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课程市场调查报告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10-12-14 浏览次数:131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课程市场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我部就数控专业数控车编程及加工技术应用课程进行了详实的调查活动。调查分三部分进行:企事业单位、数控专业毕业生、数控专业在校生。一、企事业单位调查。为了数控能较好地收集在张家港市经济建设中社会各行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使用和需求情况,在企事业单位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的调查表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分别对应表格中的四个部分。另外,为了减少填表人员的负担,在表格中尽量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填表人员仅需在相应的地方“打勾”或标注符号。表中的四部分内容是:(1) 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2) 企事业单位中现有数控专业人才的基本信息(3) 企事业单位在未来几年中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4) 企事业单位对中职教育在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与建议。1、具体分析:由于数控专业本身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另一方面,数控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也非常广,因而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了调查,分别是:张家港市科技委员会,江苏新美星有限公司、普天机械、长力机械、沙钢集团、高新张铜等企事业单位。根据调查表的回收统计,分析如下:企事业单位规模(总人数)和发展趋势职工人数10000人以上100005000500010001000100好较好一般单位数1212411企事业单位的数控水平数控水平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单位数22110进5年个单位录用的中专及以上数控类的毕业生总录用人数的百分比80以上2080152015以下单位数321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能力表现从事工作性质所占比例工作能力强/%较强/%一般/%研发15.234.549.615.9管理12.433.656.89.6生产39.120.654.125.3维修33.352.537.410.12、企事业单位对数控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统计表明,企事业单位对数控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按需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是:1) 数控专业相关的技术基础理论水平及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2) 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能力。3) 组织管理能力。4) 人际交往能力。5) 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基础等。3、企事业单位对数控专业学生培养有待加强的方面的建设主要有:1) 专业面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机械加工、机电维修、生产工艺、设备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控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领域控制对象的基本知识。2) 介绍最新的数控理论、数控技术和产品,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操作的能力。4) 增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增强编程控制方面的知识教育。5) 跟踪新技术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6) 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7) 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沟通与协调能力等。4、 企事业单位对中职教育在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培养目标定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实际,培养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对于中专毕业生,其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改革思路: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我国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用的上、留得住、能干事)的数控专业人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点,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积极推行中职职业教育模式。办学模式: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办学能力。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在数控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强专业背景知识,增加数控设备,数控机床维修等课程,以拓宽数控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加速教材更新,以适应专业的进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举的优秀教师。另外,积极拓宽专业方向,早就适应更宽、服务领域更广的数控专业人才。二、张家港职教中心校机械工程部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与06级毕业生中的51位同学取得了联系,并对他们在所学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的关系、在校学习有哪些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表的回收情况,统计如下:(希望学到的知识和建议改革方向均为多向选择)希望在校学到的知识知识类型电气控制电力拖动数控编程控制机械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数77232111所从事工作种类及数控操作技能程度的高低从事工作性质所占比例要求具备的数控操作技能程度高/%较高/%一般/%研发10.154.429.715.9管理12.539.627.812.6维修37.252.432.214.4生产26.344.632.123.3对数控专业改进的建议改进措施对联系实践增加动手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软件编程能力设立第二专业提高综合素质人数2632201810三、张家港职教中心机械工程部数控专业在校生的调查。共对3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如下:(希望学到的知识和建议改革方向均为多向选择)希望在校学到的知识知识类型电气控制电力拖动数控编程控制机械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数1513342513对数控专业改进的建议改进措施对联系实践增加动手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软件编程能力设立第二专业提高综合素质人数3213271228四、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几点认识(一)数控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数控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不少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出了要学习坚实的数控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电气技术、软件编程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控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调查中想当一部分学生(毕业生和在校生)也认为应多学一些数控编程、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建议增设第二专业。2、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原始创新活动少,模仿性创新不多,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少。问题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教学方法呆板,过于注重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企事业单位对中职、高职教育提出的又一点建议,也是学生普遍要求改进的地方。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录用了数控专业的毕业生以后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方能正式开始工作,这给企业带来一些不便。而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讲,他们也希望自己走出校门之后,可以立即投入工作中,不愿浪费时间精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多增设试验及实习,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二)几点认识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社会经济服务,而数控作为工程技术教育又是与社会经济建设关系最密切的教育组成部分,是受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数控专业的教育如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层次上历来都是多样化和动态化的,未来社会也是这样。