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doc_第1页
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doc_第2页
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doc_第3页
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doc_第4页
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基础习题班讲义(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1.会计法律制度构成(P42)(1)会计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2)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3)会计规章:财政部(4)地方性会计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门 【例题】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和会计规范性文件5个层次。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有()。A.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C.省级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答疑编号2002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解析】(1)选项AB:国务院颁布的属于“行政法规”;(2)选项C:属于“地方性会计法规”;(3)选项D:属于“会计规章”。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权限(P4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注意单选题)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3.会计法律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2007年新增)(P45)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均属于会计行为规范的范畴。(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引导其结果的合法化;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3)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规范。(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4.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例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某公司的下列人员中,应当对本公司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单位负责人是()。(2005年)A.董事长张某 B.总经理王某C.总会计师李某 D.财务部经理赵某答疑编号2002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第二节会计核算 一、原始凭证(重点)1.对原始凭证的审核(P55)(1)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签章。(2)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解释】本考点连续出现在:(1)2001年的单选题;(2)2002年、2003年的综合题;(3)2004年的判断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例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做法是()。(2001年)A.由出具单位重开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答疑编号2002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2.对特殊原始凭证的处理(P55)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而非复制件)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二、财务会计报告1.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P57)2.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P59)【例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人员有()。A.会计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C.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答疑编号2002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3.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重点说明下列事项:(P59)(1)反映与职工利益密切的信息;(2)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4)国家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5)重大的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及其原因的说明。【例题】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下列各项中,应当在其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的事项有()。(2002年)A.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 B.重大投资、融资情况C.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 D.管理费用的构成情况答疑编号2002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三、会计档案(重点)1.会计档案的范围(P60)(1)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3)财务会计报告类: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会计报表(4)其他类:包括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注意】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例题】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2001年)A.原始凭证 B.单位内部控制制度C.记账凭证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答疑编号2002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CD2.会计档案的保管(P61)(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部门保管一年。(2)会计档案原件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P61)(3)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P61)【解释】定期保管的最短期限为3年,最长期限为25年,注意单选题。【例题1】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最短的保管期限是()。(2004年)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答疑编号2002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D【例题2】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起算时间是()。(2006年)A.从立卷之日的次日算起B.从月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C.从季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D.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答疑编号2002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D3.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P63)(1)“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2)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各级主管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还应当有同级财政、审计部门派人监销;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3)销毁后,监销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4.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重点)(P63)(1)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2)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解释】本考点多次出现在简答题或者综合题中,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第三节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1.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对象(P64)(1)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2)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2.单位内部控制制度(P64)(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重点)(P66)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解释】考生应熟悉教材中列举的“不相容职务”,注意在综合题中的应用。【例题】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应当相互分离。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有()。(2006年)A.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B.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C.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D.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答疑编号20020109: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2)授权批准控制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责任和权限,以及每笔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并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教材P66例题27】某公司2003年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其要点如下:(1)为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对外投资和资金调度等事宜统一由总经理审批;(2)为方便与供货方的合作,公司划拨给采购部门专项资金,由采购部门自行与供货商结算货款;(3)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由主管公司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各成本费用业务也需要其审批,超过预算的成本费用经其批准后,会计人员即可支付。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该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无不当之处。【解析】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不符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基本原则。重大对处投资、资产处置和资金调度由公司总经理统一审批不符合授权批准制度的控制要求,存在授权不当或违反集体决策审批的情况。采购部门及其人员直接支付货款的规定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审批由副总经理1人负责,违背了预算编制、审批应相互分离的原则。二、政府会计监督(P67)1.会计工作政府监督的实施主体(P6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解释】本考点曾在2001年、2003年的综合题中出现,财政部门有权对“各单位”(上市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的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2.会计工作监督的监督对象(P67)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三、社会会计监督(2007年新增)(P68)1.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P68)(1)审计业务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2.审计业务约定书(P70)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而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3.审计报告的种类(P70)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审计报告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还应当载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地址,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带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处分披露;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3)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者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核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5)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P72)(1)会计责任是被审计单位对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本单位提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保护本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等负有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应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明确。