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喉4例报告.doc_第1页
儿童白喉4例报告.doc_第2页
儿童白喉4例报告.doc_第3页
儿童白喉4例报告.doc_第4页
儿童白喉4例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白喉4例报告 【摘要】 目的探讨白喉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例白喉患者通过临床观察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例患者,3例死亡,1例治愈。结论 为降低白喉的死亡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早应用白喉抗毒素,对重症患者做好心血管系统和气道通气监护,是降低死亡率,预防致死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儿童;白喉;急性传染病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患者接触传播1,随着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加强,目前白喉的发病率很低,大多数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缺少临床经验,以致可能造成误漏诊,延误治疗,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海南省兴隆地区1996年发生6例,作者所见4例,现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 病例1,男,9岁,以“咽痛犬吠样咳嗽声嘶3 d,呼吸困难2 h”于1996年9月21日入院,曾在当地按“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炎治疗,生后未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7,HR 110次/min, R56次/min,吸气性呼吸困难,唇绀,双侧扁桃肿大,仅留有直径约1 cm的小孔,扁桃体上覆有一层灰白色膜状物,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四肢末端轻度发绀,冰冷,办理入院手续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切开,呼吸囊正压通气,心外按压及药物抢救治疗1 h,宣告临床死亡论文代写。 病例2,女8岁,症状体征同例1,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给予气管切开后转上级医院就诊,第2天死亡。 病例3,男3岁,例1,2之弟,以“咽痛5 d”于同日入院,未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7,HR 110次/min,R 36次/min,唇红,神志清,无烦躁不安,精神反应好,皮肤黏膜无皮疹,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扁桃体上覆有一层灰白色膜状物,不易拭去,无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无吸气性喉鸣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软,无压痛,无及包块,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12.3910.9/L,红细胞计数4.781012/L,血红蛋白126 g/L,血小板计数28510.9/L,中性粒细胞70.3%,淋巴细胞19.9%,肌酸激酶(CK)206 U/L,血糖(GLU)8.71 mmol/L,尿素(Urea)5.09 mmol/L,肌酐(Cr)30 mol/L,钾(K.+)4.31 mmol/L,钠(Na.+)138.7 mmol/L,钙(Ca2+)2.59 mmol/L,氯(Cl.-)104.3 mmol/L,无机磷(P)2.76 mmol/L,镁(Mg2+)0.85 mmol/L,丙氨基转移酶(ALT)2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2 U/L,三兄妹同时发病,均未行预防接种,高度怀疑白喉,上报疫情,并给予白喉抗毒素及青霉素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其咽涂片白喉杆菌。 病例4,男3岁,于1996年11月30日以“发热咳嗽3 d,声嘶气促1 d”入院,拟肺炎心衰查体:T36.5,HR 140次/min,R66次/min,吸气性呼吸困难,精神差,唇绀,双侧扁桃肿大,扁桃体上覆有一层灰白色膜状物,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4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2 cm,余阴性。追问未行预防接种,诊为白喉,1 h后死亡。 2 讨论 白喉是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产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为病原体,革兰染色阳性,不能耐高温,在60环境中很快死亡,对一般消毒剂敏感2。白喉杆菌在衣服 床单上可生存数天至数周,能耐寒冷和干燥,在干燥的假膜中可生存3个月。其临床特征是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瘫痪。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外毒素被吸收后,经淋巴和血液达各脏器,造成心肌细胞、肾、肝的间质细胞脂肪变性,灶性坏死并可损害末梢神经,造成各种神经麻痹3。白喉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情况。患者大多未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 有与白喉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有假膜 且不易和黏膜下组织分离。鼻、咽等拭子培养及涂片检查可找到白喉杆菌,毒力试验呈阳性。有人把白喉心肌炎分为早期(第35天)和晚期(第514天)两种类型。早期系由于严重的毒血症所引起,可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突然死亡;晚期系由心肌病变继而影响周围循环所致,患者每有极度苍白后出现紫绀、腹痛,多见脉搏细弱、脉率减慢、第一心音不清楚甚至消失,心律可完全不规则,血压下降等表现。治疗上白喉抗毒素要早期足量使用,病后12 d使用者病死率低,因为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不能中和已与组织结合的毒素,另外可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抗感染及营养心肌细胞药物的应用。至于喉梗阻的治疗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作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 凹症时,应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度以上喉梗阻,就应为气管切开的指征,气管切开后,采用一滴(滴糜蛋白酶)二吸(吸痰液分泌物)三雾化(0.9%氯化钠注射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法4来保持气道通畅,本组病例死亡率高,考虑属于中毒性咽白喉或喉白喉,本型咽部形成广泛而厚的假膜,周围组织水肿较重,可形成咽喉部梗阻,并伴有中毒性心肌炎,另外缺乏经验,就诊晚,也是死亡的原因之一,鉴于住院时间过短,辅助检查均未完善,一旦怀疑白喉,及时用白喉抗毒素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重症患者做好心血管系统监护和气道通气监护,是预防致死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预防工作做得好,本病基本消声匿迹。而欠发达地区,儿童传染病预防工作未完全普及,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或流行。在20世纪后期,白喉基本得到控制后,其病死率反而有所上升,应与下列因素有关:在白喉患者极少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多未见过白喉患者,对白喉缺少认知,以致临床诊断滞后;治疗上未及时用抗毒素5。上述病例均未行预防接种,作为医务人员有义务做好教育宣传,确实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减少或避免传染病的发病或流行。在白喉发病流行时期,当地学龄儿童均口服红霉素10 d。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0. 2 吴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