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的。中、高职教育必须冷静地认识这个问题。要以培养人的高素质和夯实基础为主,要叫学生长期起作用或终身起作用的知识。2、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中、高职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中、高职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中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中职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中职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3、企业对人才需求在层次上是不断朝高层次发展,类型上是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调查中,我们普遍感到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与先进的生产技术接轨,导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多样,而专业的观念相对淡化,只懂机或电是不行的,要求复合型的人才,特别是对机和电融会贯通且能够应用的人才的要求必不可少。4、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远远大于基础学科人才。学生就业后也以生产岗位居多。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相一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转型调查问卷2009-04-09 10:27:01|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15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亲爱的同学:非常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完成本次问卷调查。为了搞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学考试从“学科型教育”向“技能型、应用型教育”的转型,科学合理修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及时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同学们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数控技术人才的效益,特进行本次调查。请在每个问题后面的“”中用“”选出你最满意的选项。一、请你毕业至今有1年以下 12年 23年 3年以上二、请问你现在从事工作是数控编程 数控操作 机床维护 其他岗位(如管理、营销等)其他 。三、你从事现有工作的原因兴趣爱好 个人发展 专业知识 其他原因其他 。四、请问你对当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开设课程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五、请问你觉得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行课程考试计划安排合理 比较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急需改进六、请问你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行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七、你觉得诸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等基础理论课的现行考核方式科学合理 比较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八、你觉得诸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等基础理论课教学现在选用的教材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九、你觉得诸如数控机床操作、数机床电气控制、数控编程等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十、你觉得基础理论课的现行教学实施过程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十一、 你觉得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的现行教学实施过程非常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十二、 经过系统学习后你觉得是否能够自如地从事企业的数控技术、加工及维护等工作能 基本能 不能十三、 请问参加工作时你自己认为在知识结构:非常合理 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理论基础:非常扎实 扎实 比较扎实 不扎实;专业技能:非常娴熟 娴熟 比较娴熟 不娴熟;动手能力:非 常 强 强 比较强 差 ;其他 。十四、 你觉得当前数控技术应用的职业技能教育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改进知识结构 基础理论 专业技能 动手能力其他 。再一次感谢你完成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课题小组全体成员衷心祝您学习进步,工作愉快!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总结报告(2010级)一、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职机电类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把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好,切实做好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贯彻执行学院关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我们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对岗位群、岗位素质、岗位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等提出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的要求,就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专业岗位需求、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专业发展建议等问题,组织各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和毕业生中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获取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提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充分讨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选用等给出建议,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我们机电专业教师在2010年上学期深入多家机电类企业,进行考察。二、调研情况汇报(一)院校: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二)院校专家1.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何国旗教授,博士2.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方忠民,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廖友军,副教授,省级专业带头人4.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副主任王玉辉,副教授,省级专业带头人5.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 张谦调研时间:2010.04.12参与人员:周迎春、何瑛、陈雄辉、杨益梅调研情况细述如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方忠民博士向我们介绍了该系情况:机械工程系是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最多、招生专业是全院办学历史最长的系部。现有教学班级44个,学生1440余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高級职称20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35人。在专任教师中,担任湖南省高等教学会金属工艺学理事会副理事长1人、铁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1人、湖南省电工维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株洲市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株洲市加工制造类学会副理事长1人。目前主持省级精品专业一个、省级精品课程一个、参与2007年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一项、2007年省级一般课题两项、2008年参与省级课题3项、2009年主持省级课题4项。该系创建于1956年,办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机械制造与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的办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实训设备齐全。