(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即审计责任。(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P73)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二、代理记账(P74)1.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P74)(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3)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4)承办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例题】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表委托人办理的业务有()。(2002年)A.申报纳税 B.登记会计账簿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出具审计报告答疑编号20020110: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2.代理记账机构的审批(P74)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三、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条件(P75)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解释】本考点连续出现在2002年、2003年的综合题中。四、总会计师1.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P75)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2.总会计师的地位(1)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解释】总会计师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也不是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而是一种行政职务。(P75)(2)凡是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应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2004年综合题)。(P76)【例题】关于总会计师性质与地位的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法律制度规定的有()。(2006年)A.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B.总会计师是单位非行政领导职务C.总会计师是单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D.总会计师是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答疑编号2002011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C【例题2】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会计法律制度规定的有()。(2003年)A.某市财政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B.某医院在行政办公室设置了会计人员并指定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人员C.某大型国有企业同时设置了总会计师和分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D.某镇财政所对一名会计人员作出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答疑编号2002011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D【解析】(1)选项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2)选项B:各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3)选项C:凡是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应当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4)选项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3.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P76)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相关链接】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4.总会计师的任免程序(P77)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五、会计从业资格1.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范围(P77)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注册登记。(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2)出纳(3)稽核(4)资本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5)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6)总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7)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相关链接】(P84)(1)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工作不属于会计岗位;(2)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例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有()。(2005年)A.注册会计师B.注册税务师C.会计主管人员D.会计机构负责答疑编号2002011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D2.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行属地原则,县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P78)(1)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注意单选题),到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P79)(2)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P79)3.调转登记(2007年调整)(P79)(1)在同一管辖范围内持证人员在同一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自离开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内”,办理调转登记。(2)在不同管辖范围的持证人员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到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持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到调入单位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4.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4小时(注意单选题)。(P80)六、会计人员回避制度(重点)1.“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P85)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本单位的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P85)3.“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P84) 【解释】关于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特别是对出纳人员的兼职限制,多次出现在综合题中,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例题1】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是()。(2001年)A.会计机构负责人 B.稽核C.会计档案保管 D.出纳答疑编号2002011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例题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的工作有()。(2005年)A.会计档案保管B.收入费用账目登记C.固定资产卡片登记D.债权债务账目登记答疑编号2002011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D七、会计人员工作交接(重点)1.应当办理交接的情形(P85)会计人员调动工作、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应当办理交接手续。2.监交人员(P86)(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主管部门可以派人会同监交。【例题】某国有企业会计科出纳员因工作调动需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负责监交的人员应是()。(2003年)A.该单位一般会计人员B.该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C.该单位负责人D.当地财政部门派出人员答疑编号2002011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3.会计资料移交后的责任界定(P87)(1)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2)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卸责任。第五节法律责任 1.“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和“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P89)【解释】二者的法律责任相同:其违法主体均包括单位和个人。(1)单位:对单位处以5000元10万元的罚款;(2)个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人员处以3000元5万元的罚款,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伪造、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P89)手写板图示0201-01【解释】其违法主体仅限于个人。(1)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尚未构成犯罪的,对其处以5000元5万元的罚款。3.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P90)第一章经济法概论考情分析1.经济法基础的题型题量(1)单选题(25分)(2)多选题(40分)(3)判断题(10分)(4)计算分析题(15分)(5)综合题(10分)2.命题范围以考试大纲为依据3.主观题要求用钢笔第一节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1.法的本质(P2)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2.法的形式(P4)(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法律(7)行政规章 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解释】注意不同形式的“制定机关”。【例题1】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2005年)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答疑编号2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解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例题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疑编号2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二、法律规范(P9)1.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1)义务性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即“必须怎样”、“应当怎样”。(2)禁止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即“不能怎样”、“不得怎样”。(3)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即“可以怎样”。【解释】考生应熟悉不同的法律规范所对应的关键词,注意在单选题中的应用。2.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定。强制性规范一般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而任意性规范是指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范围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例题】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会计法关于“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规定属于()。(2001年)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答疑编号2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三、法律事实(P14)1.法律行为2.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2005年)A.订立合伙协议B.签订合同C.签订和解协议D.