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oc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oc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oc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oc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传授,学生的吸收,只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上和社会中的自我体验的价值。因此,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为此,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学生,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所在。基于以上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建立适合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一方面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扭转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和训练的地位。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充分发挥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而不只是关注其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方法,将有助于丰富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教育过程评价积累一定经验。对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则是打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对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教学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引发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教师最关心的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应该从哪些体现新理念的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进行评课?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这一问题,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上看,已基本解决。纲要对此已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然而,这些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和理想化的。到了具体的操作层面,教师普遍的感觉是无所适从。因此,从操作层面上弄清“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是基层教师最希望明确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我们的教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对“好课”的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上海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五个实”标准。即:(1)扎实的课。 “扎实”是指“好课”是有意义的,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相应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充实的课。“充实”是指有效率,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3)丰实的课。“丰实”指的是教学富有成果,这种成果是生成性的,教学相长是它的具体表现;(4)平实的课。“平实”强调“好课”是常态下的课,它不是摆设,不是修饰,而是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好课”的原则或者理念,不需要特殊的条件支持就可以实现;(5)真实的课。“真实性”则主要是提醒我们必须关注“好课”的缺点,通过反面来认识和学习“好课”,避免不实的夸张或者歪曲。北京文诘教授提出了评价“好课”的五个标准: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应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崔允漷将“好课”标准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学得愉快”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这些标准既包含了对教师的评价,也包含了对学生的评价;既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但似乎显得过于笼统,而且也无法反映出教学过程的丰富动态性。 王光明、张春莉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主要考察:(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标准完全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来评价课堂教学水平,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这对于革新传统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教学评价标准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标准的科学性还有待于研究。 我们课题组在对各种“好课”标准进行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纲要的要求和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好课”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这节课是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否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在浑然一体的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机整合。具体概括为六点:(1)目标恰当落实了;(2)活动组织精思考;(3)合作学习兴趣高;(4)师生互动学法好;(5)过程体现探究性;(6)学有余地有实效。(二)对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新课程实施以来,评价发展迅速,教师的评价观念,使用的评价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专家和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通过二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上,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重点要落实“两个转变”。1、关键: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关注学习发展性(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已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2、重点:落实“两个转变”。一是从关注教师的“教”真正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上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教”,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虽然评价一堂课的因素很多,但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我们可以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等三个方面来关注学生的“学”。二是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传统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常常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研究的重点也往往是教材的重点是什么,教学的难点在那儿,思考的重点也常常是导语的设计、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作业的设计等一些教学的具体的细小环节。不难发现,这是一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做法,学生经常被作为处于一定年龄阶段的抽象的群体来认识。事实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独特的、活动的人。一节课,设计再好,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配合,就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课堂常常不是静态的,而是鲜活的;教学也往往不是预设的,而是创生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生活。教师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设想: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在课程标准、纲要等理论指导下,通过研究,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探求形成主体、综合、多层次、多元性、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从而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三、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将课堂教学导入歧途。因此,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可行可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确定指标项目标准和权重。我们设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建构有效改进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的确定综观现有的研究文献,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课堂教学要素分割策略。这种设计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把其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项目。如黄大龙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出发,认为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另一种是教学行为分析策略。这种设计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中人的具体行为来进行分类,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具体评价项目依据上述3种行为而展开。这种设计策略可以从本文“好课”标准中得到说明。 但也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指向课堂的整体情境,而不是仅仅指向教师或学生的分离的行为,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来自课堂主体的师生双方的任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蕴涵着多种复杂的因素,只有将其置于特定的背景下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如果只对课堂部分个体或部分变量进行割裂的评价,那么,评价结果必定会偏离评价对象的本质。我们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纲要精神和改革评价的目的要求,考虑从以下三方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学生学习状态参与状态。一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二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按要求正确操作、实验,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且与他人协作,分享学习的乐趣;三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足,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不低于20分钟。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三看师生、生生之间是否保持有效互动。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获得知识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二看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对自己所期待的成果得到满足,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从整体上达到学习目标。2、知识的形态基本性。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的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看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基础性。这主要是从学生的认识与经验的背景去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能与学生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过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合作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策略性。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实践性。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目标。看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的程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差异。看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易操作。教学内容。看是否能恰当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重点突出;是否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看是否重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渗透德育。教学策略。看是否重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否能根据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教师素养。