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_第1页
连云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_第2页
连云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_第3页
连云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_第4页
连云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6-2030年)(报批稿)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2017年6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节 前言1第二节 编制依据2第三节 目标任务4第四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第五节 规划范围7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7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7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14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22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23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23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25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27第十二节 养殖区28第四章 保障措施35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35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35第十五节 完善生态保护36第十六节 其他保障措施37第五章 附则39第十七节 规划效力39第十八节 规划图件附表39附 表40附表1 禁止养殖区规划表40附表2 限制养殖区规划表43附表3 海上养殖区(浅海)规划表44附表4 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开放式滩涂)规划表46附表5 滩涂及陆地养殖区(海水池塘)规划表48附表6 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规划表51附表7 淡水池塘养殖区规划表55附表8 其他(淡水临时)养殖区规划表57附图59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图59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6-2030年)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前言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黄海中部,沿海是全国著名的海州湾渔场。连云港市沿海海岸线绵长,水域滩涂资源丰富,内陆地区有池塘、水库等各种水域类型。全市水域滩涂水生生物、尤其是渔业资源较丰富,具有发展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渔业发展,加大了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较好地协调了渔业与沿海开发、城镇化进程推进等各个方面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全市渔业结构战略调整和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发展,使水产养殖成为全市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为提高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利用效率,保护养殖水域滩涂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为核心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和保障养殖业者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同时协调水产养殖与沿海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等相关方面的关系,根据连云港市水域滩涂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水产养殖发展的实际与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需要,特制定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6 -2030年)。本规划明确了连云港市2016年-2030年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通过规划编制和实施,实现:(1)统筹水产养殖与沿海开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各相关方面利益的关系;(2)依法保护重要养殖水域滩涂;(3)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结构布局;(4)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5)为建立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管理制度提供法律和科学依据。 第二节 编制依据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地方法规】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部门规章】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海洋渔业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制度建设意见的通知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连云港港“十三五”发展规划连云港市生态保护规划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制度建设的意见连云港市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三节 目标任务【规划期限】 规划基础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2016-2030年。【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养殖水域功能区域范围,进一步健全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为主体的养殖业管理制度,采用先进养殖技术,实施标准化健康养殖和高效、生态养殖,养殖水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或超过无公害标准。到2030年,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养殖区规划面积217041.43hm2,其中海水养殖区面积为188276.59hm2,淡水养殖区面积为28764.84hm2。实际水产养殖面积控制在7.5万hm2左右,比2015年实际水产养殖面积略有增加。这样,既保证了沿海开发对海域空间的需求,又将全市水产养殖保持在一个与全市水产养殖发展的空间和生物资源相对应、符合建设渔业强市需要的一个较为合适的规模。