签发汇票答疑编号2001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例题2】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发行股票 B.签订合同C.发生地震 D.承兑汇票答疑编号2001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选项ABD属于法律行为。四、经济法律关系1.主体(P16)(1)国家机关(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如医院、工会、文化团体、学术团体)(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4)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2.客体(P17)(1)物:可以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3)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例题1】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2000年)A.商品 B.商标 C.公民 D.组织答疑编号2001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解析】选项CD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例题2】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2006年)A.土地使用权 B.发明 C.劳务 D.产品答疑编号2001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解析】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土地使用权(合同标的)就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例题3】下列各顶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A.经济管理行为 B.自然灾害C.智力成果 D.战争答疑编号2001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C【解析】选项BD属于法律事件的范畴。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1.仲裁的适用范围(P19)(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解释】考生熟练掌握哪些争议“不属于”仲裁法的调整范围,注意单选题。【例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仲裁的是()。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答疑编号20010109: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2.仲裁的基本原则(P20)(1)协议仲裁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不能达成仲裁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2)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3.仲裁协议的效力(P21)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则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随之失效。()(2004年)答疑编号20010110:针对该题提问【答案】4.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注意判断题)。5.仲裁裁决(P22)(1)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2)仲裁庭可以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3)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不公开进行。(4)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5)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相关链接】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6)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例题】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2000年)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答案】AC二、行政复议1.行政复议范围(P23)(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2)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例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有()。(2006年)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答疑编号2001011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2.行政复议申请(P25)(1)当事人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注意单选题)提出行政复议申请。(2)行政复议申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注意判断题)。(3)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3.行政复议机关(P25)(1)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既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4)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例题】李某对甲市A区国家税务局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受理李某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2005年)A.A区人民政府B.甲市国家税务局C.A区国家税务局D.甲市人民政府答疑编号2001011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4.行政复议决定(P26)(1)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3)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4)当事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维持原判”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变更原判”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例题1】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2006年)答疑编号2001011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2】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B.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C.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答疑编号2001011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解析】(1)选项B: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2)选项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三、诉讼1.诉讼的适用范围(P27)(1)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5类案件(2)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的8类案件(3)人民法院不受理当事人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P28)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例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当提起行政诉讼的有()。(2005年)A.XX直辖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B.某税务局工作人员吴某认为税务局对其作出的记过处分违法C.李某认为某公安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D.某商场认为某教育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购货款答疑编号2001011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D【解析】(1)选项C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选项D属于民事诉讼。2.地域管辖(P29)(1)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作为的,也可以由行政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特殊地域管辖原则(P29)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3)专属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解释】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例题1】某企业因与银行发生票据支付纠纷而提起诉讼,该企业在起诉银行时可以选择的人民法院有()。(2001年)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答疑编号2001011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C【例题2】甲、乙在X地签订合同,将甲在Y地的一栋房产出租给乙。后因乙未按期支付租金,双方发生争议。甲到乙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后,又到Y地人民法院起诉。Y地人民法院于3月5日予以立案,乙住所地人民法院于3月8日予以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该案件的管辖法院应当是()。(2006年)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C.X地人民法院 D.Y地人民法院答疑编号2001011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D【解析】(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乙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Y地)的人民法院管辖;(2)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Y地)管辖。3.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期间(2007年新增)(P31)诉讼时效期间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包括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1年)。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注意多选题):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例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形有()。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拒付租金的C.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答疑编号2001011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D(2)诉讼时效的中止(2007年新增)(P32)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致使当事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停,不可抗力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手写板图示0101-01【案例】A公司对B公司的权利侵害(拒付租金)发生在2006年1月1日,B公司于当日知道,则其诉讼时效期间为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适用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考生注意两种情况:(1)如果2006年9月1日发生地震(不可抗力),10月1日地震停止。由于不可抗力发生在最后6个月内,从9月1日暂停计时,10月1日恢复计时。由于暂停了1个月,因此,诉讼时效期间顺延至2007年2月1日。(2)如果2006年3月1日发生地震(不可抗力),4月1日地震停止。尽管发生了不可抗力,但由于4月1日不可抗力已经结束,当事人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提起诉讼,并没有对当事人造成影响,因此,谈不上中止,还是原来的诉讼时效期间。(3)诉讼时效的中断(2007年新增)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例题1】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答疑编号20010119: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2】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答疑编号20010120: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1)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A错误;(2)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因此选项B错误;(3)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因此选项D错误。5.判决(P33)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注意单选题)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区别事项仲裁诉讼是否采取级别管辖否是是否采取地域管辖否是是否公开进行否是是否采取两审终审制度一裁终局两审终审制度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P34)1.没有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