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doc_第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doc_第2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doc_第3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doc_第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 前 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 儿童的后续学习与发展 小学3-6年级科学 品德与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1-2年级 品德与生活幼儿园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儿童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 1.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科书或教师指导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学校和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 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扩大图书阅览室的功能,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并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四、课程管理建议 课程的实施涉及校内外的联系、学校课程的安排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并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新的课程管理思想,认真贯彻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经费投入、条件创设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给学校实施课程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运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精神的督导评价机制来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本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落实,并促进教师成长。 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方面机构、部门的配合,因此行政的协调、支持十分重要。 (二)教研部门的管理 为了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部门要配备合格的教研员,以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教研员应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师一起开展讨论研究,让教研活动、评价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有效参与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的领导者要明确实施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指导和评价教师的工作。 建立民主与开放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教学管理要为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提供支持。 学校要选拔合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与教师熟悉的学科课程差异很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并通过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学校要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帮助教师做好本课程的学期(学年)整体计划安排;加强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把该课程的活动与学校有关活动结合起来;在发挥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优势的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均衡,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都应符合小学1-2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教材呈现方式应直观、形象,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形式、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综合性原则。内容要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注意各学习领域内容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 5活动性原则 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要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是仅仅罗列知识或事实。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本课程的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本课程的教材(教科书)可由各地和各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选用。走 进 新 课 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段开设的主要综合课程之一。 小学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等)不一样,他们都是融合了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其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过去我们国家以分科课程为主,现在强调以综合课程为主,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要求的。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越来越明显地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和人才的综合化,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为本国培养未来的人才而进行的,因而各个国家在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同时我们国家为了改变“智育实德育软”的现状,更好地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解决现有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这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强调解决德育课程与儿童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它特别注意让课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和活动中去感悟、体验,反对空洞的说教,把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寓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之中。因此设置品德与生活这门综合课程就成为这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亮点之一。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背景 1、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生活道德的内涵和外延等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热爱生活,善于营造健康、愉快的自我生活,能够与他人共同生活,积极地、安全地、负责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社会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基本要求,而且这些内容对于个体生存方式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优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素质:强烈的探究欲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态度,丰富的创造性及其实践能力等等。学校课程如何积极的应对,成为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 2、设置品德与生活这样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世界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综观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无不表现出与时俱进、迎接挑战的改革态势,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即可发现:学校课程越来越明显地强调综合性,也越来越强调课程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要重视儿童的情感和品德的形成,要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直接参与体验等。即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良好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 3、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小学阶段教育任务的客观要求 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一、二年级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它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品德及其行为习惯应该从小进行培养。小学低年级的教育要有效促进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有针对性地、有实效性地促进儿童的道德的发展,就必须使课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要注意与学前教育阶段的衔接,也必须强调与早期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由接受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过渡的阶段,这种过渡主要是指儿童学习内容的衔接和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其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活动,儿童的身体不仅能得到良好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活动中将获得充分的心智发展。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不能因其学习环境的改变而中断,活动应贯穿在儿童学习的整个阶段,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开发、设置和实施源自于儿童生活的活动课程将有助于儿童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胜利过渡。 4、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成的目标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在内容上陷入成人化、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灌输、说教。这种教育不仅违背了儿童道德观念养成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儿童在此方面产生了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事实上,生活是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源泉,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不仅能为儿童的学习注人入极大的乐趣,而且将使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的真切体验中逐渐形成。回归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注重良好个性的养成,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德育课程改革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我国推行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进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等确定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儿童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胜利过渡,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在原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国家有必要设计、开发一门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新的课程。可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适应于新时期德育要求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任务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理念与精神,是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并于2001年8月成立了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组,正式开始了这门课程的建设工作。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研制小组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有关部门的专家、教职员和原小学生活和社会课题实验组的成员。在课程标准研制组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负责同志到会并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要有利于解决现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的现象;三要有利于加强品德教育,要坚持“积极进取,小心论证,精心设计”的工作方针。 课标研制组工作伊始,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当今时代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现行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学习、借鉴了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相关资料。研制组工作时间历时5个月,于2002年2月初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初稿。