要严把合同备案关。在施工合同备案时,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严禁使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设;对于社会投资项目,垫资金额超过20的,不予办理合同备案及招标程序。二要严把施工许可关。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严格审查项目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到位情况和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相关材料,建立建设资金专用帐户,防止建设资金挪用。三要严把竣工验收备案关。工程主体竣工验收备案和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前,工程实施主体必须向质量监督部门提供由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签署的拟验收工程无拖欠工程款和监理费的证明材料。四要完善清欠工作机制。成立工程款拖欠投诉处理领导小组,建立工程款拖欠投诉处理应急预防机制。积极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制定房地产项目工程质量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降低建设主体市场风险,有效预防新的拖欠。三、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良好平台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提升建筑业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各级各单位和广大企业要从做大做强建筑业的高度,为建筑业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一是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各建筑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搞服务、抓管理。要围绕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份量、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一些行业关注、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政策环境。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本身就是对企业负责、对企业服务的体现。要加大建筑业宣传力度,宣传政策法规,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实施阳光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和各企业都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办事程序,求真务实,雷厉风行,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细部细节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完善有关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三是要强化行业文化建设。各建筑业管理单位和企业要强化行业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开展政治、思想、道德、廉政、行风、和谐等方面教育,宣传建设系统的创新、发展、政绩,树立行业品牌形象。四是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服务立会、科技兴会和宣传强会的原则,切实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咨询、调研、组织、服务、协调等工作,工作要定位定向,到位不越位。要强化协会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坚持宣传强会,充分发挥协会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和刊物,宣传建筑行业方针、政策以及学术活动和成果,提升建筑行业形象。要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协助主管部门解决建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企业行为,遏制不正当竞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推进技术创新和设计创优,促进会员单位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行业整体素质。要发挥协会的行业服务作用,组织好协作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带动会员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同志们,建筑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创出新成就,再造新辉煌,推动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金华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 赵如龙(2007年4月9日)同志们:很高兴参加金华市建筑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葛慧君市长亲临会议讲话,这是我省各市建筑业工作会议所没有的规格,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建筑业的关心和支持。过去的一年,金华市建筑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服务下,克服了生产要素、能源、资源紧缺的制约,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诚信经营,坚持质量兴业,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市场开拓、品牌提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又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此,我代表省建设厅,对你们2006年所取得的良好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金华市委、市政府给予建筑业的关怀和扶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建筑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为全省建筑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为打造建筑强市,乃至为实现建筑强省战略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王建平副市长全面总结了2006年全市建筑业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十一五”全市建筑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对2007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对如何实现建筑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要求,讲得很好,请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2006年全省建筑业发展取得新成就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省建筑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建筑业继续保持了高增长的发展态势,成果丰硕,为建筑业“十一五”规划和强省战略的实施起好了步,开好了局。可以说,2006年,浙江建筑业是快速发展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亮点纷呈的一年,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行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一是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企业实力不断提高。去年全省经济总量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