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doc_第1页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doc_第2页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doc_第3页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doc_第4页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文献综述1、 前言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出现了对旅游类专业性,高层次人才的紧缺的局面,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旅游管理本科院校的数量也在处于递增的状态。而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其整个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本科的实践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现状,问题,模式和体系的构建以及改革等。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综述赵静认为从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容看,主要集中于大专科层次自身或笼统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模式和体系等领域,针对本科院校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少,目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高职院校的区别研究还较弱。1在中国知网的“文献”下进行“高级检索”,在“跨库选择”下全选,在检索下选择“篇名”检索词分别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或“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本科”,时间为2003.1.1.-2015。9.16,可以看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研究完,尤其是本科的实践教学更晚,研究的数量更少。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总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12410253237546054536933434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本科-12321049101010667 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认识的综述吴佳妮认为旅游管理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学生把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实践问题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满足社会、市场经济、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2张淑贤认为实践教学是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旅游产业的服务意识,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如语言观、交际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张瑞梅认为本科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4教育部认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 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旅游行业的调查和旅游业务实习是其中的主要环节。5孟丽等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是以学习应用型本科大学定位为基础,以构建实用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人才为目标来进行的。6王全在认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作用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旅游人才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74、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研究综述(1) 培养目标不明确赵静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实践教学方向摇摆。1龚艳认为大部分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不专,优势不优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强调学科性、理论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性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性教育。8董志文认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许多东西要学,在主导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把具体内容细化,使学生实习更有针对性。9丁宇指出大部分旅游专业脱胎于传统的学科,专业背景往往过重,缺乏应有的主体特色,导致培养模式单一,几乎所以的旅游院校都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的技能性服务人才,其结果是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10王付军认为尽管从专业培养方案中似乎能体现培养综合性强的中高层旅游专业人才等目标,但实际上,对于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何种素质,何种能力的人才,并没有详尽而明确的目标。1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龚艳认为旅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即基础课多,专业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加上设置的课程在内容上有重复现象。8曹国新说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比例不合理,内容安排不合理,重操作训练,轻管理能力的培养,缺乏连贯性,实践课集中安排在大四。12丁宇指出高校旅游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人文社科类,课程门类少而不全,教学内容重复,缺乏地位突出的主体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践少,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10(3) 师资力量的薄弱 陈玉涛指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多数高校职称教师是从地理、历史等专业分离和调转而来,科班出身的教师大多是刚刚引进的高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导致对旅游企业具体的经营与管理环节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青年教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量,没有时间去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和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因为不具备高校人才引进高学历的要求,只能作为兼职教师,其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13龚艳认为本科院校强调教师的学历和学术理论研究能力,对于实践能力的硬性要求较少。所以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进修、培训的渠道不畅,缺少专门的培训计划,外派教师进修也大都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很少。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因书施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塑造。8(4) 校内实践教学薄弱张瑞梅指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不“硬”,有些高校如广西大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是跟其他专业实验室混用的。纵观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设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4刘文涛指出由于经费投入和设计的原因, 校内实验室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是相关实验室建设不能落实到位。高等旅游院校的实验室普遍设置少, 只能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有限的实训, 实践训练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部分高等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教学甚至完全缺乏校内实践场所, 只能利用学校食堂、招待所进行简单训练, 或者根本不进行实践训练,教学计划列出的实训课程只是一纸空文。二是设施备简单、落后、缺乏环境氛围。只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 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 只能进行基本的服务技能训练, 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训练。14(5) 校外实践教学的不足目前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校企合作。赵静认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方式较为松散,程度尚处于浅层。1杨会娟指出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有:在企业实习缺乏岗位轮换,因为在酒店实习酒店出于自身管理需要岗位安排以服务岗位为主,学生不满足于服务技能的学习,企业又觉得学生能力有限,造成学生知识需要和企业岗位供给之间的矛盾。