50多年来,已经为铁路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3000余人;2004年学院移交地方以后,高度重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坚持“立足株洲、服务长株潭两型社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机电工程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了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融合专业特点,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通过两个假期和第6学期在企业完成半年顶岗实训,同时把“双证书”要求纳入了专业教学计划、对毕业设计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毕业设计课题更多的是真题真做,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我们紧贴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实现了“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并实践了讨论式、案例式、以工作任务、工程项目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改革成果显著。目前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两大专业,下设数控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备营销、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焊接与自动化七个专门化方向;建有单片机原理、电工学电子技术、检测信号与信号处理、金属切削机床、控制技术、金属热处理、金相观察、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可编程控制器、内燃机、数控原理14个标准实验室;数控仿真加工、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与加工专用机房;内燃机拆装、钳工、机加工、铸锻焊、机械设备大修、电工等实训室,并建有一个功能较全的数控演练基地,主要面向机械制造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加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材。该系始终把培养有专门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工学结合,在办学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课程设置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专业课程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课程,不断优化人材培养方案,加强了人材培养的针对性。目前该系与长沙高压开关集团、株洲齿轮厂合办的“长高班”、“汽齿班”,实行了“定单式”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完专业知识后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未出校门,先有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还可以获得生活补贴,减轻家庭负担,毕业后,经考核合格,直接到企业工作。2008年又与南昌铁路局、南宁铁路、昆明铁路局开设了2010届学生工程机械方向的订单培养班。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成在心态、赢在务实、胜在坚持”思想教育,并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去付之于具体的实践,使学生能在尽可短的时间融入社会大家庭。并且很多学生能很快从一线操作员成长为技术设计员。他们所做的改革以及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三)企业专家1. 湖南汽车齿轮厂人事部部长罗总,叶总2. 湖南力达液压机械厂严总调研时间:2010.04.10参与人员:周迎春、何瑛、陈雄辉、杨益梅调研情况细述如下: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四)毕业生姓名:机电1071、1072班学生调研时间:2010.04.10调研情况细述如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南方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西、北、东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本专业就业形势较好,需要实践经验,因此,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的深度和广度,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前景。三、调研总结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高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等实际技术。这一措施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特色。通过对企业、学院、专家的走访与调研,对机电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湖南经济和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企业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的机电设备的需求已大势所趋,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周迎春2010-4-15长沙航天工业学校申报数控技术应用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2009年修改稿)单位网址: 根据湘教发2006103号文件精神和湘教通2007114号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以进一步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数控技术应用精品专业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现状长沙航天工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湘西技工学校,隶属湖南航天管理局(068基地),2006年,移交长沙市人民政府,业务归口长沙市教育局。学校最初专业设置以精密机械加工和无线电技术为主, 1999年,随着航天高科技技术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根据湖南航天局的要求,经航天科工集团批准,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我校是长沙市最先开办数控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也是第一个在长沙市取得数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学校,是长沙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向社会推荐的数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点之一,是长沙市职工数控技能培训的基地。2006年长沙市“星城杯”职工数控职业技能大奖赛和2007年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数控比赛现场就设在我校。我校现有中专学生1511人(其中数控专业学生620人),28个班级(数控13个班)。在2004年、2006年两届长沙市数控技能大赛中,我校毕业生囊括了加工中心、铣工两大工种一等奖。2007年在长沙市中职学校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团体总分第一名。2008年我校2名学生在参加湖南省中职学校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上,分获得数控车、数控铣优胜奖。2009年我校学生在长沙市中职学校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铣团体总分第二名、数控车团体第三名,并代表长沙市参加了湖南省数控比赛获得省二等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数控专业的办学水平在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中享有了较高声誉。1、专业建设措施我校自创办以来,就以加工制造类为主体专业,30年的办学实践,在加工制造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06年我校移交长沙市人民政府后,市教育局把我校作为工科类重点发展学校,学校立足航天,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并制定了“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按规划逐年实施,现数控专业已初具规模。为了更好地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充分发挥我校优势,2008年3月,学校决定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专门成立了以校长张希胜同志担任组长的精品专业申报领导小组和以党委书记刘隆武同志任组长的申报工作小组(见附件)。为了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一流的专业,打造学校品牌专业,从2006年开始,每年年初由数控专业组按重点专业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年度专业建设计划,报学校审批,设立重点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实施预算管理,由教务处及专业组共同实施,并在学校党委的监督下,逐年落实。2008年,为进一步发挥我校数控专业的品牌优势,学校决定将数控专业作为省级精品专业予以申报,并按照省级精品专业建设标准重新制定了数控专业建设规划,加大了经费投入,为保障经费能落实到位,出台了数控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在学校党委、纪委的监督下,做到专款专用,逐年落实,使学校对精品专业的每一份投入都能发挥良好的效益。