【重点任务】本规划的重点任务:一是科学确定全市养殖水域滩涂的基本功能区划,依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根据水域滩涂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定位,将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三种基本类型;二是明确各类养殖规划区的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的规划区域实行分类管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渔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以规划为主要依据,全面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依法保护渔业、渔民的权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与沿海开发和全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合法权益为宗旨,综合协调现代渔业发展与沿海开发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关系、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养殖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养殖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为加快完善和推进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滩涂利用效率,保护养殖水域滩涂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法律支撑。【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全市养殖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全市区域内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合理布局水产养殖发展,完善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区域作为禁止养殖区,设定水产养殖发展底线。 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稳定滩涂和陆地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加快开发利用浅海海域,将水产养殖保持在与全市渔业发展空间和生物资源相适应、符合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和全省海洋渔业大市地位的规模。合理确定沿海滩涂和浅海的养殖规模和密度;稳定淡水池塘养殖,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探索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放在全市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力求与全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协调,同时注意与城市、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互相促进,避免交叉和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坚持尊重历史与照顾现实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尊重养殖户的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决策权。既要正视渔民养殖的历史现实,又兼顾现代渔业发展要求,处理好水产养殖与传统沿岸海洋捕捞等方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第五节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连云港市行政区域和管辖区域内的全部内陆水域、海域中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利用,但适宜于水产养殖发展的区域。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地理位置】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24-11948和北纬34-3507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市的新沂市、宿迁市的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的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全市东西长129km,南北宽约132km,土地总面积7615.29km2,内陆水域面积1759.4km2。连云港下辖个市辖区、个县级行政区: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灌南县、东海县、灌云县。2015年底,连云港市常住人口为447.37万人。连云港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山脉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丘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M,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km2,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km。境内山脉主要属于沂蒙山余脉,绵亘近300km。有大小山峰214座,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M。 【水域滩涂类型】 连云港水域资源类型齐全,既有辽阔的近海,又有众多的河、沟、塘、库等水面。连云港市管辖海域面积约6677km2,沿海滩涂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与盐城交界的灌河口,面积约11万hm2,其中潮上带8.6万hm2,潮间带2.1万hm2。大陆标准海岸线总长211.587km,绣针河兴庄河段为砂质滩涂海岸,长30.06km;兴庄河西墅段为淤长型泥质滩涂海岸,长31.87km;西墅烧香河段是江苏唯一的基岩海岸,长55.21km;烧香河灌河段为后退型粉砂淤泥质滩涂海岸,长59.39km。由于近年来沿海开发不断推进,滩涂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连云港市沿海共有海岛20个,均为基岩岛屿9个,低潮高地10个,暗沙暗礁2个,海岛总面积693.72hm2,海岛岸线长33.89km。其中连岛和羊山岛为有居民海岛,其它均为无居民海岛.连岛为江苏省第一大基岩岛,面积为6.07km2。秦山岛、竹岛为全国首批可开发利用海岛,开发利用方向均为旅游、娱乐用岛。 连云港市内陆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从市内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还有玉带河、龙尾河、兴庄河、青口河、锈针河、柴米河、蔷薇河、善后河、盐河等骨干河道近60条,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有盐河等河直接与运河及长江相通。全市在册大中小型水库144座,其中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库为大型水库。石梁河水库是江苏省最大水库,总库容5.31亿M3。全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1600M3。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水文】 水温 连云港沿海水温年平均表层为14.415.7,水文环境主要受沿岸流和黄海暖流影响。近海的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近海水温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冬季型和夏季型。盐度 连云港沿海海域盐度年平均表层为31.131.7。 