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罪刑相当”原则.doc_第1页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doc_第2页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doc_第3页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doc_第4页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罪刑相当”原则内容摘要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的量刑原则要均衡,我国罪刑相当原则理论支撑是古典与近代学派理论碰撞后刑成新的罪刑相当原则,即罪责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作为刑法基本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然后发展到追求罪刑在价值上相当性。直至17、18世纪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倡导下,罪刑相当原则成为18、19世纪所有新刑法典规定罪刑关系的重要准则,至19世纪末随着社会犯罪现象的日益严重,罪刑均衡原则开始由刑罚与已然犯罪相当向刑罚与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或危险性相当的历史转变。古典与近代理论学派经过理论碰撞后开始逐渐靠拢形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西方主要由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说法,古典学派多以报应主义为理论基础,而近代学派则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分为规范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至于我国罪刑相当原则的涵义,不管是承认罪刑均衡原则,还是主张对罪刑均衡原则进行改造,或是以罪刑均衡原则为主,以刑罚个别化为补充,其实对于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的关系已达成共识。罪刑均衡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上不管是1979年刑法还是新的刑法上都有新的体现,新的刑法中决大多数犯罪都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为更好的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提供了保证。在罪刑均衡原则的司法适用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定罪准确而且要做到量刑适当。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的量刑原则要统一均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作为我国罪刑相当原则理论支撑的,不是16世纪末到18世纪刑事古典学派的罪刑相当原则,而是19世纪至今刑事古典学派理论与近代学派理论互碰撞后,由“责任”一词相连接而形成的新的罪刑相当原则,即罪责刑相当原则。一、罪刑相当原则的渊源罪刑相当作为刑法基本原则最早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在奴隶社会初期,同态复仇习俗开始被法律所认可。如汉漠拉比法典第196条规定:“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7条规定:“倘折断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这些规定追求侵害与复仇行为在利害上的直观对等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罪与刑的绝对相当,体现了罪刑相当的思想,但显然是罪刑相当思想最原始最粗俗的客观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罪刑相当性的理解也逐渐发生了深该变化,即由原始的、直观的强调罪刑之间在形式上的对等性,发展到追求罪刑在价值上的相当性。这种认识变化是以私有财产的出现为契机的,其具体表现为赎刑制度的产生。赎刑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关于罪刑相当性的认识趋于多元化的表现。在理论上对罪刑的均衡统一进行探讨的,在西方首推古希腊著名哲家亚里士多德。他在伦理学一书是指出:“击者与被击者,杀人与被杀者,行者与受者,两方分际不均,法官所事,即在施刑罚以补其利益之不均而遂之”。此后,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其名著法律篇中也明确地表达了罪刑均衡的思想,指出:“对于违犯任何法律的惩罚应与犯法行为相符”。而中国古代最先阐发罪刑均衡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提出“罚必当暴”的论,恰当地表达了罚(即刑罚)与暴(即罪犯)之间的对等关系。继墨子以后较为详细地论述罪刑均衡的是荀子。荀子把爵赏和贤德,刑罚和罪过视为一种对等的报偿关系,不能随意轻重,而应该功必当贵,刑必称罪。他提出:“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应当指出,上述中外古代思想家虽然十分朦胧地论述了罪刑均衡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并没有为统治者所接受,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刑罚理论上的表现。它最初是为了反对中世纪刑罚的专断和严厉,实现刑罚上的公平与正义。而罪刑均衡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结果。