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_第1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_第2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_第3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_第4页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雕龙古籍数据库推荐方案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2017目录目录2一、 出版商介绍1二、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介绍3(一) 雕龙全文数据库平台主要技术及功能特点3(二) 雕龙全文数据库分库详情41、 正统道藏42、 道藏辑要43、 永乐大典54、 四部丛刊55、 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66、 中国地方志 (第一辑和第二辑)67、 清代史料68、 六府文藏79、 古今图书集成810、 日本古典书籍库811、 敦煌史料912、 雕龙续修四库全书1013、 雕龙四库全书(文渊阁版)1114、 雕龙医家库12(三) 产品特性汇总12三、 数据库报价(镜像版)14一、 出版商介绍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由台湾得泓信息有限公司出版。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日本名古屋、中国昆山、厦门及台北均设有工作所。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数据库制作出版、政府单位公文数化字承包及数据库代理。公司成立后,聘请当时台湾宏碁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蔡永恭先生为图面处理的总顾问,负责香港商毅士达公司与人民日报及解放前中央日报的数字化出版,完成第一份华人世界中文报纸的数字化大工程,带动了报社及高校图书馆思维转变和技术革新,电子信息数据化进程提上日程。之后,分别与深圳大学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各近50人左右的工作团队,完成深圳大学及北京大学的数字化项目。同期,完成了台湾最大三大报系(联合报系集团、中国时报系集团、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数字化,总数字化的量达到3000万笔、100亿字以上规模,形成了著名台湾三大报系联合知识库。特别是完成中国时报中最难处理的1950-2000年早期报纸,实现了公司的技术升级。之后公司将心力转到古籍数字化及相关的台湾研究资源及更多元性的数字化工作上面。在兼具文件保护、数字化需求两难情形下,通过公司的标准作业流程,完成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的明清档案、故宫博物院清廷奏折、台湾大学岸里文库、辅仁大学大陆新闻中心专集、国家安全局情报中心新闻项目等数字化项目。在获得台湾鼎文书局授权后,将中国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近1.7亿字的资料重新编排整理,成为第一套自有品牌的产品,也是最原始雕龙系统刍形。这个出版品的问世在台湾及日本造成极大轰动,台湾及日本地区采购超过400套以上,扩及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彻底改变了古籍研究及使用的传统观念。在古今图书集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公司陆续完成十通、道藏、全唐诗、中国古典诗词、正续四部丛刊、中国地方志、永乐大典、明清史料、六府文藏、日本古籍书库等等大型中国古籍,最后形成集大成者的雕龙数据库。自雕龙数据库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大学研究者、图书馆等各方面的关注。雕龙数据库不仅在同一平台实现大陆基本古籍资源的整合,且全文数据库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时增添或删减文献,更能适应客户所需,故受到研究者和图书馆的青睐。台湾和日本大学和公共图书馆都采购使用雕龙数据库,包括了最具权威的日本国会国立图书馆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已经成为古籍数据库的一个知名品牌。公司主要产品:古籍类: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含14个分库)新闻类:联合知识库、上海申报、中央日报、台湾民报、台湾日日新报、满洲日报、民国小报系列期刊类:民国期刊、台湾教育、台湾文献丛刊等数十种公司客户群: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岛大学等上百所高校及研究单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及研究单位。中国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图书馆等。2012年10月,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独家引进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为国内古籍研究机构及工作者提供全面的数字化古籍服务。同时我们也真诚的期待与各大学术机构、文献中心合作开发更多更优秀的产品,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通过技术的革新让世人得以共享,让文化得以传播。二、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数据库介绍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是一个超大型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2001年开始起步建库,经过10年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逐步形成超大型古籍全文数据库。全库含书3万多种,近80亿字。雕龙数据库具备最先进的检索引擎技术,几十亿字数据库的检索速度不超过1秒。首席程序开发员曾担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程序开发,具有丰富的全文数据库开发经验。