主要受降水、蒸发以及沿岸水和外海水消长等因素的制约,海域盐度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季节变化。盐度的垂直分布和温度类似,也分为冬季型和夏季型。水色及透明度 连云港沿海海域水色、透明度受地形和水深的影响,近岸水色低,透明度小。春、夏季水平变化较明显,秋、冬季无明显水平差异。各海域水色、透明度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春、夏季水色高,透明度大,秋、冬季水色低,透明度小。潮汐 连云港海域的潮汐主要受黄海的左旋潮波所控制,根据连云港港的长期验潮资料和海岛、海湾调查,各海域的潮汐类型指标数均在0.5以下,整个海域均属规则半日潮类型。海流 连云港沿海所有海域潮流均属规则半日潮流。除个别站层属典型的往复流外,绝大多数为弱的旋转流。海域余流流速均在520CM/s之间,流速一般表层大于底层,湾口大于湾内。波浪 连云港海域波型多以混合浪为主。海域波向基本与风向对应,冬季多偏北向浪,夏季多南向浪。海域平均波高变化范围为0.10.7M,波高极值变化范围在1.58.0M之间。【气候】 连云港气候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19.5: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mm,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主要灾害性因素】影响连云港市的主要气象和海洋灾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寒潮,每年明显的寒潮影响有3-4次。寒潮影响主要会带来大风、降温,给水产养殖造成损失,同时对海水养殖设施及其安全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二是赤潮,近年来连云港市外海海域时常受到赤潮的影响,对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三是海雾,冬春交替与秋冬交,连云港市近海海域常有海雾。海雾、尤其是连续浓雾对渔业生产、特别是紫菜生长影响很大,常常造成大规模病烂,同时对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渔船的安全生产也有一定影响。四是台风,连云港市偶尔会受到台风影响,但多为外围或近中心过境影响,台风中心登陆几率几乎为零。五是爆发性藻类,主要以浒苔(绿藻)为主。六是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赣榆区。海水入侵是源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海水入侵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土壤盐渍化。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海洋生物】浮游植物 海州湾浮游植物种类繁多,种类组成以近岸低盐广种和暖温带种为主,这与整年受苏北沿岸水控制密切相关,已鉴定到种的共有148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4门51属,包括硅藻门40属121种、甲藻门9属24种、蓝藻门1属2种和金藻门1属1种。在组成中,浮游硅藻无论是总量还是种数上都占绝对优势。2015年生物密度为461.34104个/M3,优势种类为中肋骨条藻和悬链脚毛藻。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85种,主要以暖温带近岸低盐为主,其中原生动物16种,水母类20种,桡足类22种,枝角类2 种,虾类7种,端足类2种,毛颚类2种,被囊类1种,此外尚有大量浮游幼虫。2015年生物密度为3101.79个/M3。底栖生物 主要有文蛤、四角蛤、青蛤、泥螺、托氏鲳螺、福氏玉螺、扁玉螺、红明樱蛤、焦河蓝蛤、织纹螺、日本大眼蟹、宽身大眼蟹、天津厚蟹、沈代厚蟹、豆形拳蟹、双齿围沙蚕、长吻沙蚕等。主要经济贝类有青蛤、四角蛤、文蛤、毛蚶、缢蛏、泥螺、杂色蛤、贻贝、魁蚶等。2015年生物密度为15.21个/M3,优势种类主要为海葵、蛇尾等。海水贝类养殖品种主要有蛤类(文蛤、青蛤、杂色蛤等)、贻贝、蛏类(缢蛏等)、牡蛎、蚶类(毛蚶等)、螺类、鲍鱼等。其中蛤类、蚶类和螺类以浅海底播增养殖为主;蛏类以滩涂围网精养为主;牡蛎、贻贝以筏式吊养为主;鲍鱼以底播增殖的方式养殖。游泳动物 近海共有鱼类150种,其中软骨鱼类20种,硬骨鱼类130种,鱼类主要的特征为暖温带性质。近海鱼类总生物量从春季到冬季呈单峰周期变化,鱼类优势和经济品种有银鲳、刀鲚、带鱼、梭子蟹、小黄鱼、鳓鱼、灰鲳和马鲛等10多种,近海甲壳类有梭子蟹、日本蟳、中国对虾、中国毛虾等种类,头足类有乌贼等13种。【淡水生物】内陆水域盛产四大家鱼等20多种淡水水产品,底栖生物有河蚬、河蚌、螺类等40多种。【主要可养殖品种】连云港市水域滩涂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具有发展水产养殖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市海淡水可养殖的品种众多,淡水品种主要有泥鳅、四大家鱼、鲤鱼、鳜鱼、黄颡鱼、团头鲂、河蟹、乌鳢、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海水可养殖品种有梭子蟹、中国对虾、条斑紫菜、坛紫菜、牡蛎、贻贝、扇贝、蚶类、鰕虎鱼、黑鮶、鲈鱼等。【养殖品种的原、良苗种场】连云港市共有省、市、县3级水产良种场、良种繁育场和育苗场等120家,主要从事紫菜、梭子蟹、河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主要养殖品种的苗种人工繁殖,基本能够保证全市海淡水养殖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况【饮用水源】市区沭新渠、赣榆区塔山水库、东海县淮沭干渠、灌云县叮当河、灌南县北六塘河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类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河流水质】截止2016年底,全市列入省、市“水十条”考核的22个省级以上考核断面功能区达标率为77.3%,其中III类以上断面14个,占63.5%,劣V类断面3个,占13.6%。【水库及地下水】塔山水库、安峰水库、石梁河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年均值均满足类及以上水质功能类别要求,石梁河水库除欢墩南、西山后测点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外,其余两座水库均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营养元素为总磷,总体水质良好。全市地下水除个别水井总大肠菌群超过地下水水质标准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功能要求。【海洋环境】 根据2015年连云港市海洋环境公报,在全市沿海海域的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各3个,保留区1个共19个海洋环境功能区中,站位总体监测达标率为37.0%,其中农渔业区的站位监测达标率为66.7%。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水质中PH、溶解氧、COD、油类、重金属、砷含量总体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应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EQI)对重点海水增养殖区海州湾增养殖区的水质、沉积物和生物质量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指数为“98”,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1月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的比率分别为75.0%、62.5%、75.0%、75.0%、75.0%和62.5%,全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70.8%。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氨氮。3月、5月、7月、8月、10月、11月对全市2条主要入海河流实施了入海污染物监测。