启蒙思想家们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严刑苛罚,表达了资产阶级对于罪刑均衡的基本要求,当时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孟得斯鸠等人都极力倡导这种思想。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更是系统地阐述了罪刑均衡的思想。他们的理论对资产阶级刑事立法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1791年和1810年法国刑法典关于重罪、轻罪、违警罪的划分以及刑法分则条文上各种犯罪的罪刑关系,都体现了罪刑相当的原则。这个原则,成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所有新刑法典规定罪刑关系的重要准则。但是,至19世纪未,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加剧,犯罪观象日益严重,少年犯、惯犯、累犯急剧增加。加之自然科学的迅连发展,许多学者经过反恩后认为,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只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面缺乏“实质的合理性”。应当在刑法学中引入科学实证方法重新认识犯罪和刑罚,以有效地解决犯罪问题。于是,刑事人类学派、刑事社会学派和社会防卫论便相继应运而生。实证派犯罪学表明,人之所以犯罪是社会自然、个人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个人犯罪都有其特有的原因。因此,刑罚的运用不能仅靠本能的、冲动的报应,必须区分不同种类的犯罪适用相应的社会防卫措施,以达到社会防卫目的。实证派提出:“应受刑罚处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的口号,反对古典学派的行为中心论和罪刑相当原则。他们认为,行为是行为人的行为,行为和行为人即犯罪和犯罪人是不可分割的。受此看法的影响,罪刑均衡原则由刑罚与已然犯罪相当开始向刑罚与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或危险性相当的历史性转变。近代学派的理论,适应了加强社会防卫的要求,他们提出的刑法改革,如缓刑、减刑、假释、累犯加重,不定期刑、保安处分等等,已成为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内容。但实践证明,古典学派的罪刑相当原则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近代学派倡导的刑罚个别化所无法取代的。近代学派与古典学派论长达20年的论战,其结果是二者逐渐靠拢、走向折衷的“综合论”,即刑罚的轻重不仅要与犯罪行为的危害性相适应而且要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或反社会性相适应。也就是说,“刑”既要与“罪”相适应,又要与“责”相适应。此即现代西方刑法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该理论已被各资产阶级刑法所广泛采纳。二、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西方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报应主义,二是功利主义。这两种学说互相对立,各自从自己的前提出发,得出罪刑相当的结论,但其内容却大相径庭。(一)报应主义,古典学派多以此为基础报应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犯罪为刑罚的绝对原因,刑罚是犯罚的必然结果,是惩罚犯罪的唯一手段。刑罚通过惩罚犯罪,使受到犯罪侵害的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得以恢复,社会正义和公平理念得以实观。刑罚的适用不应考虑是否有利于预防犯罪,即使无益于预防犯罪也必须为了实现正义而科以刑罚。刑罚只能是对已然犯罪的回顾。报应主义的倡导者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和宾丁为代表。但康德主张的是等量报应的原则,黑格尔反对康德的等量报应的观点,认为根据这种观点很容易得刑罚上同态复仇的荒诞不经的结论,主张从犯人的行为中去寻找刑罚的概念和尺度,以便做到罪刑均衡。黑格乐的这一观点被称这“等值报应论”。宾丁则基于规范说展开绝对的报应刑论,他认为,刑罚处罚的分量应与犯罪的轻重成正比例关系。即法律秩序由于犯罪所受的损害越严重对犯罪人科以刑罚使其所受到的痛苦也应随之加重。从以上分折可以看出,尽管康德的等量报应,黑格尔的等值报迹和宾丁的法律报应论在具体主张上存在差别、但他们所主张的罪刑均衡都是指刑罚与已然的犯罪相适应。报应主义主要强调已然的犯罪,强调客观方面的危害性,不注重主观罪过以及未然犯罪的社会危害。(二)功利主义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功利主义有规范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之分。前者以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英国学者边沁为代表,注重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后者以意大利学者龙勃罗梭、菲利为代表,注重刑罚的个别预防效果。根据规范功利主义的观点,刑罚不是与已然的犯罪相适应,而是应当足以有效地制止其他人犯罪。与规范功利主义不同的是,行为功利主义注重的是刑罚对犯罪人再犯可能性的遏制,因此,所谓罪刑均衡在行为功利主义看来,应该是刑罚与再犯可能性相适应,即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确切地说,行为功得主义转换了确立罪刑均衡的标准,这是刑法的价值观变换的必然结果。但也有的法学家认为:1、从刑罚的目的看,预防犯罪是一种功利目的,但并非具有功利目的就是功利主义。