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1页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2页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3页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4页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昏迷、呼吸道不畅、下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的有效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分析320例昏迷、胸部挫伤、呼吸道不畅患者的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结果 320例中,200例成功拔气管套管,1周内死亡74例,36例因转上级医院未能拔管,5例管瘘周围明显感染,1例套管反复脱落数次,3例术后气管切开术区出血均床头重新拆线止血全部成功,1例并发皮下气肿。结论 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气管切开术越紧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分析原因是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受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的损害性越大。手术效果就越差。 【关键词】 昏迷;呼吸道不畅;气管切开术 颅脑外伤、中毒、脑出血等原因所致的昏迷、呼吸道不畅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如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从19902006年共行气管切开术320例,其中死亡74例,为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现就诊治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0例患者,男200例,女120例,年龄773岁。颅脑外伤180例,药物中毒100例,胸部挫伤18例,脑出血22例。 1.2 手术方法 320例患者,302例采用平卧位,18例采用半卧位。术前充分垫肩,可将颈部拉直上提气管,充分暴露颈部,保持气管居中。浅昏迷及清醒者均采用局麻,用1%利多卡因在环状软骨下至胸骨上窝,颈前正中浸润麻醉,深度昏迷无需麻醉。在环状软骨下正中纵行切开皮肤22.5 cm,分离皮下、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至正中线。显露甲状腺峡部,并将其向上推移,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峡部向外上牵拉,纵行切开气管前筋膜1.5 cm,将气管前间隙脂肪组织稍作分离,显露气管环针刺抽吸确认气管后,纵行切开颈23气管环,用气管撑开器将造瘘口撑开,插入江苏省江都环球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银质气管套管,缝合皮下及皮肤,将其固定于颈部。 2 结果320例中,200例成功拔气管套管,一周内死亡74例,36例因转上级医院未能拔管,5例管瘘周围明显感染,1例套管反复脱落数次,3例术后气管切开术区出血均床头重新拆线止血全部成功,1例并发皮下气肿。 3 讨论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以及胸部挫伤,患者因疼痛而抑制咳嗽反射致痰液滞留,并发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烦躁不安,行气管切开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3.1 关于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主要是出血、切口周围感染、皮下气肿、气胸、呼吸骤停。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痰液排出不畅,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应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关键。应做到勤吸痰,吸痰时应轻柔,以防止气管损伤,勤滴药,给予气管温化,气管内给予抗生素及-糜蛋白酶滴入,以防痰块阻塞,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1。内套管必须每4 h清洗、消毒。由于昏迷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不易咯出,血氧饱和度降低,身体抵抗力弱,因脓痰及呼吸道分泌物从套管周围漏出,插管时间较长、异物刺激,故每天需清理套管周围12次并更换敷料。 3.2 为了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发生应注意 (1)切口位置不要太低、分离要细致、尽量钝性分离,解剖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止血要彻底,小动、静脉血管或大的渗血要做结扎或缝扎。切口过低虽不能损伤无名动脉等大血管,引起致命性的出血,但颈段部气管位置深在分离组织相对增多,扩大创面,增加出血机会也加大了损伤胸膜顶部引起气胸的风险。(2)术中随时触摸气管位置,当分离过深仍没有找到器官时,应松开拉钩,摸准甲状软骨后沿之向下重新分离。(3)甲状腺峡部稍做分离向上牵拉后,可暴露气管2、3环,气管前筋膜尽量不分离,直接挑切气管,以免术后形成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尽量不要损伤甲状腺包膜及其分配的动、静脉分支,否则导致术中渗血,结构不清2。 3.3 术后发生脱管的原因 (1)套管选配不当,气管套管偏短,大小不合适。(2)气管切口过低;(3)颈部肿胀消退,颈部绷带没有及时调整,相对较松,套管固定不牢;(4)患者体形肥胖,颈部粗而短;(5)术中头部过度后仰,气管切口位置易偏低,当头位恢复正常时切口向下缩回胸骨后而脱管;(6)患者烦躁,体位变动,头部活动幅度大;(7)更换套管用力不当,套管弧度掌握不佳;(8)留鼻饲胃管时位置摆放不当,操作不细致。发生脱管时应积极抢救,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尽快将脱出的套管准确无误地插入。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动作应熟练、轻巧以免器官软骨环损伤致切口过大,刺激剧咳而发生大出血、呼吸骤停。 3.4 皮下气肿发生 (1)手术不细致,解剖分离不清, 软组织分离过多;(2)气管切口过长或缝合过紧;(3)套管选配不当;(4)气管环切除过多;(5)拔管过早。 3.5 手术时机正确掌握 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气管切开术越紧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分析原因是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受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的损害性越大3。手术效果就越差,故笔者认为,凡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或胸部挫伤,考虑短时间内不能好转或治愈者,为治疗原发病创造条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分泌物用吸引器尽量吸除,从而改善肺泡与气体交换,使血氧量增加,二氧化碳积聚减少,同时,术后不再用经咽喉部,而直接用气管切开处吸入,减少了呼吸道无效腔,改善了肺部气体交换,有利于脑、心、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恢复,另外,气管内勤滴药、勤吸痰减少肺部感染。【参考文献】 1 马健,张明,牟善宇.气管切开体位器的制作与使用.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