看是否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是否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否具有较好的基本功。(二)评价指标项目标准和权重的确定第一,为了便于广大教师实际操作,我们顺应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评价习惯,对课堂教学采取等级评定法,把每项目标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第二,把等级评定转化为百分制评分,以便输入计算机量化处理。对各项指标的每个等级,按不同的权重量化为分数。第三,指标的三大项目和四个等级基本稳定。对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作动态处理。也就是说,各项指标所占权重是根据某个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管理的导向需要出发而确定的,是动态变化的。如:近阶段需提请教师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的,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分值提高到50分甚至60分。(三)课堂教学评价的量表设计新课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后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听课以后进行教学评议,教研人员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分析,以及评委对各类“评优课”的评判都需要一个工具,一个可操作的量表,即课堂教学评价表。我们大量参阅各地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基础上,制订了小雄镇中心小学数学附:课堂教学评价表四、探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在系统空间和连续时间内进行。因此,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必然也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们设想: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一)评价主体走向多元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领导、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却忽视教师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甚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多主体评价,强调教师、学生、领导、专家在评价中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模式,尤其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让师生掌握评价手段发挥内部评价的效用,尤其是处于主要地位的教师科学运用评价这项工具,搜集信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有助于改变传统评价者的地位和感受,通过相互沟通,形成积极、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有助于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发挥评价的诊断、监控和指导的作用,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结果,促进其达到改进和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教师自评为主,他评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根据评价标准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出深入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以发现问题,寻求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我提高。在他人评价前,我们制定教师自评表,让教师进行自评。我们把自我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并且尊重教师的解释权力,因为有时评价者不一定了解全面的情况,不知道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依据,这样就有必要让教师有说明和解释的机会。教师课堂教学自评表学校:教师:课题:自评分: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说明我的教学准备状态1、三维目标(认知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设计的完整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的设计与特色。3、教学评价、反馈调控、课堂管理的设计与特色。我的教学实施状态1、我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学态度、心理素质)、人文素养和教学经验。2、我的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板图技能、提问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组织管理技能和结束技能)。3、我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生成性,以及我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1、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参与性状态(广度、深度)。2、学生的交往状态、合作状态与课堂的学习氛围。3、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探究精神。4、学生的情绪状态(情绪的表现、表达等状态)。5、学生的生成状态(目标的达成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的教学反思1、我的教学优势和弱势,以及急需改进的地方。2、我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及急需提供帮助的地方。3、我在发展上所受到的限制。4、我对自己的发展提出的要求。2、他评。包括领导评议和同仁评议。评价的目的是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课后,领导、教师进行交流,用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评课时不说空话、套话和假话,优点可说,缺点要提,要有对教材的处理意见。会上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综合分析大家的意见在会上反馈,这种反馈的意见是客观的、全面的,而且在反馈会上经常会产生智慧的火花。会后每人交一份教师互评表。教师课堂教学互评表学科 评价人 年 级:执 教 老 师:课 题:时 间:评价要点评价结果评价人对此课例的综合评价等级为ABC学校对评价者的点评的评价等级为ABC3、学生评教。在根据课堂教学评价做好他评、自评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评教这一评价途径。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对课堂的教学的评价是几种评价途径中很有说明力的。课前选择学生能够了解的评价要点,编制调查问卷,课后随机选几名学生做问卷调查,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取得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学生问卷调查表授课教师 课题 日期 内容是否在课前准备中你是否主动地参与了学习?你对这节课感兴趣吗?在课堂上你是否提出问题?在课堂上你是否为同学解决过问题?在课堂上你和同学讨论交流过意见吗?你是否从同学的意见中得到启发?你学会了这节课的新内容了吗?下课后,你还有兴趣思考老师这节课讲到的内容或题目?最后,学校将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教师本人以及学生的评价结果按一定的比例给被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一个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是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主体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起导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二)评价方式走向多样多主体参与评价,过程评价,必然会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应体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具体又可以从不同的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中展开。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按评价信息收集的途径来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由过去的成绩测验转为笔试检测、口试考查、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结合使用。口试和笔试主要是对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考查,对学生的学业情况作以评判。既有课前的诊断性评价又有课后的反馈评价。即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感受,以及对某种特定课堂教学活动的想法做法,特别是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东西可以编制微型问卷的形式,让学生作答。如在一节课结束前问:你对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的学习快乐吗等等。观察记录主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并给予评价记录。观察要点为: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习情况是否投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能不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能否客观公正的进行自评及评价他人等。按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来分:由过去过于注重定量分析向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转变。适当的定量分析是必要的,比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的调查次数等。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比如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等是无法用简单的数字、统计等方法加以评价、衡量的,不能将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硬性量化,有时精确的数字反而离科学的分析更远。要克服以上不足,我们必须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促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实践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按评价主体来分:由过去过于强调他评向重视他评的同时更关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转变,尤其重视教师自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现代心现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因此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促使评价对象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尤其值得提倡。五、研究的初步成效两年来的艰难探索,交织着成功和失败,喜悦和彷徨,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效果、学校管理诸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一) 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改革。1、为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和研究创设了条件。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以前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多年来国内主要在学术界传播使用之,而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则缺乏对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的了解和足够的实践积淀。由于本课题研制的课堂评价模式中吸取、整合了教师所熟悉的教法改革的成果,减少了教师对教育评价的距离感,获得了理论与实践、教师与专家、评价与教学互动相长的支点。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使自身的教育观、质量观、评价观、教学观适应课堂教学评价实践需要;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通过评价获取反馈信息,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反思、调整、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促使了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说得有理,评得有据”。实践证明,在评课研讨时,教师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研讨,有利于上课教师与评课教师通过评课分享彼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乐趣”,并从理论高度解释与解决这些现象与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1、学生主体性得到增强。由于实施评价,正确引导了教师、家长、班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体验成功、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因而大多数学生能以主体的身份、发展的眼光,正确进行角色定位,进行完整的学习。经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中喜欢上数学课的平均占85.1%,对比班为74.5%;实验班学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能学好数学的占95.6%,对比班为88.3%。2、数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并在其参与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自信心和自我反思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评价融合在教学全过程,与学生学习动态过程中具体、即时的发展需要协调同步,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明确努力方向,有效克服认知障碍,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