贝卡得亚虽提出过“最大多人分享最大幸福”的观点,并对边沁的思想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边沁是人们公认的功利主义的鼻祖,但并非作者所说的“规范功利主义的代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认为,贝卡利亚是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和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边沁是19世纪上半期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而且同一时代分析法学创始人奥斯丁也信奉功利主义,学说各有特征、也并未有人把他也划为功利主义者。2、被陈兴良等学者称为“规范功利主义”代表的贝卡利亚和边沁、也并非只注意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贝卡利亚是主张双面预防的。他说:“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边沁也是主张双面预防的,他说:“惩罚的首要目的是防止发生娄似犯罪,其中包括出于同一罪犯或其他罪犯的类似的犯罪”。至于被陈称之这“行为功利主义”代表的龙勃罗梭(刑事人类学派)、 菲利(人类学派后转向刑事社会学派),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罪刑相当原则。他们追求的是预防犯罪,防卫社会,他们认为古典学派提出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已过时,给近代学派“根据人身危险性实行刑罚个别化”的主张戴上罪刑相当原则的桂冠,是名实不符。三、罪刑相当原则的涵义我国刑法学界对罪刑均衡的认识,存在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受刑事古典学派的影响,认为罪刑均衡是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并认为刑事古典学派此原则的特点在我国79年刑法其中有大量体现。二战后,西方刑法理论在罪刑均衡的关系上实现了由刑事古典学派对个人自由的保护与近代学派社会防卫、理论的综合折衷。我国刑法学界在1988年后也逐渐重视了由人身危险性发展起来的刑事责任的重要性。“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个别化主要指不应以已然的犯罪行为确定刑罚,而应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刑罚个别化原则提出后,就出了如何处理它与罪刑均衡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如果将罪刑均衡原则拘泥于重罪重判,轻罪轻判这样的解释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在犯罪论中强调罪刑均衡,主张刑罚以已然的犯罪为转移,在刑罚论中强调目的,主张刑罚以未然的犯罪为转移,这就使现行刑法体系出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罪刑均衡应当包括刑罚个别化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罪刑均衡原则与刑罚目的得到统一。然而,对如何诠释该条约含义学界则形成了极不一致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罪刑均衡一方面指刑罚与已然之罪(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另一方面是指刑罚与未然之罪的可能性,也就是本条所称刑事责任程度相适应。并对刑事责任作了解释,这里的刑事责任主要是指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包括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第二种观点将刑事责任解释为刑罚个别化,认为此项基本原则的确立规定了我国刑法中一贯坚持约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的原则。吸收了刑罚个别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现代刑法理论中重视行为人个体状况的思想。第三种观点认为,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时,一要考虑案件已然的社会危害,二要考虑犯罪人未然的人身危险性。第四种观点认为其中罪行,主要是指犯罪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刑事责任,主要指犯罪分子罪责即主观恶性的大小。上述诠释的分歧于立法的不确切,其一是如何理解此处的罪行?是否与“犯罪”同义?其二是此处的“刑事责任”,意指何物?在学界对刑事责任的研究极不统一的背景下,立法者采用的是哪家的观点?其三是“罪刑”和“刑事责任”在该条中的关系如何理解?是并列关系抑或是包容关系?对此存在三种观点:1是否认罪刑均衡原则,认为它不能成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理由是我国刑法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比原则包括了刑罚个别化,但我国实际上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刑事政策,用刑事政策取代基本原则是不足取的;2是主张通过对罪刑均衡原则的改造与重新诠释,将刑罚个别化包含在罪刑均衡中;3是以罪刑均衡为主,以刑罚个别化为补充,称为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统一的原则,并且把刑罚个别化当作罪刑原则,认为罪刑均衡是第一位时,刑罚个别化在罪刑均衡的前提下才有合理性。对后两种观点尽管在表述上存在分歧,但对于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的关系已达到共识。