(财务预算凭证)2、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对接长沙产业发展,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及相关人员以走访、座谈、填写问卷的形式对湖南航天局、三一重工、远大空调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伟诺机电有限公司、金岭机床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合作企业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形成完整、严谨、针对性较强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报告”。且在湖南航天局7801所副所长欧阳素贤、金岭机床厂董事长谢君海、湖南航天诚远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达志的参与下,制订了“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明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是: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CAD/CAM操作员、数控设备销售、质量检测及生产基层管理等岗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进行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的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此,在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我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能力、态度、品格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往能力、进取精神)、态度的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符合社会需求。3、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以教育部数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对数控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一次较大修订,邀请湖南航天局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部分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师参加专业教学计划审定会,确定了数控编程、数控系统、设备控制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等为核心课程。03年开始,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且每年12月份召开一次实习、就业恳谈会,邀请近10家协作企业参加,就学生实习、就业、毕业生质量、用人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及建议,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06年我校删减了一些难懂的理论课程,进一步增加了实践环节教学时间,开设了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2007年10月为使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中等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成立了由部分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见附件),并制定了专业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见附件),且召开专题会议(见附件),就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全程参与指导下,数控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初步完成,今年5月份召开教学计划审定会,2008年下半年正式实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表姓名学历职称或职务工作单位及职务备 注张希胜研究生特级教师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校长主任欧阳素贤本 科高级工程师湖南航天局7801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徐林研究生高级教师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教学副校长副主任谢君海本科高级工程师长沙金岭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主任张柏森本科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凌海明博士研究员上海技鸿职业教育服务公司总经理袁晓玲本科高级讲师长沙教科院教研员刘达志大专高级技师湖南航天诚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良平本科特级教师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教务处主任刘才志本科讲师长沙航天工业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李 超大专高级技师湖南航天局7801研究所高级技师张洪辉大专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长沙航天工业学校实习工厂厂长学校历来重视与企业的联合办学。走“订单式”培养的道路,数控技术应用技术专业已与湖南航天局所属五家企业及长沙日立电器有限公司、长沙金岭机床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相关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同时合作企业定期派相关人员来校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数控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对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要求作专门的讲座报告。 2005 年与湖南航天局达成合作协议,由湖南航天局7801所提供14.7万元设备,建成了“普通机械加工实训室”,学校为7801所输送优秀中等技能型数控操作人才,并为企业在岗职工进行数控专业知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订单式培养比例:2005年达到43.1%,2006年达到46.9%,2007年达到47%。2008年我校又与二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学生就业呈现良性循环态势。 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利用数控实践教学优势,将实习、实训与生产有机结合。学校建有以外协生产为主的实习工厂,其年产值近200万元。外协主要单位是:中联重科的中标公司、塔机公司、水平定向钻公司、三一重工的超重机公司等企业,主要加工轴套类、盘类为主的零部件。在教学过程中,以产品代课题进行训练,由于是外协产品,完全按照企业标准验收,从而及时引进了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增强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感与实用性,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学校专业教师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湖南航天局职工又是学校专业课教师,因此将专业课教师经常深入航天局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企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一起解决数控加工工艺及机床维修等方面的问题,并要求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真正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也是我校数控专业办学的最大亮点。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坚持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采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2003年以教育部数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对数控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一次较大修订,并召开了教学计划审定会。从2003年开始,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且每年以招生就业办牵头,教务处协助,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广泛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企业技能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需求分析, 2004-2007年期间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积极构建新的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2007年10月为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培养出高质量的中等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见附件),并制定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且召开专题会议,就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撰写了“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论证报告”(见附件),对现有教学计划提出了“关于修(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见附件),改变了传统的结构体系,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新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初步完成,2008年下半年正式实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计划与课时分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教务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修改意见数控专业组具体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务处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校长签字报市教育局备案颁布实施。