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第三类水质标准。 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连云港市沿海水域宽阔、类型多样,内陆水域资源丰富,总体水域初级生产力较高,水生生物种类繁多,资源水平较高,且水文、气候等条件较好,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具有发展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良好的条件,水域滩涂对水产养殖的承载能力较强。全市大部分水域滩涂的开发利用适度,少数区域,特别是浅海区域还没有充分利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水产养殖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为建设渔业大市、强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可靠的保证。但是也有部分区域,包括内陆水域和沿海海域等开始出现过度利用迹象,部分养殖规模和密度偏大,局部地区超过了水域滩涂承载能力的范围。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推进。全市渔业、特别海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养殖效益稳步提升,渔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市水产养殖产量由2010年的61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75.2万吨,增长了23.28%;养殖产量在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由72.8%提高到76.69%,提高了4个百分点;水产养殖面积由5.91万hm2增加到6.69万hm2,增加了13.20%;水产养殖产值由65.35亿元提高到127.59亿元,几乎翻了一番。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渔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养殖区域】全市水域滩涂养殖区域包括海水和淡水两个部分。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为66968hm2,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42317hm2,淡水养殖面积为24651hm2。海水养殖区包括海水池塘养殖区,养殖面积为4177hm2;滩涂养殖区,养殖面积为5511hm2;浅海养殖区,养殖面积为32581hm2,深水网箱养殖1.4万M3,工厂化养殖60.2万M3。淡水养殖主要包括内陆淡水池塘养殖区,养殖面积为19022hm2,水库养殖区域,养殖面积为4317hm2。工厂化养殖面积18.4万M3,网箱养殖386.6万M2。【养殖品种、方式和效益】 2015年,连云港市水产养殖产量为75.28万吨,产值127.5977亿元。全市主要养殖品种、方式和效益见下表:品种养殖方式亩产量(kg)亩产值(元)亩效益(元)备注泥鳅淡水池塘1000-20003000010000淡水常规鱼淡水池塘50050002000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300100003000-4000梭子蟹等海水池塘7040002000中国对虾海水池塘5030001400紫菜滩涂和浅海50030002000牡蛎海上2000-3000100003000贻贝海上吊养450080003500蓝蛤浅海底播6001200400黑鮶、鲈鱼深水网箱6006400020000单位为个 水产养殖除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连云港海水养殖以贝类和藻类为主的养殖模式,有效地利用了海水中的营养盐,减轻了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2015年全市海域产贝类26万吨,紫菜等藻类1.34万吨(干品),滤食性鱼类(花白鲢)6.55万吨,其碳汇作用大约相当于12万亩森林。这是近年来连云港市沿海较少受到赤潮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域滩涂利用】 连云港市淡水池塘基本全部利用,其中泥鳅、乌鳢养殖产量和效益水平较好,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0%以上;乌鳢养殖规模占全省的60%以上。其它品种的淡水养殖产量水平和效益水平一般。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水库禁止养殖,其它水库主要进行网箱养殖和资源增殖等,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种类和数量,确保水库生态安全。 海水池塘养殖采用的是虾、贝、蟹混养的模式,单产水平不高,渔业投入品使用不多,利用强度一般。滩涂基本全部为贝类养殖和紫菜养殖所覆盖,养殖方式均属于环境友好型碳汇养殖方式。但是由于贝类和紫菜养殖对滩涂需求量大,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养殖发展的需求,部分地区养殖者存在片面追求产量,紫菜和贝类养殖密度偏大、水域滩涂过度利用的问题,导致紫菜大面积病烂和贝类较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全市浅海面积较大,近年来开发利用的规模、方式都有所增加,在全市水产养殖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浅海养殖正在逐步向较深的水域发展。但是总体而言,该区域开发利用尚不充分,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深水网箱、贝类等吊养、笼养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存在问题】 虽然连云港市水产养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土地和海域资源日趋紧张,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水产养殖与其它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矛盾凸显。二是水产养殖受到环境越来越多的制约,既包括外部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如海洋和内陆水域环境污染给水产养殖带来很多问题,也包括水产养殖的尾水排放对农业和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富营养化尾水和含盐尾水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三是水产苗种、饲料、渔药等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投入品监管、使用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渔业支撑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养殖病害发生较为频繁,突发性、不明原因的病害较多,紫菜、贝类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养殖、出口、消费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五是水产养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除紫菜、鱿鱼等少数品种外,精深加工技术还较落后。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力量比较薄弱,渔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渔业和渔民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北部,黄海中部沿海,距离南京300多km,上海400多km,青岛近300km,东面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连云港市是陇海线的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G15、G30等重要交通干线从连云港经过、交汇,交通十分便利。