(一)罪刑均衡名称的适当性如前所述,罪刑均衡原则是引进的,因而,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在表述这一原则时所使用的“均衡”“相当”“相称”“相适应”等用语主要是由于翻译时或用词方面原因所产生的不同,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在对刑法第5条进行概括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将“责”与“罪”“刑”并列法来予以表述,即罪刑相适应还是罪责刑相适应。关于这个问题争论很大,许多著作认为罪刑相当应为罪责刑适应。我认为这些争论没有必要,从社会学上讲,名称就是符号,学者对实在法进行研究时,多探寻立法本意。因而无论“罪刑相当”,还是“罪责刑相适应”,只要认人立即能与刑法第5条对上号,几种叫说都可以。(二)“罪”的含义刑事古典学派强调客观主义,“罪刑”中的罪指“已然的罪”,虽有主观因素,但不强调。在一元论中,或以“行为”为主,指“已然的罪(客观的社会危害性)”或以“行为人”为主,指“未然的罪(人身危害性)”。而在二元论中,主张行为与行为人的统一,即“已然的罪性和未然的罪”的统一,强调行为及行为后果,也强调罪过,主要强调罪过。在我国,以二元论为体系,即强调行为及行为导致的后果,即在客观方面的已然之罪,又强调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未然之罪。我们新刑法典第5条,“罪责刑”指已然之罪刑相当。(三)“罪刑相当”中的“刑”的含义按新刑法的第5条之规定,罪刑相当中的“刑”是指刑事责任,不是指“刑罚”,正像老师曾讲过犯罪与刑事责任可并列,但刑事责任的主要实现途径为刑罚,此外,还有非刑罚处罚方法,刑罚只是刑事责任的实现途径之一。因此,刑罚不与刑事责任并列,应将此处的“刑”理解为刑事责任。而“罪责刑”中的“刑”,应为刑罚。(四)罪责刑关系从罪刑相当原则的渊源我们知道,“罪责刑”中的“责”主要是指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因而在刑法第5条罪责刑规定中,罪和责是并列关系,即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统一或并列,两者同时与“刑”相适应,即在量刑时候,要综合考虑所犯罪行和刑事责任,并使所处之刑与这些因素保持一种均衡态度,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刑罚公正。刑与罪和责相适应时,是有所侧重的,即以刑罚的轻重与所犯罪行相适应为主,以刑罚的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为辅。但也有学者认为,在罪责刑中,三者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犯罪引起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介于罪和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罪刑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刑事责任即是罪的后果,又是刑的先导。只有正确定罪才能明确刑事责任的范围,才能根据责任的大小轻重决定刑。这种观点认为第5条中的刑事责任与第二章第一节标题中的刑事责任含义是相同的。四、罪刑相当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一)立法体现罪刑相当原则在新刑法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在总则中创设一套主附结合、轻重有序、互相衔接的多刑种体系,这不仅为该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是我国刑法的特色之一。同时,对1979年刑法规定的自首、减刑、缓刑、假释、累犯等具体制度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以更好地体理了该原则。具体而言:1、明确界定了自首概念;2、增设了立功制度;3、修改了对于中止犯、胁从犯的处罚原则;4、修改了累犯制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所有这些修改、补充或规定表明,在决定刑罚时,被告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主要依据。但这并非唯一依据,还必须考虑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情节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量刑适当,实现罪责刑的相适应。该原则在分则中体现为:较为详细地列举了各种犯罪构成要件,对不同的犯罪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对同一犯罪根据危害性不小,规定多个量刑幅度,同1979年刑法相比,对某些犯罪量刑幅度的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同时,新刑法将1979年刑法中某些失衡的罪刑关系进行了调整,如同是过失杀人,1979年刑法过失杀人罪最高法定刑为15年,重在责作事故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最高法定刑为7年,玩忽职守罪最高法定刑为5年,然而实践中,扣三种犯罪社会危害常常明显大于过失杀人罪,而其最高法定刑却偏低,显然不相均衡的,新刑法将过失杀人罪的最高法刑改为7年,以与其他过失犯罪相适应。再有,新刑法中绝大多数犯罪规定的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样就为法官依法裁量,以更好地实现罪责相适应原则提供了保障。(二)罪刑均衡原则的司法适用刑事立法上的罪刑均衡是实现罪刑均衡的前提,罪刑均衡的最后实现还有赖于刑事司法。只有立法能上能下的均衡而没有司法上的均衡,该原则也还是不可能最后实观。l、罪刑均衡与刑罚目的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报应思想仍占据重要地位。受此影响,我们对于罪刑均衡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