15王金超等认为高校与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不够不紧密,学校不甚了解或不够主动去寻找旅游企业配合,将旅游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旅游企业也因缺少沟通渠道,不知道如何与学校衔接,取得自己中意的优秀毕业生。16刘文涛指出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难以建立紧密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旅游高校的校外实习,只停留在基层服务层面, 管理层面的实习难以落实, 影响到旅游管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14(6) 实践管理制度不完善邹勇认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上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化管理欠缺以及在制度的执行上业往往不力。17史灵歌等指出实践教学管理环节存在的诸如“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主体职责不明、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管不严”等问题。18丁宇指出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管理不到位,表现为: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作用与工作方式没有明确;实习内容,管理考核制度不明确。104、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综述汤澍等指出本科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能力培养偏重于“技术实践”;重视独立实践,忽视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体系覆盖面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单纯分离。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19王付军认为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原则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市场导向原则,软硬件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实验教学与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实践教学体系为“模拟实践短学期实践专业实践毕业研究实践”的立体化新模式。11丁宇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使产学研相结合;重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10孙永龙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直觉思维;培养主动协同能力;优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实践+实训+创新设计”模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有序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建设一批战略性合作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20白凯等在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CRP(C为认知性实践教学,R为调研性实践教学,P为职业化实践教学),这种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合市场的需要。21侯兵等形成了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过程实践、专业实习、管理实践和能力提升四个方面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22汪京强提出根据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不同及其各阶段要求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践教学、课程模拟实践教学、实训课程教学、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实习教学等层次。23何建伟等指出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设计和开发了“三语教学、三个不断线和四阶段递减式课程体系”。24唐玲萍等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认知性实践阶段(cognitive)、调研性实践阶段(researching)、技能性实践阶段(skills-enhancing)、职业化实践阶段(professing),简称CRSP四阶段渐进模式。25苏甦提出建立“三、三、二”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为专业技能模拟、专业理论应用、综合能力培养桑实践教学模块;专业技能模拟操作、专业理论应用能力训练、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当实践教学平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两轮循环。26陈胜科提出“三个建设一个目标”的发展模式:以培养“通识为体,实践为用”的复合型旅游人才为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完善教学师资建设。375、 本科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综述李岫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绝不应该仅仅关注实践环节,而应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从课内到课外,从通论教育到专业教育到专业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28刘焱创新性地将源自战略管理竞合理论中的PARTS战略引入实践教学改革中(P为教学主体,A为合作效果,R为合作机制,T为教学方式,S为教学内容),一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层次,另一方面推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加强校企,校政和校会合作。29康玲关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校外导师的大力加盟与校内导师的不断自我提升,请行业内的专家真正进入课堂,不仅在理论上指导,更是亲自带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完成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内容,提早熟悉职场环境;校内实践导师也不定期的派出去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取得职业培训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25肖拥军等认为旅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包括培养模式,实习基地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几个方面。30参考文献:1赵静.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实践教学转型思考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7:252吴佳妮. 关于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290.3张淑贤,刘海洋.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06:127-129.4张瑞梅. 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 大学教育,2014,18:133-134+137.5陆林,杨钊,黄剑锋.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483-486.6孟丽,唐玲萍,杨颖. 玉溪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2:66-67.7王全在.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问题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02:69-72.8龚艳. 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商业经济,2009,19:116-118+120.9董志文,董效臣.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99-101.10丁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06:75-78.11王付军. 基于新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9-92.12曹国新. 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 旅游科学,2009,01:67-73.13陈玉涛.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4:33-35.14刘文涛. 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5:89-92.15杨会娟,贾渝彬,柳瑞武.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2:164-168.16王金超,魏凤云.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67-69.17邹勇,邹洪伟.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1-3.18史灵歌,毛安福,海萌辉.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为例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02:1-3.19汤澍,冯年华,张维亚. 试论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 文教资料,2012,01:186-189.20孙永龙.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