连云港市有江苏条件最好的天然港口,同时拥有体量巨大的内陆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高铁等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向经济优势转化。连云港市的发展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围绕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设全省“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我国沿海重要产业基地。2015年,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60.6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77亿元。全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1:44.4:42.5,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三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发展潜力】 连云港市水产养殖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在全市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为水产养殖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连云港市濒临黄海,水产养殖的空间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现有资源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浅海海域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工厂化养殖、休闲渔业等发展前景良好。 二是政策导向为水产养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包括现代渔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为水产养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期间,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水产养殖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水产养殖发展的根本动力。水产品是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水产品的需要越来越旺盛。连云港市养殖的泥鳅、紫菜、梭子蟹与等产品都是深受市场的欢迎优质水产品,其中泥鳅和紫菜还是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出口创汇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四是新技术运用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展示了美好前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为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科技进步对水产养殖发展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互联网+相当渔业将使水产养殖实现一次新的飞跃。 五是“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等发展战略叠加实施,为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作为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连云港市在全省有着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 六是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连云港市水产养殖已经具有较大的发展规模和较高的发展质量,培育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为高起点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条件。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种植业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作为人类食物将成为热点和趋势。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水产品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由于天然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明显衰退,水产品需求增长将只能主要依靠发展水产增养殖来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水产养殖将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内陆淡水水域及沿海滩涂开发利用逐步接近饱和,海洋,特别是广阔的浅海区域将成为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发展区域。浅海紫菜养殖、贝类底播发展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网箱养殖将得到提升和推广,其它利用形式也将加快探索。其中紫菜插杆养殖的区域水深已经由过去的5-6M拓展到现在的12-15M。二是在空间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将致力于发展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多元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将成为主流,名优鱼、虾工厂化养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以恢复渔业资源为目的的海洋牧场建设将得到重视,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建设技术不断提高,在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还将带动休闲渔业发展。贝类底播和增殖放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四是对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水产养殖将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养殖水域滩涂需求】随着沿海开发加快推进,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产养殖业对包括水域滩涂的空间需求将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水域滩涂等空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产养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渔民发展水产养殖的热情将造成水域滩涂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与此同时,部分现有养殖水域滩涂还将被统筹用于沿海其它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一方面提高养殖水域滩涂的利用率,提高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上岸下海”(上岸大力发展集约化工厂养殖;下海养殖区域向更深的浅海区域延伸发展)水产养殖空间拓展战略,大力发展水域滩涂空间占用少、效率效益高的工厂化养殖和整体利用不足、尚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的浅海养殖,这样才能较好地化解养殖水域滩涂的供需矛盾,促进水产养殖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社会稳定。