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体会.doc_第1页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体会.doc_第2页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体会.doc_第3页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休克的诊断及分期方法,为临床治疗总结经验。方法:收集46例接受休克诊断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观察12 d后,运用休克评分法对新生儿进行病情诊断,且结合实际病情做分期处理。结果:46例患儿中,确诊休克的42例,诊断率为91.3%。对患儿进一步病情分期后,轻度期22例(52.4%),中度期15例(35.7%),重度期5例(11.9%)。结论:新生儿休克死亡率较高,在临床观察中要做好及时诊断,以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治疗。关键词:新生儿;休克;诊断;治疗 新生儿休克在儿科临床观察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不仅病发因素复杂,且诊断难度较大1。因此,在临床观察中对出现相关症状的新生儿做出准确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儿资料,对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46例新生儿资料为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本院儿科接受诊断治疗的患儿资料,年龄128 d,平均7.25 d;其中,男27例,平均年龄7.85 d;女17例,平均年龄7.04 d。具体情况:17 d患儿17例(37.0%),814 d患儿15例(32.6%);1521 d患儿11例(23.9%);2128 d患儿3例(6.5%)。所有患儿在年龄、体重、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对46例出现休克症状的新生儿进行仔细地临床诊断,确诊其具体病情。诊断依据主要参照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新生儿休克的5项评分标准:四肢温度、皮肤颜色、皮肤循环、股动脉搏动、血压等,而皮肤循环情况主要依据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由此做出正确的病情诊断。1.2.2 病情分期:待46例资料确诊之后,对患儿的病情做分期处理,主要分为轻度期(I期),中度期(II期),重度期(III期)等三个阶段,并详细统计处理(P0.05)。2 结果医生在临床观察12 d后,对新生儿的身体症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结合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表1所示),进行了进一步诊断,最终确定42例新生儿患上休克。表1 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评分 四肢温度 皮肤颜色 股动脉搏动 血压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0 正常 正常 正常 0.8 3 s1 凉至膝,肘以下 苍白 弱 6.08.0 34 s2 凉至膝,肘以上 青紫 触不到 6.0 4 s注:标准:3分,轻度;46分,中度;710分,重度 此外,为了对42例新生儿做深入研究,笔者结合患儿的具体的临床症状对42例患儿具体分类,I期22例(52.4%),II期15例(35.7%),III期5例(11.9%)。根据分类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新生儿的休克症状得到有效治疗。I期21例完全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为95.5%;II期死亡9例,死亡率为60%;III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80%。3 讨论由于导致新生儿休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诊断过程中则需要仔细判别确诊,这样才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帮助。3.1 新生儿休克产生原因:心源性休克:主要是由于缺氧性心肌损害,即窒息、肺炎、呼吸困难、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等 2;低血容量性休克:新生儿在出生时遇到了不同因素导致的失血、腹泻、呕吐等症状;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传染性疾病导致,如:败血症、重症肺炎。3.2 分期观察症状:轻度期:这一时期可称为微循环痉挛期,其属于休克的代偿时期。受到细菌、毒素等影响,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且血管出现收缩。轻度期新生儿会出现皮肤苍白,肢端发凉等;中度期:这一时期可称为微循环淤血期,属于微循环痉挛阶段。因微血管收缩而增加了无氧代谢,使得乳酸量较大。最终造成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疏松,但毛细血管持续开放,但静脉端依旧为收缩状态;重度期:这一时期是新生儿病情极为严重的阶段,且死亡率较高,本次5例中死亡4例,死亡率为80%。临床观察中可发现新生儿多数身体器官功能受损,肺出血、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3.3 新生儿休克的治疗方法:由于新生儿休克一旦到了重度期,多数则会死亡。这就需要医生在科学诊断的前提下,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法,尽早治疗,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功能,维持呼吸畅通,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 一般治疗:在临床观察中,需要对患儿的具体症状做好及时记录,尤其是心率、血压、体温、皮肤颜色、尿量等多个重要指标,出现异常情况立刻采取措施处理;药物治疗:可采取多巴胺,药物中的兴奋-受体能加强心肌收缩的能力,针对性的扩张心、脑、肾等主要脏器的血管,促进血液的灌注。新生儿休克的剂量为控制在510 g/(kgmin),且适当静脉点滴。总之,新生儿休克病发因素较多,在诊断过程需严格按照指标针对。当确定病情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案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