目前雕龙全文数据库有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版本,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一) 雕龙全文数据库平台主要技术及功能特点 1、 同平台跨库式的统一检索雕龙平台针对所有的子库内容可以实现跨库间的统一检索,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2、 极高的检索速度 检索引擎可以在1秒钟之内完成数十亿文字的检索,在中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技术最为领先。 3、 支持4字节汉字检索,汉字字集达75000字 当世界上多数的检索软件还停留在2字节汉字检索范围内,汉字字集不过21000字时,本平台已实现4字节汉字检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支持Windows和MacOS两大主要操作系统 目前全文检索能服务于不同语言和不同的操作平台的数据库,唯有雕龙。 5、 支持各种检索方式 雕龙数据库可以选择各种组合条件检索、模糊检索、高级模糊检索等高级检索方式,为研究者提供了最精良的检索方式。 6、 实现简繁、异体等汉字关联检索 在电脑中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码是不同的,为此我们请教了有关方面的学者使简繁字和异体字得到有效的结合。如输入国可以检索到国、国、国等。 7、 可以使用*?+-|正则表达进行检索。 8、 可自行设定版式 :可设定竖排,或设定横排;可设定有列线,或设定无列线。9、 字典功能:在检索时,遇到难解的词汇可以直接连到字典,查询释义。(二) 雕龙全文数据库分库详情1、 正统道藏 数据所需容量:6 GB 收书数量:1513种 正统道藏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明版正统道藏是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民初采用北京白云观正统道藏藏本,由上海涵芬楼影印,称为涵芬楼本,此为道经公开于世之始。 正统道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按宋代道学丛集云笈七签和道藏目录详注等书所解释,三洞者,洞真部为元始天尊所出,为大乘上法,九圣之道。洞玄部为太上道君所流演,乃中乘中法,九真之道。洞神部为太上老君所流演,乃小乘小法,乃九仙之道。三洞乃代表传法系统和内容层次。四辅者,太玄部辅洞真部,太平部辅洞玄部,太清部辅洞神部,正一部和续道藏则总辅以上六部,总成八部。三洞下各分十二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表奏类。2、 道藏辑要 数据所需容量:6 GB 收书数量:299种 道藏辑要即清代对正统道藏进行节编,选录正统道藏之精要为道藏辑要,清光绪32年时又增补新出道经及道经书目为道藏辑要续编,即重刊道藏辑要。本数据库共收录道书299本,其内容多为明清时代新出之道书著作,是研究明清道教思想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道藏辑要是继明代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亦是清朝最重要的道教丛书,同时也是研究明清道教不可或缺的数据源,因此有全藏精华的美誉。道藏辑要采用了1906年贺龙骧氏编撰的四川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辑要版本。为此道藏辑要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3、 永乐大典 数据所需容量:2.2 GB 收书数量:813卷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録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中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余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値。永乐元年(1403),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继位,年号“永乐”,歴史上称为“明成祖”。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査考。解缙等奉谕,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将各种资料抄入书中。次年十一月,全书编纂完成,赐名文献大成。永乐五年(1407),全书大体定稿,姚广孝领衔进呈,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至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正本存放文渊阁,副本存于皇史宬。永乐大典全书毁于明清之际的战火。现存仅当初的3-4%左右。我们将仅剩下的813卷全部OCR后,在计算机上能进行全文检索,以便文史工作者的阅读和研究。4、 四部丛刊数据所需容量:12 GB 收书数量:472种 所谓“四部”,即按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小型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是由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汇集多种中国古籍经典纂辑的。最大特色是讲究版本。纂辑者专选宋、元、明旧刊(间及清本者,则必取其精刻)及精校名抄本,故版本价值之高远在四库全书之上。其中包括:四部丛刊初编 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四部丛刊续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四部丛刊三编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景印本 。四部丛刊从1919年开始出书,1922年印成,共收书323种(包括二十四史),共8548卷,1926年重印,加初编序次,称四部丛刊初编。1934年,又继续搜罗宋元明精刊本,印成四部丛刊续编,共收书81种(实际为75种),1438卷。1936年,又续出四部丛刊三编共收书71种,1091卷。