【水产养殖发展展望】“十三五”及以后一段时期,连云港市水产养殖将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水产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伴随着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发展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病害等风险的能力也将得到提升。水产养殖与沿海开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将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现代渔业强市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现代渔业强市的目标,加快渔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养殖水域滩涂,提高养殖水域滩涂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节约使用水域滩涂,以“良种化、工厂化、信息化、生态化、品牌化”为主抓手,以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浅海域生态开发和利用,逐步将近岸插杆紫菜和网箱养殖向深水转移,并积极提高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教兴渔战略,着力发展水产养殖、增殖,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使水产养殖成为全市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根据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结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和连云港市水域滩涂的特点,规划将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三种类型。划分方法和依据如下:【禁止养殖区】 (1)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 (2)禁止在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禁止在入海闸下1000米内且河流治导线内开展水产养殖。 (3)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限制养殖区】(1)限制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等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在以上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2)限制在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重点近岸海域浮动式网箱面积不超过海区宜养面积10%。(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养殖区】 (1)海水养殖区,包括海上养殖区、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海上养殖区包括吊笼(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等,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工厂化等设施养殖和潮间带开放式养殖等。本规划将连云港市部分由于各种工程建设、生态建设将要被征用的区域,或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被征用的区域,在主体功能没有实施之前尚可进行一段时间的水产养殖利用的区域规划为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2)淡水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本规划将水库养殖区、藕田综合种养和利用低洼盐碱地养殖区等区域规划为淡水其他(淡水临时)养殖区。这部分养殖区域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发展、管理政策调整等需要,及时退出养殖功能进行复耕。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一级二级三级规划面积(hm2)代码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1禁养区1-1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等重点生态功能区36974.671-2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1-3有毒有害物质超过标准的水体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2限养区2-1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试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集群周边海域等生态功能区38158.682-2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公共自然水域2-2-1重点湖泊水库网箱养殖区2-2-2重点近岸海域网箱养殖区3养殖区3-1海水养殖区3-1-1海上养殖区217041.433-1-2滩涂及陆地养殖区3-1-3其他养殖区3-2淡水养殖区3-2-1池塘养殖区3-2-2湖泊养殖区3-2-3水库养殖区3-2-4其他养殖区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禁养区类型】根据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规范的“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连云港市养殖水域滩涂内必须规划为一级功能区禁止养殖区(代码1)的区域分属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的区域(代码1-1)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代码1-2);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代码1-3);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禁止养殖区(代码1-4)。【位置和面积】连云港市规划为禁养区的总面积为36974.67hm2。其中代码为1-1的禁养区为国家级中国对虾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2814hm2;代码为1-2禁养区主要为港口航道、锚地区域面积为31336.67hm2;代码1-3的禁养区为有毒有害物质超过标准的水体赣榆港特殊利用区(排污区),面积为79hm2;代码1-4的禁养区是法律法规确定的其它禁止养殖的区域田湾核电站特殊利用区,面积为2745hm2。禁养区的详细情况见附表1。【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港口航道的正常通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养殖对象发生突发性、大面积死亡等,在禁止养殖区内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切实加强对禁养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和取消任何形式的违法养殖活动,打击一切违法行为。