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构建上,本专业力求打破学科体系结构,突出职业导向,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来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核心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标准相适应。基本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班车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生产产品代课题训练,基本形成以真实的作品、任务、项目驱动的课程特色。进而形成专业课程特色。我校数控专业从2003年开始就实行“双证制”,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引入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加大专业实践课的课时,使专业实践教学课时达45%。2007年下半年开始对数控专业教学计划按长沙市教育局学分制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订,新专业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整个技能训练分为基本技能实训及专业技能实训2个部分,按照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开展教学。综合技能训练针对相应岗位,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其专业实践教学课时达到近50%以上。 在专业教学方法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直以来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积极探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地采用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并将实际生产任务与学生综合实践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又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实习工厂每年要完成200万元机械加工产品的生产产值)。在毕业实践环节中,学生实习主要以生产为主,实行生产产品课题化,以产品的合格率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实习完毕填写学生实习鉴定表,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的工作态度、求知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评定综合成绩。学生实习产品主要来源于校办工厂的外协单位(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我校数控专业有4名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其专业技能水平高,全部达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并聘请了2名湖南航天局德才兼备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作为现场专家参与实训指导。学校现实行“2+1”的教学模式,与九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名教师指导学生10-15人,第三年由专业教师带队开展顶岗实习,实行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学校大部分教室均已安装了投影仪,所有专业教师都能够熟练、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2008年2月建立了校园网站,基本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网上共享,设立了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学习平台。在职业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方面,学校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考试、考查等方式,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等列入考核范围,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试,考查以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单元测验、实例分析、期末综合测验等形式进行。同时对课程成绩评定比例进行了修订,加重了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核比例。核心课程、综合实训的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用社会化的技能鉴定考试标准来衡量,实行“双证制”(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制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在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创业与就业指导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第二课堂,成立了学科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开发学生潜能,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逐渐建立并完善了既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显得更加科学、客观。5、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结构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一支专兼结合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4人(不包括现场专家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人,比例达到14.3%,中级职称9人,达到了64.3%以上,“双师型”教师13人,达到92.8%,实验实训指导教师4人,均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2人,达到了80,其中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到了100。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专业技术职 称职业资格备 注1欧阳素贤男1966年8月本科高级工程师现场专家2袁晓玲女1965年9月本科高级讲师数控车高级技师现场专家3杨 玫女1965年4月硕士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4崔 玲女1964年10月本科高级讲师数控车高级工双师型5刘才志男1977年12月本科讲师数控车高级技师双师型6吴建忠男1962年3月本科讲师数控铣中级工双师型7杨 桦女1962年10月本科在读讲师数控车高级工双师型8陈红玲女1968年9月本科讲师数控车高级工双师型9易守华男1979年12月本科讲师数控铣高级技师双师型10喻如兵男1980年本科讲师数控车高级工双师型11谷明霞女1964年12月本科在读讲 师12李 超男1963年3月大专高级技师数控高级技师现场专家13张洪辉男1965年大专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钳工高级技师双师型、实习指导14刘桂香女1981年7月本科助理讲师数控铣高级工双师型、实习指导15谢 华男1976年9月大专助理讲师数控车技师实习指导17段克君男1974年大专讲师普通车高级工实习指导 师资质量经过几年的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经具有一支讲团结、讲奉献、能吃苦、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具有双师素质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本专业14名教师均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其中有7名教师来自企业,多年在企业从事加工制造类工艺编制及设计工作,熟悉工厂生产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实践能力强,有着丰富的与数控专业相关的职业经历。主干课教师每年要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参与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力。由于我校专业教师的双重身份,暑假期间参与湖南航天局的生产、科研工作,其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能力较强。主干课教师刘才志、易守华参编机械出版社数控编程的编写,分别主编校本教材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加工工艺。数控专业负责人刘才志老师,本科学历,讲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