正准备出版四编时,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5、 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数据所需容量:12 GB 收书数量:364种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印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6、 中国地方志 (第一辑和第二辑)数据所需容量:120 GB 收书数量: 4127种 中国地方志,是根据中国不同省份及主要区域,区分为 31 个子库,按一定体例记载分时各区的自然、社会、政经、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文献,收录地方志之刊本时间,起于宋元迄于民国初期。其内容不仅包括各地区的疆域、气候、山川、物产等地理资料,也涵盖人文历史各方面的记载,如户口、人物、赋税、艺文等,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据1976年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目前雕龙数字化并可全文检索的地方志达到4000多种,并且每年以500至600种的扩充速度在进行数字化。7、 清代史料数据所需容量:12 GB 收书数量:共计112种共包含清实录、五朝会典、大清缙绅全书、大清辅政要览全书、大清中枢备览、皇帝御批等珍贵学术史料。n 清实录涵括清代官修太祖至德宗的十一朝实录,以及后世补纂的宣统政纪,是中国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共计 4433 卷。其中太祖实录 10 卷,太宗实录 65 卷,世祖实录 144 卷,圣祖实录 300 卷,世宗实录 159 卷,仁宗实录374卷,宣宗实录 476 卷,文宗实录 356 卷,穆宗实录 374 卷,德宗实录 597 卷,宣统政纪 70 卷。由于是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当时的人文史料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实录最早见于南朝梁周兴嗣所撰梁皇帝实录。自唐以后,每一帝崩,继嗣者必敕史臣撰修其实录,沿为定制。至清末光绪朝,历代所修实录已达 116 部,可惜的是多数均已亡佚,完整保存至今的仅明清二代实录。n 清代五朝會典 会典是记载封建朝廷的行政法规和一些事例的法典。清代五朝会典收录了康煕雍正乾隆嘉庆光绪这五个朝代的会典。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下诏,仿照大明会典制定大清会典,历经六年,完成康熙会典162卷。此后,又陆续编成雍正会典250卷、乾隆会典100卷、嘉庆会典80卷、光绪会典100卷。这五部会典统称大清会典,也称“五朝会典”。其内容结构是按照国家机构的设置、各级官吏的职掌及行政活动的准则等进行汇编的。其中康、雍两代采取以官统事、会典与则例合编的体例,康熙、嘉庆、光绪三代,由于则例不断增多,改为会典与则例分编的形式,另有乾隆会典则例180卷、嘉庆会典事例920卷、光绪会典则例1220卷。大清会典继承唐六典与大明会典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清朝行政法律制度的丰富内容。n 大清缙绅全书、大清辅政要览全书大清缙绅全书详细记载清朝中后期从京畿到地方各省、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的官职任选情况,可了解清代的官职设置和官员构成。大清中枢备览则收录武职官员名册。中枢是兵部的别称,因武职官员由兵部铨选。8、 六府文藏 数据所需容量:150 GB 收书数量:7717种。持续增加中六府文藏是一个超大型的古籍全文书籍检索库。其名称源自四库全书。四库是四个仓库的意思,六府也是六个仓库的意思。我们在四库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仓库,所以叫六府。其六府分类即为经、史、子、集、丛和金石。 六府文藏是雕龙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日台古籍方面的专家连手打造,因此在选书和收书上精心挑选。特别是日本的各大图书馆、大学保存着非常多的中国的古籍珍本和孤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大阪大学的怀仁堂等,这些都是古籍数字化的处女地。六府文藏的很多版本都是出自于此。填补了奇缺版本的空缺。9、 古今图书集成数据所需容量:13 GB 收书数量:六汇编、32典、1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为我国最大的类书,也是我国古文献的百科全书,初稿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完成,雍正三年定稿,搜集了上古到明清初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伦理、教育科学、等资料。全书分为:八百册、一万卷、五十多万页、一亿七千多万字,内容分为: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一七部。数据重新整理编排为25,151卷,全文依照原件式样输入,为利于阅读,每一卷的目录重新拆解、编排以阶梯式结构呈现并对应全文,整部类书中共有35,784个特殊文字,以Unicode或小图示表达,另外增加收录了考证及续编初稿等数据;整部类书内容极为完整且层次分明易于阅读。10、 日本古典书籍库 数据所需容量:6 GB 收书数量:618种。持续增加中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日本大文人夏目漱石也是著名的汉文学家,所以日本文学的点点滴滴无所不在地包含着汉文学。日本古典书籍库主要是由六国史、本朝文粹注释、倭名类聚钞、新撰字镜、国史大系、国史大系续、赖山阳全书和日本汉诗组成。其中日本最古的史书六国史就是模拟史记,汉书来写的。所以把日本古籍数字化对衬托中国古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 本朝文粹注释又是模仿中国文选格式的诗歌文集,数字化日本古籍对研究日本文化根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倭名类聚抄、新撰字镜,这类资料在国内极其稀见,然而对于古汉语、古文献、古代史等领域的研究却十分重要。 所以可以说日本古典书籍库即增添了日本古籍数字化的光彩,也弥补了国内这方面资料的空缺。 引图出处:日本古典书籍库本朝文粹注释注释上卷第一11、 敦煌史料数据所需容量:2 GB 收书数量:2952种。持续增加中敦煌史料是1900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莫高窟17号洞窟的秘藏经室。