加强对禁止养殖区水质等环境质量监测,及时掌握禁养区环境质量动态,保护禁养区环境。同时防止排污区、倾废区等禁止养殖区污染海水对邻近养殖区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限养区类型】根据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规范的“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连云港市水域滩涂限制养殖区(代码2)一级功能区全部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试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集群周边海域等生态功能区”(代码2-1)一种类型。【位置和面积】连云港市规划为限养区的水域滩涂总面积为38158.68hm2。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开展旅游活动水域等生态功能区,代码为2-1,共6处:(1)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试验区等共3处,面积为21702.68hm2;(2)旅游休闲娱乐区1处,面积为25hm2;(3)海洋牧场增殖区2处,面积为14431hm2。限制养殖区各个功能区的详细情况见附表2。【管理措施】限制养殖区的设立是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允许开展一定范围、一定规模、一定模式的水产养殖活动。水产养殖活动必须服从区域主体功能的需要。因此,对限制养殖区的养殖活动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在限制养殖区域内严格按照划定和批准的养殖范围进行养殖,不得超范围、超面积养殖。(2)限制养殖区内的养殖以增殖放流、碳汇养殖品种和模式为主,尽量发挥养殖的生态维护功能.(3)严格控制养殖品种、模式,不得养殖对环境等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的品种,包括可能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种质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品种等。(4)严格控制渔业投入品的使用,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渔药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可能会对特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渔业投入品的使用。(5)实施养殖证制度,做到持证养殖,并严格按照养殖证规定的区域、品种、模式进行养殖。(6)加强对限制养殖区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检查,对违反限制养殖区管理相关措施、破坏限养区生态环境,以及其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和取缔,保证限制养殖区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7)限养区水质等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趋势时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降低水产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十二节 养殖区【概况】根据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规范的“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连云港市水域滩涂养殖区(代码3)一级功能区规划为海水养殖区(代码3-1)和淡水养殖区(代码3-2)两个二级功能区。其中二级功能区海水养殖区又规划为海上养殖区(代码3-1-1)、滩涂及陆地养殖区(代码3-1-2)和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代码3-1-3)3个三级功能区。二级功能区淡水养殖区又规划为池塘养殖区(代码3-2-1)和其他养殖区(代码3-2-4)2个三级功能区。 全市水域滩涂规划养殖区面积为217041.43hm2,其中海水养殖区面积188276.59hm2,淡水养殖区面积28764.84hm2。在海水养殖区中,海上养殖区主要为浅海养殖,面积为174023.57hm2。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包括海水池塘养殖、开放式滩涂养殖等,规划面积6947.92hm2。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规划面积7305.1hm2。在淡水养殖区中,规划的池塘养殖区规划面积20065.71hm2,规划的淡水其他(淡水临时)养殖区的利用沿海低洼盐碱地临时进行水产养殖的区域面积为8699.13hm2。养殖水域滩涂养殖区分类汇总表代码类型面积(hm2)主要种类3-1-1海上养殖区(浅海)174023.57紫菜、贝类、海水鱼、海参、鲍鱼3-1-2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开放式滩涂)1675.72紫菜、贝类3-1-2滩涂及陆地养殖区(海水池塘)5272.2梭子蟹、海水鱼3-1-3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7305.1贝类、海水鱼3-1海水养殖区合计188276.593-2-1淡水池塘养殖区20065.71淡水鱼、河蟹、对虾3-2-3淡水其他(淡水临时)养殖区8699.13淡水鱼、小龙虾、河蟹3-2淡水养殖区合计28764.84总计217041.43规划中的海水其他(海水临时)养殖区(代码3-1-3)的设立总体需要与沿海开发的推进相协调。为了港口、交通、临港工业和生态建设的发展需要,可以及时退出水产养殖功能,总共具有7305.1hm2hm2(约92400亩)的潜力。规划中的淡水其他(淡水临时)养殖区(代码3-2-3)面积为8699.13hm2,可以在通过发展淡水养殖实现对沿海等区域的盐碱、低洼区域进行有效改造后,根据需要退养还耕,或用于满足其它方面的需要。【管理措施】不同类型的养殖区由于具体的情况不同,需求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养殖区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实行养殖证制度,做到持证养殖。防止无证养殖和超范围养殖,以及不按照养殖证批准的品种和模式进行养殖。二是加强对养殖区的执法管理,包括持证养殖情况、渔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的执法;三是合理控制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和养殖密度,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保护水域环境。【海上养殖区(浅海)】海上养殖区(浅海)主要位于全市滩涂和岛礁低潮区以外、水深20M以内的区域。该区域目前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区域规划养殖174023.57hm2,主要进行贝类底播养殖和紫菜插杆养殖等。养殖品种包括牡蛎、贻贝、文蛤、杂色蛤、条斑紫菜、坛紫菜、海参、鲍鱼等。该区域养殖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妥善处理好水产养殖与传统海洋捕捞等方面的关系。要继续探索浅海养殖发展技术和模式,提高浅海养殖的效率和效益,弥补由于各种因素原有养殖区域被占用后造成的水产养殖空间被压缩问题。继续探索和提高紫菜插杆养殖的材料和技术,研究翻板等养殖技术,将紫菜养殖稳步向更深水域推进。探索贝类笼养、吊养技术、品种,提高养殖水平。继续大力探索、完善和推广深水网箱养殖技术,优化养殖品种,提高海域使用效率。进行网箱养殖时需要进行海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渔业投入品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由于该区域距离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