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基层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教育部的批准,于2002年5月28日正式颁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这门综合课程,其主要意义是:通过综合相关课程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使学生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道德不是独立于人的生活之外和游离于人的生活之外的东西,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学生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鱼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动物,它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就会死亡,所以说脱离生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学生也不能脱离了生活而习得道德。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应遵循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内在的联系。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纯粹的语文生活、数学生活、艺术生活,也没有纯粹的品德生活。综合课程的设置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完整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在生 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之中,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内 在的综合,也同样是儿童与这种因素的内在联结。让原本具有丰富、多样关联的儿童,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不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所分裂,努力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是本课程设计的最大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以三条轴线来进行设计的,它包括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和儿童与自然。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生活的四个维度来进行设计的,它包括健康安全的生活、积极愉快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这也是儿童生活的全部内容。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经验,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我们特别应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没有今天就不会有明天,要为儿童“把握今天的生活、放眼明天的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体性在各国的课程改革中都受到了尊重,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课程的开发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因为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成为学生的课程,在理解的过程中才会产生课程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理解新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关照了学生的经验,因此该课程能进入学生的视界,能为学生所理解,这样本课程产生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其意义主要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于动脑的生活。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本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力求从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让儿童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本课程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富于童心和童趣的,也是儿童所喜欢和需要的。本课程所倡导的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以此实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我们在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并不排除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 准备这一观点。课程虽然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课程所设置的内容是来自儿童的生活并对儿童生活进行过精心挑选和锤炼的内容。同时,重视现实生活经验也并不意味着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间接经验的获得。人的认知包括儿童都是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的规律,只不过儿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经过系统设计并以课程的形态呈现的,成人并非如此。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的是要尊重儿童,引导儿童的发展。儿童是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儿童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儿童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生活方式等与成人的生活是等价的,因此教育就必须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尊重其个体的独特性。 每个儿童无论其性格、能力、文化或家庭背景如何,都享有自己的学习权、参与权、发展权。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应享受到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这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而保障、尊重并实现这些权利是教育的重要职能。 品德与生活过程中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体现了课程设计中对儿童的尊重。本课程中对儿童的尊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儿童的尊重不是听之任之,更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第二,对儿童的尊重关键在于引导,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他们自身的价值才能不断地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而达到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等的把握、认识和理解,同时儿童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等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 品德与生活课程努力在积极引导与尊重儿童的内在结合上走出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品德与教育之路,它既扬弃传统的教育不尊重儿童的、不从儿童的实际出发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行为约束与训练的做法,也绝不是在重复西文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种否定价值的引导,而是要求教育者在价值教育中持价值中立的价值相对主义之路。 4、寻求内在的统一 在以往的品德教育中或是片面强调道德认知,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割裂了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内在联系,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讲的故事学生认为是在讲别人的事而与已无关,所以不惑动、不受教育,德育课程流于形式,学生的知行不能一致,也不能统一。因此说没有体验性的活动和过程,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就很难达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找到了比较好的切入点,即不肢解人的完整的生命表现和心理结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呈现,让儿童感到这是真实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和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这一方面是非常突出的。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儿童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将会获得精神体验。学习的结果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获得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要关注儿童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过程中学习做事。 5、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课程中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需要儿童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并自己得出结论。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应当是一种能够与学习进行“对话的文本”,也就是要把儿童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理念诠释 1、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生活中的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因此,道德不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空洞的说教,而是蕴含在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感悟和规则。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事件会使儿童开启思考之门,儿童通过对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思考将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判断,生活是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自觉开展道德行为的一种最好途径。因此,以生活为途径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不仅没有淡化或消弱德育的功能,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2、品德与生活是儿童的课程 人本主义者强调课程不是与儿童相对立的、引起儿童反感或恐惧的课程,而应是能够引发儿童兴趣并能引导儿童自觉成长的课程,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首先都需要使儿童形成强烈的对规则或规范的情感认同,在此前提下儿童才能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任何的规则与规范不经儿童的情感认同都不可能真正地转化为儿童内存的素养。所以,课程设计应从儿童的情感需要和认知特点出发,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真正引发儿童的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零距离。 长期以来,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出的课程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相去甚远,没有儿童生活的实际,远离儿童的生活,这种课程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僵硬、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相反的作用。基于此,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设计上坚持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尊重儿童权利,使课程对于儿童自身具有意义等原则,构建了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 四、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重建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其中不同形态的课程整合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一“亮点”有两层含义:一是过去单一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及原有中小学教育多数课程内容采取分科课程的局面将得到改变;二是设置综合课程不是要替代分科课程,而是把综合合分科课程作为两种并列的课程形态,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使他们在各个不同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发挥其各自独特的作用。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门课程的性质是这样定位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课程综合化是指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和实现分科课程自身体系的统整。其中,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是实现课程综合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国家课程体系中,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艺术等。在这些综合课程中,品德与生活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 分科课程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原本一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割,使这些内容条理化、结构化,便于专门研究和学习。但是,分科课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它将有机统一的知识和观念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使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变得片面、狭隘、不完整。为了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同时也为了使学生的素质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均衡,人们提出了实现学校课程综合化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综合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