数万件手写卷轴和刻印典籍以及绘画、雕塑等等的发现迅速地推进了中国和中亚地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科技、艺术和风俗等各学科的研究,填补了一些迷失以久的学术环节。具有保存文献数据及提供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敦煌史料中除了汉文文献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民族文字的文献写本。而少数民族文献中藏文文献的数量最多,内容也十分丰富。种类包含有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政事文书、法律条文、占卜、传说故事等文献。如果没有敦煌文献的发现,许多例如吐蕃王朝的历史及其文化,将是一个难解之谜。大部分敦煌史料被伯希和(Paul Pelliott)、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等人运往海外,分藏于法国、英国等国,也是敦煌文献中的精华,最有研究价值。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属于伯希和藏品。雕龙敦煌史料主要广搜俄藏、英藏、法藏、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博物馆藏、敦煌研究所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所藏的文献。除保存大量敦煌史料,更为敦煌学研究之珍贵史料,具有保存文献资料及提供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 引图出处:【敦煌史料】英藏失名道经S.105712、 雕龙续修四库全书 数据所需容量:90GB 收书数量:5442种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这是继18世纪清朝编修四库全书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汇集。续修四库全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绿、红、蓝、赭四色装饰封面,16开本、精装1800册,分经部260 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它与四库全书配套,构筑起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 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曾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82家藏书单位商借底本,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其中大量的宋元刻本、名家稿本,为四库馆臣所未见。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包括: 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 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而未予收入的书籍。 续选之书主要包括: 清代中期的纪晓岚、戴震、翁方纲、彭元瑞、任大椿、孙希旦、王念孙、阮元等为代表的“干嘉学派”著作, 清代后期的魏源、龚自珍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新学”著作。 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籍,以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也酌予选收。13、 雕龙四库全书(文渊阁版) 数据所需容量:60GB 收书数量:3540种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规模图书总汇,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辑时间之久,一时无两。同时,也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整、抄写最统一、内容最浩大的一套百科丛书。它有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分门别类汇集起来。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典籍,加以整理和重抄,共收录图书 3,500多种,约8亿字,36,000余册,其中除了众多为人熟悉的经典著作外,还包括很多鲜为人知的著作。比如包括很多为人熟识的经典著作,如:论语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本草纲目陶渊明集文心雕龙等等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文学、科技、农业、术数等,是研究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14、 雕龙医家库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古籍著作。雕龙医家库收书,以雕龙全库为主体,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列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近14000种目录做书名及版本比对,去除重复或收藏状况不佳的复印件,并加入日本、高丽等珍稀善本,以500种为一个出版单位分阶段出版,目前可以现货提供1-2辑,共一千种收书。雕龙古籍全文数据库综述雕龙收录古籍文献总约20000多种,近60亿字。目前正以每年增加5000种文献、10亿字的速度继续扩充。未来两年内,收入文献将达到30000种、70亿字,成为全球第一的超大型的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由于全文数据库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时增添或删减文献,更能适应客户所需,故受到越来越多的古籍及近代史研究者和图书馆的青睐。 正是由于雕龙古籍平台的易用性、灵活性,以及符合数据库发展潮流的跨库式检索技术,使得更多的分布在民间的珍惜古籍收藏品得以将其以标准化的方式,便捷的加入到雕龙平台中,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古籍应用研究平台。 (三) 产品特性汇总雕龙数据库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